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云雷(雲雷)
(1).云和雷。 汉 王充 论衡·儒增:“云雷在天,神於百物。” 宋 苏轼 《祈雨僧伽塔祝文》:“噫欠云雷,咳唾雨泽,救焚拯溺,不待崇朝。”《醒世姻缘传》第十六回:“一日,场内晒了许多麦,倐然云雷大作起来。”
(2).指云纹和雷纹。 汉 王充 论衡·儒增:“云罇刻画云雷之形。” 宋 范成大 《古鼎作香炉》诗:“云雷縈带古文章,子子孙孙永奉常。” 明 李东阳 《台寺夏日》诗:“云雷画壁丹青壮,神鬼虚堂世代遥。” 清 龚自珍 《伪鼎行》:“徒取云雷傅,汝败漆朽壤。”
(3).易·屯:“《彖》曰:屯,刚柔始交而难生,动乎险中,大亨贞。”按,《屯》之卦象为《坎》《震》下,《坎》之象为云,《震》之象为雷。因以“云雷”喻险难环境。 北周 庾信 《周柱国大将军长孙俭神道碑》:“道钟《屯》《剥》,世属云雷。” 宋 王禹偁 《刻石为丘行恭赞》序:“圣人创经纶之业,起草昧之时,云雷方兴,《屯》难必作,乃有忠果武勇之士以救之。”
(4).指不吉利的征兆。 宋 辛弃疾 《沁园春·城中诸公载酒入山遂破戒一醉》词:“ 杜康 初筮,正得云雷。” 邓广铭 笺注:“意谓 杜康 筮仕而得不吉利之《屯卦》,亦即预示酒及造酒之人均将遭受拒絶也。”
(5).易·屯:“《象》曰:云雷,《屯》,君子以经纶。”《屯》之卦象是为云雷聚,云行于上,雷动于下。按《象传》以雨比恩泽,以雷比刑。谓君子观此卦象和卦名,则善于兼用恩泽与刑罚,以经纬国家。南史·张弘策乐蔼等传论:“ 蔼 虽异帷幄之勋,亦讚云雷之业,其当官任事,宠秩不亦宜乎。”
(6).指经纬治理国家的人。 宋 陈师道 后山谈丛卷三:“廊庙佇徵于旧德,云雷始洽于新恩。” 金 元好问 《射虎》诗:“得意云雷捲勍敌,回头藜藿但空山。”
(7).行云下雨。 唐 卢纶 《寄赠库部王郎中》诗:“草木承风偃,云雷施泽均。” 刘初棠 校注:“周易·上经乾:‘云行雨施,天下平也。’此易雨为雷,调声以就平仄。”
(8).比喻波涛。波涛翻卷如云,奔腾之声如雷,故称。 宋 苏轼 《同正辅表兄游白水山》诗:“擘开翠峡走云雷,截破奔流作潭洞。” 金 元好问 《鹳雀崖北龙潭》诗:“云雷皷飞浪,喷薄齐万弩。”
《國語辭典》:雷动(雷動)  拼音:léi dòng
1.雷声震动。汉。司马相如〈子虚赋〉:「雷动猋至,星流霆击。」汉。贾谊〈旱云赋〉:「正惟布而雷动兮,相击冲而破碎。」
2.形容声音震动洪大,如同打雷一般。如:「欢声雷动」。《孽海花》第三五回:「满厅掌声雷动中,忽然从外面气急败坏、奔进一个人来,大家面色都吓变了。」
《國語辭典》:天声(天聲)  拼音:tiān shēng
1.上天的声响,如风雷之声。扬雄〈甘泉赋〉:「登长平兮雷鼓磕,天声起兮勇士厉。」唐。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七:「去影忽不见,回风送天声。」
2.比喻盛大的声威。《后汉书。卷二三。窦融列传》:「下以安固后嗣,恢拓境宇,振大汉之天声。」唐。崔日用〈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诗:「暂劳期永逸,赫矣振天声。」
《國語辭典》:雷鼓  拼音:léi gǔ
1.八面鼓。一种古代祭神时所用的大鼓。《周礼。地官。鼓人》:「以雷鼓鼓神祀,以灵鼓鼓社祭。」《荀子。解蔽》:「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
2.雷声。《文选。枚乘。七发》:「混混庉庉,声如雷鼓。」
《漢語大詞典》:雷门(雷門)
古代 会稽 (今 浙江 绍兴 )城门名。因悬有大鼓,声震如雷,故称。汉书·王尊传:“ 尊 曰:‘毋持布鼓过 雷门 !’” 颜师古 注:“ 雷门 , 会稽 城门也。有大鼓。 越 击此鼓,声闻 洛阳 ,故 尊 引之也。布鼓谓以布为鼓,故无声。” 元 吴昌龄《东坡梦》第一折:“小官在吾兄根前,念《满庭芳》一闋,却似持布皷而过 雷门 ,岂不惭愧。” 清 沈起凤 《谐铎·隔牖谈诗》:“汝 吴 下 阿蒙 ,輒敢高持布鼓,过我 雷门 。”
《漢語大詞典》:雷奔
亦作“ 雷渀 ”。 如雷之奔行。形容速度之快。 晋 左思 《蜀都赋》:“流汉汤汤,惊浪雷奔。”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三:“河流激盪,涛涌波襄,雷渀电洩,震天动地。” 元 尚仲贤《柳毅传书》第三折:“那一场,电走雷奔。[做见 钱塘君 科][唱]驾风云的叔父,你可也索是劳神。”
分類:如雷速度
《國語辭典》:雷音  拼音:léi yīn
1.雷鸣的声音。唐。徐坚《初学记。卷二。霁晴第八。诗》引南朝梁。简文帝 开霁诗:「雷音稍入岭,电影尚连城。」
2.形容车声宏大如雷鸣。唐。杜牧〈杜秋娘〉诗:「雷音后车远,事往落花时。」
3.佛教用语。佛说法的声音如雷鸣,故称为「雷音」。北周。庾信 陕州弘农郡五张寺经藏碑:「若夫法云深藏,师子雷音,梵志往生,声闻说戒,雪山罗汉之论,鹫岭菩提之法,本无极际,何可胜言。」
《漢語大詞典》:法雷
佛教语。谓佛法如雷,能惊觉群迷,故称。 南朝 梁简文帝 《南郊颂序》:“广行四等,被慈雨於枯眼;大阐三明,惊法雷於羣梦。”
《漢語大詞典》:车雷(車雷)
如雷的车声。 宋 韩琦 《上巳》诗:“絮雪暖迷 西苑 路,车雷晴起 曲江 尘。” 清 丘逢甲 《客楼夕感》诗:“茫茫泥雪征鸿急,隐隐车雷虏马骄。”
分類:如雷车声
《漢語大詞典》:雷驰(雷馳)
如雷之奔行。谓迅疾。 唐 贾至 《燕歌行》:“千营万队连旌旗,望之如火忽雷驰。” 唐 柳宗元 《晋问》:“ 河 鱼之大,上迎涛波,罗壅津涯,千里雷驰。”
分類:如雷迅疾
《漢語大詞典》:乘雷
谓发出雷声。 北周 庾信 《和李司录喜雨》诗:“离光初绕电,震气始乘雷。”
谓车轮声有如雷鸣。《楚辞·九歌·东君》:“驾龙輈兮乘雷,载云旂兮委蛇。” 胡文英 注:“乘雷,车乘之声如雷动也。”
《國語辭典》:轰鸣(轟鳴)  拼音:hōng míng
发出轰隆轰隆的大声。如:「这群车阵所经之地,轰鸣大作。」
《漢語大詞典》:雷纹(雷紋)
亦作“ 雷文 ”。 如雷电之形的花纹。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五:“辩古器则有所谓款识……其製作则有云纹、雷纹、山纹、轻重雷纹、垂花雷纹。” 元 马致远 《陈抟高卧》第一折:“定死知生,指迷归正,皆神应。蓍插方缾,香爇雷文鼎。”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一编第二章第五节:“ 殷 墟出土的司(祠)母戊鼎……鼎身以雷纹为地,上有龙纹盘绕,四角为饕餮纹。”
《漢語大詞典》:雷填
语出《楚辞·九歌·山鬼》:“雷填填兮雨冥冥。”谓如雷声轰隆。 元 陶安 《孔庙赋》:“晓鍤云合,昼杵雷填。”
《漢語大詞典》:雷呴
吼声如雷。文选·郭璞〈江赋〉:“圆渊九迴以悬腾,湓流雷呴而电激。” 张铣 注:“湓,突击。蹙如雷呴之声,疾如电光之激。”北齐书·文苑传·颜之推:“ 冰夷 风薄而雷呴, 阳侯 山载而谷沉。” 明 刘基 《郁离子·象虎》:“马雷呴而前,攫而噬之,颅磔而死。”
分類:吼声如雷
《國語辭典》:雷抃  拼音:léi biàn
拍掌的声音洪亮如打雷一般。汉。马融〈长笛赋〉:「失容坠席,搏拊雷抃。」三国魏。曹丕 弹棋赋:「于时观者莫不虚心竦踊,咸侧息而延伫。或雷抃以大噱,或惊悸而不能语。」
分類:雷击如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