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参考典故
曹国麻衣


《诗经·曹风·蜉蝣》
「蜉蝣掘阅,麻衣如雪。」东汉·郑玄笺:「麻衣,深衣。诸侯之朝朝服,朝夕则深衣也。」唐·孔颖达疏:「麻衣者白布衣。如雪,言甚鲜絜也。」
《昭明文选》卷十三南朝宋·谢惠连《雪赋》
曹风以麻衣比色,楚谣以幽兰俪曲。

例句

东归还著旧麻衣,争免花前有泪垂。 杜荀鹤 出关投孙侍御

此生今日似前生,重著麻衣特地行。 杜荀鹤 投宣谕张侍郎乱后遇毗陵

来署高阳里,不遇白衣还。 韦应物 答裴处士

念昔白衣士,结庐在石门。 韦应物 云阳馆怀谷口

暗惊凡骨升仙籍,忽讶麻衣谒相庭。 韩偓 及第过堂日作

典故
曹国麻衣


《诗经·曹风·蜉蝣》
「蜉蝣掘阅,麻衣如雪。」东汉·郑玄笺:「麻衣,深衣。诸侯之朝朝服,朝夕则深衣也。」唐·孔颖达疏:「麻衣者白布衣。如雪,言甚鲜絜也。」
《昭明文选》卷十三南朝宋·谢惠连《雪赋》
曹风以麻衣比色,楚谣以幽兰俪曲。

例句

色欺曹国麻衣浅,寒入荆王翠被深。 胡宿

《國語辭典》:白衣  拼音:bái yī
1.白色的衣服。《礼记。月令》:「天子居总章左个,乘戎路、驾白骆、载白旂、衣白衣、服白玉、食麻与犬,其器廉以深。」
2.古时未做官的人穿著白色的衣服,后用来称无功名的人或平民。《史记。卷一二一。儒林列传。公孙弘。太史公曰》:「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也作「白民」、「白丁」、「白身」。
3.古童仆穿著白衣,故称僮仆为「白衣人」。《汉书。卷七二。龚胜传》:「闻之白衣,戒君勿言也。」唐。颜师古。注:「白衣,给官府趋走贱人,若今诸司亭长掌固之属。」
4.佛教称呼在家的世俗之人为「白衣」。《维摩诘所说经。卷上》:「虽为白衣,奉持沙门。」
《國語辭典》:白衣人  拼音:bái yī rén
1.穿白衣服的人。如:「夜空里只见一白衣人飞奔而去!」
2.平民。参见「白衣」条。
《國語辭典》:麻衣  拼音:má yī
1.麻布制作的衣服,为古代诸侯、大夫、士家居时穿著的常服。也是平民平时衣著。《诗经。曹风。蜉蝣》:「蜉蝣掘阅,麻衣如雪。」唐。杜甫 前苦寒行二首之二:「楚人四时皆麻衣,楚天万里无晶辉。」
2.古时丧服。《礼记。间传》:「又期而大祥,素缟麻衣。」
《國語辭典》:深衣  拼音:shēn yī
一种古代服装。上下衣裳相连,长及脚踝,男女皆可穿。有些妇女的深衣衣襟接得很长,穿时可缠绕数次。《礼记。深衣》:「古者深衣,盖有制度,以应规矩,绳权衡。短毋见肤,长毋被土。」元。袁士元 北门团练贝子美诗:「过客多怜我,深衣不称身。」
《國語辭典》:麻衣相法  拼音:má yī xiàng fǎ
五代、宋时,麻衣道者所流传下来的相术,后世有麻衣法、麻衣术、麻衣相,皆依托为名。也称为「麻衣神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