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象棋  拼音:xiàng qí
1.一种棋戏。两人对下,持黑棋的一方有一个将,二个士、象、车、马、包,五颗卒等十六颗子;红棋则为一个帅,二个仕、相、车、傌、炮,五颗兵等十六颗子,各子走法不同。棋盘由九条直线与十条横线组成,中间划有河界。双方交替走子,以攻死对方的将或帅为胜。也称为「象戏」。
2.象棋游戏所使用的棋子。
《漢語大詞典》:中国象棋(中國象棋)
中国 传统棋种。由古代博戏发展而成。楚辞·招魂即有“象棊”一语。 唐 宝应 年间(762--763)出现的宝应象棋,与现行的体制已经接近,至 南宋 便完全相同。 宋 刘克庄 有《象弈一首呈叶潜仲》诗,叙述象棋各子的弈法特点和战略战术。 明 清 两代名家辈出,有大量棋谱刊印。解放后,列为我国体育运动比赛项目。
分類:中国博戏
《国语辞典》:西洋象棋  拼音:xī yáng xiàng qí
一种西洋流行的棋戏。参见「西洋棋」条。
《漢語大詞典》:国际象棋(國際象棋)
国际棋类游戏。相传起源于古 印度 ,在流传中,几经变革,形成现制。棋盘为正方形,黑白相间,纵横八格,共六十四方格。黑白棋子各十六个,分成六种:一王、一后、两象、两车、两马、八兵。两人对弈,各子走法不同,以先“将死”对方为胜。子路运行全盘,战术相当复杂。有国际性的联合组织和比赛活动。
《漢語大詞典》:大象棋
一种巨大的木制象棋模型。进行棋赛时,将大象棋盘悬挂于壁,通过移动和悬挂棋子,反映双方走子的情况,供观众观看。常用于表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