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全部 47分类词汇 47
《漢語大詞典》:郁郁(欝欝)
(1).浓烈貌,旺盛貌。 宋 毛滂 《蓦山溪·杨花》词:“叶依依,烟欝欝,依旧如张绪。” 明 何景明 《后白菊赋》:“曄丹华以欝欝,冒緑林而萋萋。”《封神演义》第六三回:“转日的,乃岭头松欝欝;生云的,乃崖下石磷磷。”
(2).忧闷貌。 宋 苏洵 《答陈公美》诗:“欝欝自不乐,谁为子悲哀。”《水浒传》第一一○回:“ 宋江 自此去了五个弟兄,心中好生欝欝不乐。”
《國語辭典》:沉沉  拼音:chén chén
1.盛大的样子。《淮南子。俶真》:「不以曲故,是非相尤。茫茫沉沉,是谓大治。」
2.宫室深邃的样子。唐。魏徵 暮秋言怀诗:「沉沉蓬莱阁,日夕乡思多。」宋。洪迈《夷坚丁志。卷二。张敦梦医》:「大屋沉沉如王居,立俟门左,吏导之使入。」
3.形容水深的样子。唐。刘禹锡〈怀妓〉诗四首之四:「三山不见海沉沉,岂有仙踪更可寻。」
4.形容声音悠远而深沉。唐。李商隐〈河内〉诗二首之一:「鼍鼓沉沉虬水咽,秦丝不上蛮弦绝。」
5.形容夜深的样子。宋。苏轼 春夜诗:「歌管楼台声细细,鞦韆院落夜沉沉。」
6.形容心事沉重。唐。王建〈将归故山留别杜侍御〉诗:「沉沉百忧中,一日如一生。」
7.形容音信杳然。唐。杜牧 诗:「三十六宫秋夜深,昭阳歌断信沉沉。」
8.形容深隐沉静的样子。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诗:「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國語辭典》:莽莽  拼音:mǎng mǎng
1.草木茂盛幽深的样子。《楚辞。屈原。九章。怀沙》:「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
2.渺无边际的样子。唐。杜甫 秦州杂诗二○首之七:「莽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唐。岑参〈走马川行奉封大夫出师西征〉诗:「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國語辭典》:蔼蔼(藹藹)  拼音:ǎi ǎi
1.茂盛的样子。晋。陶渊明〈和郭主簿〉诗:「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晋。束皙〈补亡诗〉六首之五:「瞻彼崇丘,其林蔼蔼。」
2.盛大众多的样子。《诗经。大雅。卷阿》:「蔼蔼王多吉士,维君子使媚于天子。」晋。左思〈咏史诗〉八首之五:「峨峨高门内,蔼蔼皆王侯。」
3.尽力。《尔雅。释训》:「蔼蔼萋萋,臣尽力也。」
4.月光微暗的样子。汉。司马相如〈长门赋〉:「望中庭之蔼蔼兮,若季秋之降霜。」南朝宋。谢庄〈怀园引〉:「朱光蔼蔼云英英,新禽喈喈又晨鸣。」
《國語辭典》:拂拂  拼音:fú fú
风轻吹的样子。唐。吴融 秋色诗:「染不成乾画未销,霏霏拂拂又迢迢。」
《國語辭典》:芃芃  拼音:péng péng
繁茂的样子。《诗经。鄘风。载驰》:「我行其野,芃芃其麦。」宋。曾巩〈泰山谢雨文〉:「黍芃芃而擢秀,粟薿薿而敷荣。」
《國語辭典》:言言  拼音:yín yín
和悦而恭敬的样子。《礼记。玉藻》:「君子之饮酒也,受一爵而色洒如也,二爵而言言斯。」
分類:威严和敬
《國語辭典》:蔽芾  拼音:bì fèi
茂盛的样子。《诗经。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宋。朱熹《诗集传。卷一。召南。甘棠》:「蔽芾,盛貌。」
《漢語大詞典》:郁然(鬱然)
(1).繁盛貌;兴盛貌。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原道:“夫以无识之物,鬱然有彩,有心之器,其无文歟?”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 驪山 华清宫 天宝 中植松柏,徧满巖谷,望之鬱然。”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四篇:“於是 枚乘 《七发》, 扬雄 《连珠》,抒愤之文,鬱然盛起。”
(2).高出貌。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穀水:“望 朱雀闕 ,其上鬱然与天连,是明峻极矣。” 清 黄宗羲 《万悔庵先生墓志铭》:“﹝先生﹞举 崇禎 丙子乡试,鬱然领袖名士。”
(3).悠远貌。 南朝 齐 张充 《与尚书令王俭书》:“不觉鬱然千里,路阻山川,每至西风,何尝不眷。”
(4).愁闷貌。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诗之六十四:“念我平居时,鬱然思妖姬。” 唐 孙樵 《序陈生举进士》:“丧家途歉,志用不通,鬱然而居者有年矣。”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华子西:“ 华 鬱然不得志,有动摇大臣意。”
《國語辭典》:童童  拼音:tóng tóng
1.树叶浓密而下垂的样子。《三国志。卷三二。蜀书。先主备传》:「舍东南角篱上有桑树生高五丈馀,遥望见童童如小车盖。」
2.树木无枝叶,光秃秃的样子。汉。无名氏〈别诗〉三首之三:「童童孤生柳,寄根河水泥。」宋。梅尧臣〈杨公蕴之华亭宰〉诗:「今年拗都尽,秃株立童童。」
3.光洁的样子。汉。高诱 淮南子叙:「时民歌之曰:『一尺绘,好童童。』」
《漢語大詞典》:阿那
鲜卑 族姓氏。 北周 有 阿那瓌 ,见周书·杨宽传
《國語辭典》:蒙蒙  拼音:méng méng
1.昏暗不明。《汉书。卷一○○。叙传上》:「昒昕寤而仰思兮,心蒙蒙犹未察。」
2.萌生。《大戴礼记。夏小正》:「日冬至,阳气至始动,诸向生皆蒙蒙符矣。」
3.形容多而密布的样子。《楚辞。东方朔。七谏。自悲》:「何青云之流澜兮,微霜降之蒙蒙。」
《國語辭典》:濛濛  拼音:méng méng
1.形容水气绵细密布的样子。晋。陶渊明〈停云〉诗:「霭霭停云,濛濛时雨。」《三国演义》第一○○回:「三将不能相顾,只管乱撞,但见愁云漠漠,惨雾濛濛。」
2.迷茫不清的样子。唐。白居易 江夜舟行诗:「烟澹月濛濛,舟行夜色中。」唐。岑参〈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诗:「五陵北原上,万古青濛濛。」
《國語辭典》:矇矇  拼音:méng méng
昏暗不明。引申为不明理、不开通。《文选。班固。幽通赋》:「昒昕寤而仰思兮,心矇矇犹未察。」
《國語辭典》:薿薿  拼音:nǐ nǐ
草木茂盛的样子。《诗经。小雅。甫田》:「今适南亩,或耘或耔,黍稷薿薿。」唐。柳宗元〈礼部贺嘉禾及芝草表〉:「既呈薿薿之祥,更睹煌煌之秀。」也作「儗儗」。
《漢語大詞典》:杳蔼(杳藹)
亦作“ 杳靄 ”。
(1).茂盛貌。 汉 陈琳《柳赋》:“蔚曇曇其杳蔼,象翠盖之葳蕤。” 唐 王昌龄 《山中别庞十》:“琼树方杳靄,凤兮保其贞。” 明 杜岕 《燕子矶眺雪》诗:“扳萝松杳靄,步壑石竛竮。”
(2).幽深渺茫貌。 宋 欧阳修 《有美堂记》:“而 闽 商海贾,风帆浪舶,出入於江涛浩渺、湮云杳靄之间。” 清 陈维嵩 《齐天乐·枫桥夜泊》词:“不管人愁,棹歌杳靄掠波去。” 清 刘大櫆 《贲趾堂记》:“雨暘寒暑之变化,草木云烟之杳靄,隐见出没,时时献纳于窗欞几席之间。”
(3).云雾飘缈貌。 唐 韩翃 《题荐福寺衡岳暕师房》:“晚送门人出,鐘声杳靄间。” 宋 苏轼 《初入庐山》诗之二:“自昔怀清赏,神游杳蔼间。” 清 曹寅 《署楼寓目成咏》:“ 顿丘 柳色乱烟鬟, 胥浦 渔帆杳靄间。”
《國語辭典》:莘莘  拼音:shēn shēn
众多的样子。如:「莘莘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