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土寇
旧时对地方上的反叛者或起义农民的蔑称。宋史·李神祐传:“及土寇 周琼 等叛,又副 尹崇珂 讨平之。”元史·世祖纪八:“己卯, 罗氏鬼国 土寇为患, 思播 道路不通,发兵千人与洞蛮开道。”清史稿·顺承恭惠郡王勒克德浑传:“破 赵廉 ,克 永安关 。逐土寇 曹槓子 ,又败之於 道州 。”
《漢語大詞典》:素蛇
白蛇。特指 汉高祖 斩白蛇起义的 白帝 子。 唐 李德裕 《冥数有报论》:“ 朝歌 未灭,而 周 流丹乌矣, 白帝 尚在,而 汉 断素蛇矣;皆兆发於先,而符应於后,不可以智测也。”参见“ 素祇 ”。
《漢語大詞典》:素祇
蛇神 白帝 之别称。文选·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 汉 秉素祇之徵, 魏 称黄星之验。” 吕向 注:“ 汉高祖 斩白蛇, 高祖 常执此以自负。故云秉素祇也。秉,执;祇,神;徵,应也。”参见“ 素蛇 ”。
分類:白帝
《漢語大詞典》:投义(投義)
(1).犹取义。 晋 陶潜 《咏三良》:“临穴罔惟疑,投义志攸希。” 明 何景明 《上杨邃庵书》:“若其饰身好脩,矜名投义,见善必取,见恶必击,不附炎门,不趋利径……咸可尚也。”
(2).投诚起义。宋书·刘康祖传:“ 高祖 已克京城, 虔之 即便投义。”
《漢語大詞典》:帮源洞(幫源洞)
洞名。 宋 方腊 起义的根据地。 宋 杨仲良 《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一四一:“ 睦州 青溪县 (今 浙江 淳安 县)有洞曰 帮源 ,广深约四十餘里。”
《國語辭典》:掌匮(掌櫃)  拼音:zhǎng guì
1.掌管商店、客栈中的事务。《文明小史》第三回:「幸亏店里一个掌匮的人极机警,自从下午风声不好,他便常在店前防备。」
2.商店、客栈中总管事务的人。《文明小史》第五五回:「秦凤梧进去了,央告钱庄上的掌匮,劝湘兰回去,明天必有下文。」
《漢語大詞典》:发逆(髮逆)
清 朝统治者对 太平天囯 起义军的蔑称。清史稿·文宗纪:“ 胜保 奏:髮逆伪 英王 陈玉成 窜 店埠 、 梁园 ,直扑 定远 。”《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法华乡志·兵燹》:“先是二月初十日髮逆陷 金陵 后,各属戒严。”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一篇:“文中有‘髮逆’字,故当为 清 咸丰 、 同治 时书。”
《國語辭典》:天理教  拼音:tiān lǐ jiào
1.清代白莲教的别支。原名为「八卦教」,以八卦的区分为组织形式。清初山东单县刘佐臣创立,流行于河南、河北一带。嘉庆时,坎卦教主林清,震卦教主李文成率领教徒起事,起事前改名为「天理教」。
2.日本神道教的一支。相传十九世纪时,奈良县的农村妇女中山美伎被神附身,提倡拜神时唱歌狂舞。信徒众多,以仁慈爱人、诚心则灵、包治百病为教义。
《國語辭典》:国庆日(國慶日)  拼音:guó qìng rì
民国前一年十月十日,国父所领导的革命党人在武昌起义成功,推翻满清政府,建立中华民国,后政府定每年此日为国庆日。
《漢語大詞典》:杆子(桿子)
器物上像棍子的细长部分。 毛泽东 《战争和战略问题》二:“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何永鳌 《火焰山上四十天》:“跟在他后边的 吴胖子 用马鞭杆子挑了一团雪朝他甩来。” 朋斯克 《千里姻缘》:“没有棒子,没有套马杆子,连根小马鞭子都没有。”
《漢語大詞典》:印度民族大起义
1857-1859年印度人民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起义。1857年5月10日,起义在密拉特爆发。第二天起义军攻占首都德里。起义波及印度北部、中部、南部的二十个地区。1859年起义遭到镇压。
《漢語大詞典》:斩木揭竿(斬木揭竿)
砍削树木当兵器,举起竹竿作军旗。比喻武装起义。语本 汉 贾谊 《过秦论上》:“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山 东豪俊遂并起而亡 秦 族矣。”《水浒传》第九一回:“臣闻 田虎 斩木揭竿之势,今已燎原。”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詔以安民必在择吏,诚得良吏,自可铸剑戟为农器,否则斩木揭竿,岂条例所能禁止。” 李大钊 《民彝与政治》:“歷稽载籍,一部廿四史中,斩木揭竿,狐鸣篝火,茻然起于草泽之间者,不絶于书。”
《漢語大詞典》:威廉·退尔
剧本。德国席勒作于1804年。14世纪,奥地利统治下的瑞士人民结盟准备起义。农民射手退尔原无意参与起义,在遭到总督迫害后,只身射死了总督,于是各州人民相继起义,推翻了奥地利的统治,退尔被推崇为民族英雄。
《漢語大詞典》:西里西亚织工起义
德国工人阶级早期自发的群众性起义。1844年6月发生于普鲁士王国境内的纺织业中心西里西亚。由纺织工人组成的起义者捣毁工厂机器,与政府军进行战斗。起义持续三天,终被镇压。它表明德国工人阶级已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漢語大詞典》:唐末农民战争
9世纪中叶反唐农民起义。公元874年王仙芝于长垣(今属河南)率众起义。次年黄巢起兵,与王仙芝合并。后王仙芝战死,黄巢成为起义领袖,号冲天大将军,建元王霸,率军由山东渡淮河、长江南下,879年攻克广州,部队发展到百万。旋挥师北伐,次年底攻入长安(今陕西西安),黄巢即帝位,国号大齐,年号金统。后唐军围长安,黄巢突围,884年兵败自杀。唐王朝经此十年农民战争已名存实亡。
《漢語大詞典》:斯巴达克起义
古代罗马共和国时期最大的一次奴隶起义。公元前73年,被罗马人沦为角斗奴隶的色雷斯人斯巴达克,在罗马南部的加普亚城率七十余名角斗士起义。后起义军迅速扩大,转战意大利南北,屡次打败罗马军。前71年春,起义军在南方阿普里亚与罗马军进行决战,斯巴达克牺牲,起义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