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晴明
晴朗;明朗。 唐 宋之问 《雨从箕山来》诗:“晴明西峰日,緑縟南溪树。”《三国演义》第四八回:“时 建安 十三年冬十一月十五日,天气晴明,平风静浪。”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杜甫与岑参》:“船开出去,天候忽然晴明,船家十分高兴。”
《國語辭典》:开朗(開朗)  拼音:kāi lǎng
1.开阔、明亮。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2.爽朗、乐观。如:「心情开朗」、「他个性开朗积极。」《晋书。卷五七。列传。胡奋》:「奋性开朗,有筹略,少好武事。」
3.宽舒清朗。如:「眉目开朗」。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何平叔云:『服五石散,非唯治病,亦觉神明开朗。』」
《國語辭典》:淑清  拼音:shú qīng
洁白、纯净。《楚辞。严忌。哀时命》:「形体白而质素兮,中皎洁而淑清。」《淮南子。本经》:「日月淑清而扬光,五星循轨而不失其行。」
《國語辭典》:明快  拼音:míng kuài
1.开朗直爽。《朱子语类辑略。卷四。李延年》:「张敬夫为人明快,每与学者说话,一切颠倒说出。」
2.明白通畅、不晦涩呆板。如:「他的文章自然明快。」
《漢語大詞典》:宣朗
彰明;明朗。国语·楚语下:“古者民神不杂,民之精爽不携贰,而又能齐肃衷正,其智能上下比义,其圣能光远宣朗。” 韦昭 注:“朗,明也。” 三国 魏 曹植 《谢妻改封表》:“洪施遂隆,既荣枝榦,猥復正臣妃为 陈妃 ,光曜宣朗,非妾妇惷愚所当蒙被。” 宋 朱熹 《斋居感兴》诗之一:“ 皇牺 古神圣,妙契一俯仰。不待窥马图,人文已宣朗。” 明 李东阳 《会试录序》:“我国家天造之初,气化浑厚,歷数十年,渐以宣朗。又数十年,而条制之精明、典仪之賁饰已极。” 章炳麟 《辨诗》:“然七言在 陈 隋 ,气亦宣朗,不杂传记名物之言。”
分類:彰明明朗
《漢語大詞典》:昭朗
犹明朗。 唐高宗 《册代王宏为皇太子文》:“器业英远,风鉴昭朗。” 前蜀 杜光庭 《太子为皇帝醮太乙及点金箓灯词》:“三光昭朗,四序均调。”《平山冷燕》第四回:“备中和之德,禀昭朗之灵。”
分類:明朗
《國語辭典》:光昌  拼音:guāng chāng
光明昌大。《文史通义。外篇二。墓铭辨例》:「其事本为变古,而光昌博大,转为后世宗师。」
《漢語大詞典》:晏灿(晏燦)
犹明朗。 宋 苏辙 《免南郊加恩表》之二:“昼漏尽而天宇肃清,月几望而云物晏灿。”
分類:明朗
《漢語大詞典》:畅朗(暢朗)
(1).犹响亮。 清 陈田 《明诗纪事戊籤·白悦》:“调畅朗而思沉,语婉丽而致远。”
(2).明朗。 清 刘大櫆 《乌程闵君墓志铭》:“又善于诱掖,其言披豁畅朗,支分族解,骏童钝夫闻之,咸如梦寐惊觉。”
(3).开朗。 碧野 《雪路云程·前峡与后峡》:“这美丽宁静的景色,使我们的心情变得畅朗、安详。”
《漢語大詞典》:朗爽
爽朗;明朗。《明诗纪事戊籤·赵大佑》引 明 王世贞 《弇州山人续稿》:“ 燕石 诗和平朗爽,有朱絃疏越之音。” 茅盾 《手的故事》五:“三个人带着朗爽的笑声走进教员休息室了,劈头忽然又遇见了校长。” 聂绀弩 《壁画》:“别人的房子宽宏朗爽,而自己的房子湫溢阴湿。”
分類:爽朗明朗
《漢語大詞典》:月明
(1).月光明朗。 唐 白居易 《崔十八新池》诗:“见底月明夜,无波风定时。” 元 袁士元 《和嵊县梁公辅夏夜泛东湖》:“小桥夜静人横笛,古渡月明僧唤舟。”《水浒传》第九回:“两个教头在月明地上交手。”
(2).指月亮;月光。 唐 李益 《从军北征》诗:“磧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向月明看。” 明 寓山居士 《鱼儿佛》第一出:“白苹红蓼緑簑衣,青海滩头一钓磯。只恐夜静水寒鱼不饵,满船空载月明归。”
《國語辭典》:清明  拼音:qīng míng
1.清澈明净。《荀子。解蔽》:「则湛浊在下而清明在上,则足以见须眉而察理矣。」唐。元稹〈西县驿〉诗:「去时楼上清明夜,月照楼前撩乱花。」
2.天下太平,政治有法度。《诗经。大雅。大明》:「肆伐大商,会朝清明。」《汉书。卷二十二。礼乐志》:「即位三十年,四夷宾服,百姓家给,政教清明。」
3.精神清朗。如:「神志清明」。《淮南子。主术》:「夫人主之听治也,清明而不闇,虚心而弱志。」
4.声音清澈响亮。唐。羊士谔 郡中即事诗三首之一:「鼓角清明如战垒,梧桐摇落似贫居。」
5.二十四节气之一。国历四月五日或六日。
《漢語大詞典》:清明风(清明風)
谓东南风。《淮南子·天文训》:“明庶风至四十五日,清明风至。”史记·律书:“清明风居东南维,主风吹万物而西之。”
分類:东南风
《國語辭典》:爽气(爽氣)  拼音:shuǎng qì
1.豪迈率直的气概。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豪爽》:「桓宣武平蜀。……桓既素有雄情爽气,加尔日音调英发。」唐。杜甫〈奉赠鲜于京兆二十韵〉:「异才应间出,爽气必殊伦。」
2.清爽的气息。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简傲》:「王子猷作桓车骑参军。桓谓王曰:『卿在府久,比当相料理。』初不答,直高视,以手版拄颊云:『西山朝来,致有爽气。』」宋。陆游〈水亭独酌十二韵〉:「清风扫郁蒸,爽气生户牖。」
《國語辭典》:琅琅  拼音:láng láng
拟声词:(1)形容金石相击的声音。《晋书。卷九二。庾阐传》:「质清浮磬,声若孤桐,琅琅其璞,岩岩其峰。」(2)形容清朗的读书声。清。蒋士铨〈鸣机夜课图记〉:「铨诵声琅琅然,与药鼎沸声相乱。」清。严复〈甲辰出都呈同里诸公〉诗:「孤山处士音琅琅,皂袍演说常登堂。」(3)形容蛇皮鼓的声音。元。汤式〈风入松。题货郎担儿〉曲:「数声何处蛇皮鼓,琅琅过金水桥东。」也作「不琅琅」、「不朗朗」。
《國語辭典》:肃清(肅清)  拼音:sù qīng
1.削平乱事,整饬纲纪。《文选。陆机。汉高祖功臣颂》:「二州肃清,四邦咸举。」《后汉书。卷六七。党锢传。岑晊传》:「褒善纠违,肃清朝府。」
2.冷静寂寞。《文选。嵇康。琴赋》:「冬夜肃清,朗月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