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倒插  拼音:dào chā
作诗文时不拘常序,应先叙述的反而在后面补行插入。清。陈田《明诗纪事戊签。卷一九。王维桢。与张太谷书》:「若倒插顿挫之法,自少陵后,善用之者,空同一人而已。」
《國語辭典》:凌躐  拼音:líng liè
超出常理,错乱失序。《野叟曝言》第四三回:「定静安虑,一点也凌躐不得。」
《漢語大詞典》:顺言(順言)
(1).顺理的话。逸周书·常训:“顺言曰政,顺政曰遂。”
(2).附和对方的话。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吾顺言许之,所以从其意,使自安而不为备,因蓄士卒之力,一旦击之,所谓疾雷不及掩耳,兵之变化,固非一道也。”
(3).按通常顺序而言。 杨树达 《古书疑义举例续补·倒句例》:“‘有以也夫, 平公 之不霸也!’按:此文顺言之,当云:‘ 平公 之不霸也,有以也夫!’”
《國語辭典》:倒装(倒裝)  拼音:dào zhuāng
在语文中,为了某种修辞需要,刻意颠倒文法上的顺序。如唐朝王维的〈山居秋暝〉诗「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即为「竹喧浣女归,莲动渔舟下」的倒装。也作「倒置」。
《漢語大詞典》:淩躐
超越;超出寻常顺序。 清 何焯 义门读书记·论语下:“为学一凌躐便易怨天,一轻浮便易尤人。” 清 李鸿章 《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其铸钱、织布、挖河、犂田诸器,虽可仿製,但其法式同中有异,触类引伸,尚须考究;尤当权其轻重缓急,庶不致凌躐无序。” 清 俞樾 群经平议·仪礼二“乃陈币”:“入门之后,公与宾每门每曲揖,介与摈皆在后鴈行,则羣有司亦不得凌躐而前。”
《國語辭典》:千依百顺(千依百順)  拼音:qiān yī bǎi shùn
形容凡事顺从。《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凡是船家叫他做些什么,他千依百顺,替他收拾零碎,料理事务,真像个掌家的媳妇,伏侍公公一般。」《官场现形记》第五二回:「此时尹子崇只求银子到手,千依百顺,那是再要好没有。」也作「千依万顺」。
分類:常顺顺从
《漢語大詞典》:气决泉达(氣決泉達)
如气之逸出,泉水之流泻。比喻事情进行非常顺利。 汉 蔡邕 《袁满来碑铭》:“气决泉达,无所凝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