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193,分80页显示  上一页  61  62  63  64  65  67  68  69  7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蒲赤
扑赤
佩下赤城
髼头赤脚
石赤不夺
身赤尾金
椹赤为候
神州赤县
饰止赤白
如赤琉璃
涩赤
倦尾赤色
科头赤足
口沸目赤
绛赤
《骈字类编》:蒲赤
黄佐 粤会赋 苍茫蒲赤,蒸云拥霞。
《漢語大詞典》:扑赤(撲赤)
象声词。多形容笑声。 沙汀 《困兽记》四:“由于他的十分到家的纠缠,她终于又气又笑的扑赤一声笑了。”
《分类字锦》:佩下赤城
李峤 宝剑篇 东皇提升紫微座,西王佩下赤城田。
分类:
《漢語大詞典》:髼头赤脚(髼頭赤脚)
头发散乱,双脚赤裸。形容人衣冠不整之貌。 明 无名氏 《下西洋》第二折:“人执标枪气势犇,髼头赤脚布袍宽。若还赢了都欢喜,若是输了都往水里钻。”
《漢語大詞典》:石赤不夺(石赤不奪)
石质坚硬,丹砂色鲜红,均不可改变。比喻意志坚定不移。 汉 扬雄 《太玄·度》:“石赤不夺,节士之必。测曰:石赤不夺,可与有要也。” 范望 注:“石不可夺坚,犹丹不可夺赤也。守志如是,若节士之必专也。”
《分类字锦》:身赤尾金
《闽书》:金鱼有数种,而金箍鱼最佳,鱼三尾如虾,身赤尾金。王弇州名之为朱鱼,又有寸金鱼出宁德七都。
分类:金鱼
《分类字锦》:椹赤为候(椹赤为候)
齐民要术》:夏种黍穄与植榖同时,非夏者大率以椹赤为候。谚曰:“椹釐釐,种黍时。”釐釐一作离离。
分类:黍稷
《國語辭典》:神州赤县(神州赤縣)  拼音:shén zhōu chì xiàn
中国的代称。《晋书。卷三。武帝纪》:「海内版荡,宗庙播迁。帝道王猷,反居文身之俗;神州赤县,翻成被发之乡。」也称为「赤县神州」。
《分类字锦》:饰止赤白(饰止赤白)
玉海》:艺祖遗训:宫中止用赤白为饰。仁宗故事,栏楯彻去朱绿之采。
分类:
《分类字锦》:如赤琉璃
《大业拾遗》:吴郡献海虾子三十挺,挺长一尺,阔一寸,厚一寸许,甚精美。作之法,取海白虾有子者,每三五斗置密竹篮中,于大盆内以水淋洗,虾子在虾腹内,赤如覆盆,子则随水从篮目中下。通计,虾一石可得子五升。从盆内漉出,缝布作小袋子,如径半竹大,长二尺,以虾子满之,急系头,随袋多少,以末盐封之,周厚数寸。经一日夜出晒,夜则平板压之。明日又出晒,夜似前。压十日,干则拆破袋,出虾子挺,色如赤琉璃,光彻而肥,美于盐鰡鱼数倍。
分类:
《漢語大詞典》:涩赤(澀赤)
干涩发红。 宋 俞文豹 《吹剑四录》:“饥困交攻,眼目涩赤。”
分類:干涩发红
《漢語大詞典》:倦尾赤色
喻困苦之极。语本《诗·周南·汝坟》:“魴鱼赬尾。” 朱熹 集传:“赬,赤也。鱼劳则尾赤。魴尾本白,而今赤,则劳甚矣。” 宋 曾巩 《送吴秀才》诗:“怜君满腹富文彩,倦尾赤色无波澜。”
分類:困苦
《漢語大詞典》:科头赤足(科頭赤足)
见“ 科头跣足 ”。
《國語辭典》:科头跣足(科頭跣足)  拼音:kē tóu xiǎn zú
不戴帽子,光著脚。比喻极为随意,不受拘束。《醒世恒言。卷二九。卢太学诗酒傲王侯》:「卢楠科头跣足,斜据石榻。」也作「跣足科头」。
分類:困苦散漫
《漢語大詞典》:口沸目赤
谓口沫横飞,眼睛发红。形容人情绪激动,声色俱厉的神态。《韩诗外传》卷九:“言人之非,瞋目搤腕,疾言喷喷,口沸目赤。”
《骈字类编》:绛赤(绛赤)
玉海》见白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