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大略  拼音:dà lüè
1.大概、大要。《庄子。大宗师》:「未可知也,我为汝言其大略。」《红楼梦》第四八回:「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
2.远大的谋略。《史记。卷九七。郦生传》:「吾闻沛公慢而易人,多大略,此真吾所愿从游,莫为我先。」《晋书。卷一。宣帝纪》:「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
《國語辭典》:雄才大略  拼音:xióng cái dà lüè
杰出的才能和谋略。唐。王勃 三国论:「其雄才大略,经纬远图,求之数君,并无取焉。」明。张凤翼《红拂记》第二出:「少小推英勇,论雄才大略,韩、彭伯仲。」也作「雄材伟略」。
《漢語大詞典》:雄材大略
杰出的才能和伟大的谋略。汉书·武帝纪赞:“如 武帝 之雄材大略,不改 文 景 之恭俭以济斯民,虽所称何有加焉!” 三国 魏 曹植 《汉二祖优劣论》:“然彼之雄材大略,俶儻之节,信当世至豪健壮杰士也。”亦作“ 雄才大略 ”。旧唐书·李密传:“以足下之雄才大略,士马精勇,席卷二京,诛灭暴虐,则 隋 氏之不足亡也。” 老舍 《赵子曰》第四:“这样的举动与运用秘密的能力,非天生的雄才大略不办。”
《漢語大詞典》:雄材大略
杰出的才能和伟大的谋略。汉书·武帝纪赞:“如 武帝 之雄材大略,不改 文 景 之恭俭以济斯民,虽所称何有加焉!” 三国 魏 曹植 《汉二祖优劣论》:“然彼之雄材大略,俶儻之节,信当世至豪健壮杰士也。”亦作“ 雄才大略 ”。旧唐书·李密传:“以足下之雄才大略,士马精勇,席卷二京,诛灭暴虐,则 隋 氏之不足亡也。” 老舍 《赵子曰》第四:“这样的举动与运用秘密的能力,非天生的雄才大略不办。”
《国语辞典》:安大略湖  拼音:ān dà lüè hú
Ontario Lake
湖泊名。位于北美洲,为大湖区最东和最小的湖。面积约二万七千二百平方英里,最深处八百零二英尺。
《漢語大詞典》:宏才大略
亦作“ 宏材大略 ”。 杰出的才能和谋略。 宋 苏洵 《上皇帝书》:“若其宏才大略,不乐於小官而无闻焉者,使两制得以非常举之。” 明 唐顺之 《与王稚川少卿》:“縉绅及同志皆言翰苑中惟公宏才大略,素抱经济之长,内外重寄,无所不宜。”《老残游记》第六回:“阁下如此宏材大略,不出来做点事情,实在可惜。”
《國語辭典》:宏材大略  拼音:hóng cái dà lüè
杰出的才能与谋略。《老残游记》第六回:「阁下如此宏材大略,不出来做点事情实在可惜!」
《漢語大詞典》:宏才大略
亦作“ 宏材大略 ”。 杰出的才能和谋略。 宋 苏洵 《上皇帝书》:“若其宏才大略,不乐於小官而无闻焉者,使两制得以非常举之。” 明 唐顺之 《与王稚川少卿》:“縉绅及同志皆言翰苑中惟公宏才大略,素抱经济之长,内外重寄,无所不宜。”《老残游记》第六回:“阁下如此宏材大略,不出来做点事情,实在可惜。”
《國語辭典》:仿佛  拼音:fǎng fú
似乎、好像、近似。《文选。司马相如。长门赋》:「时仿佛以物类兮,象积石之将将。」《文选。潘岳。寡妇赋》:「耳倾想于畴昔兮,仿佛乎平素。」也作「彷佛」、「髣髴」。
《國語辭典》:卤莽(鹵莽)  拼音:lǔ mǎng
粗鲁、莽撞。《文明小史》第九回:「本来府大夫做的也忒卤莽些,要捐地方上的钱,也没有通知我们一声。」也作「鲁莽」。
《國語辭典》:大数(大數)  拼音:dà shù
1.注定的命运气数。亦指寿数。《礼记。月令》:「凡举大事,毋逆大数,必顺其时,慎因其类。」
2.大计。《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故知者决之断也,疑者事之害也,审毫离釐之小计,遗天下之大数。」
3.约计的整数。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六:「陈恕为三司使,上命其以中外钱粮大数以闻。」
《國語辭典》:大较(大較)  拼音:dà jiào
1.大略、大概。《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夫山西饶材、竹、谷、纑、旄、玉石;……此其大较也。」
2.大法。《史记。卷二五。律书》:「岂与世儒闇于大较,不权轻重。」
《漢語大詞典》:厓略
梗概;大略。 清 龚自珍 《六经正名答问四》:“《曾子》十八篇亡,厓略稍稍见,《大戴》又有功焉。”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十六》:“或可或否之间,见仁见智,中人每二三焉,或见其厓略,不见其层折。” 鲁迅 《古籍序跋集·〈云谷杂记〉序》:“今此卷虽残闕而厓略故在,传之世间,当亦 越 人之责耶?”
分類:梗概大略
《漢語大詞典》:大域
大略;梗概。《孔子家语·入官》:“故君子南面临官大域之中而公治之。” 王肃 注:“大域,犹辜较也。” 三国 魏 嵇康 《声无哀乐论》:“夫人心不欢则慼,不慼则欢,此情志之大域也。”
《漢語大詞典》:辜较(辜較)
(1).搜刮聚敛。指对财利的把持。《后汉书·皇后纪下·孝仁董皇后》:“交通州郡,辜较在所珍宝货赂,悉入西省。”后汉书·宦者传·单超:“兄弟姻戚皆宰州临郡,辜较百姓,与盗贼无异。” 章炳麟 《代议然否论》:“官设工场,辜较其所成之直,四分之以为餼廪。”
(2).大略;大概。《孝经·天子》“盖天子之孝也” 邢昺 疏:“ 孔 传云:‘盖者,辜较之辞。’ 刘炫 云:‘辜较,犹梗概也。’”
(3).比较。 章炳麟 《五朝法律索隐》:“驰説者不暇钩校,而空尊尚西方,或沾沾欲復《唐律》,此皆目録辜较之学。” 蔡元培 《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上之所著,仅具辜较,神而明之,在心知其意者。”
(4).查对;计点。 章炳麟 《政闻社社员大会破坏状》:“然以之清丈田亩,辜较粟米,虽有其术,而不能行。”
《漢語大詞典》:总略(總略)
(1).犹大略。 汉 仲长统 《昌言》:“教有道,禁不义,而身以先之,令德者也。身不能先,而总略能行之,严明者也。”
(2).犹综览。 王闿运 《〈八代文粹〉序》:“昔良史总略羣书,本於六艺,岂独折衷於圣典,盖亦探究其渊源。”
(3).犹概要。
分類:大略概要
《漢語大詞典》:觕义(觕義)
大略。 章炳麟 《菌说》:“虽然, 禹 与 箕子 之陈《洪范》,亦草创之初得其觕义耳!”
分類:大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