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骈字类编》:鹿来(鹿来)
唐 贾岛 盐池院观鹿 条峰五老势相连,此鹿来从若个边。
《漢語大詞典》:群鹿
喻群雄或众诸侯。《文选·扬雄〈解嘲〉》:“往昔 周 网解结,羣鹿争逸,离为十二,合为六七,四分五割,并为 战国 。” 李善 注引 服虔 曰:“鹿,喻在爵位者。”参见“ 逐鹿 ”。
《骈字类编》:鹿行
唐 温庭筠 早秋山居 果落见猿过,叶乾闻鹿行。
《漢語大詞典》:麀鹿
《漢語大詞典》:鹿女
佛经中所说的仙女。事见《杂宝藏经·鹿女夫人缘》:“有国名 婆罗柰 国中有山,名曰仙山。时有梵志,在彼山住,大小便利恒於石上。后有精气,堕小行处,雌鹿来舐,即便有娠。日月满足,来至仙人所,生一女子,端正殊妙,唯脚似鹿,梵志取之养育长成……此女足跡,皆生莲华。” 唐 王维 《游感化寺》诗:“雁王衔果献,鹿女踏花行。” 宋 梅尧臣 《依韵和昭亭山广教院文鉴大士喜予往还》:“捧膳溪童絜,衔花鹿女香。”
《漢語大詞典》:鹿衔(鹿銜)
见“ 鹿衔草 ”。
《漢語大詞典》:鹿衔草(鹿銜草)
草名。 宋 寇宗奭 《图经衍义本草·薇衔》:“《唐本》註云,此草丛生,似茺蔚及白头翁,其叶有毛,茎赤,疗贼风大效。南人谓之吴风草,一名鹿衔草,言鹿有疾,衔此草差。又有小大二种, 楚 人犹谓大者为大吴风草,小者为小吴风草也。”亦省称“ 鹿衔 ”。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四·薇衔》:“麋衔、鹿衔、吴风草。”
《漢語大詞典》:骑鹿(騎鹿)
见“ 骑白鹿 ”。
《漢語大詞典》:挽鹿
见“ 挽鹿车 ”。
《漢語大詞典》:挽鹿车(挽鹿車)
后汉 鲍宣 从妻父学,父奇其清苦,以女妻之,妆奁甚盛。 宣 谓妻:“吾实贫贱,不敢当礼。”其妻乃悉归侍御服饰,更著短布裳,与 宣 共挽鹿车归乡里。见《后汉书·列女传·鲍宣妻》。后因以“挽鹿车”为夫妻共守清苦生活的典故。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三:“ 宜瑛 此后心宜淡,莫再人间挽鹿车。”亦省作“ 挽鹿 ”。 清 方文 《除夕咏怀》之四:“挽鹿实无偕隐妇,饭牛空有辟兵符。”
分類:清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