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着 → 着著”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着手(著手)
犹上当,落入圈套。《水浒传》第四三回:“且説 朱贵 、 朱富 当夜煮熟了肉,切做大块,将药来拌了。连酒装做两担。带了二三十箇空碗,又有若干菜蔬,也把药来拌了。恐有不吃肉的,也教他着手。”
《國語辭典》:著手  拼音:zhuó shǒu
1.下手、动手、开始作。如:「她著手编一本诗选。」
2.使用力气。《晋书。卷三四。列传。杜预》:「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无复著手处也。」
3.遭受算计。《水浒传》第四三回:「又有若干菜蔬,也把药来拌了。恐有不吃肉的,也教他著手。」
4.抓到机会,得手。《喻世明言。卷二六。沈小官一鸟害七命》:「张公自道著手了,便道:『本不当计较,只是爱者如宝,添些便罢。』」
《漢語大詞典》:着手生春(著手生春)
见“ 著手成春 ”。
《國語辭典》:著手成春  拼音:zhuó shǒu chéng chūn
本指作诗下笔自然,呈现生机盎然的气象。语出唐。司空图《诗品。自然》:「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著手成春。」后常用以称誉大夫的医术高明,能治瘉沉痾。也作「著手回春」。
《国语辞典》:大处著眼,小处著手(大处著眼,小处著手)  拼音:dà chù zhuó yǎn,xiǎo chù zhuó shǒu
从大局出发,从小地方做起。如:「咱们做事应从大处著眼,小处著手,才不会自乱阵脚。」
《国语辞典》:著手回春  拼音:zhuó shǒu huí chūn
称誉大夫的医术高超,能使重病痊瘉。参见「著手成春」条。如:「他行医,经验丰富,著手回春,挽救了不少人的生命。」
《国语辞典》:著手脚(著手脚)  拼音:zháo shǒu jiǎo
上当、中圈套。如:「小心防患,免著手脚。」
分类:上当圈套
《高级汉语词典》:背着手  拼音:bèi zhe shǒu
双手放在背后交叉握着
《高级汉语词典》:络着手
缠着手
《漢語大詞典》:磨扇坠着手(磨扇墜着手)
谓手上带着沉重的东西。比喻困难。 元 秦简夫《东堂老》第一折:“当要一千锭,则要五百锭;当要五百锭,则要二百五十锭:人都抢着买。可不磨扇坠着手哩。哥也,则一件,争奈隔壁 李 家叔叔有些难説话。”
《高级汉语词典》:笼着手  拼音:lóng zhuó shǒu
两只手交互插在袖筒里
《國語辭典》:入手  拼音:rù shǒu
1.著手、下手。元。纪君祥《赵氏孤儿。楔子》:「常有伤害赵盾之心,争奈不能入手?」《红楼梦》第七二回:「当时司棋回家时,二人眉来眼去,旧情不忘,只不能入手。」
2.到手。唐。白居易 闻杨十二新拜省郎遥以诗贺诗:「官职声名俱入手,近来诗客似君稀。」宋。杨万里〈和陆务观见和归馆之韵〉:「君诗如精金,入手知价重。」
《國語辭典》:下手  拼音:xià shǒu
1.动手做。唐。曹唐 小游仙诗九八首之五一:「玉皇欲著红龙衮,亲唤金妃下手裁。」《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若去劫他时,不消贤弟下手。」
2.下方或后面的位置。《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见一所林子里走出两个人来,上手的是陈乾娘,下手的是王婆。」《红楼梦》第四七回:「一时,鸳鸯来了,便坐在贾母下手。」也作「下首」。
3.知识浅陋或技能低劣的人。清。恽敬〈与李爱堂书〉:「今敬表春麓先生,自谓举一羽而知凤,睹一毛而知麟,世间下手,存买菜之见者,仁弟必能斥其不然。」
4.游戏、赌博或行酒令时,下一个轮到的人。也称为「下家」。
《國語辭典》:插手  拼音:chā shǒu
1.参与、加入。宋。陈造〈再次韵答许节推〉诗:「宦途要处难插手,诗社丛中常引头。」《文明小史》第三五回:「现在俄日打仗的事,我们守定中立,那里容得插手?」
2.双手交叉于胸前拱手行礼。元。马致远《荐福碑》第二折:「比及见这四方豪士频插手,我争如学五柳的先生懒折腰。」
《漢語大詞典》:犯手
(1).着手;动手。朱子语类卷一百:“ 康节 本是要出来有为底人,然又不肯深犯手做,凡事直待可做处,方试为之。”高子遗书·语之三六:“﹝ 朱子 ﹞未尝不惺惺,未尝不收敛,内外卓然,絶不犯手也。”
(2).沾手。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霍筠》:“此药忌阴人犯手,须亲敷乃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