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斗星(鬥星)
指北斗星。《易·丰》“日中见斗” 唐 孔颖达 疏:“处日中盛明之时,而斗星显见。”云笈七籤卷八:“七星者,斗星也。”
亦作“鬭星”。 互相撞击之星。古以为乱世之征兆。吕氏春秋·明理:“其星有荧惑,有彗星,有天棓,有天欃,有天竹,有天英,有天干,有贼星,有鬭星,有宾星。”
《國語辭典》:蠢动(蠢動)  拼音:chǔn dòng
1.虫类爬动的样子。《庄子。天地》:「蠢动相使,不以为赐。」晋。傅玄〈阳春赋〉:「幽蛰蠢动,万物乐生。」
2.意图扰乱而行动。《三国志。卷四五。蜀书。张翼传》:「吾以蛮夷蠢动,不称故还耳。」《儒林外史》第四三回:「生苗近日颇有蠢动之意。」
《漢語大詞典》:七宝鞭(七寶鞭)
以多种珍宝为饰的马鞭。 晋 王敦 欲为乱, 明帝 乘骏骑密察 敦 营。 敦 觉,遣五骑追之。途中,帝将七宝鞭与逆旅老妪,令俟追者至,以鞭示之。俄而追者至,问妪,妪曰:“去已远矣。”因以鞭示之,追骑玩鞭稽留,帝仅而获免。见《晋书·明帝纪》。后用以为典。 唐 李白 《南奔书怀》诗:“顾乏七宝鞭,留连道傍翫。” 明 何景明 《游猎篇》:“城中莫辨真天子,道上传看七宝鞭。” 清 黄景仁 《陇头行》:“折断珊瑚七宝鞭,未曾回首只行前。”
《國語辭典》:乱弹(亂彈)  拼音:luàn tán
1.清代中叶对当时兴起的各种地方戏曲的泛称,寓有贬意。以多种乐器合奏,纷杂嚣乱。剧词和音乐通俗易解,受众多人民的喜爱。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卷五。新城北录下》:「两淮盐务例蓄花、雅两部以备大戏。雅部即昆山腔;花部即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统谓之乱弹。」也称为「花部」。
2.梆子腔系统的戏曲。明至清初,陕西地方戏梆子腔(秦腔)因用弹拔乐器伴奏,而被称为「乱弹」。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三:「秦优新声,有名乱弹者,其声甚散而哀。」
3.台湾北管戏职业戏班的俗称。参见「北管戏」条。
《国语辞典》:海水群飞(海水群飞)  拼音:hǎi shuǐ qún fēi
海水狂乱地四处涌起。用以比喻四处为乱,国家不安。北周。庾信〈周使持节大将军广化郡开国公丘乃敦崇传〉:「自永安以来,魏室大坏,海水群飞,天星乱动,礼乐征伐,不出于人主。」《旧唐书。卷五三。列传。李密》:「顷者,昆山火烈,海水群飞,赤县丘墟,黔黎涂炭。」
《国语辞典》:狗屁倒灶  拼音:gǒu pì dǎo zào
比喻胡言乱语,行为乱七八糟。如:「这些狗屁倒灶,来路不明的傢伙,大家要小心。」也作「狗皮倒灶」。
《国语辞典》:听谗惑乱(听谗惑乱)  拼音:tīng chán huò luàn
因听信谗言,而迷惑为乱。《三国演义》第一八回:「绍听谗惑乱,公浸润不行,此明胜也。」
《国语辞典》:凿空指鹿(凿空指鹿)  拼音:zuò kōng zhǐ lù
秦二世时,赵高欲为乱,恐群臣反,乃指鹿为马以试探群臣。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后以凿空指鹿指凭空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唐。李珏〈故丞相太子少师赠太尉牛公神道碑铭〉:「上怒下诏,旬日三贬公至循州长史,凿空指鹿,四海之士感冤之。」
《国语辞典》:变风变雅(变风变雅)  拼音:biàn fēng biàn yǎ
变风、变雅皆为乱世的作品,世以为乱世之音。相对于正风、正雅代表的治世之音而言。语出《诗经。大序》:「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
《國語辭典》:蠢蠢欲动(蠢蠢欲動)  拼音:chǔn chǔn yù dòng
虫子要爬行时的动作。比喻人意图捣乱。如:「看他们这群小人一副蠢蠢欲动的样子,八成又要兴风做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