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855,分57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榜人
浮梁
思妇
山桃
评量
北户
烂烂
大防
大暑
愀然
夸父
宿莽
四照
四极
狻猊
《國語辭典》:榜人  拼音:bèng rén
船夫。《文选。曹植。朔风诗》:「谁忘汎舟,愧无榜人。」
《國語辭典》:浮梁  拼音:fú liáng
用船筏或浮筒在水面上搭的临时便桥。《文选。潘岳。闲居赋》:「浮梁黝以径度,灵台杰其高峙。」
《國語辭典》:浮桥(浮橋)  拼音:fú qiáo
在并列的船或筏子上铺置木板而造成的桥。《三国演义》第五九回:「曹操在渭河内,将船筏锁鍊作浮桥三条,接连南岸。」
《國語辭典》:思妇(思婦)  拼音:sī fù
1.怀有忧思的妇人。《文选。陆机。为顾彦先赠妇诗二首之二》:「东南有思妇,长叹充幽闼。」《文选。王微。杂诗》:「思妇临高台,长想凭华轩。」
2.一种鸟。《文选。宋玉。高唐赋》:「姊归思妇,垂鸡高巢,其鸣喈喈。」唐。李善。注:「思妇,亦鸟名也。」
《漢語大詞典》:山桃
野生桃树。亦称其果实。尔雅·释木:“榹桃,山桃。” 郭璞 注:“实如桃而小,不解核。” 南朝 宋 谢灵运 《酬从弟惠连》诗:“山桃发红萼,野蕨渐紫苞。” 宋 王安石 《招叶致远》诗:“山桃野杏两三栽,嫩叶商量细细开。”
《國語辭典》:评量(評量)  拼音:píng liáng
1.评估考量。如:「每个月总公司都会派人来评量业绩。」
2.采用科学方法依据教育目标,分析研究学生学习行为的一切设施。如:「评量工作是在学期结束时才展开。」
《漢語大詞典》:北户
(1).古国名。亦借指南方边远地区。尔雅·释地:“ 觚竹 、 北户 、 西王母 、 日下 ,谓之四荒。” 郭璞 注:“ 觚竹 在北, 北户 在南。” 邢昺 疏:“ 北户 者,即 日南郡 是也。 颜师古 曰:‘言其在日之南,所谓北户以向日者。’” 秦 李斯 《琅玡台刻石》:“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 流沙 ,南尽 北户 ,东有 东海 ,北过 大夏 。人迹所至,无不臣者。” 唐 郎士元 《送林宗配雷州》诗:“海雾多为瘴,山雷乍作邻,遥怜 北户 月,与子独相亲。” 清 姚鼐 《圣驾南巡赋》:“圣孝攸崇,推恩庻类, 北户 而北, 穷髮 之南,靡弗欣懌。”
(2).向北开的门。 晋 左思 《吴都赋》:“开北户以向日,齐 南冥 於 幽都 。” 唐 宋之问 《冬宵引赠司马承祯》诗:“河有冰兮山有雪,北户墐兮行人絶。” 宋 戴复古 《大热》诗之四:“西照坐东偏,南薰开北户。”
《漢語大詞典》:烂烂(爛爛)
(1).光亮貌;光芒闪耀貌。《汉书·司马相如传上》:“蜀石黄碝,水玉磊砢,磷磷烂烂,采色澔汗。” 颜师古 注引 郭璞 曰:“皆玉石符采映曜也。”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七:“ 夏桀 之时, 费昌 之 河 上,见二日:在东者烂烂将起;在西者沉沉将灭。” 宋 李清照 《〈金石录〉后序》:“葛衣岸巾,精神如虎,目光烂烂射人。” 康有为 《顺德二直歌》:“巖电烂烂夜腾霜,抗疏斩奸剑吐鋩。”
(2).色彩鲜艳貌。 唐 白居易 《牡丹芳》诗:“千片赤英霞烂烂,百枝絳艳灯煌煌。” 明 宋濂 《故龙泉汤师尹甫墓碣铭》:“晚年嗜种鞠,购得嘉种踰百,当秋高气清,黄白红紫盛开,烂烂然如张锦绣。” 明 方孝孺 《感橙树有作》诗:“纍纍枝间实,烂烂半青黄。” 郁达夫 《题画》诗之三:“烂烂犹餘丹灶气,晚风吹作满林霞。”
《漢語大詞典》:大防
(1).大堤。周礼·考工记·匠人:“凡为防,广与崇方,其閷参分去一,大防外閷。”尔雅·释丘:“坟,大防。” 郭璞 注:“谓堤。”新唐书·李适之传:“ 玄宗 患 穀 洛 岁暴耗徭力,詔 适之 以禁钱作三大防,曰 上阳 、 积翠 、 月陂 ,自是水不能患。”
(2).谓重要的、原则性的界限。 宋 欧阳修 《辨左氏》:“夫礼之为物也,圣人之所以饰人之情,而闲其邪僻之具也。其文为制度,皆因民以为节,而为之大防而已。”明史·范辂传:“臣以为尊无二上,凡不称臣者,皆不宜具朝服,以严大防。” 朱自清 《航船中的文明》:“对于名教之大防,竟能剖辨得这样详明。”
(3).山名。即 大房山 。参见“ 大房 ”。
《國語辭典》:大房  拼音:dà fáng
1.家族的长房。《儒林外史》第四四回:「都是太夫人的地葬得不好,只发大房,不发二房。」
2.较大的房子。《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渐渐大房改换小房,赁得两三间房子。」
3.古祭器,玉饰的俎。《诗经。鲁颂。閟宫》:「笾豆大房,万舞洋洋。」
《國語辭典》:大暑  拼音:dà shǔ
1.极热的天气。《山海经。大荒西经》:「爰有大暑,不可以往。」
2.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国历七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
《國語辭典》:愀然  拼音:qiǎo rán
1.容色骤变的样子。《礼记。哀公问》:「孔子愀然作色而对。」
2.忧惧的样子。《荀子。修身》:「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
3.忧愁的样子。《国语。楚语上》:「子木愀然,曰:『夫子何如,召之其来乎?』」
《國語辭典》:夸父  拼音:kuā fù
古代神话中的人物。传说为了与太阳追赶竞走,渴死在途中。见《山海经。海外北经》。
《國語辭典》:夸父逐日  拼音:kuā fù zhú rì
上古神话故事。传说夸父威猛好胜,乃与太阳追赶竞走,总追不上,路上又累又渴,喝光了黄河、渭水仍然不够,再往北边大泽去找水喝,却渴死在途中。他随身的手杖弃置在地上,后来长出了一片桃林。典出《山海经。海外北经》。后比喻不自量力或有雄心壮志但未竟大业。南朝宋。释僧悯 戎华论折顾道士夷夏论:「若然者,君亦可即老子邪?便当五道群品,无非是佛,斯则是何言欤!真谓夸父逐日,必渴死者也。」
分類:日影
《國語辭典》:宿莽  拼音:sù mǎng
1.即卷施草。因拔心不死,故称为「宿莽」。《尔雅。释草》:「卷施草,拔心不死。」宋。邢炳。疏:「卷施草,一名宿莽。」
2.隔年的草。《楚辞。屈原。离骚》:「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汉。王逸。注:「草冬生不死者,楚人名曰『宿莽』。」
《漢語大詞典》:四照
(1).(光华)照耀四方。山海经·南山经:“﹝ 招摇之山 ﹞有木焉,其状如榖而黑理,其华四照,其名曰迷榖,佩之不迷。” 郭璞 注:“言有光燄也。” 南朝 梁 沈约 《郊居赋》:“开丹房以四照,舒翠叶而九衢。”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乌仗那国:“雪霏五彩,光流四照。”
(2).指光华四照的花。 南朝 宋 鲍照 《芙蓉赋》:“冠五华於仙草,超四照於灵木。”北齐书·文苑传序:“开四照于春华,成万寳于秋实。”
《國語辭典》:四极(四極)  拼音:sì jí
1.四方极远的地方。《汉书。卷二二。礼乐志》:「大矣孝熙,四极爰轃。」唐。杨烱〈遂州长江县先圣孔子庙堂碑〉:「历三辰而玉步,照四极而金声。」
2.四方边境。《管子。问》:「官府之藏,彊兵保国,城郭之险,外应四极。」
3.古代神话传说中四方的擎天柱。《淮南子。览冥》:「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
《國語辭典》:狻猊  拼音:suān ní
1.狮子。唐。杜甫 天狗赋:「夫何天狗嶙峋兮气独神秀,色似狻猊,小如猿狖。」《聊斋志异。卷八。象》:「少时,有狻猊来,众象皆伏。」
2.称健壮如狮的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