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解究
方言。讲究。指值得推敲或研究。 欧阳山 《苦斗》六十:“ 梁森 故意歪头挤眼地问道:‘这又有什么解究?’”
押送究办。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堂规式》:“如敢任意耽延沉阁,以致差票提催,定行解究责革。” 清 丘园 《党人碑·打碑》:“我每奉 蔡府 的钧旨,着我们看守那党人碑。若有人在碑前谈议,即许擒拿解究。”
《國語辭典》:浮华(浮華)  拼音:fú huá
虚浮华靡。《晋书。卷五○。庾峻传》:「疾世浮华,不求名实,著论以非之。」《三国演义》第一○六回:「爽门下有客五百人,内有五人以浮华相尚。」
《國語辭典》:实惠(實惠)  拼音:shí huì
实际的利益。如:「经济实惠」。《红楼梦》第五○回:「姨太太更不用操心,我和凤丫头倒得了实惠。」
《國語辭典》:铺张(鋪張)  拼音:pū zhāng
1.张大其事,讲究排场。如:「婚礼应该庄严隆重,但不需过于铺张。」也作「铺排」。
2.布置、张罗。如:「这件事就请你来费心铺张。」也作「铺排」、「铺派」。
《國語辭典》:修饰(修飾)  拼音:xiū shì
1.整理打扮。《汉书。卷九七。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妇人貌不修饰,不见君父。」《红楼梦》第五五回:「如今天已和暖,不用十分修饰,只不过略略的铺陈了,便可他二人起坐。」
2.修改润饰文句。如:「为免用语过于直接,此段文字须做适度修饰。」
《國語辭典》:崇尚  拼音:chóng shàng
重视、讲究。《晏子春秋。内篇。谏上》:「崇尚勇力,不顾义理。」《后汉书。卷六七。党锢传。序》:「自武帝以后,崇尚儒学,怀经协术,所在雾会。」
《國語辭典》:务实(務實)  拼音:wù shí
致力于具体而实际的工作。形容做事态度认真专一。《初刻拍案惊奇》卷九:「虽然此人少年英勇,却闻得行径古怪,有些不务实。」
《國語辭典》:客气(客氣)  拼音:kè qi
表现谦虚礼让的态度。《红楼梦》第八九回:「黛玉经才写完,站起来道:『简慢了。』宝玉笑道:『妹妹还是这么客气。』」《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回:「我同你从小儿就在一起的,不要客气,我也不许你客气。」
《漢語大詞典》:讲议(講議)
讲究论议;谈论商讨。史记·儒林列传:“其令礼官劝学,讲议洽闻兴礼,以为天下先。” 宋 韩元吉 《上贺参政书》:“窃尝深叹,朝廷政令或出,不为四方之所尊信,未几果亦变易,正坐轻用人言,未尝深加讲议故也。”《封神演义》第九三回:“三人正在殿上讲议,忽后边报:‘夫人上殿。’”
《漢語大詞典》:极精(極精)
谓非常精美讲究。 清 梁章钜 归田琐记·厨子:“ 曹能始 先生饮饌极精,厨人 董桃媚 者,尤善烹调,先生宴客,非 董 侍则不懽。”
《國語辭典》:四行  拼音:sì xìng
1.四种德行:(1)指孝、忠、信、悌。《吕氏春秋。先识览。正名》:「尹文曰:『今有人于此,事亲则孝,事君则忠,交友则信,居乡则悌。有此四行者,可谓士乎?』」(2)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后汉书。卷八四。列女传。曹世叔妻传》:「女有四行,一曰妇德,二曰妇言,三曰妇容,四曰妇功。」也称为「四德」、「四教」。
2.四科,为汉代以德行举士的四项标准。《汉书。卷八六。何武传》:「光禄勋举四行,迁为鄠令。」唐。颜师古。注:「元帝永光元年迢举质朴、敦厚、逊让、有行义各一人。时诏书又令光禄岁以此科第郎从官,故武以此四行得举之也。」
3.佛教用语。指菩提、福德、智慧、羯磨。《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罗什法师可谓神出五才,志入四行者也。」唐。李邕〈岳麓寺碑〉:「四行乐而不取,三贤登而更迁。」
《國語辭典》:四德  拼音:sì dé
1.易经乾卦元、亨、利、贞四德。《易经。乾卦。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元亨利贞。」
2.妇德、妇言、妇容、妇功。见《周礼。天官。九嫔》。《文选。范晔。后汉书皇后纪论》:「夫人坐论妇礼,九嫔掌教四德。」也称为「四教」、「四行」。
3.孝、悌、忠、信。《大戴礼。卫将军文子》:「孔子曰:『孝,德之始也;弟,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参乎,中夫四德者矣哉!』」
4.佛教用语。指四种特徵。《大迦叶问大宝积正法经》卷三:「唯此涅槃,具彼四德。」
《國語辭典》:四科  拼音:sì kē
1.孔门四科。指德行、言语、政事、文学。《论语。先进》:「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宋。邢炳。疏:「夫子门徒三千,达者七十有二,而此四科,唯举十人者,但言其翘楚者耳。」
2.文体的四种形式。指奏议、书论、铭诔、诗赋。《文选。曹丕。典论论文》:「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
《國語辭典》:脩饰(脩飾)  拼音:xiū shì
1.脩改润饰。《论语。宪问》:「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脩饰之。」
2.整治装饰使华美。《楚辞。宋玉。九辩》:「今脩饰而窥镜兮,后尚可以窜藏。」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汝水注》:「黄巾之乱,残毁颓阙,魏太和景初中,令长脩饰旧宇。」
《漢語大詞典》:玩华(翫華)
谓讲究文辞华丽雕琢。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辨骚:“酌奇而不失其真,翫华而不坠其实。” 黄人 《〈清文汇〉序》:“ 唐 宋 以还,乃立古文之顓名:论道经世者,或薄为丧志,而不屑染指;翫华绣帨者,又讋於客气,而不敢抗颜。”
《漢語大詞典》:切响(切響)
重浊的字音。古人写诗讲究字音的轻重、清浊搭配得当,以求音节和谐。《宋书·谢灵运传论》:“欲使宫羽相变,低昂互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评诗:“ 李虚己 初与 曾致尧 倡酬。 致尧 谓曰:‘子之诗虽工,而音韵犹哑。’ 虚己 初未悟,既而得 沈休文 所谓前有浮声,后须切响,遂精於格律。” 清 沈德潜 说诗晬语卷上:“美盛德之形容,故曰《颂》。其词浑浑尔,穆穆尔,不同《雅》音之切响也。”
《漢語大詞典》:俳语(俳語)
(1).戏笑嘲谑的言辞。新唐书·李实传:“优人 成辅端 为俳语讽帝。”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祝唐二赋:“ 祝 ( 祝允明 )先有《烟花洞天赋》……其后又有《风流遁赋》,则皆俳语也。” 清 赵翼 《戏为俳体遣闲》诗:“閒遣无聊作俳语,丽譙更鼓已三挝。”
(2).讲究对偶的骈体文字。 宋 苏辙 《滕王阁》诗:“豪风相凌荡,俳语终仓猝。”自注:“ 欧阳文忠 尝云:‘ 王勃 记文似俳,而 唐 人贵之如此,何也?’”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二:“ 枚 氏《七发》,非必於七也,文涣而成七。后之作者无七,而必於七,然皆俳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