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榛棘
(1).犹荆棘。 汉 王粲 《从军诗》之五:“城郭生榛棘,蹊径无所由。” 宋 曾巩 《秋怀》诗:“出门榛棘不可行,终岁蒿藜尚谁卹。”
(2).引申为阻塞。 宋 谢采伯 密斋笔记卷一:“此三小人伤政害国,言路榛棘,外敌侵陵,可为痛哭。”
分類:荆棘阻塞
《國語辭典》:障塞  拼音:zhàng sè
1.边防要塞。汉。桓宽《盐铁论。本议》:「先帝哀边人之久患,苦为虏所系获也;故修障塞,饬烽燧,屯戍以备之边。」
2.阻碍。唐。裴铏《昆崙奴》:「犬已毙讫,固无障塞耳。」
《漢語大詞典》:壅遏
亦作“ 壅蔼 ”。 阻塞;阻止。管子·立政九败解:“且姦人在上,则壅遏贤者而不进也。”《穀梁传·成公五年》:“ 梁山 崩,壅遏 河 三日不流。”隶释·汉桂阳太守周憬功勋铭:“弥陵隮阻,丘阜错连;隅陬壅蔼,末由骋焉。” 宋 范仲淹 《和谢希深学士见寄》诗:“迴头諫諍路,尚愿无壅遏。” 清 林则徐 《批上海绅民沉泰等呈请常留龙华港大坝截潮禀》:“且 蒲 、 肇 、 新 、 李 四河,互相贯注,以达 吴淞 ,即由 吴淞 注 浦 入海,西来之水不至壅遏,更可并力以助 吴淞 。”
分類:阻塞阻止
《漢語大詞典》:阻节(阻節)
阻塞不通。朱子语类卷七三:“《易九·节》:‘説以行险’, 伊川 之説是也。説则欲进,而有险在前,进去不得,故有止节之义。又曰:‘节,便是阻节之意。’”文献通考·国用三:“一则以备中都缓急,二则以防漕渠阻节。”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四年:“粮道阻节,现开路摺运,乞朝廷指挥,讨除后患。”
《漢語大詞典》:开塞(開塞)
开拓边疆。 汉 桓宽 盐铁论·崇礼:“夫贤臣所在,辟除开塞者亦远矣。”
分類:开拓边疆
《漢語大詞典》:路塞
道路阻塞。《文选·曹冏〈六代论〉》:“兼亲疎而两用,参同异而并进,是以轻重足以相镇,亲疎足以相衞,并兼路塞,逆节不生。” 李周翰 注:“并兼路塞,谓不相侵劫也。” 南朝 宋 谢灵运 《登石门最高顶》诗:“连巖觉路塞,密竹使径迷。”
分類:道路阻塞
《漢語大詞典》:险阨(險阨)
(1).险要阻塞。亦指险要阻塞之地。太平广记卷三四六引 唐 薛用弱 集异记·刘惟清:“地势险阨,用兵者先据此为胜。” 宋 叶适 《上光宗皇帝札子》:“封崇其险阨,示以形势。” 明 唐顺之 《送太平守江君序》:“欲夺其险阨,则足以供乡导,何不可哉!” 清 马建忠 《铁道论》:“瞭望险阨,则管守任之。”
(2).艰难困厄。 唐 柳宗元 《闵生赋》:“閔吾生之险阨兮,纷丧志以逢尤。”
《國語辭典》:艰涩(艱澀)  拼音:jiān sè
1.艰深。《宋史。卷三八○。勾龙如渊传》:「文章平易者多浅近,渊深者多艰涩。」
2.阻滞难行。《三国志。卷二四。魏书。高柔传》:「时道路艰涩,兵寇纵横。」《西游记》第二○回:「经非难取,只是道中艰涩难行。」
3.味涩难入口。元。郝经〈橄榄〉诗:「齿牙喷艰涩,苦硬不可持。」
4.文思迟钝。《宋史。卷二九六。韩丕传》:「丕属思艰涩,及典书命,伤于稽缓。」
《國語辭典》:遮路  拼音:zhē lù
挡住通道。如:「垃圾遮路」、「杂物遮路」。
《國語辭典》:重气(重氣)  拼音:zhòng qì
1.重视气节。《文选。张衡。西京赋》:「轻死重气,结党连群,寔蕃有徒,其从如云。」《文选。曹植。七启》:「是以雄俊之徒,交党结伦,重气轻命,感分遗身。」
2.晕眩,呼吸困难。《水浒传》第七回:「你丈夫教头和陆谦吃酒,一时重气,闷倒在楼上,叫娘子快去看哩。」
《漢語大詞典》:路梗
谓道路阻塞难行。北齐书·李元忠传:“ 清河 有五百人西戍,还经 南赵郡 ,以路梗共投 元忠 。”
《國語辭典》:淤塞  拼音:yū sè
淤积阻塞不能畅通。《明史。卷八六。河渠志四》:「且江潮涌沙,淤塞难免。」《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三回:「往常职道晋省,看见南京城里的河道,也淤塞的了不得。」
《漢語大詞典》:调中(調中)
中医用语。调和中焦阻塞。《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七·麻仁丸》“治肠胃燥热”集注引《本草》:“润可去燥。是以麻仁为君,杏仁为臣。枳实破结,厚朴泻满,故以为佐。芍药调中,大黄通下,故以为使。”
《漢語大詞典》:险涩(險澀)
亦作“ 险澁 ”。
(1).崎岖阻塞。晋书·周馥传:“ 河 朔萧条, 崤 函 险涩。” 唐 杜甫 《早发射洪县南途中作》诗之二:“俶装逐徒旅,达曙凌险涩。” 清 吴伟业 《林屋洞》诗:“传闻道险涩,谽谺来天风。”
(2).谓文句生僻艰涩。 元 刘埙 隐居通议·文章三:“今徒以诡异险涩难读为工。” 明 刘基 《〈郭子明诗集〉序》:“其为诗也不尚险涩,不求奇巧。” 明 方孝孺 《答王仲缙书》之二:“士之患,多厌常而喜怪,背正而嗜奇,用志既偏,卒之学为奇怪终不可成,而为险澁艰陋之归矣。”
《國語辭典》:险塞(險塞)  拼音:xiǎn sè
地形险要易守之处。《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益州险塞,沃野千里。」
分類:崎岖阻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