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出神  拼音:chū shén
1.神魂飞出躯体之外。《西游记》第二七回:「原来行者那一棒不曾打杀妖精,妖精出神去了。」
2.精神专注于某事而发怔。《红楼梦》第一三回:「今见贾珍苦苦的说到这步田地,心中已活了几分,却又眼看著凤姐出神。」《文明小史》第五四回:「出神细看,看完了一遍。」
《漢語大詞典》:鬼出神入
见“ 鬼出电入 ”。
《國語辭典》:鬼出电入(鬼出電入)  拼音:guǐ chū diàn rù
形容变幻神速,如鬼神般无形,如雷电般迅急。《淮南子。原道》:「鬼出电入,龙兴鸾集。」
分類:变幻莫测
《漢語大詞典》:出神入定
形容聚精会神。 康濯 《东方红》第十章:“ 杨殿山 和 刘成旺 都对这件事十分注意,一定要大家详细介绍那每一户、每个人的种种缘由,并且出神入定一般默默地听得十分严肃。” 康濯 《春种秋收·公社的秧苗》:“他正站在薯秧炕边,拿着一本技术书,出神入定地在钻研什么事。”
分類:聚精会神
《國語辭典》:出神入化  拼音:chū shén rù huà
形容技艺已到达高超绝妙的境界。《隋唐演义》第四九回:「亏得其子罗成,年少英雄,有万夫不当之勇,其父授的一条罗家枪,使得出神入化。」《文明小史》第六○回:「见这个手卷画著许多乞丐,也有弄蛇的,也有牵猴子的,约略数去,约有三十几个,用笔真是出神入化,平中丞连连赞好。」
《漢語大詞典》:忘神
(1).犹忘情。不能控制感情。红楼梦第一○九回:“ 寳玉 已经忘神,便把 五儿 的手一拉。”
(2).犹出神。精神高度集中而发呆的样子。 郭沫若 《一只手》:“他在自己的唇边浮着会心的微笑,忘神地看见烟斗上的烟子在空中打着圈儿。”
(3).绝思忘虑。朦胧恍惚的精神状态。 郭沫若 《脱离蒋介石以后》八:“死后我想是最恬静也没有的,那儿,就是宗教家所幻想的天堂,文学家所幻想的乐园,比抽大烟上了瘾的人所感受的那种忘神状态恐怕还要愉快。”
《漢語大詞典》:凝魂
神思专注;出神。 唐 杜牧 《代人作》诗:“楼高春日早,屏束麝烟堆。盼眄凝魂别,依稀梦雨来。” 宋 李之仪 《南乡子·端午》词:“泪眼转天昏,去路迢迢隔九门。角黍满盘无意举,凝魂。不为当时泽畔痕。” 宋 周邦彦 《月下笛》词:“夜沉沉,雁啼甚哀,片云尽卷清漏滴。黯凝魂,但觉龙吟万壑天籟息。”
《漢語大詞典》:消凝
销魂,凝神。谓因伤感而出神。 宋 柳永 《夜半乐》词:“对此嘉景,顿觉消凝,惹成愁绪。” 宋 徐介 《耒阳杜工部祠堂》诗:“消凝伤往事,斜日隐頽垣。” 宋 张孝祥 《六州歌头》词:“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黯消凝。”
《漢語大詞典》:回神
口语:∶从惊诧、恐慌、出神等状态中恢复正常
一个黑影突然冲过来,把他惊呆了,等他回神过来,那人早已跑远了
《漢語大詞典》:企竦
举踵而立,形容看得出神。《文选·曹植〈求自试表〉》:“夫临博而企竦,闻乐而窃抃者,或有赏音而识道也。” 李善 注:“説文曰:‘博,局戏也,大箸十二棊。’又曰:‘企,举踵也。’竦,犹立也。”
《国语辞典》:看呆  拼音:kàn dāi
形容看得出神。《文明小史》第四○回:「钮逢之虽是个维新人讲究天足的,到此也不禁看呆了,钉著脚儿不动。」也作「看呆」。
《漢語大詞典》:抵牙儿(抵牙兒)
托腮。出神貌。 明 吴昆麓 《玉包肚·如梦曲》:“抵牙儿想得心痴,猛抬头似遇嬋娟。”
分類:出神神貌
《國語辭典》:目不转睛(目不轉睛)  拼音:mù bù zhuǎn jīng
眼睛动也不动。形容凝神注视的样子。《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便立在一边偷看那人,目不转睛。」《三国演义》第八回:「貂蝉便坐于允侧。吕布目不转睛的看。」也作「目不转视」。
《漢語大詞典》:灵谈鬼笑(靈談鬼笑)
谓巫者装出神鬼附体,并表演出它们的音容笑貌。晋书·夏统传:“其从父 敬寧 祠先人,迎女巫 章丹 、 陈珠 二人……﹝ 统 ﹞入门,忽见 丹珠 在中庭,轻步佪舞,灵谈鬼笑,飞触挑柈,酬酢翩翻, 统 惊愕而走。”亦省作“ 灵谈 ”。 清 唐孙华 《吴歈为陈沧洲太守作》诗:“ 吴 俗喜淫祀,灵谈舞 陈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