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00,分120页显示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16 17 18 19 下一页
高闾(字 阎士 名 驴 别称 二高 文侯 )
元嵩(字 道岳 高平县侯 刚、刚侯 )
萧衍(庙号 高祖 武皇帝、武帝、梁武帝 字 叔达 练儿 梁王、建阳男、梁公 练南 )
元宏( 拓跋宏 别称 北魏孝文帝、元宏 庙号 高祖 孝文皇帝 )
高爽
高崇(字 积善 )
高显( 澄城郡公 )
高树生
高绰(字 僧裕 )
高肇(字 首文 平原郡公 )
袁峻(字 孝高 鄱阳王 )
高归义
高植( 殖 )
高皇后
其它辞典(续上)
袁最(字 文高 )高闾(字 阎士 名 驴 别称 二高 文侯 )
元嵩(字 道岳 高平县侯 刚、刚侯 )
萧衍(庙号 高祖 武皇帝、武帝、梁武帝 字 叔达 练儿 梁王、建阳男、梁公 练南 )
元宏( 拓跋宏 别称 北魏孝文帝、元宏 庙号 高祖 孝文皇帝 )
高爽
高崇(字 积善 )
高显( 澄城郡公 )
高树生
高绰(字 僧裕 )
高肇(字 首文 平原郡公 )
袁峻(字 孝高 鄱阳王 )
高归义
高植( 殖 )
高皇后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61—477 【介绍】: 南朝宋陈郡阳夏人,字文高。袁粲子。粲谋讨萧道成,事败,道成部将戴僧静奋力欲刺之。最以身卫父,乞先死。粲谓曰:“我不失忠臣,汝不失孝子。”遂并遇害。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02 【介绍】: 北魏渔阳雍奴人,字阎士。本名驴。博通经史,下笔成章,司徒崔浩奇其才,为改其名与字。太武帝太平真君九年征拜中书博士,迁中书侍郎。文成帝卒,冯太后引闾与高允同决大政。以功封侯,加昭武将军。献文帝时高允举闾自代,遂为帝所知。孝文帝承明初为中书令、给事中。冯太后信重间,诏令书檄,碑铭赞颂,皆出其手。上书屡谏讨伐及时政,多有不纳。出为相州刺史。谏迁都洛阳,帝颇嫌之。乃请本州自效,不允,征为太常卿。文章与高允相上下,时称二高。全后魏文·卷三十
闾字阎士,渔阳雍奴人。本名驴,崔浩改为闾而字之。太武时,徵拜中书博士。文成末,迁中书侍郎。献文初,赐爵安乐子,加南中郎将,领东徐州刺史。进爵为侯,加昭武将军。承明初,为中书令,加给事中。太和中,除广陵王师,出为镇南将军、相州刺史,徙平北将军、幽州刺史,徵为太常卿。宣武即位,以光禄大夫致仕。景明三年卒,谥曰文侯。(《魏书·高闾传》:「文明太后甚重闾,诏令书檄碑铭赞颂,皆其文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宗室,鲜卑族,字道岳。元澄弟。孝文帝时历官左中郎将兼武卫将军。以勇猛称。从孝文帝战,败梁将陈显达,以功赐爵高平县侯。宣武帝时,累官至扬州刺史。正始二年,击败梁湘州刺史杨公则。后与妻穆氏、子世贤并为苍头李太伯等所害。谥刚。全后魏文·卷十八
嵩,字道岳,澄弟。太和中为中大夫,迁员外常侍,转步兵校尉。免,以从平沔北功,除左中郎将,兼武卫将军。赐爵高平县侯。宣武即位,进兼侍中,出为平南将军、荆州刺史,徙平北将军、恒州刺史,转平东将军、徐州刺史,又转安南将军、扬州刺史。为苍头李太伯所害。赠车骑将军、领军,谥曰刚侯。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64—549 【介绍】: 即梁武帝。南朝梁开国君主。南兰陵人,字叔达,小字练儿。仕齐为雍州刺史,镇守襄阳。齐末,皇室内乱,起兵入京,独揽政权,封梁王,旋废齐和帝自立,改国号梁。即位后,重儒兴学,改定“百家谱”,设谤木,断贡献,政甚可观。后重用士族,信奉佛教,大建寺院,并三次舍身同泰寺。中大同二年,接纳东魏叛将侯景归降,旋又许东魏求和,景疑作乱,京都陷,饥困而死。在位四十八年,庙号高祖。擅长文学,精乐律,善书法,著述甚多,已佚,明人辑有《梁武帝御制集》。全梁文·卷一
帝姓萧讳衍字叔达,小名练南,兰陵武进中都里人,齐高帝族孙,永明初为巴陵王南中郎法曹行参军,历卫将军王俭东阁祭酒,随王镇西咨议参军,隆昌初为宁朔将军,镇寿春,除太子庶子给事黄门侍郎,明帝即位,封建阳男,历右军晋安王司马进陵太守,入为博士太子中庶子,领羽林监,镇石头,寻拜辅国将军雍州刺史,永元末进征东将军,和帝即位,为尚书左仆射,加征东大将军,假黄钺,进中书监、大司马、录尚书、骠骑大将军、扬州刺史,都督中外诸军事,封梁公,加九锡,位相国,进封梁王,以中兴二年四月受禅,改元七:天监、普通、大通、中大通、大同、中大同、太清。在位四十八年,谥曰武皇帝,庙号高祖,有《周易讲疏》三十五卷,《尚书大义》二十卷,又十一卷,《毛诗发题序义》一卷,《礼记大义》十卷、《钟律纬》六卷,《孝经义疏》十八卷,《孔子正言》二十卷,《通史》四百八十卷,《老子讲疏》六卷,《兵书钞》一卷,《兵书要钞》一卷,《金策》三十卷,《围棋品》一卷,《棋法》一卷,《集》三十二卷,《诗赋集》二十卷,《净业赋》三卷,《杂文集》九卷,《别集目录》二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67—499 【介绍】: 即拓跋宏、元宏。北魏皇帝。鲜卑族。献文帝长子。五岁即位,太皇太后冯氏执政。改革吏治,实行均田制。加强户籍管理,推行三长制。孝文帝太和十四年,冯氏死,帝亲政,进一步改革。十七年,迁都洛阳。改鲜卑姓氏为汉姓,禁鲜卑服、鲜卑语,在洛阳立国子、太学、四门小学。重用中原汉族儒生,参照南朝典章制度,制定官制朝仪。加强鲜卑贵族和汉人士族之联合统治。二十一年,鲜卑守旧贵族穆泰等拥太子恂谋反,事败,赐恂死。在位二十九年,庙号高祖。全后魏文·卷三
帝讳宏,献文帝长子。皇兴三年立为皇太子,五年八月即位。改元三:延兴、承明、太和。在位二十九年。谥曰孝文皇帝,庙号高祖。有集三十九卷。(案:《魏书·孝文纪》云:「好为文章诗赋铭颂。」自太和十年已后,诏册皆帝之文也,自馀文章百有馀篇。今录太和十年已前诏册为一卷,十年已后别为四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梁广陵人。博学多才,善为文。齐武帝永明中举郡孝廉。梁武帝天监初,历官中军临川王参军。出为晋陵令。先是刘茜为晋陵令,爽经途诣之,不相接,爽甚衔之。俄而爽代茜为令,茜迎赠甚厚,爽受馈答书云:“高晋陵自答。”人问故,答云:“彼自馈晋陵,何关爽事。”后坐事被系,作《镬鱼赋》以自况,遇赦免,卒。全梁文·卷五十四
爽,广陵人。齐永明中,王俭领丹阳尹,举郡孝廉。梁初历中军临川王参军,出为晋陵令,坐事系狱,遇赦免。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渤海蓨人,字积善。少聪明,为人端谨。初征任中散,后为三公尚书郎。家资富厚而志尚俭素,与物无竞。宣武帝景明中袭爵,迁洛阳令,为政清明,不避豪强,县内肃然。
人物简介
全后魏文·卷四十八
显,肇弟。景明初,封澄城郡公,拜侍中,出授护军高丽国大中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72—526 【介绍】: 北魏渤海蓨人。高谧长子。高欢父。崇尚气侠,交结英雄,不事生产。柔然扰边,尝随阳平王元颐,以假镇远将军、都将名义出讨,先驱有功而辞不受赏。雅好音律,居家以丝竹自娱。孝明帝孝昌初北州大乱,帝以树生有威略,乃授以大都督,令率劲勇,镇捍旧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75—522 【介绍】: 北魏渤海蓨人,字僧裕。高允孙。少孤,恭敏自立,博涉经史,雅有度量。孝文帝太和十五年,拜奉朝请。后以治书侍御史转洛阳令,为政强直,不避豪贵。宣武帝延昌初迁尚书右丞、参议壬子历。孝明帝时,出除豫州刺史,为政清平。终并州刺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15 【介绍】: 北魏渤海蓨人,字首文。宣武帝舅。宣武帝即位,追思舅氏,肇为尚书左仆射、领吏部、冀州大中正迁尚书令。蒙帝宠信,遂专朝政,势倾中外。正始元年,诬害北海王元详。永平元年,又诬杀彭城王元协。迁司徒。与宗室功臣矛盾日深。宣武帝死,为太尉高阳王元雍、领军于忠所杀。全后魏文·卷四十八
肇字首文,渤海莜人。孝文昭皇后之兄。景明初,封平原郡公,拜尚书左仆射、领吏部、冀州大中正。尚孝文妹高平公主,迁尚书令。延昌初,迁司徒。孝明即位,赐死。灵太后临朝,赠营州刺史。永熙中,赠侍中、太师、大丞相、太尉、录尚书事、冀州刺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梁陈郡阳夏人,字孝高。早孤好学,家贫无书,每从人假借手抄,自课日五十纸。讷言语,工文辞。齐末,萧衍(梁武帝)举兵,随萧衍弟萧恢为知管记事。入梁,恢封鄱阳王,峻以侍郎,从镇京口。梁武帝天监六年,拟扬雄《官箴》奏上,帝嘉之,除员外散骑侍郎,直文德学士省。又奉命与陆倕各制《新阙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渤海蓨人。高归彦兄。有武勇,初除奉朝请,加威烈将军。宣武帝时随父徽出使西域,归,迁中散大夫,西征都督。每战有功。后战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或作殖。北魏渤海蓨人。高肇子。以中书侍郎出为济州刺史。宣武帝永平元年,元愉叛,植率州军讨破其别将,当赏,以家荷重恩,为国效力是其常节,不受赏。后历青、相、朔、恒四州刺史,以清能称。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18 【介绍】: 北魏宣武帝之后。孝文帝昭皇后兄高偃之女。性妒忌,宫人难得进御。孝明帝即位,尊为皇太后。寻为尼,居瑶光寺。神龟元年,天文有变,孝明帝母胡太后临朝,欲以高后当祸。是夜暴死,天下冤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