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雄唱雌和
比喻相互附和。 清 戴名世 《〈己卯科乡试墨卷〉序》:“而雷同勦袭,大抵老生腐儒之唾餘,雄唱雌和,自相夸耀。”
分類:相互附和
《國語辭典》:行不苟合  拼音:xíng bù gǒu hé
行为正直,不随便与人同流合污。唐。张说〈齐黄门侍郎卢思道碑〉:「清明虚受,磊落标奇,言不诡随,行不苟合,游必英俊,门无尘杂。」也作「行不苟容」。
《国语辞典》:依阿两可(依阿两可)  拼音:yī ē liǎng kě
附和阿谀他人的话而不加可否。
《国语辞典》:摇旗擂鼓(摇旗擂鼓)  拼音:yáo qí léi gǔ
1.作战时舞旗击鼓。《三国演义》第二回:「张宝摇旗擂鼓,引军搦战,玄德出迎。」
2.比喻附和他人,助长声威,含有贬意。如:「你身边那些人只会摇旗擂鼓,是帮不了忙的。」
《国语辞典》:一孔出气(一孔出气)  拼音:yī kǒng chū qì
比喻意见或态度相同,互相附和。如:「他们两人无论什么事总是一孔出气。」
《国语辞典》:做尾巴  拼音:zuò wěi bā
比喻尾随别人后面,说话附和。如:「他真是没主见,凡事跟在别人后面做尾巴。」
《国语辞典》:趁脚儿蹻(趁脚儿蹻)  拼音:chèn jiǎo ér qiāo
趁机会附和人言,或指得理不饶人。《西游记》第二五回:「那八戒就趁脚儿蹻道:『你这个童儿,年幼不知事体,就来乱骂,白口咀咒,枉赖了我们也!不当人子!』」
《漢語大詞典》:附声吠影(附聲吠影)
比喻盲目附和。 清 王韬 《洋务上》:“而附声吠影者流,从而嘘其燄,自惜不能置身在洋务中,而得躬逢其盛也。”参见“ 吠影吠声 ”。
分類:盲目附和
《國語辭典》:吠影吠声(吠影吠聲)  拼音:fèi yǐng fèi shēng
比喻世人不辨真伪,盲目附和传说。参见「吠形吠声」条。
《國語辭典》:附下罔上  拼音:fù xià wǎng shàng
附和其他臣子,欺瞒矇骗君王。汉。刘向《说苑。卷二。臣术》:「泰誓曰:『附下而罔上者死,附上而罔下者刑。』」《明史。卷一七九。邹智传》:「少师安持禄怙宠,少保吉附下罔上,太子少保直挟怀奸,世之小人也。」
《漢語大詞典》:附影附声(附影附聲)
盲目附和。 清 钮琇 觚賸·惠士陈言:“何意三春出作之时……始觉説痴説梦,无非附影附声。”参见“ 吠影吠声 ”。
分類:盲目附和
《國語辭典》:吠影吠声(吠影吠聲)  拼音:fèi yǐng fèi shēng
比喻世人不辨真伪,盲目附和传说。参见「吠形吠声」条。
《國語辭典》:刚正不阿(剛正不阿)  拼音:gāng zhèng bù ē
刚强正直,不徇私逢迎。《聊斋志异。卷一二。一员官》:「济南同知吴公,刚正不阿。」
《國語辭典》:吠形吠声(吠形吠聲)  拼音:fèi xíng fèi shēng
一只狗看见人吠叫,其他的狗也跟著叫。比喻世人不辨真伪,盲目附和传说。也作「吠影吠声」。
《漢語大詞典》:诡和(詭和)
假意附和。 清 龚自珍 《大誓答问第十一》:“ 汉 初淳闷,重功令,尤重师法,学有家法,名成大师,岂肯从而诡和以塞詔旨乎?”
分類:假意附和
《漢語大詞典》:唱影
谓附和别人的话。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十五:“在唠嗑会上, 杨老疙疸 随梆唱影,也说了一些 韩老六 的罪恶,那时也真有点怀恨他,现在都忘了。”原注:“唱影,附和别人的话。”
分類:附和
《國語辭典》:打顺风锣(打順風鑼)  拼音:dǎ shùn fēng luó
等到适合有利的时机才敲锣。比喻善于运用时机,产生好的效果。如:「要打顺风锣才能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