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悲衅钟
 
牛觳觫
 
牛趋死地
 
觳觫牛
 
齐王悲牛

相关人物
齐宣王


《孟子注疏》卷一下〈梁惠王章句上〉~2~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禦也。」保,爱护也。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曰:「何由知吾可也?」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301 【介绍】: 即田辟疆。战国时齐国国君。威王子。在位期间,先后任田婴、储子为相,匡章、声子为将。宣王五年,乘燕国内乱,起兵攻占燕国。后因齐军残暴,燕人反抗,遂被迫退兵。八年,与楚联合,对秦、韩、魏作战,大败于濮水。继其父威王在稷下广开学宫,招徕学者,讲学议论。在位十九年。谥宣。
《国语辞典》:齐宣王(齐宣王)  拼音:qí xuān wáng
战国时齐国国君。(?~西元前324年)名辟疆,齐威王之子。曾击魏救韩,喜文学游说之士。在位十九年,卒谥宣。
《國語辭典》:无盐(無鹽)  拼音:wú yán
战国时齐无盐人钟离春。参见「钟离春」条。
《國語辭典》:抱璞  拼音:bào pú
1.相传战国楚人卞和献玉璞于楚厉王,因玉工视以为石而非玉,故王以为和欺己,乃断其左足。楚武王时,和再献之,又以为石,乃断其右足。及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玉,是为和氏之璧。见《韩非子。和氏》。后比喻怀才不遇。《晋书。卷七○。应詹传》:「而泓抱璞荆山,未剖和璧。若蒙铨召,付以列曹,必能协隆鼎味,缉熙庶绩者也。」
2.战国齐宣王欲任用颜斶,颜斶辞去,曰:「夫玉生于山,制则破焉;非弗宝贵矣,然太璞不完。士生乎鄙野,推选则禄焉;非不尊遂也,然而形神不全。斶愿得归,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见《战国策。齐策四》。后比喻保持本有质朴淡泊的天性,不受爵禄诱惑。汉。蔡邕〈释诲〉:「仆不能参迹于若人,故抱璞而优游。」
《国语辞典》:尹文  拼音:yǐn wén
人名。战国齐宣王至湣王时人,生卒年不详。《庄子》天下篇将他与宋钘并称,《汉书艺文志》列入名家。著有《尹文子》二篇。
《国语辞典》:宋牼  拼音:sòng kēng
人名。战国时宋人,生卒年不详。与齐宣王同时,孟轲、庄周都很敬重他,称他为先生或宋子。其思想接近墨家,主张崇俭、非斗,尝欲以利游说秦楚罢兵,孟子劝他舍利而言仁义。也作「宋钘」。
《國語辭典》:义母(義母)  拼音:yì mǔ
称谓。称经由拜认而非亲生的母亲。
《漢語大詞典》:颜歜抱璞(顔歜抱璞)
战国 齐 人 颜斶 ,隐居不仕。尝说 齐宣王 礼贤下士, 宣王 悦服,请致弟子之礼,许以富贵。 斶 辞去,愿得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虞。见战国策·齐策四。 颜歜 即 颜斶 。后用以指隐逸生涯。后汉书·蔡邕传:“是故天地否闭,圣哲潜形, 石门 守晨, 沮溺 耦耕, 颜歜 抱璞, 蘧瑗 保生, 齐 人归乐, 孔子 斯征, 雍渠 驂乘,逝而遗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