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鄂君启节(鄂君启节)  拼音:è jūn qǐ jié
战国时代以青铜做成的通行證。为楚怀王发给亲族鄂君的符节,在寿县发现,共有五枚,为研究战国时代商业、交通和符节制度的重要资料。
《国语辞典》:断港绝潢(断港绝潢)  拼音:duàn gǎng jué huáng
不能通行的水路。比喻无法达到目的地的错误途径。唐。韩愈〈送王秀才序〉:「故学者必慎其所道,道于杨墨老庄佛之学,而欲之圣人之道,犹航断港绝潢以望至于海也。」也作「断流绝港」、「断潢绝港」。
《国语辞典》:朝暮课诵(朝暮课诵)  拼音:zhāo mù kè sòng
中国寺院中通行的早晚定时修持活动。全寺住众必须上大殿礼拜、唱诵经赞咒语。早上约清晨三时举行早课;下午约三时至五时举行晚课。也称为「早晚课」、「二课」。
《国语辞典》:畅通无阻(畅通无阻)  拼音:chàng tōng wú zǔ
顺利的通行,没有阻碍。如:「今天从高雄回台北时,居然一路畅通无阻,真是奇迹!」
《国语辞典》:畅行无阻(畅行无阻)  拼音:chàng xíng wú zǔ
顺利通行没有阻碍。如:「路面加宽后,这条路便可双向通车,畅行无阻。」
《国语辞典》:交通部  拼音:jiāo tōng bù
中央政府行政院的一部。掌理全国交通行政及交通事业事务。分设路政、邮电、航政等司,及统计处、法规委员会、诉愿审议委员会、邮政总局、电信总局、民航局、国道高速公路局、观光局等。
《国语辞典》:普米语(普米语)  拼音:pǔ mǐ yǔ
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共通语言。通行于云南省兰坪、宁蒗、维西、丽江等县。方言差别较大,复辅音和复元音较多,部分地区元音分松紧。句子成分的基本次序是主语、宾语、谓语。形容词在被修饰词之后,动词的人称、时、趋向等语法范畴用前加成分表示,一部分表示趋向的前加成分兼表时间。
《国语辞典》:套炕子  拼音:tào kàng zi
一种通行在北方的睡具。床下作炕,冬天烧火,睡在上面,十分温暖。《金瓶梅》第四○回:「这潘金莲儿见他去了,一屁股就坐在床上正中间,脚蹬著地炉子,说道:『这原来是个套炕子。』」也称为「火炕」。
《国语辞典》:通行权(通行权)  拼音:tōng xíng quán
1.依《民法。物权编》规定,土地因与公路无适宜的联络,致不能为通常使用,则土地所有人得通行周围地以至公路的权利。但对于通行地若因此而受损害,应支付赔偿金。
2.泛指通行特定管制区域之权利,例如依《邮政法》规定,邮政服务人员为递送邮件或邮政公用物,经过道路、桥梁、海关、渡口等交通线路时,享有之优先权利。
《漢語大詞典》:枸肆语(枸肆語)
谓勾栏中通行的戏曲俗语。 元 周德清 中原音韵·作词十法·造语:“枸肆语:不必要上纸,但只要好听,俗语、謔语、市语,皆可。” 任纳 疏证:“枸肆语谓枸肆中通行之曲中谰语也。”
《國語辭典》:港币(港幣)  拼音:gǎng bì
香港的货币名称。以元为单位。
分類:通行货币
《漢語大詞典》:断绝地(斷絶地)
多有自然障碍,通行困难的地表。 华山 《远航集·窑洞阵地战》:“ 武乡 这地方,到处都是些黄土层的断绝地。屹梁上看时倒也还开阔平展,可是河沟底却东弯西折,到处都是‘迷沟子’。”
《國語辭典》:断头路(斷頭路)  拼音:duàn tóu lù
死路。《水浒传》第四○回:「前面又是大江拦截住,断头路了,却又没有一只船接应。」也作「断路」。
分類:截断通行
《漢語大詞典》:堵车
因道路狭窄或车辆太多,车辆无法顺利通行:上下班时间,这个路口经常~。
《國語辭典》:过街楼(過街樓)  拼音:guò jiē lóu
一种跨越街道,连通对面两处房舍的楼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