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门下(門下)  拼音:mén xià
1.拜某人为师,成为某人的弟子。《文明小史》第二四回:「周学监拿了他三张银票,回去见了王总教,先探口气,说他同乡某人,怎样仰慕,怎样孝敬,要拜投门下的意思。」
2.投靠世族的食客。《史记。卷七七。魏公子列传》:「平原君门下闻之,半去平原君归公子,天下士复往归公子,公子倾平原君客。」《三国演义》第六回:「今钱粮缺少,洛阳富户极多,可籍没入官。但是袁绍等门下,杀其宗党而抄其家赀,必得巨万。」
3.职官名。南朝齐时,称侍中为「门下」。
4.对人的敬称。《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倘得门下做个盟主,可择日便离开,沿途杀掠回去。」《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四出》:「门下其声甚清,其韵又美。」
《國語辭典》:门下省(門下省)  拼音:mén xià shěng
职官名。本为秦、汉时服务皇室的机构,晋时始名门下省,掌献纳谏正及司进御之职。于元朝始废。因唐时一度更名为黄门省,且职掌枢要,故也称为「黄门」。
《國語辭典》:门第(門第)  拼音:mén dì
家族的社会地位及声望。《西游记》第二七回:「生了奴奴,欲扳门第,配嫁他人。」《红楼梦》第二五回:「你瞧瞧,人物儿、门第配不上?根基配不上?家私配不上?」也作「门楣」、「门阀」。
《國語辭典》:仁者  拼音:rén zhě
有仁德的人。《论语。宪问》:「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文选。司马相如。难蜀父老》:「仁者不以德来,强者不以力并。」
《國語辭典》:乃公  拼音:nǎi gōng
1.你的父亲。通常为父亲对子女的自称。《汉书。卷六六。陈万年传》:「乃公教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也作「乃父」、「乃翁」。
2.自称的傲慢语。《汉书。卷一。高帝纪上》:「汉王辍饭吐哺曰:『竖儒几败乃公事!』」
《漢語大詞典》:顽竖(頑豎)
顽劣的小子。对人的贬称。 北周 卫元嵩 《元包经·孟阴》:“无俾顽竖,以擅乃威权。”
《国语辞典》:丑丫头(丑丫头)  拼音:chǒu yā tou
1.称长相难看的女孩。如:「别说人家是丑丫头,说不定哪一天也会变成大美女喔!」
2.对人谦称自己年幼的女儿。如:「我这个丑丫头年纪虽小,却很懂事乖巧呢。」
《漢語大詞典》:海猴儿(海猴兒)
亦作“ 海里猴儿 ”。 对人的昵称。犹言好孩子。指心上人。海与好,猴与孩,均取其音近。 宋 苏轼 《减字木兰花·赠胜之》词:“海里猴儿奴子是。” 龙榆生 笺引 傅榦 曰:“海猴儿,言好孩儿。”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五:“欲问自家心头事,愿听我説似,这心头横儻箇海猴儿。”
《漢語大詞典》:泼污水(潑污水)
比喻对人或事进行诬蔑和攻击。《人民文学》1977年第11期:“这是多么好的一位农村基层干部,以身作则,率领群众远道拉沙,别人还向他身上泼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