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野战(野戰)  拼音:yě zhàn
1.在城市或要塞以外地区进行交战。《史记。卷八一。廉颇蔺相如传》:「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晋书。卷一。宣帝纪》:「纵其后出,不复攻城,当求野战,必在陇东,不在西也。」
2.不按常规作战。《宋史。卷三六五。岳飞传》:「尔勇智才艺,古良将不能过,然好野战,非万全计。」
《國語辭典》:兵交  拼音:bīng jiāo
战争。如:「原为两个友好的邻邦,竟因贸易利益,弄到兵交的地步。」三国魏。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古者兵交,使在其中。」晋。陆机〈辩亡论上〉:「威棱则夷羿震荡,兵交则丑虏授馘。」
《漢語大詞典》:斗敌(鬥敵)
亦作“鬭敌”。亦作“鬪敌”。 交战。 唐 康骈 剧谈录·李朱崖知白令公:“有 潞州 小将驍勇善射……跃马而前,抽短剑踣於鞍上,以手扶挟,如鬪敌之状。” 宋 岳飞 《讨捕虔贼尽静状》:“﹝ 岳飞 ﹞与贼鬭敌,杀死贼徒不知其数。”《水浒传》第一○七回:“闻 奚胜 那厮,颇知兵法,一定要来斗敌。”
分類:交战
《漢語大詞典》:杀声(殺聲)
(1).古代指音乐中的肃杀之声。 宋 沈括 梦溪笔谈·乐律一:“声之不用商,先儒以谓恶杀声也。黄钟之太蔟,函钟之南吕,皆商也,是杀声未尝不用也。” 明 高明 《琵琶记·琴诉荷池》:“只见杀声在絃中见,敢只是螳螂来捕蝉。”
(2).杀伐之声,交战时喊杀之声。 清 孔尚任 《桃花扇·争位》:“俺只道塞马南来把战挑,杀声渐高,却是咱兵自鏖。”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十章:“ 曹变蛟 听见北边的杀声暴起,立刻督催诸军加速前进。”
《漢語大詞典》:两阵(兩陣)
亦作“ 两陈 ”。 交战双方所布列之阵势。汉书·晁错传:“两陈相近,平地浅屮,可前可后,此长戟之地也,剑楯三不当一。”三国志·吴志·孙策传:“举 江东 之众,决机於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元史·博罗欢传:“今两阵相对,岂容先动?” 梁启超 《新民说》第八节:“譬之两阵交绥,同队之人皆赌生命以当公敌,而一人独贪安逸,避竞争,曳兵而走焉。”
《國語辭典》:陨命(隕命)  拼音:yǔn mìng
死亡。《左传。成公十三年》:「天诱其衷,成王陨命。」
《國語辭典》:见阵(見陣)  拼音:jiàn zhèn
两军对阵。《刘知远诸宫调。第一二》:「离城二十里,与贼见阵。」
分類:交战对阵
《漢語大詞典》:接刃
兵刃相接触。谓交战。《汉书·赵充国传》:“臣闻战不必胜,不苟接刃;攻不必取,不苟劳众。”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温水:“驱象前锋,接刃城下。”晋书·谯刚王休之传:“若大军相临,交锋接刃,兰艾杂揉,或恐不易。”
插刃。汉书·蒯通传:“今天下大乱, 秦 政不施,然则慈父孝子将争接刃於公之腹,以復其怨而成其功名。” 王念孙 读书杂志·汉书四:“接读为‘插’。説文:‘插,刺内也。’内与入同,谓以刃刺入公腹。作‘接’,借字耳。”
《國語辭典》:和约(和約)  拼音:hé yuē
1.交战国间因停战议和而订定的条约。如:「辛丑和约」、「巴黎和约」。宋。陆游〈醉歌〉诗:「战马死槽枥,公卿守和约。」
2.订定议和条约。《新唐书。卷一七四。列传。牛僧孺》:「是时,吐蕃请和约驰兵。」
《國語辭典》:厮杀(廝殺)  拼音:sī shā
交战。《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唐弘夫在地名龙尾下寨,排背水阵,与黄巢厮杀。」《西游记》第二八回:「两个都显神通,纵云头,跳在空中厮杀。」
《國語辭典》:休战(休戰)  拼音:xiū zhàn
停止战争。如:「双方休战约定,明日生效。」
《漢語大詞典》:构难(構難,搆難)
结成怨仇。战国策·赵策三:“ 秦 赵 构难,而天下皆説,何也?”新唐书·朱敬则传:“国家自文明以来,天地草昧,内则流言,外则构难。”古今小说·木绵庵郑虎臣报冤:“那时 宋 朝仗 蒙古 兵力,灭了 金 人。又听了 赵范 、 赵葵 之计,与 蒙古 构难。” 严复 《论世变之亟》:“即如今日 中 倭 之构难,究所由来,夫岂一朝一夕之故也哉!”
搆難:结仇交战。韩非子·内储说下:“ 宋石 , 魏 将也。 卫君 , 荆 将也。两国搆难,二子皆将。”史记·燕召公世家:“因搆难数月,死者数万,众人恫恐,百姓离志。”后汉书·冯异传:“今 长安 坏乱, 赤眉 临郊,王侯搆难,大臣乖离,纲纪已絶,四方分崩,异姓并起。”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土司·土官承袭:“而 贵州 、 广西 诸土官,竟自以所藏谱牒上请,以致彼此纷争,累年不决,称兵搆难。” 严复 《论世变之亟》:“即如今日 中 倭 之搆难,究所由来,夫岂一朝一夕之故也哉!”
《國語辭典》:观战(觀戰)  拼音:guān zhàn
在旁观看战争或竞赛,而自己不加入。《三国演义》第六八回:「权自引甘宁临阵观战,对阵圆处。」
分類:观看交战
《國語辭典》:停战(停戰)  拼音:tíng zhàn
停止战争。如:「两国协议停战。」《清史稿。卷二四。德宗本纪二》:「壬子,授李鸿章全权大臣,与各国议停战。」
《國語辭典》:战书(戰書)  拼音:zhàn shū
对敌方宣战的文书。《三国演义》第一一回:「曹操正在军中,与诸将议事,人报徐州有战书到。」《花月痕》第四八回:「这妖妇见破了阵,就向雨花台筑起一坛,要与女提督斗法,递封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