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预备(預備)  拼音:yù bèi
事前准备。《儒林外史》第二○回:「弟妇一倒了头,家里一个钱也没有,我店里是腾不出来,就算腾出些须来,也不济事。无计奈何,只得把预备著娘的衣衾棺木都把与他用了。」《红楼梦》第四○回:「恐怕老太太高兴,索性把船上划子、篙桨、遮阳幔子,都搬了下来预备著。」也作「豫备」。
《國語辭典》:预备役(預備役)  拼音:yù bèi yì
根据国家需要随时准备应召入伍的兵役。服满役期退伍的军人和依法应服兵役而未入伍的公民,按规定编入预备役。相对于现役而言。
《漢語大詞典》:预备铃(預備鈴)
上课铃前二三分钟的一次铃声,表示即将上课,要师生做好准备工作。《花城》1981年第5期:“‘你该去上课了……’预备铃响了,教研室的老师催促着她。”
《漢語大詞典》:预备立宪
清政府为抵制革命而采取的政治措施。1905年清政府派五大臣出国考察宪政。次年宣布预备立宪。后又颁布“宪法大纲”,定预备立宪时间为九年,并宣布提前召开国会。资产阶级革命派不断揭穿预备立宪的骗局。辛亥革命爆发后,清政府被推翻,预备立宪终止。
《漢語大詞典》:预备队(預備隊)
作战时军队首长掌握的机动力量,用以完成作战计划中预定任务或应付新的情况。 田汉 《卢沟桥》第二幕:“第三排为预备队,位置于本桥右侧通 宛平 西门之阵地。” 毛泽东 《关于辽沈战役的作战方针》:“ 葫 锦 援敌进得较快,则你们应准备以总预备队加入四纵、十一纵方面歼灭该敌一部,首先停止该敌之前进。” 碧野 《我们的力量是无敌的》:“正在这个时候,团长 高陵 派来了两支强大的援兵--第三营的一个连和第一营的预备队。”
《漢語大詞典》:预备仓(預備倉)
明 代各地为储藏赈济粮所设的粮仓。续文献通考·市籴三:“ 明太祖 洪武 初,设预备仓。”
《国语辞典》:预备军官役(预备军官役)  拼音:yù bèi jūn guān yì
我国兵役种类之一。相对于常备军官役而言。兵役法中规定,预备军官以大专毕业生为主,并规定在国防军事上有需要时,可以徵召入营,施以预备军规教育者。其役期分为二年与四年两种。
《国语辞典》:预备金(预备金)  拼音:yù bèi jīn
储存以备预算不足或意外时应用的一定之金额。也作「豫备金」。
《漢語大詞典》:犯罪预备
为了犯罪而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如为了盗窃而准备钥匙,排除实施犯罪行为的障碍等。应当根据预备的程度、对社会造成危害的程度等追究其刑事责任,但是可以比照犯罪既遂予以从轻、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
《漢語大詞典》:待欲
预备;打算。《新编五代史平话·周史下》:“ 世宗 攻取 寿州 久不下……与近臣商量,待欲班师。”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本待欲睡,忽听得櫳门儿低哑。” 元 无名氏 《盆儿鬼》第三折:“俺这里问你,你待欲何为?”
分類:预备打算
《國語辭典》:正要  拼音:zhèng yào
即将、刚要做某事。《红楼梦》第六○回:「如今三姑娘正要拿人扎筏子呢,连他屋里的事都驳了两三件。」《文明小史》第一六回:「岂知正要往下听,忽见女人同那个瘦长条一言不合,早已扭作一团。」
《國語辭典》:材官  拼音:cái guān
1.区别事物的特性,而分别加以利用。《荀子。解蔽》:「经纬天地而材官万物,制割大理而宇宙里矣。」
2.勇健的武卒。一种秦汉时始设置的地方兵种。《汉书。卷二三。刑法志》:「天下既定,踵秦而置材官于郡国。」唐。陈鸿《东城老父传》:「父忠,长九尺,力能倒曳牛,以材官为中宫幕士。」
3.掌管土木、工匠等事的官署。《南齐书。卷二六。王敬则传》:「太祖将受禅,材官荐易太极殿柱。」
《國語辭典》:不豫  拼音:bù yù
1.不犹豫。《楚辞。屈原。九章。惜诵》:「壹心而不豫兮,羌不可保也。」
2.不高兴。《孟子。梁惠王下》:「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游一豫,为诸侯度。」唐。陈鸿《长恨传》:「皇心震悼,日日不豫。」
3.不事先预备。《礼记。中庸》:「豫则立,不豫则废。」
4.身体不舒服。引申为有病。《史记。卷三三。鲁周公世家》:「武王有疾,不豫,群臣惧。」《文选。王俭。褚渊碑文》:「明皇不豫,储后幼冲。」
《漢語大詞典》:陪备(陪備)
预备,储备。 宋 苏辙 《论雇河夫不便札子》:“虽欲稍增数目,为移用陪备等费,亦不当过有裒歛,以伤民财也。”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五年:“自 熙寧 以前,诸路榷酤场率以酬衙前之陪备官费者,至 熙寧 行免役,乃罢收酒场,听民增直以售,取其价以给衙前。”
分類:预备储备
《國語辭典》:后备(後備)  拼音:hòu bèi
事先准备,以待不时之需。也指备用的人员或物资。如:「他负责培训后备人员。」《清史稿。卷四二二。列传。王发桂》:「贼渡河偪近畿辅,疏请蒐简军实,选精锐为后备,并蠲贫民房税,抚流亡以安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