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登济(登濟)
登上,渡过。 晋 郭璞 《〈山海经〉序》:“ 穆王 驾八骏之乘,右服盗驪,左驂騄耳, 造父 为御, 犇戎 为右,万里长騖,以周歷四荒,名山大川,靡不登济。”
分類:渡过
《國語辭典》:强渡(強渡)  拼音:qiáng dù
军事上指以火力掩护军队,并强行渡过敌人所防守的江河等的行动。如:「我方顺利强渡,占领敌军的据点。」
《國語辭典》:引渡  拼音:yǐn dù
一国将在其领域外犯罪或受科刑而现居于境内的人,应有关国家的请求,交由该国追诉或处罚。惟政治犯,在国际法上以不引渡为原则。
《漢語大詞典》:遐济(遐濟)
(1).谓渡过广阔的河流。 晋 葛洪 抱朴子·勖学:“欲超千里於终朝,必假追影之足;欲凌洪波而遐济,必因艘楫之器。”
(2).普及。 唐 欧阳询 《西林寺碑》:“慧日騫幽,法雨遐济,德畅忍土,是谓能仁。”
《国语辞典》:抢渡(抢渡)  拼音:qiǎng dù
争取时间,迅速渡过河流。如:「将军下达命令,务必在半夜十二点以前抢渡过岸。」
《國語辭典》:轮渡(輪渡)  拼音:lún dù
以船筏载运人、车、货物的水路运输方式。
《国语辞典》:漂洋  拼音:piāo yáng
渡过海洋。如:「他不畏艰辛,漂洋过海找寻亲人。」也作「飘洋」。
分类:渡过海洋
《漢語大詞典》:杭绝(杭絶)
乘船渡过。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经营 炎火 而浮 弱水 兮,杭絶浮渚而涉 流沙 。” 裴駰 集解引《汉书音义》:“杭,船也。絶,渡也。”
《国语辞典》:涉海登山  拼音:shè hǎi dēng shān
渡过大海,攀登高山。形容旅程艰苦遥远。唐。张说〈贺示历书表〉:「窃窥深奥,仰观英华,涉海登山,罔知攸际。」也作「涉水登山」。
《國語辭典》:航海梯山  拼音:háng hǎi tī shān
渡海登山。比喻跋山涉水。南朝梁。简文帝〈大法颂。序〉:「金鳞铁面,贡碧砮之琛;航海梯山,奉白环之使。」也作「梯山航海」。
《國語辭典》:栈山航海(棧山航海)  拼音:zhàn shān háng hǎi
筑栈道攀登高山,以船只航渡大海。形容长途跋涉,历经艰险。《文选。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栈山航海,踰沙轶漠之贡,府无虚月。」
分類:踰越险阻
《國語辭典》:飘洋过海(飄洋過海)  拼音:piāo yáng guò hǎi
渡过海洋。如:「我的祖先从大陆飘洋过海,来到台湾定居。」
《国语辞典》:涉水登山  拼音:shè shuǐ dēng shān
渡过川海,攀登高山。形容旅程艰苦遥远。明。杨慎《洞天玄记》第一折:「假饶他升天摄地三千界,亦任他涉水登山二百州,赶将去活喇喇牵转白牛。」也作「涉海登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