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犹在(犹在)  拼音:yóu zài
还存在。如:「青山犹在,绿水长流。」
分类:犹在存在
《國語辭典》:言犹在耳(言猶在耳)  拼音:yán yóu zài ěr
说过的话还在耳边回响。指对人所说的话记忆深刻,不能忘却。《左传。文公七年》:「今君虽终,言犹在耳。」《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至今梁、益之民,咨述亮者,言犹在耳。」
分類:说过不久
《漢語大詞典》:蛇入竹筒,曲性犹在(蛇入竹筒,曲性猶在)
比喻本性难改。 宋 陈元靓 《事林广记辛集·风月笑林·滑稽笑谈》:“ 秦 时有人家二兄弟,专好妄语,凡百有事便相紿。一日,思量云:‘我二兄弟説话是无凭,可去门前深溪澡浴,洗去妄语。’弟曰:‘诺。’兄手中先把得一片乾脯,脱衣入溪,没水中去,少时出来,着衣服了,欹头摆脑,吃此一片乾脯。弟问:‘何处得肉脯吃?’兄云:‘ 海龙王 会客作席,见我来洗去妄语,遂得一片与我,滋味甚别,必是龙肝珍味。’其弟闻得,便脱衣,亦钻入水中去。去势稍猛,忽被顽石撞破著头浪,忙出来,鲜血淋漓。兄问:‘你头如何破著?’答云:‘ 龙王 嫌我来得迟,将鼓槌打数十下,痛不可忍。’谚云:蛇入竹洞,曲性犹在,其此之谓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