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巴洛克风格(巴洛克风格)  拼音:bā luò kè fēng gé
欧洲十六世纪末到十八世纪初流行的反古典主义艺术新风格。打破文艺复兴以来均衡、细致的风格,采取曲线、不对称的构图设计,强调力与动作的表现。其壮丽、奔放的风味,正反应当时欧洲君主炫耀奢华的心态。在建筑上,多采用椭圆形空间及具多彩的装饰和雕刻品,以义大利建筑家贝尼尼设计的圣彼得大教堂为其代表。美术、雕塑则重视光线的戏剧效果和人物的动感,代表人物有鲁本斯、林布兰。巴洛克音乐在音乐史上,是指十八世纪中叶的欧洲音乐,重视即兴创作与听众一体的混同效果,具繁富的细节和对比。当时为教会及贵族演奏的小型室内乐团,开后来大型管弦乐的先河,而西洋歌剧也在此时稍具雏形,代表音乐家有韩德尔、巴哈等。
《国语辞典》:布德尔(布德尔)  拼音:bù dé ěr
Bourdelle
人名。(西元1861~1929)法国雕刻家。作风颇倾向于古典主义,形式完整,而趣味隽永。作品有〈拉弓的海克力斯〉、〈阿维阿尔将军骑马像〉等。
《国语辞典》:彭特莫  拼音:péng tè mò
Pontormo,Jacopo da
人名。(西元1494~1557)义大利画家。早期风格受其师及古典主义作风影响,后来以丰富想像力构成自由而纯粹的画面,充满佛罗伦斯派技巧主义的风格。代表作品是〈基督下十字架〉。
《国语辞典》:古典音乐(古典音乐)  拼音:gǔ diǎn yīn yuè
1.泛指根植于西方音乐传统(包括宗教音乐和世俗音乐)的艺术音乐,包含了从大约十一世纪直至当代的广大时间范围。
2.指西元1750~1820年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其特色为注重形式、理性与客观,建立了交响曲、奏鸣曲及室内乐等的典范,至今仍是音乐会中常见的曲目。一般多以海顿、莫札特、贝多芬等为代表。
《國語辭典》:三一律  拼音:sān yī lǜ
戏剧创作的三条规则,是标榜古典主义的法国学院派人士奉为神圣不可侵犯的金科玉律。规定戏剧的时间应以一日二十四小时为限,所提供的故事应发生在相同的地点,加上有开始、中间和结束的单一动作,便成为有名的三一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