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89,分33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生前
哀乐
英灵
遗书
遗文
遗像
重泉
遗音
玉骨
汤沐
遗墨
堕泪
衣巾
遗训
门中
《國語辭典》:生前  拼音:shēng qián
人还活著的时候。唐。杜甫〈醉时歌〉:「不须闻此意惨怆,生前相遇且衔杯。」《红楼梦》第五一回:「关夫子一生事业皆是有据的,如何又有许多的坟,自然是后来人敬爱他生前为人,只怕从这敬爱上穿凿出来,也是有的。」
《國語辭典》:哀乐(哀樂)  拼音:āi lè
悲伤与欢乐。《左传。庄公二十年》:「哀乐失时,殃咎必至。」《汉书。卷三○。艺文志》:「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
分類:悲哀快乐
《國語辭典》:英灵(英靈)  拼音:yīng líng
1.英华灵秀所凝聚的气。指才能出众的人。《隋书。卷四二。李德林传》:「陈使江总目送之曰:『此即河朔之英灵也。』」唐。王维〈送綦毌潜落第还乡〉诗:「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2.英烈的灵魂。唐。杜甫〈陪诸公上白帝城宴越公堂之作〉诗:「英灵如过隙,宴衎愿投胶。」《三国演义》第九一回:「今凯歌欲还,献俘将及。汝等英灵尚在,祈祷必闻。随我旌旗,逐我部曲,同回上国,各认本乡。」
《國語辭典》:遗书(遺書)  拼音:yí shū
1.前代散逸的书。《汉书。卷三○。艺文志》:「至成帝时,以书颇散亡,使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
2.前人遗著,由后人替他刊行的,称为「遗书」。如船山遗书、章氏遗书。
3.死者所遗留的文字。《三国演义》第五七回:「公瑾有王佐之才,今忽短命而死,孤何赖哉?既遗书特荐子敬,孤敢不从之?」《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三:「将及危急之际,写下遗书二纸,将一纸付与鲁氏。」
4.留下书信。如:「遗书出走」。
《漢語大詞典》:遗文(遺文)
(1).古人或死者留下的诗文。史记·太史公自序:“猎儒 墨 之遗文,明礼义之统纪,絶 惠王 利端,列往世兴衰,作《孟子荀卿列传》第十四。” 晋 葛洪 抱朴子·尚博:“虽有益世之书,犹谓之不及前代之遗文也。” 唐 元结 《〈箧中集〉序》:“已长逝者遗文散失,方祖师者不见近作。” 宋 苏轼 《林子中以诗寄文与可及余与可既没追和其韵》:“遗文付来哲,后事待诸友。” 鲁迅 《南腔北调集·〈两地书〉序言》:“﹝ 韦素园 ﹞病殁于 北平 同仁医院了,大家想搜集他的遗文,为他出一本纪念册。”
(2).散逸的诗文。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 文宗 时, 郑覃 侍讲禁中,以经籍道丧,屡以为言。詔令祕阁,搜访遗文。”
(3).前代留下的法令条文、礼乐制度。 宋 曾巩 《太祖皇帝总序》:“至於举贤良,崇孝弟,明考课,虽宇内初辑,然庶政大体,弥纶备具,遗文故事,施於后世,皆可为法。” 宋 蔡襄 《明礼》:“冠婚丧葬,礼之大者,冠礼今不復议,婚礼无復有古之遗文。”
《國語辭典》:遗像(遺像)  拼音:yí xiàng
1.死者生前的照片或肖像。如:「国父遗像」。《儒林外史》第四八回:「只见中间奉著灵柩,面前香炉、烛台、遗像、魂幡。」
2.当物体移去或闭眼时,物像仍存在瞬间的现象。也称为「后像」。
《國語辭典》:重泉  拼音:chóng quán
1.水深的地方。《淮南子。齐俗》:「积水重泉,鼋鼍之所便也。」
2.地下,死人所住。《文选。江淹。杂体诗。潘黄门》:「美人归重泉,悽怆无终毕。」
《國語辭典》:遗音(遺音)  拼音:yí yīn
1.馀音、馀韵。《礼记。乐记》:「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壹倡而三叹,有遗音者矣。」
2.死者存留在活人记忆中的说话声音。《文选。潘岳。悼亡诗三首之二》:「寝兴目存形,遗音犹在耳。」
3.古人所流传下来的音乐。《文选。嵇康。琴赋》:「情舒放而远览,接轩辕之遗音。」
《漢語大詞典》:玉骨
(1).白骨,死者的骸骨。 宋 王安石 《悼慧休》诗:“玉骨随薪尽,空留一分香。” 宋 陆游 《十二月二日夜梦游沈氏园亭》诗:“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 清 纳兰性德 《山花子》词:“林下荒苔 道韞 家,生怜玉骨委尘沙。”
(2).清瘦秀丽的身架。多形容女子的体态。 唐 李商隐 《偶成转韵七十二句赠四同舍》:“天官补吏府中趋,玉骨瘦来无一把。” 宋 向子諲 《丑奴儿·宣和辛丑》词:“ 无双亭 下琼花树,玉骨云腴。倾国称姝。除却 扬州 是无处。” 明 顾有孝 《三嫁娘词》:“新欢病支离,玉骨瘦难举。”
(3).梅花枝干的美称。 唐 冯贽 云仙杂记卷二:“ 袁丰 居宅后,有六株梅……﹝ 丰 ﹞叹曰:‘烟姿玉骨,世外佳人,但恨无倾城笑耳。’即使妓 秋蟾 出比之。” 金 段成己 《嗅梅》诗:“玉骨那愁瘴雾伤,好将经卷伴南荒。” 清 纳兰性德 《眼儿媚·咏梅》词:“氷肌玉骨天分付,兼付与凄凉。”
(4).指笛子。 元 张雨 《猿臂笛》诗:“ 三峡 家山已隔生,一枝玉骨尚堪横。”
《國語辭典》:汤沐(湯沐)  拼音:tāng mù
1.汤,热水,用来洗澡。沐,洗头发。汤沐即沐浴。宋。苏轼〈次韵子由浴罢〉诗:「理发千梳净,风晞胜汤沐。」
2.洗濯用的水。《淮南子。说林》:「汤沐具而虮虱相吊,大厦成而燕雀相贺。」
《國語辭典》:汤沐邑(湯沐邑)  拼音:tāng mù yì
1.周代供诸侯朝见天子时住宿并沐浴斋戒的封地。《礼记。王制》:「方伯为朝天子,皆有汤沐之邑于天子之县内。」汉。郑玄。注:「给斋戒自絜清之用。」
2.指国君、皇后、公子等收取赋税的私邑。《战国策。楚策二》:「秦王有爱女而美,又简择宫中佳玩丽好玩习音者,以欢从之,资之金玉宝器,奉以上佣六县为汤沐邑,却因张仪内之楚王。」《史记。卷三○。平准书》:「自天子以至于封君汤沐邑,皆各为私奉养焉,不领于天下之经费。」唐。杨炯泸州都督王湛神道碑〉:「母常山宫主,河东有汤沐邑,因家焉。」也称为「汤邑」。
《國語辭典》:遗墨(遺墨)  拼音:yí mò
前人所遗留下来的亲笔书札、文稿、字画等。宋。梅尧臣〈同蔡君谟江邻几观宋中道书画〉诗:「钟王真迹尚可睹,欧褚遗墨非因模。」
《國語辭典》:堕泪(墮淚)  拼音:duò lèi
掉下眼泪。《三国演义》第三五回:「琦奉命赴新野,玄德接著,设宴相待。酒酣,琦忽然堕泪。」《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二:「还是你相好往来的死了,故此感叹堕泪。」
《國語辭典》:衣巾  拼音:yī jīn
衣服与头巾。南朝梁。沈约〈新安江至清浅深见底贻京邑游好〉诗:「纷吾隔嚣滓,宁假濯衣巾。」
《國語辭典》:衣衾  拼音:yī qīn
死人入棺时所用的衣服与大被。《孝经。丧亲》:「为之棺椁衣衾举之,陈其簠簋而哀戚之。」《儒林外史》第五回:「拿一搭麻替他披著,那时衣衾棺椁,都是现成的。」
《國語辭典》:遗训(遺訓)  拼音:yí xùn
前人遗留下来的训示、教诲。晋。陶渊明〈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诗二首之二:「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宋。欧阳修 泷冈阡表:「乃列其世谱,具刻于碑,既又载我皇考崇公之遗训,太夫人之所以教,而有待于修者,并揭于阡。」
《漢語大詞典》:门中(門中)
(1).家族之内,家族中的人。《南齐书·王僧虔传》:“于时 王 家门中,优者则龙凤,劣者犹虎豹,失荫之后,岂龙虎之议?”
(2).称族中死者。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若没,言须及者,则敛容肃坐,称大门中,世父、叔父则称从兄弟门中,兄弟则称亡者子某门中,各以其尊卑轻重为容色之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