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调戏(調戲)  拼音:tiáo xì
用轻佻的言语行为调引戏弄。《俗语考原。调戏》:「谓以言语调引戏弄也。」《初刻拍案惊奇》卷四:「伯子不良,把言语调戏我,我正色拒之。」
《漢語大詞典》:啁谑(啁謔)
嘲谑。 刘师培 《论说部与文学之关系》:“轻薄之徒,喜记啁謔小辨,祖述名士风流,破坏先贤礼法。”
分類:嘲谑
《漢語大詞典》:俳语(俳語)
(1).戏笑嘲谑的言辞。新唐书·李实传:“优人 成辅端 为俳语讽帝。”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祝唐二赋:“ 祝 ( 祝允明 )先有《烟花洞天赋》……其后又有《风流遁赋》,则皆俳语也。” 清 赵翼 《戏为俳体遣闲》诗:“閒遣无聊作俳语,丽譙更鼓已三挝。”
(2).讲究对偶的骈体文字。 宋 苏辙 《滕王阁》诗:“豪风相凌荡,俳语终仓猝。”自注:“ 欧阳文忠 尝云:‘ 王勃 记文似俳,而 唐 人贵之如此,何也?’”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二:“ 枚 氏《七发》,非必於七也,文涣而成七。后之作者无七,而必於七,然皆俳语也。”
《漢語大詞典》:诙语(詼語)
嘲谑的话。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一:“论中故为詼语。” 梁启超 《〈国风报〉叙例》:“凡论説及时评皆不徇党见,不衍陈言,不衒学理,不作詼语,谨五本务八德也。”
分類:嘲谑
《漢語大詞典》:白嘲
以俚词讽喻嘲谑。 唐 刘肃 《大唐新语·谐谑》:“ 温彦博 为吏部侍郎,有选人 裴略 被放,乃自赞於 彦博 ,称解白嘲。 彦博 即令嘲厅前丛竹, 略 曰:‘竹冬月不肯凋,夏月不肯热,肚里不能容国士,皮外何劳生枝节。’”
分類:讽喻嘲谑
《漢語大詞典》:中庭麦(中庭麥)
语本后汉书·逸民传·高凤:“妻尝之田,曝麦於庭,令 凤 护鷄。时天暴雨,而 凤 持竿诵经,不觉潦水流麦。妻还怪问, 凤 方悟之。”后用为嘲谑书痴的典实。 元 郑光祖 《倩女离魂》第三折:“﹝这秀才﹞则好教偷灯光凿透隣家壁,则好教一场雨渰了中庭麦。”
分類:嘲谑典实
《漢語大詞典》:贡余(貢餘)
(1). 宋 时对待补太学生的嘲谑语。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二:“ 淳熙 丁酉,议者以混补太学,人数猥冗,遂立待补太学生之法。以终场人数定其额,百人取三,继又倍之。预选者,是亦薄收场屋之效。时多嘲謔之语。独司业 计 公 衡 ,名之曰‘贡餘’,尤觉雋永。”
(2).御膳赐及民间者谓贡馀。 元 杨允孚 《滦京杂咏》之九十:“御饌官厨不较餘, 金门 掌膳意勤如,更分光禄瓶中酒,烂醉归时月上初”原注:“凡御膳及民间者谓之贡餘。”
(3).纸名。 明 谢肇淛 《五杂俎·物部四》:“澄心堂纸之外, 蜀 有玉版,有贡餘,有经屑,有表光。”
《漢語大詞典》:俳说(俳説)
戏笑嘲谑的言辞。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谐隐:“ 魏文 因俳説以著笑书。”新唐书·李藩传:“﹝ 王仲舒 等﹞为俳説廋语相狎昵。”
《漢語大詞典》:俳谐文(俳諧文)
内容诙谐、用以讽喻嘲谑的文字。隋书·经籍志著录有《诽谐文》多种。 宋 叶梦得 避暑录话卷下:“ 韩退之 作《毛颖传》,此本 南朝 俳谐文《驴九锡》《鷄九锡》之类而小变之耳。俳谐文虽出于戏,实以讥切当世封爵之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