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盛衰  拼音:shèng shuāi
兴盛与衰亡。《儒林外史》第一八回:「所以一篇文章,不但看出这本人的富贵福泽,并看出国运的盛衰。」
《国语辞典》:盛衰利害  拼音:shèng shuāi lì hài
兴盛、衰亡、获利、受损,比喻世事的各种变化。《列子。仲尼》:「盛衰利害不能易,哀乐不能移。」
《国语辞典》:盛衰荣枯(盛衰荣枯)  拼音:shèng shuāi róng kū
繁荣兴盛与衰败没落。如:「九份的建筑,忠实地反映了当地矿业的盛衰荣枯。」
《国语辞典》:盛衰相乘  拼音:shèng shuāi xiāng chéng
相乘,比喻相互消长。盛衰相乘指世事的兴盛衰微,相互消长。宋。辛弃疾〈论荆襄上流为东南重地〉:「以古准今,盛衰相乘,物理变化,圣人处之,岂非慄慄危惧,不敢自暇之时乎?」
《國語辭典》:盛衰荣辱(盛衰榮辱)  拼音:shèng shuāi róng rù
兴盛、衰微、荣耀、耻辱,比喻人世间的各种变迁。明。方孝孺〈文会疏〉:「虽盛衰荣辱,所遇难齐,而道德文章,俱垂不朽。」
《国语辞典》:盛衰兴废(盛衰兴废)  拼音:shèng shuāi xīng fèi
比喻世事兴盛衰微的变迁。宋。王安石〈祭欧阳文忠公文〉:「呜呼!盛衰兴废之理,自古如此。」宋。西湖老人〈繁胜录叙录〉:「桑海之馀,获睹秘籍,益不能无盛衰兴废之感矣。」
《漢語大詞典》:废兴(廢興)
(1).盛衰;兴亡。《孟子·离娄上》:“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汉书·董仲舒传》:“ 孔子 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也。故治乱废兴在於己。” 清 洪升 《京东杂感》诗:“远望穷高下,孤怀感废兴。” 叶剑英 《八十抒怀》诗:“八十毋劳论废兴,长征接力有来人。”
(2).指官吏的晋升和黜退。周礼·地官·遂大夫:“凡为邑者,以四达戒其功事,而诛赏废兴之。”
《國語辭典》:升降  拼音:shēng jiàng
1.上升与下降。《礼记。曲礼上》:「升降不由阼阶,出入不当门隧。」《文选。左思。魏都赋》:「习步顿以升降,御春服而逍遥。」
2.盛衰。《书经。毕命》:「道有升降,政由俗革。」
3.增减。《新唐书。卷五一。食货志一》:「然是时天下户未尝升降。」
《國語辭典》:盈虚(盈虛)  拼音:yíng xū
1.盛衰消长。《庄子。秋水》:「察乎盈虚,故得而不喜,失而不忧。」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书记》:「式者,则也。阴阳盈虚,五行消息,变虽不常,而稽之有则也。」
2.圆缺。唐。徐敞〈圆灵水镜〉诗:「明灭沦江水,盈虚逐砌蓂。」宋。苏轼 赤壁赋:「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國語辭典》:消长(消長)  拼音:xiāo zhǎng
1.减少与增加。宋。苏轼〈赤壁赋〉:「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2.生态上指同一个环境内,原有的生物群聚可以作暂时或永久的消失,而由另一新群聚所取代。其中的植物、动物相改变会逐渐趋于极盛期,此种交替的现象,即称为「消长」。
《國語辭典》:荣悴(榮悴)  拼音:róng cuì
1.草木的盛衰。晋。陶渊明〈形赠影〉诗:「草木得常理,霜露荣悴之。」
2.比喻人的穷通。《文选。潘岳。秋兴赋》:「虽末世之荣悴兮,伊人情之美恶。」《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人生寄身于太虚之中,其间荣悴悲欢,得失聚散,彼死此生,变形换壳,如梦一场。」
《國語辭典》:隆替  拼音:lóng tì
兴衰。《晋书。卷八○。王羲之传》:「悠悠者以足下出处足观政之隆替,如吾等亦谓为然。」《文选。潘岳。西征赋》:「人之升降,与政隆替。」
分類:盛衰兴废
《漢語大詞典》:九六
(1).《易·乾》“初九” 唐 孔颖达 疏:“七为少阳,八为少阴,质而不变,为爻之本体;九为老阳,六为老阴,文而从变,故为爻之别名。”因以“九六”泛指阴阳及柔刚等属性。汉书·律历志上:“九六,阴阳夫妇子母之道也。” 唐 吕岩 《七言》诗之十八:“九六相交道气和,河车昼夜迸金波。”
(2).借指盛衰。 前蜀 杜光庭 《奉化宗祐侍中黄箓斋词》:“乾刚坤载,不能排九六之期;蟾魄乌轮,不能革盈亏之势。”
(3).“阳九百六”之略语。古代道家称天厄为“阳九”,地厄为“百六”。因以“九六”指灾难或厄运。 宋 李纲 《道君太上皇帝升遐慰表》:“国家钟九六之运,鑾舆有沙漠之行。”
《漢語大詞典》:成衰
盛衰。《韩诗外传》卷五:“夫五色虽明,有时而渝。丰交之木,有时而落,物有成衰,不得自若。”
分類:盛衰
《漢語大詞典》:荣瘁(榮瘁)
犹盛衰。 宋 苏轼 《和三舍人省上》:“纷纷荣瘁何能久,云雨从来翻覆手。” 梁启超 《论国家思想》:“耗矣哀哉,吾 中国 人之无国家思想也。其下焉者,唯一身一家之荣瘁是问。”
分類:盛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