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66,分2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有土
层峰
十连
亲人
佐理
知事
下官
方城
邸报
幕职
上司
良牧
部伍
沐恩
守宰
《漢語大詞典》:有土
(1).有土地;有封地。礼记·大学:“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史记·平準书:“宗室有土,公卿大夫以下,争于奢侈,室庐舆服僭于上,无限度。”汉书·食货志上引此文, 颜师古 注曰:“有土,谓国之宗姓受封邑土地者也。” 晋 葛洪 抱朴子·逸民:“若夫剖符有土,所谓禄利耳,非富贵也。”
(2).指有土地之君或有封地之臣。书·皋陶谟:“达于上下,敬哉有土!” 孔 传:“有土之君,不可不敬慎。”书·吕刑:“王曰:‘吁!来,有邦有土,告尔祥刑。’” 曾运乾 正读:“有土者,畿内有采地之臣。”
(3).谓任地方行政长官。 唐 元稹 《赠楚继吾等制》:“竝追有土之荣,用明死政之节。” 章炳麟 《谢本师》:“昔 戴君 与 全绍衣 并污伪命,先生亦授职为伪编修。非有土子民之吏,不为谋主,与 全戴 同。何恩于虏,而恳恳蔽遮其恶?”
《国语辞典》:层峰(层峰)  拼音:céng fēng
1.重重叠叠的山峰。《文选。王巾。头陀寺碑文》:「北则层峰削成,日月之所回薄。」南朝梁。简文帝〈咏朝日〉诗:「团团出天外,煜煜上层峰。」
2.称各层上级长官。如:「下月初一要举行层峰会议。」
《漢語大詞典》:十连(十連)
(1).犹言十个州郡。十,约数。 唐 刘禹锡 《代谢濠泗两州割属淮南表》:“臣谬承宠光,作镇 淮 海 ,位均九伯,权总十连。”
(2).泛指州郡地方长官。旧唐书·哀帝纪论:“五侯九伯,无非问鼎之徒;四岳十连,皆畜无君之迹。”
《國語辭典》:亲人(親人)  拼音:qīn rén
关系亲近的亲属。《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八:「今见父亲认道,只有引孙是亲人,故此请了他来家。」《红楼梦》第五八回:「倘若不叫上他父母亲人来,只怕有混帐人顶名冒领出去。」
《國語辭典》:佐理  拼音:zuǒ lǐ
辅佐治理。《三国志。卷五二。吴书。步骘传》:「夫贤人君子,所以兴隆大化,佐理时务者也。」
《國語辭典》:知事  拼音:zhī shì
1.晓事、懂事。《荀子。大略》:「主道知人,臣道知事。」《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商小姐见兄弟小时母子伶仃,而今长大知事,也自欢喜他。」
2.职官名。民国初年称一县的长官为「县知事」。今改称为「县长」。
《國語辭典》:下官  拼音:xià guān
1.官吏自称的谦词。《文选。江淹。诣建平王上书》:「下官每读其书,未尝不废卷流涕。」《儒林外史》第一回:「而今皇恩授他咨议参军之职,下官特地捧诏而来。」
2.下僚。《汉书。卷四八。贾谊传》:「坐罢软不胜任者,不谓罢软,曰下官不职。」
3.小官。唐。韩愈 试大理评事胡君墓铭:「五十七,不足年,孤儿啼,死下官。」
《國語辭典》:方城  拼音:fāng chéng
1.春秋时楚北的长城,为古九塞之一。其城由今之河南省方城县北至邓县。
2.山名:(1)位于湖北省竹山县东南。(2)位于河南省叶县南。
《國語辭典》:邸报(邸報)  拼音:dǐ bào
始于汉代,各郡国驻京邸官员,传抄京都诏令、奏章、宫廷及政治新闻于诸侯的文件,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种报纸。后世因称朝廷官报为「邸报」。宋。苏轼 小饮公瑾舟中诗:「坐观邸报谈迂叟,闲说滁山忆醉翁。」也称为「邸钞」。
《國語辭典》:幕职(幕職)  拼音:mù zhí
任幕客之职的人。
《國語辭典》:上司  拼音:shàng sī
1.汉时对三公的称呼。《后汉书。卷三○下。郎顗襄楷列传。郎顗》:「金精之变,责归上司。」唐。章怀太子。注:「上司谓司马也,建武二十七年改为太尉。」后泛指高官。三国魏。钟会 移蜀将吏士民檄:「往者吴将孙壹,举众内附,位为上司,宠秩殊异。」
2.上级长官。《初刻拍案惊奇》卷一○:「我们动了三学朋友去见上司,怕不打断你这老驴的腿!」《儒林外史》第一回:「因前日本县老爷吩咐,要画二十四副花卉册页送上司,此事交在我身上。」
《漢語大詞典》:良牧
贤能的州郡长官。三国志·吴志·潘濬陆凯传评:“ 胤 身絜事济,著称南土,可谓良牧矣。”旧唐书·良吏传上·蒋俨:“ 蒲州 户口殷剧,前后刺史,多不称职, 儼 下车未几,令行禁止,称为良牧。” 宋 司马光 《追和张学士〈从沂公游广固城〉》:“清时间千岁,良牧借三台。”
《國語辭典》:部伍  拼音:bù wǔ
军队编制的单位。《史记。卷一○九。李将军列传》:「及出击胡,而广行无部伍行陈。」唐。杜甫〈后出塞〉诗五首之二:「平沙列万幕,部伍各见招。」
《國語辭典》:沐恩  拼音:mù ēn
1.蒙受恩宠。《西湖佳话。六桥才迹》:「百姓赖此得免流散死亡之苦,感德沐恩,不可胜言。」
2.明清时军人对长官的自称。《官场现形记》第三○回:「沐恩自不小心,走滑了脚,倒教老帅操心,沐恩实在感激不尽!」
《漢語大詞典》:守宰
指地方长官。《后汉书·朱浮传》:“守宰数见换易,迎新相代,疲劳道路。”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省事:“拜守宰者,印组光华,车骑辉赫,荣兼九族,取贵一时。” 宋 秦观 《鲜于子骏行状》:“閲守宰以求治,慎迁易以去弊。” 清 顾炎武 《菰中随笔》:“ 宋文帝 性仁厚恭俭,勤於为政,守法而不峻,容物而不弛,百官谐於其职,守宰以六期为断,吏不苟免,民有所係,三十年间,四境之内,晏安无事。”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七章第三节:“ 冯跋 每次派遣守宰,都亲自接见,询问为政要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