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气胞(气胞)  拼音:qì bāo
位于最小支气管的末端,是肺脏的实质组织最末端的分支,形似小泡,由单层薄膜构成,外绕微血管,血液在此进行气体交换。成人肺中气胞数目约为3亿个。也称为「肺泡」。
《国语辞典》:包裹表决(包裹表决)  拼音:bāo guǒ biǎo jué
指立法院对法案的审查,或以朗读内容方式代替三读实质审查程序的法案整本表决方式;或由行政部门先将现行法律中相关的待修待废条文合并成一个法案,再送立法院审查表决的方式。包裹表决是为了让法案尽速通过的权宜表决方式。
《国语辞典》:抽象名词(抽象名词)  拼音:chōu xiàng míng cí
1.理则学上指离开事物的实质,抽出其所含有之性、象或功用、关系,而表示的名词。如运动、道德等。
2.文法上对具体名词而言。表示事物的属性,只有抽象的观念存在,没有实在而具体的形象可见的名词。如智慧、美丽、爱情等。
《国语辞典》:肾脏癌(肾脏癌)  拼音:shèn zàng yán
病名。发生于肾脏的恶性肿瘤。可分为成人肾实质癌、肾盂癌、小孩肾原细胞癌。成人肾实质癌最常见,大都到晚期才有血尿、腹痛、腰痛、肿块、恶心、呕吐、贫血、体重减轻等症状的发生。小孩肾原细胞癌也称为「韦恩氏瘤」,是小孩子生殖泌尿系统最常见的瘤。
《國語辭典》:改头换面(改頭換面)  拼音:gǎi tóu huàn miàn
本指一代新人换旧人,面孔不断变换。语本《全唐诗。卷八○六。寒山诗》:「改头换面孔,不离旧时人。」后比喻表面上虽改变,而实质未变。《朱子语类。卷一○九。论取士》:「今人作经义,正是醉人说话。只是许多说话改头换面,说了又说,不成文字。」《文明小史》第三四回:「拿出做八股时套袭成文的法子,改头换面,做成若干种,也想去卖钱。」亦比喻澈底改变。如:「他出狱后决定改头换面,重新做人。」
《漢語大詞典》:睹微知着(睹微知著)
看到事物的细微迹兆,就可认识其实质和发展。南史·荀伯玉崔祖思苏侃等传论:“ 高帝 作牧 淮 兗 ,将兴霸业, 崔 苏 睹微知著,自同奔走。”
《國語辭典》:睹微知著  拼音:dǔ wéi zhī zhù
看到一点细小的迹象,就可了解事情发展的趋势。《三国志。卷七。魏书。臧洪传》:「仆虽不敏,又素不能原始见终,睹微知著,窃度主人之心,岂谓三子宜死,罚当刑中哉?」也作「见微知著」、「视微知著」。
《國語辭典》:换汤不换药(換湯不換藥)  拼音:huàn tāng bù huàn yào
(谚语)比喻只改变形式,而内容和本质仍不变。如:「虽然他力图改变创作风格,但和以往的作品相比,却仍是换汤不换药,仅仅在文字技巧上做了些改变而已。」
分類:实质
《國語辭典》:骨子里(骨子裡)  拼音:gǔ zi lǐ
比喻内心深处。含有贬低的意思。《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回:「外面看著是德政,其实骨子里他在那里行他那贼去关门的私政呢!」
《國語辭典》:朝三暮四  拼音:zhāo sān mù sì
本指一养猴人以果子饲养猴子,施以诈术骗猴的故事。见《庄子。齐物论》。后比喻以诈术欺人,或心意不定、反覆无常。《旧唐书。卷一三五。皇甫镈传》:「直以性惟狡诈,言不诚实,朝三暮四,天下共知,惟能上惑圣聪,足见奸邪之极。」元。杨讷《西游记》第九出:「也是我为人不肖,和这等朝三暮四的便成交。」也作「暮四朝三」、「朝四暮三」。
《漢語大詞典》:点缀品
表面上好看但无实质内容的东西。例如:那些把人文科学看做仅仅是教育的点缀品的人。
《漢語大詞典》:潜台词(潛臺詞)
亦作“潜臺词”。 戏剧术语。指台词的内在实质。包括说话的目的、言外之意和未尽之言等。亦借指某种暗含的意思。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三卷第二八章:“祭文中有些话因为有‘潜台词’,在执笔者自己诵读时比旁人更为感动。”《收穫》1981年第5期:“其实内心何尝没有更丰富、更深沉的潜台词呢?”
《国语辞典》:泥足巨人  拼音:ní zú jù rén
比喻貌似强壮,实质虚弱的事物或势力。如:「这个家族十足是个泥足巨人,在地方上毫无影响力。」
《漢語大詞典》:内核
物体中象核的部分。借指主要内容,实质。 艾思奇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第三章:“ 马克思 恩格斯 在否定 黑格尔 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时,同时救出了它的辩证法中的合理内核。” 邓友梅 《重放的鲜花·在悬崖上》:“对别人负责,对集体负责,互相都把对方的痛苦当作自己的痛苦,说穿了,共产主义精神不就是这么个内核么?”
分類:实质
《漢語大詞典》:内骨子
犹言骨子里,实质上。《官场现形记》第四六回:“齐巧碰着 巴祥甫 要送钦差的礼,他亲家面子上劝他置办东西,内骨子实是要卸自己的干係,因此一力攛掇。” 鲁迅 《华盖集续编·再来一次》:“他的保护文言,内骨子也不过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