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鹿蕉
《韵府拾遗 屋韵》:见鹿(见鹿)
李白诗: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漢語大詞典》:鹿园(鹿園)
(1).即 鹿野苑 。 南朝 梁简文帝 《庄严旻法师成实论义疏序》:“手擎四鉢,始乎 鹿园 之教,身卧双林,终於象喻之説。” 唐 王勃 《梓州通泉县惠普寺碑》:“ 鹿园 曾敞,象教旁流。”参见“ 鹿野苑 ”。
(2).养鹿的园囿。 金 赵秉文 《同乐园诗》之二:“毛飘水面知鹅栅,角出墻头认鹿园。”
(2).养鹿的园囿。 金 赵秉文 《同乐园诗》之二:“毛飘水面知鹅栅,角出墻头认鹿园。”
《漢語大詞典》:双鹿(雙鹿)
见“ 双陆 ”。
《漢語大詞典》:鸡鹿(雞鹿)
见“ 鸡鹿塞 ”。
《漢語大詞典》:骇鹿(駭鹿)
《骈字类编》:一鹿
晋书郭文传:尝有猛兽。忽张口向文。文视其口中有横骨。乃以手探去之。猛兽明旦致一鹿于其室前。南史阮孝绪传:母疾合药,须得生人蔘。旧传钟山所出孝绪躬历幽险。累日不逢。忽见一鹿前行。孝绪感而随后。至一所遂灭。就视。果获此草。母得服之。遂愈产。述异记:贞山在毗陵郡。梁时有村人韩文秀。见一鹿一女子在地。遂收养之。及长。与凡女有异。遂为女冠。梁武帝为别立一观。号曰鹿娘。后死入棺。武帝致祭。开棺视之。但闻异香。不见骸骨。盖尸解也。遂葬棺于毗陵。因号其葬处为贞山。 清异录:华清宫一鹿,十年精俊不衰,人呼曰角仙。梦溪笔谈见一獐下。欧阳修书怀诗:青衫仕至千钟禄,白首归来一鹿车。
《骈字类编》:鹿下
易林:鹿下西山,欲保其群。
《骈字类编》:羊鹿
甄元成车赋:既涉用于牛马,亦受名于羊鹿。
《漢語大詞典》:鹿葱(鹿蔥)
亦作“ 鹿葱 ”。
(1).石蒜科植物。多年生草本,地下有鳞茎,夏日生花轴,轴顶生数花,花淡红紫色。因花色与萱稍相似,古人曾误认为萱。《艺文类聚》卷八一引 晋 嵇含 《〈宜男花赋〉序》:“宜男多植幽皋曲隰,或寄华林玄圃, 荆 楚 之士,号曰鹿葱。” 宋 杨万里 《夏日绝句》:“鹿葱解插纤长柄,金凤仍开最小花。”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四:“《本草经》云:‘萱一名忘忧,一名鹿葱。’今验此花,中有鹿斑文,与萱小同而大异,其开花亦不并时,则知当以有鹿斑者为鹿葱,无斑文者为萱云。” 清 顾张思 《土风录》卷四:“《羣芳谱》云:‘鹿葱,色类萱,无香,鹿喜食之,故名。’”
(2).藜芦的别名。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六·藜芦》:“黑色曰藜,其芦有黑皮裹之,故名。根际似葱,俗名葱管,藜芦是也。北人谓之憨葱,南人谓之鹿葱也。”
(1).石蒜科植物。多年生草本,地下有鳞茎,夏日生花轴,轴顶生数花,花淡红紫色。因花色与萱稍相似,古人曾误认为萱。《艺文类聚》卷八一引 晋 嵇含 《〈宜男花赋〉序》:“宜男多植幽皋曲隰,或寄华林玄圃, 荆 楚 之士,号曰鹿葱。” 宋 杨万里 《夏日绝句》:“鹿葱解插纤长柄,金凤仍开最小花。”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四:“《本草经》云:‘萱一名忘忧,一名鹿葱。’今验此花,中有鹿斑文,与萱小同而大异,其开花亦不并时,则知当以有鹿斑者为鹿葱,无斑文者为萱云。” 清 顾张思 《土风录》卷四:“《羣芳谱》云:‘鹿葱,色类萱,无香,鹿喜食之,故名。’”
(2).藜芦的别名。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六·藜芦》:“黑色曰藜,其芦有黑皮裹之,故名。根际似葱,俗名葱管,藜芦是也。北人谓之憨葱,南人谓之鹿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