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烟火(煙火)  拼音:yān huǒ
1.煮饭的炊烟和柴火。《后汉书。卷一八。吴盖陈臧列传。吴汉》:「于是飨士秣马,闭营三日不出,乃多树幡旗,使烟火不绝,夜衔枚引兵与刘尚合军。」《五代史平话。晋史。卷下》:「今大军去恒州咫尺,烟火相望。」
2.人烟,人口集居的地方。《史记。卷二五。律书》:「粟至十馀钱,鸣鸡吠狗,烟火万里,可谓和乐者乎!」
3.熟食。如:「道教称辟谷为不食烟火。」也称为「烟火食」。
4.一种用硝石夹杂其他化学药品制成的物品,燃烧时喷射出各种变幻灿烂的形状,供游戏观赏之用。《老残游记》第二回:「这一出之后,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
5.战场上的烽火。金。元好问 杂著诗九首之八:「昨日东周今日秦,咸阳烟火洛阳尘。」
6.火警。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七。禁城九厢坊巷》:「各厢一员小使臣注授,任其烟火盗贼,收解所属。」
7.礼拜神佛、祭祀祖先的香火。唐。李绅〈忆登栖霞寺峰〉诗:「香印烟火息,法堂钟磬馀。」
8.子嗣、后代。如:「身为独子的他不幸亡故,张家的烟火从此中断了。」
《國語辭典》:香火  拼音:xiāng huǒ
1.供佛敬神所点的香灯和蜡烛。《南齐书。卷四○。武十七王列传。临贺王子岳》:「延兴建武中,凡三诛诸王,每一行事,高宗辄先烧香火,呜咽涕泣。」《红楼梦》第五四回:「有一个性急的人等不得,便偷著拿香火点著了。」
2.祭祀祖先用的香烛。后多用以指子孙或文化的传承者。《警世通言。卷一六。小夫人金钱赠年少》:「员外何不取房娘子,生得一男半女,也不绝了香火。」
3.庙寺中掌理烧香、点灯等杂务的人。《醒世恒言。卷三。卖油郎独占花魁》:「父亲秦良,十三岁上将他卖了,自己在上天竺去做香火。」
4.盟誓。古人结盟,多设香火以告神。《北齐书。卷一。神武帝纪上》:「兆曰:『香火重誓,何所虑也?』绍宗曰:『亲兄弟尚尔难信,何论香火!』」
5.进香、朝拜之事。如:「这庙里香火很盛。」
《國語辭典》:香火因缘(香火因緣)  拼音:xiāng huǒ yīn yuán
前世共修所结的缘分。《北齐书。卷三二。陆法和传》:「但于空王佛所与主上有香火因缘,见主人应有报至,故求援耳。」唐。白居易〈喜照密闲实四上人见过〉诗:「臭帑世界终须出,香火因缘久愿同。」
《國語辭典》:馨香  拼音:xīn xiāng
芳香。《书经。君陈》:「至治馨香,感于神明,黍稷非馨,明德惟馨。」《三国演义》第八九回:「篱落之中,有数间茅屋,闻得馨香喷鼻。」
《國語辭典》:馨香祷祝(馨香禱祝)  拼音:xīn xiāng dǎo zhù
虔诚的焚香,向神祷告祝愿。后形容真诚的盼望。如:「生活安乐,是我们大家所馨香祷祝的。」清。徐珂《清稗类钞。讥讽类。周明斋断章取义》:「宫室之美,妻妾之奉,固人人所馨香祷祝而欲得之,且百出其计,降志辱身以力求之者。」
分類:真诚期望
《漢語大詞典》:疏烟(疏煙)
亦作“踈烟”。 谓香火冷落。 清 然修 《金山》诗:“ 蘄王 有庙踈烟冷, 郭璞 无坟乱石多。”
分類:香火冷落
《國語辭典》:庙祝(廟祝)  拼音:miào zhù
主管庙内香火事务的人。《水浒传》第二回:「你可今晚先去,分付庙祝,教他来日早些开庙门。」《文明小史》第七回:「那庙祝本是一个乡愚,见此情形,早已吓昏,索索的抖作一团,那里还能说出话来。」也称为「庙公」、「祠祝」。
《漢語大詞典》:沈燎
亦作“沉燎”。 沉香火。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惠休〈别怨〉》:“膏鑪絶沉燎,綺席生浮埃。” 宋 高似孙 纬略·沉香山火:“ 隋主 除夜设火山数十,尽用沉香木根。火山暗,则以甲煎沃之,香闻十里。 江淹 诗:‘金炉絶沉燎,綺席生浮埃。’则‘沉燎’始於 梁 矣。 李商隐 诗:‘沉香甲煎为沉燎,玉液琼酥作寿杯。’当用前事。 李白 诗:‘博山炉中沉香火,双烟一气凌紫霞’……三诗皆用‘沉香火’,即所谓沉燎也。” 清 吴伟业 《思陵长公主挽诗》:“沉燎熏炉细,流苏宝盖香。” 靳荣藩 注引 张如哉 曰:“沉燎,沉水香也。”
分類:沉香香火
《漢語大詞典》:题疏(題疏)
(1).指古代药局配药后,在药物外囊标注药名、服法、用量以及禁忌等事项。《唐律疏议·杂律·医合药不如方》:“诸医为人合药,及题疏、针刺,误不如本方,杀人者,徒二年半。”
(2).署名于寺院疏头,多为资助香火费用。疏,僧道拜忏时所焚化的祝告文,借指化缘簿。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五娘到京知夫行踪》:“[末]枉了教人题疏。[旦]你衣裳敢是借来?”
(3).犹上奏。 清 李渔 《风筝误·请兵》:“如今求老爷题疏,请朝廷另选精壮的来代职,将官们情愿降级调用。”参见“ 题本 ”。
《國語辭典》:题本(題本)  拼音:tí běn
明、清时,凡有关军事、钱粮、地方民务等大小公事,由官员用印具题,送通政司转交内阁入奏的文书。与奏本不同。《红楼梦》第一八回:「贾政方略心意宽畅,又请贾母等到园中,色色斟酌,点缀妥当,再无一些遗漏不当之处了,于是贾政方择日题本。」
《漢語大詞典》:香洞
(1).指和尚头上的戒疤。《官场现形记》第三八回:“如是者一个个头上就同骨牌攒了眼的一样,这地方永远不生头髮,其名又谓‘烧香洞’。凡有香洞和尚,到那里都好掛单,有饭吃,大家都肯布施他,要説是没有香洞,大家都叫他野和尚,可是没有人理的。”
(2).在信件上用香火烧成的洞。表示事情紧迫。《负曝闲谈》第一回:“ 周老三 随即替他姐夫写了一封信,烧上许多香洞,专门派了一个人下去,把 陆鹏 逼了上来。”
《國語辭典》:香火情  拼音:xiāng huǒ qíng
于神明前焚香立誓的情义。《新唐书。卷二一五。突厥传上》:「又驰骑语突利曰:『尔往与我盟,急难相助,今无香火情耶?能一决乎?』」明。陈继儒《李公子传》:「君老于诗者也,不为美人更之,乃含糊作影子过耶?是必容香火情!」
《漢語大詞典》:燃顶(燃頂)
以香火烧灼头顶,表示虔诚。一种假借或误解佛教的“无义苦行”。《宣和遗事》前集:“ 大观 四年,禁燃顶、炼臂、刺血、断指之类。” 宋 王明清 挥麈后录卷四:“奈何都民朝夕思念,燃顶炼臂,延颈跋踵,以望御车之尘也?”
《國語辭典》:香公  拼音:xiāng gōng
寺庙中主管香火之事的人。《二刻拍案惊奇》卷三:「时常叫香公送茶来,或者请过庵中清话。」
《漢語大詞典》:月例香供银子
施主按月给庙宇道观供奉神佛的香火银。也称“月例银子”
《漢語大詞典》:司祝
(1).祭祀中致祷辞的人。清史稿·礼志四:“司祝献酒,举神刀,祷祝。”
(2).指庙宇中管香火的人。《大马扁》第八回:“凑巧观音堂的司祝因年老不大浓睡,却起来开了庙门乘凉,且看月色。”
《國語辭典》:香火道人  拼音:xiāng huǒ dào rén
庙宇中管理烧香、点灯等杂事的人。《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荆公默诵此诗一遍,问香火道人:『此诗何人所作?』」
《国语辞典》:生佛万家(生佛万家)  拼音:shēng fó wàn jiā
旧时良善的官吏,万家皆以香火祭祀,祝其早升佛土。形容一个人恩泽广被,为众人的活菩萨。也作「万家生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