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弗咈
不违。 宋 曾敏行 独醒杂志卷一:“陛下进德不倦,从諫弗咈,於 文王 何愧?”
分類:不违
《国语辞典》:不乱(不乱)  拼音:bù luàn
1.不违离、不紊乱。汉。张衡〈东京赋〉:「将使心不乱其所在,目不见其可欲。」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辨骚》:「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
2.不改变。唐。韩愈〈张中丞传后叙〉:「巡就戮时,颜色不乱,阳阳如常。」
《國語辭典》:遵守  拼音:zūn shǒu
谨守、服从。宋。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诸君其相与讲明遵守,而责之于身焉。」《三国演义》第八三回:「军有常法,公等各宜遵守。」
《國語辭典》:修饰(修飾)  拼音:xiū shì
1.整理打扮。《汉书。卷九七。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妇人貌不修饰,不见君父。」《红楼梦》第五五回:「如今天已和暖,不用十分修饰,只不过略略的铺陈了,便可他二人起坐。」
2.修改润饰文句。如:「为免用语过于直接,此段文字须做适度修饰。」
《漢語大詞典》:修饬(修飭)
(1).行为端正不违礼义,或谨严不逾规矩。北史·羊烈传:“ 烈 家传素业,闺门修飭,为世所称。” 宋 欧阳修 《条约举人怀挟文字札子》:“其辞艺可称履行修飭者,不可胜数。” 清 恽敬 《袁州府训导李君墓志铭》:“君文辞修飭,其行事造次必以礼。”
(2).指约束言行,使合乎礼义。旧唐书·尉迟敬德传:“国家大事,唯赏与罚,非分之恩,不可数行,勉自修飭,无貽后悔也。” 清 侯方域 《明东平州太守常公墓志铭》:“性醇厚,与物无竞,既举孝廉,尤自修飭。”
(3).整治;整修。 宋 曾敏行 独醒杂志卷八:“ 师道 因得於城上修飭备御之具,敌屡进攻皆却。” 明 王琼 《双溪杂记》:“自古据有 河 西,修飭武备,覊縻羗戎之法,惟本朝最为精密。” 清 姚鼐 《方正学祠重修建记》:“ 明 万历 时, 南京 士大夫始建正学祠於其墓前,至国朝数经修飭,今祠宇又已久敝矣。”
(4).修改润饰。 清 包世臣 《再与杨季子书》:“国初名集,所见甚尠,就中可指数者: 侯朝宗 随人俯仰,致近俳优, 刘才甫 极力修飭,略无菁华。”
《國語辭典》:修整  拼音:xiū zhěng
修理整治。《南史。卷一五。徐羡之传》:「广陵旧有高楼,湛之更修整之,南望钟山。」《警世通言。卷一一。苏知县罗衫再合》:「这山东王尚书府中水牌在上的,就是小人的船,新修整得好,又坚固又乾净。」
《國語辭典》:和顺(和順)  拼音:hé shùn
平和柔顺。如:「整场谈判气氛和顺,让所有关心的人都松了一口气。」《礼记。乐记》:「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文明小史》第四四回:「因为一时请不著主笔,便在原先几位主笔当中,检了一位性情和顺的。」
《漢語大詞典》:无忤(無忤)
不抵触;不违逆。晋书·挚虞传:“若推之於物则无忤,求之於身则无尤。” 唐 裴耀卿 《太子宾客赠窦希求神道碑》:“公私游聚,小大无忤。”《新繁县志·人物志·费密传》:“天性和平,与人无忤,终身未尝言人过失;有机相向者,淡然处之。”
《漢語大詞典》:解剑(解劍)
(1).史记·吴太伯世家:“ 季札 之初使,北过 徐 君。 徐 君好 季札 剑,口弗敢言。 季札 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 徐 , 徐 君已死,於是乃解其宝剑,繫之 徐 君冢树而去。”后以“解剑”为不违心诺之典。 南朝 宋 谢灵运 《庐陵王墓下作》诗:“解剑竟何及,抚坟徒自伤。” 清 魏耕 《历历白榆行》:“解剑空心许,抚躬徒自吁。”
(2).指卸官。 南朝 齐 谢朓 《始之宣城郡》诗:“解剑北宫朝,息驾南川涘。”
分類:不违违心
《漢語大詞典》:不戾
不违反,不违背。 明 方孝孺 《答王仲缙》之五:“如 子思 、 孟子 、 周元公 之流,其智诚足以知乎道,其才诚足以周乎用,其发之於言,诚足以启昧幽而垂矩,则且不戾其所为也。”
《漢語大詞典》:脩饬(脩飭)
(1).谨慎整饬,不违礼义。荀子·君道:“脩飭端正,尊法敬分而无倾侧之心。”史记·秦始皇本纪:“皇帝临位,作制明法,臣下脩飭。”北史·羊烈传:“ 烈 家传素业,闺门脩飭,为世所称。” 宋 欧阳修 《举苏轼应制科状》:“学问通博,资识明敏,文采灿然,论议蠭出,其行业脩飭,名声甚远。”
(2).指约束言行,使合乎礼义。 明 方孝孺 《答胡怀秀才》:“所愿者先乎道而后乎文,脩飭其身心而无预蘄乎声誉。”
《國語辭典》:不食言  拼音:bù shí yán
守信,不违背自己所说的话。《公羊传。僖公十年》:「何贤乎荀息?荀息可谓不食其言矣。」
《国语辞典》:顺丝顺绺(顺丝顺绺)  拼音:shùn sī shùn liǔ
不违逆、不反抗。如:「别瞧这孩子看来顺丝顺绺的,骨子可硬得很呢!」
《国语辞典》:顺头顺脑(顺头顺脑)  拼音:shùn tóu shùn nǎo
迎合他人而不违抗。《醒世姻缘传》第五八回:「你以后顺头顺脑的,不要扭别,你凡事都顺从著,别要违悖了他的意旨。」
《国语辞典》:意思主义(意思主义)  拼音:yì sī zhǔ yì
行为人对于构成犯罪的事实,可预见其发生而使其发生且不违其本意,以故意论,称为「意思主义」。也称为「希望主义」、「意欲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