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达情(達情)
(1).表达情意。 唐 孔颖达 《〈尚书正义〉序》:“窃以古人言语,惟在达情。” 唐 窦臮 《〈述书赋上〉序》:“古者造书契,代结绳,初假达情,浸乎竞美。”
(2).对各种情况清楚明白。 清 唐甄 潜书·抑尊:“善治必达情,达情必近人。”
(3).达观的情怀。 清 陈确 《哭吴子仲木文》:“予惧学者之于 仲木 或舍其日用常行、孝友敦篤之懿德,而反称其去来顺适之达情,则失吾 仲木 远矣。”
《國語辭典》:脉脉(脈脈)  拼音:mò mò
眼神含情,相视不语的样子。《文选。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宋。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词:「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也作「脉脉」。
《國語辭典》:脉脉(眽眽)  拼音:mò mò
眼神含情,相视不语的样子。如:「脉脉含情」。唐。白居易与元九书〉:「闻仆哭孔戡诗,众面脉脉。」也作「脉脉」。
《國語辭典》:传情(傳情)  拼音:chuán qíng
传达情意。三国魏。嵇康 声无哀乐论:「夫喜怒哀乐,爱憎惭惧,凡此八者,生民所以接物传情。」《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七:「元来太清、太素两个道童,不但为师父传情,自家也指望些滋味,时常穿梭也似在门首往来探听的。」
《國語辭典》:情语(情語)  拼音:qíng yǔ
表达情意的语言或文字。元。燕公楠摸鱼儿。又浮生平头六十〉词:「飞堕高寒玉宇,铁肠还解情语。」
《國語辭典》:抒情  拼音:shū qíng
抒发感情。《楚辞。屈原。九章。惜诵》:「惜诵以致悯兮,发愤以抒情。」晋。卢谌〈赠崔温〉诗:「良俦不获偕,抒情将焉诉。」
《國語辭典》:手语(手語)  拼音:shǒu yǔ
1.以手势示意。唐。裴铏《昆崙奴》:「知郎君颖悟,必能默识,所以手语耳。」《聊斋志异。卷三。夜叉国》:「徐再与手语,夜叉似微解。」
2.以手的姿势或动作示意的语言。用来教诲聋哑儿童,为聋哑与聋哑、或聋哑与谙手语的常人间沟通思想的工具。
《漢語大詞典》:道志
言志;表达情志。 唐 权德舆 《〈唐使君盛山唱和集〉序》:“至於营合道志,咏言比事,有久敬之义焉。”
引导、劝导其心志向善的方面发展。礼记·礼器:“先王之制礼也,以节事,脩乐以道志。” 郑玄 注:“劝之善也。” 陆德明 释文:“道音导。”
《國語辭典》:畅意(暢意)  拼音:chàng yì
称心如意。《红楼梦》第六四回:「素日因同他两个姨娘有情,只因贾珍在内,不能畅意。」
《漢語大詞典》:申意
(1).示意;表明意向。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友放:“ 王相起 , 长庆 中再主文柄,志欲以 白敏中 为状元,病其人与 贺拔惎 为交友, 惎 有文而落拓。因密令亲知申意,俾 敏中 与 惎 絶。”《水浒传》第二十回:“ 宋江 再三申意众头领,不能前来庆贺,切乞恕罪。”
(2).表达情意。 清 朱之瑜 《答黄德舍书》:“此间无物可以申意,薄具白金拾两,少展畴昔之意,惟祈鉴存。”
《國語辭典》:目语(目語)  拼音:mù yǔ
以目示意。《三国志。卷六○。吴书。贺全吕周钟离传。周鲂》:「目语心计,不宣唇齿,骨肉至亲,无有知者。」《警世通言。卷三五。况太守断死孩儿》:「往往诗谜写恨,目语传情,月下幽期,花间密约,但图一刻风流,不顾终身名节。」
分類:示意达情
《漢語大詞典》:鍊意
推敲文句,揣摩布局,以求恰切表达情意。 清 王士禛 《师友诗传续录》:“问:‘又云鍊句不如鍊字,鍊字不如鍊意,意何以鍊?’答:‘鍊意或谓安顿章法、惨淡经营处耳。’”
《漢語大詞典》:炼意(鍊意)
推敲文句,揣摩布局,以求恰切表达情意。 清 王士禛《师友诗传续录》:“问:‘又云鍊句不如鍊字,鍊字不如鍊意,意何以鍊?’答:‘鍊意或谓安顿章法、惨淡经营处耳。’”
《漢語大詞典》:体态语
又称“身体语言”。用身体动作来表达情感、交流信息、说明意向的沟通手段。包括姿态、手势、面部表情和其他非语言手段。如点头、摇头、挥手、瞪眼等。常被认为是辨别说话人内心世界的主要根据。与文化背景有一定关系,如在印度,点头表示不同意,摇头表示同意。
《国语辞典》:眉来语去(眉来语去)  拼音:méi lái yǔ qù
形容男女之间传达情意。明。汤显祖《南柯记》第九出:「天竺见他来,顺稍儿到讲台,眉来语去情儿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