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琼山县(琼山县)  拼音:qióng shān xiàn
县名。为海南岛特别行政区的县治。位于海口市之南,南渡河之西,隔琼州海峡与雷州半岛相对。产稻、甘蔗、香茅、荔枝、椰子等。
《漢語大詞典》:咤雪洲
广东 海南岛 一带地暖不见雪,若见雪则以为奇,故有 咤雪洲 之称。 宋 苏轼 《郁孤台·再过虔州和前韵》:“望断横云嶠,魂飞 咤雪洲 。” 王文诰 辑注:“ 咤雪洲 以言 琼 、 崖 、 儋 、 万 四洲也。汉书·贾捐之传云:‘ 儋耳 、 珠崖 ,皆在南方海中洲居。 南越 地炎瘴而无雪;有雪则以为希咤也。’”
《國語辭典》:椰雕  拼音:yé diāo
海南岛居民利用椰子壳雕成的工艺品。雕刻手法有平面浮雕、立体浮雕、通雕、沉雕等。
《国语辞典》:特别行政区(特别行政区)  拼音:tè bié xíng zhèng qū
政府划定的特别行政区域。如海南岛特别行政区。
《国语辞典》:海南特别行政区(海南特别行政区)  拼音:hǎi nán tè bié xíng zhèng qū
民国三十三年,在海南岛一带特别设置的行政区域。共置十六县,首府海口市,辖境包括海南岛及南海中的东沙、西沙、中沙、南沙诸群岛。
《国语辞典》:保亭县(保亭县)  拼音:bǎo tíng xiàn
县名。属海南岛特别行政区。位于岛境之南,五指山南麓。今大陆地区划归海南省。
《国语辞典》:澄迈县(澄迈县)  拼音:chéng mài xiàn
县名。位于海南岛特别行政区琼山县西南,岛境之北。因境内有澄江与迈山而得名。产稻、可可、橡胶等经济作物,沿海有渔港。
《国语辞典》:海南戏(海南戏)  拼音:hǎi nán xì
流行于广东省海南岛及雷州半岛部分地区的地方戏曲。参见「琼剧」条。
《国语辞典》:海口市  拼音:hǎi kǒu shì
城市名。位于海南岛琼山县北,隔琼州海峡与雷州半岛相对,为全岛的行政中心和商港。
《国语辞典》:打竹舞  拼音:dǎ zhú wǔ
竹竿舞。为黎族民间舞蹈型式之一。流行于大陆地区广东省、海南岛一带。舞时在地上平行摆放两根竹竿,上面横架六根竹竿,六人分别蹲在两边,双手各持竿端,按一致的节奏敲击,舞者在竹竿分合的空隙,做各种的舞蹈动作。
《国语辞典》:儋县(儋县)  拼音:dān xiàn
隶属海南特别行政区的一县。在海南岛西岸,历史上汉武帝曾设儋耳郡。
《国语辞典》:闽南语(闽南语)  拼音:mín nán yǔ
分布于大陆地区福建省南部、浙江南部、广东省潮州汕头一带、海南岛及台湾的次方言。也称为「闽南话」。
《漢語大詞典》:海南省
别称“琼”。在中国最南部。省境由海南岛及散布在南海的西沙、中沙、南沙三群岛组成,面积3.39万平方千米,是中国面积最小的省区。人口702万(1995年)。有黎、苗等少数民族。1988年建省。省会海口。主岛中南部是以五指山为主的山地,北部为平原。地处热带,降水多。中国最大的热带作物基地。产优质铁矿,近海富天然气。现已开放为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
《漢語大詞典》:八所港
在海南岛西部,临北部湾。新兴海港,以铁矿石输出为主的专业性港口。有铁路通往石禄铁矿。
《国语辞典》:琼州海峡(琼州海峡)  拼音:qióng zhōu hǎi xiá
海峡名。位于雷州半岛与海南岛之间,东京湾的东方。为香港和海南岛之间海防航线的必经处,是越南与香港间的航运要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也称为「雷州海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