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孅儿(孅兒)
犹小儿。对人轻蔑之称。新唐书·傅弈传:“佛,西胡黠人尔,欺訹夷狄以自神。至入中国,而孅儿幻夫摸象 庄 老 以文饰之,有害国家,而无补百姓也。”
分類:小儿轻蔑
《國語辭典》:老太婆  拼音:lǎo tài pó
俗称年老的妇人。《文明小史》第四回:「老太婆的儿子,也帮著动手。可怜四个人竟如死人一般,一任众人摆布。」
《國語辭典》:老货(老貨)  拼音:lǎo huò
对老人的蔑称。《初刻拍案惊奇》卷三○:「我自不愿见这两个老货,也没甚么罪过。」《红楼梦》第五三回:「我才看那单子上,今年你这老货又来打擂台来了。」
《國語辭典》:一笑置之  拼音:yī xiào zhì zhī
语本宋。杨万里〈观水叹〉诗二首之一:「出处未可必,一笑姑置之。」指笑一笑就把它搁放在一旁,表示不值得理睬重视或不当成一回事。清。朱彝尊〈答萧山毛检讨书〉:「即鄙言未合,度足下必一笑置之。」
《國語辭典》:一把子  拼音:yī bǎ zi
1.一夥。《北齐书。卷五○。恩倖传。高阿那肱传》:「一把子贼,马上刺取,掷著汾河中。」《红楼梦》第七回:「二十年头里的焦大太爷眼里有谁?别说你们这一把子杂种忘八羔子们!」
2.物品握满一手的分量。《老残游记》第二○回:「我问他:『那草还有没有?』他就给了我一把子。」
3.形容年岁大。《西游记》第三三回:「我这般一把子年纪,岂不知你的话说?」
《漢語大詞典》:乡下佬(鄉下佬)
亦作“ 乡下老 ”。 乡下人。常有轻蔑意味。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 邓九公 偶然得些传言,也是那乡下老谈国政。” 鲁迅 《书信集·致许广平》:“盖我久不惯于围巾手套等,万分臃肿,举动木然,故贼一望而知为乡下佬也。” 茅盾 《小巫》三:“还是到西北乡去的好,那里的乡下老还有点油水,多少我们也贴补贴补。”
《国语辞典》:视若草芥(视若草芥)  拼音:shì ruò cǎo jiè
看成像小草一般卑微。比喻轻蔑,藐视。如:「他将名利富贵视若草芥。」也作「视如土芥」、「视如草芥」。
《国语辞典》:后生小辈(后生小辈)  拼音:hòu shēng xiǎo bèi
年轻人、晚辈。带有轻蔑的意思。《西游记》第四回:「养马者,乃后生小辈,下贱之役,岂是待我的?」
《国语辞典》:濯缨濯足(濯缨濯足)  拼音:zhuó yīng zhuó zú
语本《孟子。离娄上》:「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比喻受人敬重或轻蔑,均由人自取。或比喻超脱于世俗之外。
《漢語大詞典》:横眉冷眼
愤怒、轻蔑貌。 李季 《周总理啊,大庆儿女想念你》诗:“横眉冷眼不怕鬼,心红胆壮看咱们谁怕谁?”亦作“ 横眉冷目 ”。 郭澄清 《大刀记》第十三章:“现在他又横眉冷目地喝了一声‘走’,更把个 张温 吓没了真魂。”
分類:愤怒轻蔑
《漢語大詞典》:白眼珠子
犹白眼。意为轻蔑的眼光。 臧克家 《重庆人》诗:“人民用最刻薄的话骂他们,用白眼珠子看他们。”参见“ 白眼 ”。
《國語辭典》:白眼  拼音:bái yǎn
1.眼睛白色部分较多,瞳子较小。《新唐书。卷二一二。藩镇卢龙列传。张允伸》:「诏张公素为节度使,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性暴厉,眸子多白,燕人号『白眼相公』。」
2.怒目斜视,眼睛露出较多的白色部分,表示轻视鄙恶。如:「彬彬有礼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惹人白眼。」唐。戴叔伦〈行路难〉:「白眼向人多意气,宰牛烹羊如折葵。」《晋书。卷四九。列传。阮籍》:「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
《漢語大詞典》:阿狗阿猫
喻平庸之辈。含轻蔑或诙谐意。 鲁迅 《二心集·“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 上海 的《申报》上,至于称社会科学的翻译者为‘阿狗阿猫’其愤愤有如此。” 鲁迅 《二心集·我们要批评家》:“然而新的批评家不开口,类似批评家之流便趁势一笔抹杀:‘阿狗阿猫。’”
《國語辭典》:穷小子(窮小子)  拼音:qióng xiǎo zi
对贫穷男子讥讽的称呼。《红楼梦》第五一回:「宁可多些好,别少了,叫那穷小子笑话。」
《國語辭典》:娘儿们(娘兒們)  拼音:niáng ér men
1.泛称女人。如:「这群娘儿们每逢初一十五都会到庙里烧香拜拜。」
2.对女性轻蔑、鄙视的称呼。如:「这娘儿们看起来妖里妖气,一副不正经的样子。」
《國語辭典》:贫贱骄人(貧賤驕人)  拼音:pín jiàn jiāo rén
贤者虽然贫贱,但能恪守道义,无所苟求,不但不觉可耻,而且自豪。语出《史记。卷四四。魏世家》:「子击逢文侯之师田子方于朝歌,引车避,下谒。田子方不为礼。子击因问曰:『富贵者骄人乎?贫贱者骄人乎?』子方曰:『亦贫贱者骄人耳。』」后来表示对权贵的鄙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