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09,分34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典故
东涂西抹
窜涂贽卷
曳尾涂中
泥涂
生民涂炭
涂椒
涂墨敕
涂山会
涂炭
相涂
词典
泥涂
涂炭
当涂
道涂
涂山
典故
三五少年时
  
老婆年少
 
阿婆忆年时


《唐摭言》卷三〈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
薛监晚年厄于宦途,尝策羸赴朝,值新进士榜下,缀行而出。时进士团所由辈数十人,见逢行李萧条,前导曰:「回避新郎君!」逢冁然,因遣一介语之曰:「报道莫贫相,阿婆三五少年时,也曾东涂西抹来。」
典故
且斗尊前
 
尊前见在
 
樽前见在
 
窜涂贽卷
 
赢取酒边身


《云溪友议》卷中〈中山诲〉
襄阳牛相公赴举之秋,每为同袍见忽。及至升超,诸公悉不如也。尝投贽于刘补阙禹锡,对客展卷,飞笔涂窜其文,且曰:「必先辈未期至矣!」然拜谢砻砺,终为怏怏乎。历廿馀岁,刘转汝州,陇西公镇汉南,枉道驻旌旄。信宿,酒酣,直笔以诗喻之。刘公承诗意,方悟往年改张牛公文卷,因诫子弟咸元、承雍等曰:「吾立成人之志,岂料为非。况汉上尚书,高识达量,罕有其比。昔主父偃,家为孙弘所夷;嵇叔夜,身死钟会之口。是以魏武诫其子云:『吾大忿怒,小过失,慎勿学焉。』汝辈修进守忠为上也。」《席上赠汝州刘中丞》,襄州节度牛僧孺诗曰:「粉署为郎四十春,今来名辈更无人。休论世上升沉事,且??前见在身。珠玉会应成咳唾,山川犹觉露精神。莫嫌恃酒轻言语,曾把文章谒后尘。」《奉和牛尚书》,汝州刺史刘禹锡:「昔年曾忝汉朝臣,晚岁空馀老病身。初见相如成赋日,后为丞相扫门人。追思往事咨嗟久,幸喜清光语笑频。犹有当时旧冠剑,待公三日拂埃尘。」牛公吟和诗,前意稍解,曰:「三日之事,何敢当焉!」于是移宴竟夕,方整前驱也。
典故   
曳泥途
 
泥中龟
 
泥曳龟
   
庄生钓
 
庄龟
 
相关人物
庄子


《庄子》外篇·卷六下《秋水》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简释

曳尾:咏雅逸生活。唐齐己《刳肠龟》:“到肠徒自屠,曳尾复何累。”


例句

还寻九江去,安肯曳泥途。 丁泽 龟负图东都试

李斯溷鼠心应动,庄叟泥龟意已坚。 李咸用 物情

曳尾辞泥后,支床得水初。 李群玉

麒麟作脯龙为醢,何似泥中曳尾龟。 白居易 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感事而作(其日独游香山寺)

刳肠徒自屠,曳尾复何累。可怜濮水流,一叶泛庄子。 齐己 刳肠龟

典故

《春秋左传正义》卷四十〈襄公·传三十年〉~680~
晋悼夫人食舆人之城杞者,绛县人或年长矣,无子,而往与于食。有与疑年,使之年。曰:「臣小人也,不知纪年。臣生之岁,正月甲子朔,四百有四十五,甲子矣,其季于今,三之一也。」吏走问诸朝。师旷曰:「鲁叔仲惠伯会郤成子于承匡之岁也,是岁也,狄伐鲁,叔孙庄叔于是乎败狄于咸,获长狄侨如,及虺也豹也,而皆以名其子。七十三年矣。」史赵曰:「亥有二首六身,下二如身,是其日数也。」士文伯曰:「然则二万二千六百有六旬也。」赵孟问其县大夫。则其属也,召之而谢过焉。曰:「武不才,任君之大事,以晋国之多虞,不能由吾子,使吾子辱在泥涂久矣,武之罪也,敢谢不才。」遂仕之,使助为政。

例句

本持乡曲誉,肯料泥涂辱。 刘长卿 赠别于群投笔赴安西

家人忧几杖,甲子混泥涂。 杜甫 赠韦左丞丈


《尚书》卷八〈商书·仲虺之诰〉~0~
成汤放桀于南巢,惟有惭德,曰:「予恐来世以台为口实。」仲虺乃作诰,曰:「呜呼!惟天生民有欲,无主乃乱;惟天生聪明时乂,有夏昏德,民坠涂炭,天乃锡王勇智,表正万邦,缵禹旧服。兹率厥典,奉若天命。「夏王有罪,矫诬上天,以布命于下;帝用不臧,式商受命,用爽厥师;简贤附势,实繁有徒;肇我邦于有夏,若苗之有莠,若粟之有秕;小大战战,罔不惧于非辜,矧予之德言足听闻;惟王不迩声色,不殖货利。德懋懋官,功懋懋赏,用人惟己,改过不吝,克宽克仁,彰信兆民。「乃葛伯仇饷,初征自葛,东徵西夷怨,南征北狄怨;曰:『奚独后予。』攸徂之民,室家相庆,曰:『徯予后,后来其苏。』民之戴商,厥惟旧哉,佑贤辅德,显忠遂良,兼弱攻昧,取乱侮亡,推亡固存,邦乃其昌。德日新,万邦惟怀;志自满,九族乃离。「王懋昭大德,建中于民,以义制事,以礼制心,垂裕后昆。予闻曰:『能自得师者王,谓人莫己若者亡。』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呜呼!慎厥终,惟其始;殖有礼,覆昏暴。钦崇天道,永保天命。」
典故
涂椒


《艺文类聚》卷十五〈后妃部·后妃〉~277~
《汉官仪》曰:皇后称椒房,取其实蔓延盈升。以椒涂室,取温煖,除恶气也。犹天子朱泥殿上曰丹墀。
典故
涂墨敕


《新唐书》卷四十七〈百官志二·门下省〉
给事中四人,正五品上。掌侍左右,分判省事,察弘文馆缮写雠校之课。凡百司奏抄,侍中既审,则駮正违失。诏敕不便者,涂窜而奏还,谓之「涂归」。季终,奏駮正之目。凡大事,覆奏;小事,署而颁之。三司详决失中,则裁其轻重。发驿遣使,则与侍郎审其事宜。六品以下奏拟,则校功状殿最、行艺,非其人,则白侍中而更焉。与御史、中书舍人听天下冤滞而申理之。
《新唐书》卷四十五〈选举志下〉~76~
中宗时,韦后及太平、安乐公主等用事,于侧门降墨敕斜封授官,号「斜封官」,凡数千员。
典故
涂山会

相关人物


《春秋左传·哀公七年》
「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晋·杜预注:「涂山,在寿春东北。」

例句

涂山已见首诸侯,麟阁终当画元老。 权德舆 奉和张仆射朝天行

百灵侍轩后,万国会涂山。 魏徵 奉和正日临朝应诏

典故

《尚书》卷八〈商书·仲虺之诰〉~0~
成汤放桀于南巢,惟有惭德,曰:「予恐来世以台为口实。」仲虺乃作诰,曰:「呜呼!惟天生民有欲,无主乃乱;惟天生聪明时乂,有夏昏德,民坠涂炭,天乃锡王勇智,表正万邦,缵禹旧服。兹率厥典,奉若天命。
典故
相涂

相关人物
东方朔


《汉书》卷六十五《东方朔传》
「时有幸倡郭舍人,滑稽不穷,常侍左右,曰:『朔狂,幸中耳,非至数也。臣愿令朔复射,朔中之,臣榜百,不能中,臣赐帛。』乃覆树上寄生,令朔射之。朔曰:『是寠薮也。』舍人曰:『果知朔不能中也。』朔曰:『生肉为脍,乾肉为脯;著树为寄生,盆下为寠数。』上令倡监榜舍人,舍人不胜痛,呼謈。朔笑之曰:『咄!口无毛,声謷謷,尻益高。』舍人恚曰:『朔擅诋欺天子从官,当弃韨。』上问朔:『何故诋之?』对曰:『臣非敢诋之,乃与为隐耳。』上曰:『隐云何?』朔曰:『夫口无毛者,狗窦也;声謷謷者,鸟哺鷇也;尻益高者,鹤俛啄也。』舍人不服,因曰:『臣愿复问朔隐语,不知,亦当榜。』即妄为谐语曰:『令壶龃,老柏涂,伊优亚,狋吽牙。何谓也?』朔曰:『令者,命也。壶者,所以盛也。龃者,齿不正也。老者,人所敬也。柏者,鬼之廷也。涂者,渐洳径也。伊优亚者,辞未定也。狋吽牙者,两犬争也。』」唐·颜师古注:「言鬼神尚幽闇,故以松柏之树为廷府。渐洳,浸湿也。」

《國語辭典》:泥涂(泥塗)  拼音:ní tú
1.泥泞的道路。《后汉书。卷六一。黄琼传》:「所谓抵金玉于沙砾,碎圭璧于泥涂。」唐。高适〈苦雨寄房四昆季〉诗:「泥涂拥城郭,水潦盘丘墟。」
2.比喻地位卑下。《左传。襄公三十年》:「使吾子辱在泥涂久矣,武之罪也,敢谢不才。」《三国志。卷一一。魏书。管宁传》:「昔绛县老人屈于泥涂,赵孟升之。」
3.比喻污浊。宋。范仲淹 桐庐郡严先生祠堂记:「归江湖得圣人之清,泥涂轩冕,天下孰加焉。」
《國語辭典》:涂炭(塗炭)  拼音:tú tàn
陷于涂泥炭火之中。比喻处境困苦。《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上》:「汉遭王莽,宗庙废绝,豪杰愤怒,兆人涂炭。」《三国演义》第六回:「帝星不明,贼臣乱国,万民涂炭,京城一空!」也作「荼炭」。
《國語辭典》:当涂(當塗)  拼音:dāng tú
1.执掌大权,身居要津。《韩非子。五蠹》:「行货赂而袭当涂者则求得,求得则私安。」《文选。扬雄。解嘲》:「当涂者升青云,失路者委沟渠。」
2.县名。参见「当涂县」条。
《漢語大詞典》:当途(當途)
见“ 当涂 ”。
分類:当途
《漢語大詞典》:当涂高(當塗高)
汉 代谶书中的隐语。指 三国 魏 。后汉书·袁术传:“﹝ 术 ﹞又少见讖书,言‘代 汉 者当涂高’,自云名字应之。” 李贤 注:“当涂高者,‘魏’也。”三国志·魏志·文帝纪“肃承天命”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太史丞 许芝 条 魏 代 汉 见讖纬于 魏王 曰:‘……故 白马 令 李云 上事曰:‘ 许 昌气见於当涂高,当涂高者当昌於 许 。’当涂高者,‘魏’也;象魏者,两观闕是也;当道而高大者‘魏’。 魏 当‘代 汉 ’。’” 宋 欧阳修 《答谢景山遗古瓦砚歌》:“火数四百炎灵销,谁其代者当涂高。”
分類:谶书
《漢語大詞典》:道涂(道塗)
见“ 道途 ”。
《國語辭典》:道途  拼音:dào tú
路途。《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下》:「及至道途坦平处,此心夷然不以为惧。」
《國語辭典》:涂山(塗山)  拼音:tú shān
山名。位于安徽省怀远县东南,淮河东岸,与荆山相对。中夹淮河。也称为「当涂山」。
《國語辭典》:东涂西抹(東塗西抹)  拼音:dōng tú xī mǒ
1.从事写作者的自谦语。宋。吴潜〈八声甘州。任渠侬〉词:「何事东涂西抹,空遣鬓毛稀。」
2.随处乱写乱画。《精忠岳传》第七○回:「本寺近日来了一个疯僧,最喜东涂西抹,想必是他写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七回:「我从前曾经要学画两笔山水,东涂西抹的,闹了多少时候,还学不会呢!」
《漢語大詞典》:曳尾
见“ 曳尾涂中 ”。
《國語辭典》:曳尾涂中(曳尾塗中)  拼音:yì wěi tú zhōng
拖著尾巴在泥路中爬行。语本《庄子。秋水》:「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比喻宁愿贫困而逍遥自在,不愿尊贵礼遇而备受拘束。《三国志。卷四二。蜀书。郤正传》:「是以贤人君子,深图远虑,畏彼咎戾,超然高举,宁曳尾于涂中,秽浊世之休誉。」也作「曳尾泥涂」。
《國語辭典》:曳尾涂中(曳尾塗中)  拼音:yì wěi tú zhōng
拖著尾巴在泥路中爬行。语本《庄子。秋水》:「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比喻宁愿贫困而逍遥自在,不愿尊贵礼遇而备受拘束。《三国志。卷四二。蜀书。郤正传》:「是以贤人君子,深图远虑,畏彼咎戾,超然高举,宁曳尾于涂中,秽浊世之休誉。」也作「曳尾泥涂」。
《漢語大詞典》:曳尾龟(曳尾龜)
曳尾涂中之龟。比喻甘贫贱而全身者。 唐 白居易 《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感事而作》诗:“麒麟作脯龙为醢,何似泥中曳尾龟。” 宋 王禹偁 《谪居感事》诗:“兀兀拖肠鼠,悠悠曳尾龟。”参见“ 曳尾涂中 ”。
分類:贫贱全身
《國語辭典》:曳尾涂中(曳尾塗中)  拼音:yì wěi tú zhōng
拖著尾巴在泥路中爬行。语本《庄子。秋水》:「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比喻宁愿贫困而逍遥自在,不愿尊贵礼遇而备受拘束。《三国志。卷四二。蜀书。郤正传》:「是以贤人君子,深图远虑,畏彼咎戾,超然高举,宁曳尾于涂中,秽浊世之休誉。」也作「曳尾泥涂」。
《漢語大詞典》:泥龟(泥龜)
曳尾于污泥中的乌龟。比喻自由自在的隐居生活。语本庄子·秋水:“吾闻 楚 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一庙堂之上。此龟者,寧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寧其生而曳尾於涂中乎?” 唐 钱起 《巨鱼纵大壑》诗:“倾危嗟幕燕,隐晦誚泥龟。”
《國語辭典》:濮上  拼音:pú shàng
1.淫风流行的地区。参见「桑间濮上」条。《礼记。乐记》:「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
2.崇尚勇武的地方。《汉书。卷二八。地理志下》:「野王好气任侠,有濮上风。」
《漢語大詞典》:龟曳尾(龜曳尾)
庄子·秋水:“此龟者,寧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寧其生而曳尾於涂中乎?”后遂用作典故,以“龟曳尾”比喻自由自在的隐居生活。 北齐 刘昼 新论·韬光:“龟曳尾於 暘谷 之泥,则钻灼之患不至。” 唐 白居易 《奉和裴令公三月上巳日游太原龙泉忆去岁禊洛见示之作》:“鹏背负天龟曳尾,云泥不可得同游。”
《國語辭典》:生民涂炭(生民塗炭)  拼音:shēng mín tú tàn
形容人民生活在极端困苦的境地。北周。庾信〈伤心赋〉:「在昔金陵,天下丧乱,王室板荡,生民涂炭。」《封神演义》第八回:「四海分崩,八方播乱,生民涂炭,日无宁宇。」也作「生灵涂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