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黄卷(黃卷)  拼音:huáng juàn
书籍。古时为防书蠹,多用黄檗染纸,因纸色黄,故称为「黄卷」。《新唐书。卷一一五。狄仁杰传》:「黄卷中方与圣贤对,何暇偶俗吏语耶!」
《漢語大詞典》:韩魏(韓魏)
指 春秋 时 晋国 的 韩 氏、 魏 氏两家大臣,后又共同分 晋 立国而为诸侯。后亦以“韩魏”称富贵之家。孟子·尽心上:“ 孟子 曰:‘附之以 韩 魏 之家,如其自视欿然,则过人远矣。’” 朱熹 集注:“ 韩 魏 , 晋 卿富家也。” 汉 邹阳 《狱中上书自明》:“ 秦 用 商鞅 之法,东弱 韩 魏 。” 唐 杜牧 《阿房宫赋》:“ 燕 赵 之收藏, 韩 魏 之经营。”
分類:两家大臣
《漢語大詞典》:二氏
指佛、道两家。 唐 韩愈 《重答张籍书》:“今夫二氏之所宗而事之者,下乃公卿辅相,吾岂敢昌言排之哉?” 宋 文天祥 《义阳逸叟曾公墓志铭》:“维二氏之蔽於死生兮,小其用於一身。” 清 阮元 《〈国朝汉学师承记〉序》:“两 汉 经学所以当尊行者,为其去圣贤最近,而二氏之説未起也。” 胡适 《费氏父子的学说》:“山林幽简之儔行于一室,名曰二氏。 老 氏,其徒静坐相传为专养心性。佛氏,其徒静坐相传为专悟心性。”
分類:两家
《國語辭典》:顶门(頂門)  拼音:dǐng mén
1.头顶、脑门处。《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諕得尚让顶门上丧了三魂,脚板下走了七魄。」元。关汉卿《望江亭》第三折:「这三檐伞下怎向顶门上遮?唤侍妾,引领者。」
2.代人受过。如:「错并不在你,你何苦替人顶门?」
《國語辭典》:年家  拼音:nián jiā
科举时代,同年登科人的互称。《警世通言。卷一七。钝秀才一朝交泰》:「德称两处投人不著,想得南京衙门做官的多有年家。」《醒世姻缘传》第九四回:「同县的认做表弟表兄,同省的认做敝乡敝友,外省的认做年家故吏。」
《國語辭典》:亲家(親家)  拼音:qìng jia
1.姻戚的通称。《荀子。非相》:「弃其亲家而欲奔之者,比肩并起。」《续汉书志。第四。礼仪志上》:「东都之仪,百官、四姓亲家妇女、公主、诸王大夫、外国朝者侍子、郡国计吏会陵。」
2.称谓。男女两姻家的父母,对彼此的称呼。《新唐书。卷一○一。萧瑀传》:「子衡,尚新昌公主。嵩妻入谒,帝呼为亲家。」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六。亲家》:「凡男女缔姻者,两家相谓曰亲家。」
《漢語大詞典》:两姓(兩姓)
结成婚姻关系的两家。《南齐书·礼志上》:“夫人伦之始,莫重冠婚,所以尊表成德,结欢两姓。”《初刻拍案惊奇》卷五:“元来 唐 时衣冠人家,婚礼极重。合卺之夕,凡属两姓亲朋,无有不来的。” 清 余怀 《〈板桥杂记〉小引》:“五伦之外,无妨别缔良缘;两姓之餘,到处可逢佳偶。”
《國語辭典》:会亲(會親)  拼音:huì qīn
结婚后男女双方共邀亲属相见之礼。《西游记》第二三回:「一壁厢又吩咐庖丁排筵,明晨会亲。」
《國語辭典》:连姻(連姻)  拼音:lián yīn
两家族因子女合婚而结为亲家。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门户殄瘁,何惜一女?若连姻贵族,将来或大益。」也作「联姻」。
《國語辭典》:结亲(結親)  拼音:jié qīn
1.缔结姻亲。《三国演义》第六回:「今特使傕来结亲:丞相有女,欲配将军之子。」
2.结婚。《红楼梦》第九七回:「李宫裁是个孀居,今日宝玉结亲,他自然回避。」
《國語辭典》:传红(傳紅)  拼音:chuán hóng
流行于江苏、浙江一带的订婚仪式,男女双方互相交换庚帖和礼品。《通俗常言疏證。妇女。传红》引《金陵杂志》:「传红,俗谓之下定,男宅婚既合,由双冰人封致女宅,女家用泥金红全柬、书年庚八字,交冰人,俗称大宾送男宅,男宅则报以金、银、茶、果等物。」
《國語辭典》:联宗(聯宗)  拼音:lián zōng
1.同姓不同宗的人,联成一族。清。张尔岐《蒿庵閒话》卷二:「近俗喜联宗,凡同姓者,势可藉,利可资,无不兄弟叔侄者矣。此风大盛于唐,其时重旧姓,故竞相依附。」《镜花缘》第三九回:「即如两人论起支派,当初本是一家,此时叙起,原当联宗,无如现在一贫一富,或一贵一贱,那富贵人恐其玷辱,躲之尚恐不及,岂肯与之联宗?」
2.比喻联接。如:「这人的眉毛都联宗成一线了。」
《國語辭典》:兼祧  拼音:jiān tiāo
宗法上称一子继承两房。清。俞樾《俞楼杂纂。卷一一。丧服私论》:「道光间议定服制,大宗子兼祧小宗,则为所生父母斩衰三年,而为兼祧父母齐衰不杖期。」《老残游记二编》第六回:「不怕等二老归天后再还宗,或是兼祧两姓俱可。」
《國語辭典》:眷生  拼音:juàn shēng
旧时姻亲的长辈对晚辈的自称。《金瓶梅》第三八回:「自此两家都下眷生名字,称呼亲家。」
《漢語大詞典》:颍川集(潁川集)
东汉 时 陈寔 、 荀淑 两家享名当时,均为 颍川 人,两家父子同游或聚会,称为“潁川集”。后代诗文中常用作典故,咏贤士相聚或出游。因事涉星象,故亦借以咏星。 唐 董思恭 《咏星》:“方知 潁川 集,别有 太丘 门。”参见“ 德星 ”、参阅后汉书·荀韩锺陈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