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道场(道場)  拼音:dào cháng
宣扬佛法、修炼道行的场所。《西游记》第二一回:「山中有个道场,乃是菩萨讲经禅院。」也称为「法场」。
《漢語大詞典》:道场山(道場山)
山名。在 浙江 湖州 境内, 南朝 梁 时 如讷禅师 筑庵于山,遂得名。 宋 苏轼 《游道场山何山》诗:“ 道场山 顶 何山 麓,上彻云峰下幽谷。” 王文诰 辑注:“﹝ 查 注﹞《释氏稽古略》: 梁 乾化 二年, 湖州 道场山 , 如訥禪师 卓庵於山,乘虎游行。” 宋 王十朋 《游卧龙山遂用旧韵》:“徧插茱萸忆兄弟,更添北望 道场山 。” 明 邢昉 《太白山人》诗:“ 太白 之峰安可攀,远游未厌辞人间。苕花如雪伤頽颜,千秋突兀 道场山 。”
《國語辭典》:内道场(內道場)  拼音:nèi dào cháng
宫内所建的道场,为召僧众讲解经典的地方,于梁武帝、唐代宗时最盛。《新唐书。卷一四五。王缙传》:「代宗喜祠祀……缙与元载盛陈福业报应,帝意向之。繇是禁中祀佛,讽呗斋薰,号『内道场』。」
《漢語大詞典》:无碍道场(無礙道場)
佛教语。举行无碍大会或无碍会的场所。 明 高明 《琵琶记·寺中遗像》:“今日俺寺中建一个无碍道场,不拣甚么人,或是荐悼双亲,保安自己的,都来这里聚会。”
《国语辞典》:没酒没浆,做甚么道场(没酒没浆,做甚么道场)  拼音:méi jiǔ méi jiāng,zuò shén me dào cháng
做道场,做斋醮之事。全句比喻若没有酒能做甚么好事。《水浒传》第二一回:「没酒没浆,做甚么道场。老身有一瓶儿好酒在这里,买些果品来与押司陪话。」
《國語辭典》:做道场(做道場)  拼音:zuò dào cháng
请道士僧人做法事。《水浒传》第六○回:「一日,请到一僧,法名大圆,乃是北京大名府在城龙华寺僧人。只为游方来到济宁,经过梁山泊,就请在寨内做道场。」《二刻拍案惊奇》卷一六:「第二日急急去寻请僧道做道场,一来追荐毛烈,二来超度这个高公。」
《漢語大詞典》:道场院(道場院)
和尚或道士作法事的地方。《初刻拍案惊奇》卷七:“ 玄宗 大喜,一齐同到道场院,看他们做作。”
《國語辭典》:水陆道场(水陸道場)  拼音:shuǐ lù dào cháng
一种佛教法会。时间少则七天,多则四十九天,法会期间以诵经、设斋、礼佛、拜忏为主。以使六道众生脱离苦海。水陆是概括六道众生的生存环境,故称为「水陆道场」。《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在墓前建起水陆道场三昼夜,以报大恩。」《红楼梦》第一○一回:「做四十九天的水陆道场,保佑家口安宁,亡者升天,生者获福。」也称为「水陆法会」、「水陆斋」。
《漢語大詞典》:螺蛳壳里做道场(螺螄殼裏做道場)
螺蛳壳,形容狭小的地方;做道场,旧时僧道拜忏、打醮。谓极小的地方办场面很大的事,事情难办好。 鲁迅 《故事新编·理水》:“现在又是这么的人荒马乱,交通不方便,要等您的朋友们来信赞成,当作证据,真也比螺蛳壳里做道场还难。”
《國語辭典》:法场(法場)  拼音:fǎ cháng
1.执行死刑的场地。也称为「刑场」。
2.宣扬佛法的场所。也称为「道场」。
《漢語大詞典》:玄寺
道场。文选·应璩〈与广川长岑文瑜书〉:“土龙矫首於玄寺,泥人鹤立於闕里。” 李善 注:“玄寺,道场也。”
分類:道场
《漢語大詞典》:玄肆
道场。 晋 丘道护 《道士支昙谛诔》:“开道玄肆,肇闢灵扉。”梁书·沈约传:“ 穆 恭已於巖廊, 简 游情於玄肆。”
分類:道场
《漢語大詞典》:玄场(玄場)
犹道场。 唐 王勃 《梓州玄武县福会寺碑》:“玄场佛境,与天壤而惟新。”
分類:道场
《漢語大詞典》:龙墀(龍墀)
(1).犹丹墀。 唐 刘禹锡 《杨柳枝》词之三:“凤闕轻遮翡翠幃,龙墀遥望麴尘丝。”宋史·礼志四:“帝諭 文彦博 等曰,郊坛第一龕者在堂,第二、第三龕设於左右夹廡及龙墀上。” 明 徐霖 《绣襦记·策射头名》:“参鸞驭,虎殿龙墀,口吐虹霓气。”
(2).借指皇帝。《敦煌曲子词·望江南》:“数年路隔失朝仪,目断望龙墀。” 宋 欧阳修 《和刘原父从幸后苑观稻呈经筵诸公》:“晓謁龙墀罢,行瞻凤盖翩。”
(3).法坛,道场。《水浒传》第四二回:“ 赵能 再入来看时,两三个土兵跌倒在龙墀里。” 清 洪升 《长生殿·觅魂》:“你与我把招魂衣摄,遗照图悬,龙墀净扫,凤幄高褰。”
《漢語大詞典》:传香(傳香)
(1).佛教语。传戒。 南朝 梁 庾肩吾 《和太子重云殿受戒》诗:“传香引上德,列伎进名臣。” 唐 马戴 《送宗密上人》诗:“一自传香后,名山愿卜邻。”
(2).佛教语。行香。谓行法事时持香绕行道场。 唐 广宣 《禁中法会应制》诗:“侍读霑恩早,传香驻日迟。”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事始二:“贤愚经云:‘为蛇施金设斋,令人行香僧手中。’普达王经云:‘佛昔为大姓家子,为父供养三宝,父命子传香。’此云‘行香僧手中’与‘传香’,今世国忌日尚行此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