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671,分312页显示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15  16  17  18 下一页
典故(续上)
文强阅书
梧庭凤
五凤
夕阳虽好近黄昏
羲黄
下凤皇
咸池音
轩黄(又作:轩辕黄帝)
轩辕作
轩辕古镜
银黄
征黄
羽窟幽黄能
翟璜直言
张翰黄花句
典故
文强阅书

相关人物
黄香(字文彊)


《后汉书》卷八十上《文苑传·黄香传》
初除郎中,元和元年,肃宗诏香诣东观,读所未尝见书。香后告休,及归京师,时千乘王冠,帝会中山邸,乃诏香殿下,顾谓诸王曰:「此『天下无双江夏黄童』者也。」左右莫不改观。后召诣安福殿言政事,拜尚书郎,数陈得失,赏赉增加。常独止宿台上,昼夜不离省闼,帝闻善之。

例句

少孺嘉能赋,文强阅赐书。 寇坦 同张少府和厍狄员外夏晚初霁南省寓直时兼充节度判官之作

典故
梧庭凤

相关人物
黄帝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八第八章
黄帝即位,施惠承天,一道修德,惟仁是行,宇内和平,未见凤凰,惟思其象,夙寐晨兴,乃召天老而问之,曰:「凤象何如?」天老对曰:「夫凤象、鸿前麟后,蛇颈而鱼尾,龙文而龟身,燕颔而鸡啄;戴德负仁,抱中挟义;小音金,大音鼓;延颈奋翼,五彩备明;举动八风,气应时雨;食有质,饮有仪;往即文始,来即嘉成;惟凤为能通天祉,应地灵,律五音,览九德。天下有道,得凤象之一,则凤过之,得凤象之二,则凤翔之,得凤象之三,则凤集之,得凤象之四,则凤春秋下之,得凤象之五,则凤没身居之。」黄帝曰:「于戏!允哉!朕何敢与焉。」于是黄帝乃服黄衣,戴黄冕,致斋于宫,凤乃蔽日而至,黄帝降于东阶,西面再拜稽首,曰:「皇天降祉,不敢不承命。」凤乃止帝东国,集帝梧桐,食帝竹实,没身不去。诗曰:「凤凰于飞,刿刿其羽,亦集爰止。」

例句

壁有真龙画,庭馀鸣凤梧。 张说 奉和圣制爰因省途次旧居应制

林引梧庭凤,泉归竹沼龙。 李峤 夏晚九成宫呈同僚

典故
相关人物
吕蒙正
 
宋白
 
李至
 
贾黄中


《归田录》卷一~
太宗时宋白、贾黄中、李至、吕蒙正、苏易简五人同时拜翰林学士,承旨扈蒙赠之以诗云:「五凤齐飞入翰林。」其后吕蒙正为宰相,贾黄中、李至、苏易简皆至参知政事,宋白官至尚书,老于承旨,皆为名臣。
典故
夕阳虽好近黄昏


《全唐诗》卷五百三十九〈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典故

《全唐诗》卷三百五十一〈弘农公以硕德伟材屈于诬枉左官三岁复为大僚天监昭明人心感悦宗元窜仗湘拜贺末由谨献诗五十韵以毕微志〉
知命儒为贵,时中圣所臧。处心齐宠辱,遇物任行藏。关识新安地,封传临晋乡。挺生推豹蔚,遐步仰龙骧。干有千寻竦,精闻百鍊钢。茂功期舜禹,高韵状【高韵上羲黄】【高韵抶羲黄】【高韵上羲皇】【高韵抶羲皇】。足逸诗书囿,锋?翰墨场。雅歌张仲德,颂祝鲁侯昌。宪府初腾价,神州转耀铓。右言盈简策,左辖备条纲。响切晨趋佩,烟浓近侍香。司仪六礼洽,论将七兵扬。合乐来仪凤,尊祠重饩羊。卿材优柱石,公器擅岩廊。峻节临衡峤,和风满豫章。人归父母育,郡得股肱良。细故谁留念,烦言肯过防。璧非真盗客,金有误持郎。龟虎休前寄,貂蝉冠旧行。训刑方命吕,理剧复推张。直用明销恶,还将道胜刚。敬逾齐国社,恩比召南棠。希怨犹逢怒,多容竞忤彊。火炎侵琬琰,鹰击谬鸾凰。刻木终难对,焚芝未改芳。远迁逾桂岭,中徙滞馀杭。顾土虽怀赵,知天讵畏匡。论嫌齐物诞,骚爱远游伤。丽泽周群品,重明照万方。斗间收紫气,台上挂清光。福为深仁集,妖从盛德禳。秦民啼畎亩,周士舞康庄。采绶还垂艾,华簪更截肪。高居迁鼎邑,遥傅好书王【遥传好书王】。碧树环金谷,丹霞映上阳。留欢唱容与【案:与音预。】,要醉对清凉。故友仍同里,常僚每合堂。渊龙过许劭,冰鲤吊王祥。玉漏天门静,铜驼御路荒。涧瀍秋潋滟,嵩少暮微茫。遵渚徒云乐,冲天自不遑。降神终入辅,种德会明扬。独弃伧人国,难窥夫子墙。通家殊孔李,旧好即潘杨。世议排张挚,时情弃仲翔。不言缧绁枉,徒恨纆徽长【徒恨纆牵长】。贾赋愁单阏,邹书怯大梁。炯心那自是,昭世懒佯狂【昭代懒佯狂】。鸣玉机全息,怀沙事不忘。恋恩何敢死,垂泪对清湘。
典故
下凤皇

相关人物
黄霸


《汉书》卷八十九〈循吏列传·黄霸〉~363~
霸以外宽内明得吏民心,户口岁增,治为天下第一。徵守京兆尹,秩二千石。坐发民治驰道不先以闻,又发骑士诣北军马不适士,劾乏军兴,连贬秩。有诏归颍川太守官,以八百石居治如其前。前后八年,郡中愈治。是时凤皇神爵数集郡国,颍川尤多。

例句

川路风烟接,俱宜下凤皇。 杜甫 江亭王阆州筵钱萧遂州

典故
咸池音

相关人物
黄帝


《礼记注疏》卷三十八〈乐记〉~677~
大章章之也,咸池备矣。东汉·郑玄注:「黄帝所作乐名也,尧增修而用之。咸,皆也。池之言施也,言德之无不施也。」

例句

作诗三百首,窅默咸池音。 韩愈 孟生诗

典故  
轩辕黄帝
   
相关人物
黄帝


《玉台新咏》卷一东汉·张衡《同声歌》
众夫所希见,天老教轩皇。
《史记》卷一〈五帝本纪·黄帝〉~
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徵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尝宁居。

例句

轩皇竟磨灭,周孔亦衰老。 孟云卿 放歌行

挺质本轩皇,申威振远方。 李峤

时来不关人,谈笑游轩皇。 李白 留别曹南群官之江南

轩皇重斋拜,汉武爱祈祷。 沈佺期 同工部李侍郎适访司马子微

为问轩皇三百岁,何如大道一千年。 高适 玉真公主歌二首之二

百灵侍轩后,万国会涂山。 魏徵 奉和正日临朝应诏

典故
轩辕作

相关人物
黄帝


旧题隋·王度《古镜记》
侯生常云:「昔者吾闻黄帝铸十五镜,其第一横径一尺五寸,法满月之数也,以其相差。」

例句

得非轩辕作,妙绝世莫并。 李群玉 古镜

典故
轩辕古镜

相关人物
黄帝


《太平广记》卷二百三十〈器玩二·王度〉~76~
侯生常云:「昔者吾闻黄帝铸十五镜。其第一横径一尺五寸,法满月之数也。以其相差,各校一寸。此第八镜也。」
典故

《汉书》卷九十《酷吏传·阳仆传》
「怀银黄,垂三组。」唐·颜师古注:「银,银印也;黄,黄金也。」

例句

银黄年少偏欺酒,金紫风流不让人。 段成式 和徐商贺卢员外赐绯

典故
颍川政
 
征颍川
 
颍川征诏
 
相关人物
黄霸


《汉书》卷八十九《循吏传·黄霸传》
霸以外宽内明得吏民心,户口岁增,治为天下第一。徵守京兆尹,秩二千石。坐发民治驰道不先以闻,又发骑士诣北军马不适士,劾乏军兴,连贬秩。有诏归颍川太守官,以八百石居治如其前。前后八年,郡中愈治。是时凤皇神爵数集郡国,颍川尤多。天子以霸治行终长者,下诏称扬曰:「……田者让畔,道不拾遗,养视寡,赡助贫穷,狱或八年亡重罪囚,吏民乡于教化,兴于行谊,可谓贤人君子矣。书不云乎?『股肱良哉!』其赐爵关内侯,黄金百斤,秩中二千石。」而颍川孝弟有行义民、三老、力田,皆以差赐爵及帛。后数月,徵霸为太子太傅,迁御史大夫。

例句

徵黄看即及,莫叹滞江城。 李汉儒 和绵州于中丞登越王楼作

已向为霖报消息,颍川徵诏是前期。 李群玉 送崔使君萧山祷雨甘泽遽降

分符颍川政,吊屈洛阳才。 杜牧 早春寄岳州李使君李善棋爱酒情地閒雅

宠渥徵黄渐,权宜借寇频。 杜甫 奉送韦中丞之晋赴湖南

伫见徵颍川,无为薄淮阳。 权德舆 唐开州文编远寄新赋累惠良药咏叹仰佩不觉斐然走笔代书聊书还答

莫道相知不相见,莲峰之下欲徵黄。 王起 和周侍郎见寄

不必恋恩多感激,过淮应合见徵黄。 罗隐 淮南送司勋李郎中赴阙

即有徵黄日,名川莫厌游。 薛蒙 和绵州于中丞登越王楼作

愿徵黄霸入,相见玉阶前。 钱起 寄袁州李嘉祐员外

紫诰徵黄晚,苍生借寇频。 钱起 送王使君移镇淮南

莫言此去难相见,怨别徵黄是顺流。 高璩 和薛逢赠别

典故
羽窟幽黄能

相关人物
 


《春秋左传·昭公七年》
「昔尧殛鲧于羽山,其神化为黄熊,以入羽渊。」
唐·陆德明《经典释文》
熊,音雄,兽名亦作能,如字,一音奴来反。三足鳖也。解者云,兽非入水之物,故是鳖也。一曰,既为神,何妨是兽。

例句

近者三奸悉破碎,羽窟无底幽黄能。 韩愈 忆昨行和张十一

典故
翟璜直言

相关人物
田子方(魏文侯)
 
翟黄(璜)


《新序·杂事一》
魏文侯与士大夫坐,问曰:「寡人何如君也?」群臣皆曰:「君仁君也。」次至翟黄曰:「君非仁君也。」曰:「子何以言之?」对曰:「君伐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长子。臣以此知君之非仁君。」文侯大怒,而逐翟黄,黄起而出。次至任座,文侯问曰:「寡人何如君也?」任座对曰:「君仁君也。」曰:「子何以言之?」对曰:「臣闻之,其君仁,其臣直。向翟黄之言直,臣是以知君仁君也。」文侯曰:「善。」复召翟黄,拜为上卿。

例句

董宣强项,翟璜直言。 李瀚 蒙求

典故
张翰黄花句

相关人物
张翰


《昭明文选》卷二十九晋·张季鹰(翰)《杂诗》
暮春和气应,白日照园林。青条若总翠,黄华如散金。嘉卉亮有观,顾此难久耽。延颈无良涂,顿足托幽深。荣与壮俱去,贱与老相寻。欢乐不照颜,惨怆发讴吟。讴吟何嗟及,古人可慰心。

例句

张翰黄花句,风流五百年。 李白 金陵送张十一再游东吴

《國語辭典》:五凤(五鳳)  拼音:wǔ fèng
1.凤、鹓雏、鸾、鸾鷟、鹄,皆凤属而分赤、黄、青、紫、白五色。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卷一○。动植类》:「五凤:赤者凤,黄者鹓雏,青者鸾,紫者鸾鷟,白者鹄。」
2.年号。(1)汉宣帝的年号(西元前57~前54)。(2)三国吴主孙亮的年号(西元254)。
《漢語大詞典》:羲黄
伏羲 与 黄帝 的并称。 唐 柳宗元 《献弘农公五十韵》:“茂功期 舜 禹 ,高韵状 羲 黄 。” 宋 范仲淹 《依韵答提刑张太傅尝新酝》:“长戴 尧 舜 主,尽作 羲 黄 民。”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 羲 黄 之世,其事阔踈,传之者鲜矣。”
分類:伏羲黄帝
《漢語大詞典》:轩后(軒后)
即 黄帝 轩辕氏 。 唐 魏徵 《奉和正日临朝应诏》:“百灵侍 轩后 ,万国会 涂山 。” 宋 王禹偁 《园陵犬赋》:“ 秦皇 採药,岛中之士未廻; 轩后 鍊丹,湖上之龙已去。” 清 朱彝尊 《御试省耕诗二十韵》:“吉日 宣王 祷,空同 轩后 斋。”
《漢語大詞典》:轩皇(軒皇)
即 黄帝 轩辕氏 。 汉 张衡 《同声歌》:“众夫所希见,天老教 轩皇 。” 唐 张说 《圣德颂》:“稽诸瑞典,昔祚 轩皇 ,而今表圣,土德以昌。” 清 魏源 《观往吟》之一:“君不见, 轩皇 画井始 辽东 。”参见“ 轩辕 ”。
《國語辭典》:轩辕(軒轅)  拼音:xuān yuán
1.高大的辕门。《史记。卷六九。苏秦传》:「前有楼阙轩辕,后有长姣美人。」
2.黄帝的名号。参见「黄帝」条。
3.复姓。如宋朝有轩辕损。
4.星座名。共十七颗星,在北斗七星的北边。
《漢語大詞典》:轩羲(軒羲)
亦作“ 轩牺 ”。 轩辕 、 伏羲 的并称。宋书·王镇恶檀韶等传论:“自 三代 以来,醇风稍薄,成功济务,尊出权道,虽復负扆南面,比号 轩 牺 ,莫不自谢王风,率由霸德。”《南齐书·乐志》:“德溢 轩 羲 ,道懋 炎 云 。” 南朝 梁 萧统 《和武帝游锺山大爱敬寺》:“鸿名冠 子 姒 ,德泽迈 轩 羲 。”
分類:轩辕伏羲
《國語辭典》:轩辕(軒轅)  拼音:xuān yuán
1.高大的辕门。《史记。卷六九。苏秦传》:「前有楼阙轩辕,后有长姣美人。」
2.黄帝的名号。参见「黄帝」条。
3.复姓。如宋朝有轩辕损。
4.星座名。共十七颗星,在北斗七星的北边。
《漢語大詞典》:轩黄(軒黄)
即 黄帝 。因其名 轩辕 ,故称。 晋 陶潜 《读〈山海经〉》诗之四:“岂伊君子宝,见重我 轩黄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史传:“赞曰:史肇 轩黄 ,体备 周 孔 。” 唐 李绅 《赠毛仙翁》诗:“曾师 轩黄 友 尧 汤 ,混迹和光佐 周武 。”参见“ 轩辕 ”、“ 黄帝 ”。
分類:黄帝轩辕
《國語辭典》:银黄(銀黃)  拼音:yín huáng
1.银与金。《韩非子。解老》:「隋侯之珠,不饰以银黄。」《文选。何晏。景福殿赋》:「点以银黄,烁以琅玕。」
2.用银或金铸的印章。《汉书。卷九○。酷吏传。杨仆传》:「怀银黄,垂三组。」唐。颜师古。注:「银,银印也;黄,金印也。」
3.白色与黄色。唐。刘禹锡〈和令狐相公九日对黄白二菊花见怀〉诗:「繁华照旄钺,荣盛对银黄。」
《漢語大詞典》:征黄(徵黄)
西汉 黄霸 为 颍川 太守,有治绩,被征为京兆尹。事见汉书·循吏传·黄霸。后因以“徵黄”谓地方官员有治绩,必将被朝廷征召,升任京官。 唐 杜甫 《奉送韦中丞之晋赴湖南》:“宠渥徵 黄 渐,权宜借 寇 频。” 仇兆鳌 注:“徵 黄 渐,渐将内召也。” 宋 王禹偁 《投柴殿院》诗:“ 南 园休命侣,北闕即徵 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