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突厥  拼音:tú jué
中国古代北方阿尔泰山一带的边疆游牧民族。隋、唐之际,与铁勒种族组成的帝国,占有漠北之地。曾分裂为东、西两部,先后为唐所统一,而一部分南迁的突厥建立了后突厥,后亦为回纥所灭。其残馀的部分转徙西方,进入小亚细亚改信奉回教,成为今日土耳其民族的祖先。
《分类字锦》:突厥传观(突厥传观)
唐书刘黑闼传初秦王建天策府其弧矢制倍于常逐黑闼也为突厥所窘自以大箭射却之突厥得箭传观以为神后馀大弓一长矢五藏之武库世宝之每郊丘重礼必陈于仪物之首以识武功云
分类:矢箭
《國語辭典》:突厥文  拼音:tú jué wén
突厥、回纥等族使用的文字。基本上是一种音节文字,约由三十八到四十个符号组成。每个符号表示一个元音与辅音或双辅音。通常由右向左横写。现于蒙古、西伯利亚地区留有一些碑铭与抄本。
《国语辞典》:西突厥史料  拼音:xī tú jué shǐ liào
书名。法国学者沙畹(E. Chavannes)著,冯承钧译。全书分〈绪论〉、〈西突厥列传〉、〈关于西突厥的其他史料〉、〈西突厥史略〉等四篇,并予注解。
《国语辞典》:突厥语族(突厥语族)  拼音:tú jué yǔ zú
为阿尔泰语系的语族之一。由关系密切的几种语言组成。其范围西起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东至中亚、西伯利亚,分布虽极分散,但因其结构一致,故歧异很小。此语族语言的特点是:语法形态变化以黏著法为主,词性少,多利用附加的字尾来变化字义、元音的和谐性等。其文字系统较复杂,主要仍用阿拉伯字母。
《漢語大詞典》:东突厥(東突厥)
古国名。 北魏 时建立的 突厥 政权,于 隋 开皇 时分裂为 东突厥 、 西突厥 二国。 东突厥 地在我国北方,亦称 北突厥 。 唐 天宝 三年为 回纥 所灭。参阅新唐书·突厥传
《漢語大詞典》:狼头(狼頭)
(1).指狼头纛。 唐 高适 《部落曲》:“琱戈蒙豹尾,红旆插狼头。”
(2).借指 突厥 。 唐 王涯 《相和歌辞·从军行之二》:“燕頷多奇相,狼头敢犯边。”参见“ 狼头纛 ”。
(3).即榔头。锤子。因形状像狼头,故名。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那 韩勇 使一柄短柄鑌铁狼头,腰间一条锁链拴着一根百炼钢锥,有一尺餘长。”
(4).滩名。 唐 杜甫 《大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出瞿唐峡漂泊有诗凡四十韵》:“ 鹿角 真走险, 狼头 如跋胡。” 仇兆鳌 注:“《一统志》: 鹿角 、 狼头 、 虎鬚 三滩,在 夷陵州 最险。”
《漢語大詞典》:狼头纛(狼頭纛)
用狼头作标志的大旗。隋书·北狄传·突厥:“其先国於 西海 之上,为邻国所灭,男女无少长尽杀之。至一儿,不忍杀,刖足断臂,弃於大泽中。有一牝狼,每啣肉至其所,此儿因食之,得以不死。其后遂与狼交……狼生十男,其一姓 阿史那氏 ,最贤,遂为君长,故牙门建狼头纛,示不忘本也。”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十三年:“﹝ 隋 帝﹞遣太僕 元暉 出 伊吾道 ,诣 达头 ,赐以狼头纛。” 胡三省 注:“ 突厥 之先,狼种也,子孙为君长,牙门建狼头纛,示不忘本也。” 清 赵翼 《偶阅〈汴梁杂诗八首〉考汴州沿革爰补其缺》诗之六:“领得狼头纛一枝,仍容守 汴 建朝仪。”亦作“ 狼纛 ”。新唐书·回鹘传上:“﹝可汗﹞与 子仪 会 呼延谷 ,可汗恃其彊,陈兵引 子仪 拜狼纛而后见。”
分類:标志大旗
《漢語大詞典》:索葛
古代 突厥 人称头发。 宋 叶廷圭 海录碎事·地下:“ 突厥 谓髮为索葛。”
《國語辭典》:达官(達官)  拼音:dá guān
官位显达的人。《礼记。檀弓下》:「公之丧,诸达官之长,杖。」唐。杜甫〈哀王孙〉诗:「又向人家啄大屋,屋底达官走避胡。」
《國語辭典》:可汗  拼音:kè hán
古代西域和北方各国对君王的称呼。《乐府诗集。卷二五。横吹曲辞五。古辞。木兰诗二首之一》:「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也作「克汗」。
《國語辭典》:沙陀  拼音:shā tuó
1.中国少数民族之一。西突厥别部处月种,处月为突厥语「沙碛」之义。居金娑山之南,蒲类海之东,有大碛名沙陀,故号沙陀突厥。唐太宗时,处月部随西突厥降唐,其酋长子孙以助唐平乱有功,屡受唐封,并赐姓李。如晋王李克用、后唐庄宗李存勖、后晋石敬瑭、北汉刘知远均为沙陀人。也称为「朱邪」。
2.复姓。如唐有沙陀金山、沙陀辅国等。
《國語辭典》:特勤  拼音:tè qín
特殊的勤务。如:「政治人物的随扈都必须接受过很多种特勤的训练。」
《國語辭典》:曳落河  拼音:yì luò hé
健儿、壮士。为回纥语。《旧唐书。卷一一一。房琯传》:「琯临戎谓人曰:『逆党曳落河虽多,岂能当我刘秩等。』」
《漢語大詞典》:附离(附離)
(1).附着,依附。庄子·骈拇:“附离不以胶漆,约束不以纆索。” 成玄英 疏:“离,依也。” 宋 叶适 《朝议大夫蒋公墓志铭》:“胜流者有所激发以厉其节,平进者无所附离而行其志。” 清 沈珩 《〈原诗〉叙》:“诗自 唐 以后迄於 有明 ……偏畸间出,餘子或附离以起,亦不数数称也。”
(2). 突厥 族对卫士的称呼。北史·突厥传:“侍卫之士,谓之附离,夏言亦狼也。”新唐书·突厥传上:“卫士曰附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