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事 → 叓事”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271,分19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堂吏
分子
章法
干敏
操切
规随
干局
仍旧贯
行走
辣手
抽头
报命
分局
执方
阁臣
《漢語大詞典》:堂吏
唐 宋 时中书省的办事吏员。原自中央各机构抽补。 宋太祖 以其擅中书事权,多生弊端,改令吏部于士人中选授。 宋太宗 太平兴国 九年,始以京朝官充任。宋史·王旦传:“ 旦 被责,第拜谢,堂吏皆见罚。”
《國語辭典》:分子  拼音:fēn zǐ
1.数学上指分数中在上面的实数,如1/3中的1。
2.物质中保持原物质的一切化学性质,能够独立存在的最小微粒,称为「分子」。分子是由原子所组成。
《國語辭典》:章法  拼音:zhāng fǎ
1.文章的组织布局。如:「章法谨严」、「不成章法」。
2.印章上印文安排的方法。如:「汉印的章法方正匀稳,平实厚重。」
3.做事的步骤及规则。如:「遇事要沉静,不要乱了章法。」
《漢語大詞典》:干敏(幹敏)
谓办事干练敏捷。新唐书·郑元璹传:“ 元璹 干敏,所至常有誉。” 宋 欧阳修 《相度併县牒》:“絶然小县,有可以分割併省者,并欲随近选差干敏之官,密切先行相度可与不可。” 宋 陆游 《南唐书·徐玠传》:“初为小校,以干敏称。”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咸平三年:“望择近臣识治体干敏者,与三部众官减省。”
《國語辭典》:操切  拼音:cāo qiè
1.威胁、胁迫。《汉书。卷七二。贡禹传》:「奸轨不胜,则取勇猛能操切百姓者,以苛暴威服下者。」
2.做事过于急躁。《文明小史》第一回:「第一须用上些水磨工夫,叫他们潜移默化,断不可操切从事,以致打草惊蛇,反为不美。」
《漢語大詞典》:规随(規隨)
汉 扬雄 《法言·渊骞》:“或问 萧 曹 ,曰:‘ 萧 也规, 曹 也随。’” 李轨 注:“ 萧何 规创於前如一, 曹参 奉随於后不失。”后以“规随”谓按前人成规办事。 清 钱谦益 《韩圹授光禄大夫制文》:“推同心而调鼎,允协规随。”参见“ 萧规曹随 ”。
《國語辭典》:萧规曹随(蕭規曹隨)  拼音:xiāo guī cáo suí
汉代曹参继萧何为相国,举事皆无所变更。见《汉书。卷三九。曹参传》。比喻后任的人依循前任所订的规章行事。《文选。扬雄。解嘲》:「夫萧规曹随,留侯画策,陈平出奇,功若泰山,响若坻隤。」
《漢語大詞典》:干局(幹局)
谓办事的才干器局。三国志·蜀志·刘封等传评:“ 彭羕 廖立 以才拔进, 李严 以干局达。” 唐 柳宗元 《送李渭赴京师序》:“ 李君 读书为诗,有干局,久游 燕 、 魏 赵 、 代 ,闻知人情,识地利,能言其故。”明史·庞尚鹏等传赞:“ 庞尚鹏 诸人歷官中外,才諝干局,咸有可称。”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十六:“无问其治术之醇疵,进身之邪正,而其人必有出众之干局,无疑义也。”
《漢語大詞典》:仍旧贯(仍舊貫)
依照旧例办事。《论语·先进》:“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 汉 桓宽 盐铁论·散不足:“古者凶年不备,丰年补败,仍旧贯而不改作。”《魏书·高宗纪》:“宜仍旧贯,何必改作也。”
《國語辭典》:行走  拼音:xíng zǒu
1.走路、步行。宋。苏轼〈小篆般若心经赞〉:「忽然使作大小篆,如正行走值墙壁。」《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六:「那一日大雨淋漓,路上无人行走。」
2.走动、来往。元。李行道《灰阑记。楔子》:「此处有一财主,乃是马员外。他在俺家行走,也好几时了。」《儒林外史》第二三回:「比如托一个朋友在司上行走,替他会官,拜客。」
3.清代称在京师担任非专任差事者为「行走」。如:「军机处行走」。
《國語辭典》:辣手  拼音:là shǒu
1.做事的手段狠毒、激烈。《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欲待信来,他平白与我没半句言语,大娘子又过得好,怎么便下得这等狠心辣手?」
2.形容做事手段狠毒、厉害的人。民国。章太炎《新方言。释言》:「今人谓从事刚严猛烈者为辣手。辣之言厉也。」
《國語辭典》:抽头(抽頭)  拼音:chōu tóu
1.向赢钱的赌徒抽取一部分的利益给提供赌博场所的人。清。徐珂《清稗类钞。赌博类。赌博之抽头》:「召集博徒于家而饮食之,伺其既胜,或二十取一焉,或十五取一焉,谓之抽头。」也称为「拈头」。
2.从别人身上得到某些好处。《红楼梦》第九回:「我可也拿住了,还赖甚么?先让我抽个头儿,咱们一声儿不言语。」
3.收取回扣。《豆棚闲话》第一○则:「凡是卖字画骨董物件的,俱要抽头,先来与他说通,方成交易。」《醒世姻缘传》第二六回:「当初那一百两的本,又没有净银子与你,带准折,带保钱,带成色,带家人抽头,极好有七十两上手。」
4.抽身、脱身。《醒世姻缘传》第七回:「老先生你放心去做,你只来打听我,若我慌张的时节,老先生抽头不迟。」《红楼梦》第六九回:「凤姐虽恨秋桐,且喜借他先可发脱二姐,自己且抽头,用借剑杀人之法,坐山观虎斗,等秋桐杀了尤二姐,自己再杀秋桐。」也作「抽脚」。
《國語辭典》:报命(報命)  拼音:bào mìng
1.覆命。《汉书。卷六二。司马迁传》:「奉使西征巴蜀以南,略邛、笮、昆明,还报命。」《老残游记》第一八回:「限一个月报命,不许你用一点官差的力量。」
2.一种外交礼节。为答谢邻国的来访,前往该国访问。《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下》:「匈奴遣使来献,使中郎将报命。」也作「报聘」。
《國語辭典》:分局  拼音:fēn jú
1.划分的区域。《后汉书。卷六○上。马融传》:「曹伍相保,各有分局。」
2.县(市)警察局视辖区治安情况,配合行政区域,便利勤务执行,设置分局。分局置分局长一人,综理局务。
《漢語大詞典》:执方(執方)
(1).按照常规办事。 隋 王通 中说·周公:“子曰:‘通变之谓道,执方之谓器。’”金史·董师中传:“凡正人多执方而不通,独 师中 正而通。” 明 汤显祖 《牡丹亭·诊祟》:“师父不可执方,还是诊脉为稳。”
(2). 隋 时纠察朝仪者持方木,谓“执方”。隋书·百官志上:“元会,廷尉三官,与 建康 三官,皆法冠玄衣朝服,以监 东 、 西 、 中华门 。手执方木,长三尺,方一寸,谓之执方。”
《漢語大詞典》:阁臣(閣臣)
明 清 大学士的别称。大学士入阁办事,故称。 明 王世贞 觚不觚录:“阁臣兼掌部院,非旧规也。”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八:“国初沿 明 旧制,阁臣例不兼经筵。” 清 吴敏树 《书谢御史》:“明日,上语阁臣:‘朕少时闻 谢御史 烧车事,心壮之。昨见其子来,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