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共503,分26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页
古风(续上)
近人浪为诗,以古障眼目。
徒看山外山,更住屋下屋。
五六百年来,作者少先觉。
工拙虽自殊,要是一邱貉。
吾生有半解,得之十年读。
感君抱虚怀,未敢矢弗告。
请以书喻诗,其理最明确。
君看颜与柳,结字务从俗。
二王有旧体,竟若高阁束。
再变为米颠,又诃颜柳恶。
大言蔑羲献,其气何卓荦。
惩弊稍规前,亦有赵荣禄。
最后董思翁,更诋赵书熟。
由来技艺精,必自立于独。
变古乃代雄,誓不为臣仆。
又观于释氏,达摩来天竺。
教外开别传,三藏成糟粕。
后分为两宗,南北如相角。
又后莲池师,复不讲语录。
但念阿弥陀,證佛乃更速。
诗亦宜有之,论诗只此足。

当涂至华亭,水路一千里。
岁晚役车休,而我行不已。
问我何为忙,欲答岂有以。
曰为鲈鱼来,此言亦无理。
有穷不可讳,乞食而已矣。

其二 (壬子)
舍却江湖棹,走入文书堆。
文书即不了,喜有吾友来。
相携饮文字,日得亲酒杯。
自非获此友,几见愁颜开。
君看风雪意,指日催寒梅。

啸山博览赅绝学,浩浩江湖吞百渎,供我取资无不足。
筱峰和气如阳春,胸中所有非词人,乃其犹子亦绝伦。
朴夫挺异书生中,良骥不与凡马同,一鸣惊聚才何雄。
松子少年业举子,能薄浮荣嗜文史,期尔他年作佳士。
主人丁君斋舍幽,选此嘉客飞觥筹,乞诗于座传风流。
而我自是悠悠者,十年独学成能寡,徒能醉倒诗坛下。

三韵三首 其一 (壬子) 清 · 江湜
士生不逢时,犹以耕自给。
宾馆非园田,乃欲课岁入。
怅望古清修,邈矣难相及。

其二 (壬子)
出门重出门,还归作孤士。
相识屠沽儿,或依夸毗子。
不见振奇人,今抱虚生耻。

其三 (壬子)
著书代立功,自胜亦有术。
谁谓我颛愚,不作犹当述。
传远视精神,方待他年笔。

昨梦一首(癸丑) 清 · 江湜
昨梦手破江宁城,我兵从我三百名。
分头杀贼如磔狗,暗门狭巷刀声声。
红帕首者杨秀清,夺路欲窜如相迎。
大呼狂贼何处走,一击辄中擒归营。
有如李愬缚元济,功成天晓鸡初鸣。
惜哉是梦不是实,醒后懊恨心难平。
朝廷既徵十万兵,大帅名重权非轻,营前明月三亏盈。
江宁之城不克复,贼党转蔓功无成。
呜呼论将岂及我,梦中忘是孱书生。

我生大江南,仰维几前哲。
又逢隆平时,读书富暇日。
学成抱微才,志欲为时出。
时当宣宗世,仕路通不塞。
圣代无遗贤,干时自形拙。
徒看公孙弘,对策誇第一。
蹉跎成废弃,侘傺盛年失。
始为惰游士,南北敝车辙。
终抱平生心,未忍学干谒。
今将伏乡里,事以力农毕。
时危奋意气,抚事仍激烈。
羞以济时怀,草间事偷活。
四海况疮痍,吾身敢暇佚。
有志壮微躯,此生凭造物。
闽维旧游地,历郡遍七八。
民俗在胸中,山川可图说。
多劳李翰林,邀往共纸笔。
将行却瞻顾,忧来不可绝。
维时长江上,举烽达吴越。
荡荡江宁城,贼来作宫阙。
昔是帝王家,今为豺虎窟。
复有沿江郡,两城共流血。
大帅营门开,拥兵事式遏。
军需半年久,民膏痛如割。
哀哉三城人,陷贼成白骨。
全吴失业徒,入冬尽无褐。
吾头着儒冠,许国志先决。
愿提师一旅,先登墉屹屹。
侧闻从军士,气为骄帅夺。
养重作军威,坐使群力屈。
用是废初念,入闽送岁月。
迢迢水驿长,橹声日鸦轧。
有舟载客子,寒程催早发。
乍过嘉兴塘,桑野见平阔。
军书寂不至,扁舟坐超忽。
终系故乡忧,贼氛未全脱。
前经杭州城,廛肆见殷实。
隐然一都会,旧与吾苏埒。
民物未凋残,犹足镇全浙。
留连西湖步,水木见明瑟。
山光荡晴波,映我眉宇洁。
天地辟此境,似为画图设。
兹地古临安,偏安吊宋室。
钱镠彼何人,保疆等草窃。
乃上江山船,柁楼抱吟膝。
富春石磊嵬,桐庐水清澈。
寒濑作松声,水性得山悦。
隔岸野人舍,墙头粲朱橘。
此游非昔游,无心慕岩穴。
前望衢州遥,路逢撤防卒。
询知南昌事,守城尚军律。
贼退胁良民,沿江复豕突。
忧无贤司牧,民心失团结。
贼来客兵散,弃城在仓卒。
衢州首山程,两日寒凛慄。
途长岁且尽,行行达闽粤。
江宁知未收,望断捷书疾。
吾乡邻贼薮,念之客心折。
苦忆离家时,城居欠安谧。
泛舟吴淞水,移家混蓬荜。
病妻为我行,宵纫巾与袜。
弱妹为我行,盈箱置枣栗。
旧友为我行,规以访贤达。
有弟各恭兄,送我不能别。
明知客途险,但劝慎风雪。
愿携与偕去,正恐奉养缺。
吾亲亦有诫,意与恒情别。
世乱治吾心,大旨谓名节。
其馀琐俗事,脱略不暇悉。
悠悠涉长道,赍此寸心热。
奚以我为哉,苍苍不可诘。
终期天心回,在位奋豪杰。
出手拨衰运,元凶就诛灭。
彼盗实饥馁,穷民急收恤。
况我列圣来,仁深泽难竭。
疆吏果廉敏,富强自有术。
自古圣明世,振之兴焉勃。
前政纵难逭,新猷谅可必。
重见皇风淳,永嗤宋元末。
老我太平民,田间甘湮没。
【校】《伏敔堂诗选》本末有编选者言敦源按语云:「按,李翰林字小湖,名联琇,春湖侍郎之子,官至大理寺卿。同治初元,金陵收复,尝主讲书院。」

戏题江郎山(癸丑) 清 · 江湜
山石名江郎,其故人莫识。
疑是江姓人,忘情化兹石。
吾姓虽与同,学他知不得。

仙霞关(癸丑) 清 · 江湜
乱山戴而高,势将天宇塞。
坤灵欲何为,作此界闽浙。
艰哉史浩功,甃道取盘折。
三百六十步,梯高转深密。
遂成形势雄,山关瞰崷崒。
隘堪井陉比,险与剑门匹。
炮台嵌岩坳,尤足备仓卒。
往者戡凶藩,据此事剿截。
狄青夺昆崙,等是计勇决。
山贼今复起,路有摆塘卒。
卡房及碉楼,分段稍修列。
维险常需人,非人险徒设。
岳州负湖山,贼来官早逸。
九江镇疆臣,严兵拥旌节。
又阅弃其师,开门敌入室。
吁嗟彼何心,疑与贼为一。
洵是任非人,岩疆亦覆辙。
为我语营官,及时激勇烈。

出廿八都驿舍,闻溪声潺潺,循行百数十步,右折得小桥。见溪水落处,隔岸石壁下,有机舂正喧。坐憩久之,约可白一斗米时,四望山烟渐合,日且曛黑,桥上方有来者。不远人境,而得静趣,余之愚,以是为乐。
兹溪似有德,能于人处清。
灌洒山田馀,巧发机杵声。
静心寓于物,有得难为名。
白云游晴空,疑从山烟生。

其二 (癸丑)
肩舆循岭腹右行,凡三折乃跻高处。望殿角翼出丛绿中,有一僧迎客下,衣袂皆染竹色。又折而上,尽磴道为五显岭。停舆庙前,舆夫买蒸饼方食,不催客行。凭栏而立,身在树杪,四山围合,时若无去路,并来径亦不可识。
置身案山巅,不知众山路。
但记转崇冈,一舆树边度。
松交篁竹阴,庙依岩壁固。
过岭非清游,吾犹从缓步。

其三 (癸丑)
夕阳岭浓秀如黛,离浦城县治十馀里见之。又行十馀里,舆前万松离立,高下跨数峰不断。山童于别峰松下,持竹器扫落叶,望之如画中远人,不施眉目。踏松阴径带折而上,时日亭午,而阳崖黝如阴壑。山顶夕阳寺,有今相国寿阳祁公大书门匾,盖以岭故得名也。下岭仍入松际,憩半山亭。余此行与常熟吴儒钦偕在亭中,回望前寺,举昔人「身行万里半天下,僧卧一庵初白头」之句,为儒钦一笑。
观山不求高,松深足山意。
黛色浩如云,阳崖日犹蔽。
瀹茗得岩泉,扫叶有竹器。
应羡种松僧,老眠夕阳寺。

其四 (癸丑)
道瓯宁西行数十里,入建阳界。道旁流水,为涧、为峡、为泉瀑,汇而为长溪百折,于乱山回互时,或隐或见,溪声常若在耳。至建阳郭外,山忽开列,溪亦弥畅,环绕若城之外壕然。因待渡,上石壁眺望,置身既高,溪山之胜,靡不呈献。余穷于世,而客游富揽山水,又能镌琢文字以自娱弄,殆亦造物之厚我也。
溪声从东来,送我登山冈。
山穷路回复,复见溪苍茫。
面山建阳城,楼角明斜阳。
溪船渡我处,浑欲身世忘。

君为抚州人,而我家苏州。
山川域穷士,不得相从游。
君官辇毂下,我乃伏乡里。
朝野既分途,相从亦难矣。
大海起波涛,日从天风驰。
萍蘋不同根,吹合良有时。
爰有李翰林,奉使轺车出。
偕君过吾苏,载吾同过浙。
同舟识君面,正不知君心。
君心何坦直,一语观其深。
君亦自知我,夜谈恒达晓。
辱商出处义,恨不相逢早。
有盗凭江城,干戈满天地。
世路艰虞中,新交且慰意。
大海天风回,波涛自往复。
萍蘋既同波,吹散亦何速。
后会知难期,路向衢州分。
君言少孤露,今归奉慈亲。
别君复几日,思君如亲故。
计君到家时,我行建州路。
建州望福州,尚隔山重重。
君归倘我念,知在千山中。

饭延平驿舍(癸丑) 清 · 江湜
延平郡以津得名,津前环山高筑城。
夏来山贼肆窥瞰,邑屋新见摧烧形。
可怜驿馆临道左,尚有官厨能饭我。
君不闻古来衰乱时,尝有二十四郡无坚城,一百八县无烟火。
吾侪得活饥亦可。

昔从彭先生,入闽窥沧瀛。
时当海宇宴,锁院参文衡。
輶轩与(去声。)观俗,哀此蚩蚩氓。
早知泉州悍,作诗忧乱萌(予己酉年有《泉州》一诗。)
粤匪既扰楚,远陷江宁城。
此邦即蠢动,会剿劳输征。
五年我重至,适有风鹤惊。
先生夙所怀,回首瞻帝京。
伏闻枢密地,盛著清直名。
要当赞宸算,早使风尘清。
我生虽腐儒,忧国心至诚。
敢陈闽中事,庶几详而明。
闻贼未动时,先将楚事侦。
红钱土匪会,小刀相劫盟
械斗之长技,欲以金甲鸣。
会兵从远调,逃归当刖黥。
兵叛巧钩结,共变鲵与鲸。
亦有负山寇,倡和于延平。
挺枪大焚掠,夺城为坚营。
是时全闽乱,市闭田休耕。
我闻边方事,难以吏法争。
大丑便解散,酋首犹凶狞。
便宜倘可从,请将往册呈。
国初得台湾,施琅作军声。
后平朱一贵,蓝帅犹忠贞。
最后击蔡牵,我将名长庚。
闽人治闽寇,势易功辄成。
意取习山海,见险身犹轻。
今当择豪酋,释罪加弁缨。
责以缚馀贼,庶使搜捕精。
又闻坚壁法,先将村社并。
清野入堡内,外无米谷牲。
贼来无可掠,饿若绝乳婴。
此方制流寇,先抵十万兵。
况经圣谕颁,不独闽可行。
惟闻疆吏玩,文牒虚承迎。
先生正忧国,白发添几茎。
吾言特远寄,再拜心同倾。
潭潭使臣署,旧宇仍朱甍。
西偏敞书屋,奇石临檐楹。
老榕尚浓茂,有鸟鸣嘤嘤。
昔年文酒宴,赌韵相酬赓。
杖履有遗迹,使我离愁萦。
其东为宾馆,庭蕉正飘英。
昔我下帷处,文史多题评。
先生就谈艺,坐此忘深更。
爰有扫除隶,来说前院彭。
又感我行踪,重来谁使令。
世变正未已,飘摇愧微生。
呜呼念时艰,未敢多言情。
⑴ 红钱会、小刀会,皆匪徒聚众之名。

我生躯干颇嫌短,仅可周尺七尺强。
深衣长不满六尺,向来手制劳阿娘。
因游京师度寒岁,寄衣不到风其凉。
从人小市买衣去(小市,京中地名,估衣之所集也。),贱值姑取花羔羊。
遂客齐鲁历海疆,此裘远道劳携将。
不愿人之貂鼠贵,冬日在体夏在箱。
归家有弟如兄长,既非童子宜裘裳。
解裘衣弟今几岁,敝又改纫重裁量。
由来羊裘非盛服,被我寒士聊增光。
更将馀暖逮我弟,一物既久情难忘。
今冬我复入闽粤,有衣典尽愁雪霜。
弟持此裘重衣我,谓将涉远凌寒冈。
岂知入间恒燠若,卸裘不用维炎方。
吾吴正在大寒节,却忆吾弟寒难当。
安能寄裘仍衣弟,毋使奇暖空堆床。
嗟乎千里异寒燠,一家骨肉徒相望。

登于山二首 其一 (癸丑) 清 · 江湜
独行凉凉儒衣巾,市儿知我为何人。
我亦欲与木石亲,掉臂走上于山垠,坐与于山成主宾。


共503,分26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