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392,分93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典故
子猷幸见过
庭砖过花
不肯过江东
足刖已过三
孤鹤归来过辽天
过隙
白驹过隙
过秋纨扇
不忍过西州(又作:衰泪过西州 长恸过西州)
门容向子过
高卧过冬
闻钟过斋
王猷船过剡溪
马过章台
上林过雁(又作:书托过鸿 ...)
典故
爱竹啸名园
 
款竹谁家
 
款门不问谁家竹
  
篮舆爱竹
 
翠竹谁家门可款
 
谁家多竹门可款
 
门深款竹
 
多竹门可款
 
子猷宠
 
子猷幸见过
 
子猷爱竹
 
看竹问主
 
逢竹便寻

相关人物
王徽之


《世说新语笺疏》下卷上〈简傲〉~776~
王子猷尝行过吴中,见一士大夫家,极有好竹。主已知子猷当往,乃洒埽施设,在听事坐相待。王肩舆径造竹下,讽啸良久。主已失望,犹冀还当通,遂直欲出门。主人大不堪,便令左右闭门不听出。王更以此赏主人,乃留坐,尽欢而去。

例句

听莺情念友,看竹恨无君。 刘长卿 春过裴虬郊园

好鹅寻道士,爱竹啸名园。 李白 题金陵王处士水亭

到门不敢题凡鸟,看竹何须问主人。 王维 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

苔甃窥泉少,篮舆爱竹深。 羊士谔 酬卢司门晚夏过永宁里弊居林亭见寄

何人有酒身无事,谁家多竹门可款。 韩愈 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

典故
候八砖
   
八砖影转
 
八砖步日
 
八砖花影
  
八花砖影
 
学士砖
 
庭砖过花
 
日影移砖
 
日移砖影
 
花砖徐步

相关人物
李程


《新唐书》卷一百三十一〈宗室宰相列传·李程〉~45~
李程字表臣,襄邑恭王神符五世孙也。擢进士宏辞,赋日五色,造语警拔,士流推之。调蓝田尉,县有滞狱十年,程单言辄判。京兆状最,迁监察御史。召为翰林学士,再迁司勋员外郎,爵渭源县男。德宗季秋出畋,有寒色,顾左右曰:「九月犹衫,二月而袍,不为顺时。朕欲改月,谓何?」左右称善,程独曰:「玄宗著月令,十月始裘,不可改。」帝矍然止。学士入署,常视日影为候,程性懒,日过八塼乃至,时号「八塼学士」。
《唐语林》卷四〈容止〉~348~
《说郛》(陶珽刊本)五一引李肇《翰林志》:「北厅前阶有花塼道,冬中日及五塼为入直之候。李程性懒,好晚入,恒过八塼乃至,众呼为『八塼学士』。」

简释

八砖:指人情懒。宋崔遵度《属疾》:“八砖非性懒,三昧减心比。”

典故
不肯过江东
 
八千子弟
 
八千弟子
 
江东小
 
乌江渡
 
羞面江东

相关人物
项梁
 
项羽


《史记》卷七〈项羽本纪〉~336~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馀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例句

呼吸八千人,横行起江东。 李白 登广武古战场怀古

典故
三刖
  
三献三刖
  
三献荆山
 
再献甘灭趾
 
刖人哭
   
卞和三献
 
卞和不斲
 
卞和刖
 
卞和耻
 
卞和泣
 
卞和玉
 
卞和胫
 
卞子抱玉
 
卞山璞
  
卞玉
  
卞疑
 
和氏三献
 
和氏璧
 
和氏宝
 
和氏愆
 
和氏泪
 
和氏献玉
 
和氏玉
    
悲玉石
   
抱玉卞和
 
抱玉泪
  
抱石疑非
 
楚人随玉
  
楚家玉
 
楚山囚玉
 
楚山玉
 
楚山迷璧
 
楚王珍
   
泣楚玉
  
泣血人
 
洒泪成血
 
为玉泣
   
献玉和
 
献玉招刑
  
玉三献
 
璧悲三献
 
痛玉
 
白璧三年泪
 
白璧冤楚
 
白璧疑冤楚
 
良璞悲
  
荆人美璞
   
荆山待价
 
荆山玉
 
荆山璆
    
误卞和
 
谤玉
 
證玉臣
 
贼奇璞
 
足刖已过三

相关人物
卞和


《韩非子》卷四〈和氏〉~238~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简释

卞和:指知音。唐李涉《送颜觉赴举》:“居然一片荆山工,可怕无人是卞和。”

卞泣:指怀才不遇,或指蒙冤。唐杜甫《舟中出江陵南浦寄郑少尹》:“滥窃商歌听,时忧卞泣诛。”

和氏玉:咏玉。唐钱起《落第刘拾遗相送东归》:“独收和氏玉,还采旧山薇。”


例句

其兄因献璞,再刖不履地。卞和名永永,与宝不相坠。劝尔出门行,行难莫行易。 元稹 出门行

圭璧无卞和,甘与顽石列。 元稹 谕宝二首

坚贞与和璧,利用归干将。 刘商 哭韩淮端公兼上崔中丞

连城犹隐石,唯有卞和知。 刘商 殷秀才求诗

莫将和氏泪,滴著老莱衣。 刘得仁 送友人下第归觐

泣连三献玉,疮惧再伤弓。 刘长卿 落第赠杨侍御兼拜员外仍充安大夫判官赴范阳

顷游灵台下,频弃荆山玉。 刘长卿 赠别于群投笔赴安西

刖足岂一生,良工隔千里。 刘驾 下第后屏居长安书怀寄太原从事

越欧百炼时,楚卞三泣地。二宝无人识,千齿皆弃置。 吕温 古兴

再刖未甘何处说,但垂双泪出咸秦。 姚鹄 随州献李侍御二首

痛玉不痛身,抱璞求所归。 孟郊 古兴

哲人卧病日,贱子泣玉年。 孟郊 哭秘书包大监

行吟楚山玉,义泪沾衣巾。 孟郊 答姚怤见寄

因悲楚左右,谤玉不知珉。 孟郊 答卢虔故园见寄

况当圣明主,岂乏證玉臣。 孟郊 送孟寂赴举

应怜泣楚玉,弃置如尘泥。 孟郊 鸦路溪行呈陆中丞

定知和氏璧,遥掩玉轮辉。 宋之问 送赵司马赴蜀州

忽对荆山璧,委照越吟人。 庾抱 卧痾喜霁开扉望月简宫

只应抱璞非良玉,岂得年年不至公。 张乔 自诮

似璧悲三献,疑珠怯再投。 张子容 璧池望秋月

自将荆璞比,不与郑环同。 张惟俭 赋得西戎献白玉环

和玉悲无已,长沙宦不成。 张说 岳州别姚司马绍之制许归侍

贞坚自有分,不乱和氏璧。 戴叔伦 孤石

所痛无罪者,明时屡遭刖。 曹邺 下第寄知己

荆璞且深藏,珉石方如雪。 李咸用 览友生古风

既同和氏璧,终有玉人知。 李咸用 赠来鹏

荆山有玉犹在璞,未遇良工虚掷鹊。 李咸用 送人

却羡卞和双刖足,一生无复没阶趋。 李商隐 任弘农尉献州刺史乞假还京

徒为卞和识,不遇楚王珍。 李峤

知君分如此,赠逾荆山璧。 李德裕 重忆山居六首罗浮山

居然一片荆山玉,可怕无人是卞和。 李涉 送颜觉赴举

抱玉入楚国,见疑古所闻。良宝终见弃,徒劳三献君。 李白 古风之三十六

本是楚家玉,还来荆山中。 李白 将游衡岳过汉阳双松亭留别族弟浮屠谈皓

荆人泣美玉,鲁叟悲匏瓜。 李白 早秋赠裴十七仲堪

抱石耻献玉,沈泉笑探珠。 李白 赠丹阳横山周处士惟长

徒有献芹心,终流泣玉啼。 李白 赠范金卿二首

大国本多士,荆岑无遗璧。 李益 华阴东泉同张处士诣藏律师兼简县内同官因寄齐中书

刖足岂一生,良工隔千里。 李频 下第后屏居长安书怀寄张侍御

晓涧青青桂色孤,楚人随玉上天衢。 杜牧 押兵甲发谷口寄诸公

但寻陶令集,休献楚王珍。 杜牧 梁秀才以早春旅次大梁将归郊扉言怀兼别示亦蒙见赠凡二十韵走笔依韵

子既屈一鸣,余固宜三刖。 杜牧 池州送孟迟先辈

滥窃商歌听,时忧卞泣诛。 杜甫 舟出江陵南浦奉寄郑少尹

此时泣玉情虽异,他日衔环事亦同。 杨知至 复落后呈同年

荆玉收难尽,齐竽喜暂闲。 权德舆 过张监阁老宅对酒奉酬

莫将和氏泪,滴著老莱衣。 殷遥 送友人下第归省

山中荆璞谁知玉,海底骊龙不见珠。 牟融 寄周韶州

结绿处燕石,卞和不必知。 独孤及 送陈兼应辟兼寄高适贾至

哀哀献玉人,楚国同悲辛。泣尽继以血,何由辨其真。 王昌龄 为张僓赠阎使臣

三献寝不报,迟迟空手回。 白居易 效陶潜体诗十六首

抱玉三朝楚,怀书十上秦。 卢僎 途中口号

荆山璞在终应识,楚国人知不是狂。 窦庠 酬谢韦卿二十五兄俯赠辄敢书情

价轻犹有二,足刖已过三。 罗隐 寄洪正师

顾我昔年悲玉石,怜君今日蕴风雷。 罗隐 送章碣赴举

荆璞献多还得售,桂堂恩在敢轻回。 翁承赞 喜弟承检登科

荆山产美玉,石石皆坚贞。未必尽有玉,玉且问石生。 聂夷中 客有追叹后时者作诗勉之

荆人献始遇,良匠琢初成。 叶季良 赋得琢玉成器

投珠恐见疑,抱玉但垂泣。 薛据 古兴

芸香误比荆山玉,那似登科甲乙年。 薛涛 赠韦校书

明年徵拜入,荆玉不藏诸。 苏颋 钱荆州崔司马

楚玉已曾分卞玉,膺门依旧是龙门。 许棠 讲德陈情上淮南李仆射八首

东归万里惭张翰,西上四年羞卞和。 许浑 长安岁暮

知将刖足恨,去击李膺门。 贯休 送友生入越投知己

眼中两行泪,曾吊三献玉。 贾岛 古意

同声惭卞玉,谬此托韦金。 郑愔 同韦舍人早朝

荆玉终无玷,随珠忽已弹。 郑愔 贬降至汝州广城驿

独收和氏玉,还采旧山薇。 钱起 落第刘拾遗相送东归

不嗟荆宝退,能喜彩衣还。 钱起 送安都秀才北还

勿信玉工言,徒悲荆国人。 陈子昂 观荆玉篇

白璧疑冤楚,乌裘似入秦。 陈子昂 酬李参军崇嗣旅馆见赠

献玉频年命未通,穷秋成病悟真空。 陆畅 下第后病中

穷通应计一时间,今日甘从刖足还。 雍陶 再下第将归荆楚上白舍人

众宝归和氏,吹嘘多俊人。 韦应物 寄令狐侍郎

卞和试三献,期子在秋砧。 韩愈 孟生诗

譬如黄金盘,照耀荆璞真。 韩愈 酬裴十六功曹巡府西驿涂中见寄

衣挥京洛尘,完璞伴归人。 顾况 送友失意南归

穷途行泣玉,愤路未藏金。 骆宾王 畴昔篇

典故
丁仙化鹤
 
丁令
 
丁令威
 
丁家鹤
 
丁鹤
 
人事都非
 
仙人化鹤
  
令威归叹
 
令威语
 
令威还
 
依华表
 
侣鹤
 
冢累累
 
别后华表
  
化鹤丁
 
千年一回归
 
千年别
 
千年化鹤
 
千年归鹤
 
千年华表
 
千年鹤
 
千岁鹤
 
千载归来
 
千载鹤归
 
城是人非
 
城郭人民
 
城郭人非
 
城郭新
 
城郭空存
 
大鸟来华表
 
姓丁鹤
 
孤鹤归来过辽天
 
孤鹤归期
 
山川城郭是耶非
 
山川如故人民非
 
思归辽东
 
故旧非
 
归家华表
 
归后语
 
归辽海
 
归郭令威
 
归飞鹤
  
归鹤怜
 
白鹤报乡人
 
白鹤归
 
白鹤归来
 
老仙鹤驭
 
老令威
 
临华表
 
华表千年
 
华表恨
 
华表柱
 
华表歌
 
华表归来
 
华表留言
 
华表真人
 
华表旧愁
 
华表语
  
华表鹤归
 
西归千年后
  
身化鹤
  
辽天归鹤
     
辽水千年
 
辽海愁云
   
辽鹤归来
 
重来华表
 
飞来丁令
 
骑鹤归来
 
鹤到辽东
 
鹤化千载
 
鹤去知归
 
鹤姓丁
  
鹤归城是
 
鹤归故里
  
鹤归辽海
  
鹤语冢难寻
 
鹤飞辽天
 
鹤鸣华表

相关人物
丁令威


《艺文类聚》卷七十八〈灵异部上·仙道〉~33~
《搜神记》曰:辽东城门有华表柱,忽有一白鹤集柱头,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岁今来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垒垒。」遂高上冲天。今辽东诸丁,云其先世有升仙者,不知名字。
《搜神后记》卷一
丁令威,本辽东人,学道于灵虚山。后化鹤归辽,集城门华表柱。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垒垒。」遂高上冲天。今辽东诸丁云其先世有升仙者,但不知名字耳。

简释

白鹤归:喻人去世。唐李德裕《遥伤茅山孙尊师三首》之三:“数日奇香在,何年白鹤归。”

辽东鹤:喻久别重归而叹世事变迁,或喻人去世,或指鹤。唐杜甫《卜居》:“归羡辽东鹤,吟同楚执硅。”


例句

归来华表上,应笑北邙尘。 于武陵 赠王道士

人传访道沧海上,丁令王乔每往还。 任华 寄李白

千万云间丁令威,殷勤仙骨莫先飞。 储嗣宗 和茅山高拾遗忆山中杂题五首巢鹤

阮郎迷里巷,辽鹤记城闉。 元稹 代曲江老人百韵(年十六时作)

鹤鸣华表应传语,雁度霜天懒寄书。 刘商 归山留别子侄二首之二

空有缄题报亲爱,一千年后始西归。 刘威 送元秀才入道

华表鹤声天外迥,蓬莱仙界海门通。 刘沧 宿题天坛观

空夜露残惊堕羽,辽天秋晚忆归程。 刘沧 月夜闻鹤唳

鹤归辽海春光晚,花落闲阶夕雨晴。 刘沧 题王母庙

乡关不是无华表,自为多惊独上迟。 司空图 自河西归山二首

殷勤华表鹤,羡尔亦曾归。 司空图 长亭

千年城郭如相问,华表峨峨有夜霜。 司空曙 送曲山人之衡州

莫学辽东华表上,千年始欲一回归。 司空曙 送王尊师归湖州

尘中旧侣无音信,知道辽东鹤姓丁。 唐彦谦 贺李昌时禁苑新命

何言斯物变,翻覆似辽东。 孔德绍 赋得华亭鹤

昔偶浮丘伯,今同丁令威。 崔融 和梁王众传张光禄是王子晋后身

道边白鹤来华表,陌上苍麟卧古丘。 张继 秋日道中

谁言辽东鹤,千年往复回。 张说 赠工部尚书冯公挽歌三首

碧窗月落琴声断,华表云深鹤梦长。 戴叔伦 哭朱放

若把古今相比类,姓丁仙鹤亦如斯。 方干 送道人归旧岩

秦世老翁归汉世,还同白鹤返辽城。 施肩吾 桃源词二首

辽东老鹤应慵惰,教探桑田便不回。 曹唐 小游仙诗九十八首

从此暂辞华表柱,便应千载是归程。 曹唐 送刘尊师祗诏阙庭三首

华表千年孤鹤语,人间一梦晚蝉鸣。 曹邺 寄嵩阳道人

鹅归逸少宅,鹤满令威家。 李商隐 喜雪

神物龟酬孔,仙才鹤姓丁。 李商隐 寄太原卢司空三十韵

数日奇香在,何年白鹤归。 李德裕 遥伤茅山孙尊师三首之三

碧落高高云万重,当时孤鹤去无踪。不期陵谷迁朝市,今日辽东特地逢。 李涉 逢旧二首

不知曾化鹤,辽海归几度。 李白 姑孰十咏(一作李赤诗)之灵墟山

丁令辞世人,拂衣向仙路。 李白 姑熟十咏灵墟山

海鹤一笑之,思归向辽东。 李白 至陵阳山登天柱石酬韩侍御见招隐黄山

莫作千年别,归来城郭新。 李白 送李青归南叶阳川

君平帘下谁家子,云是辽东丁令威。 李白 醉后答丁十八以诗讥余捶碎黄鹤楼

应化辽天鹤,归当千岁馀。 李白 题许宣平庵壁(见诗话类编)

闻说沧溟今已浅,何当白鹤更归来。 李端 与道者别

何须化鹤归华表,却数凋零念越乡。 李绅 灵汜桥

人间华表堪留语,剩向秋风寄一声。 李縠 和皮日休悼鹤

高笼华表鹤,静对幽兰琴。 李群玉 送处士自番禺东游便归苏台别业

久别辽城鹤,毛衣已应故。 李贺 嘲雪

千岁鹤归犹有恨,一年人住岂无情。 杜牧 八月十二日得替后移居霅溪馆因题长句四韵

归羡辽东鹤,吟同楚执圭。 杜甫 卜居

襄王薄行迹,莫学冷如丁。 杜甫 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见赠

故园华表上,谁得见君还。 杜荀鹤 送九华山道士游茅山

令威子晋皆俦侣,东岳同寻太真女。 杨嗣复 赠毛仙翁

何年去华表,几度穷苍冥。 杨衡 题玄和师仙药室

将军易道令威仙,华发清谈得此贤。 权德舆 扬州与丁山人别

玉笙王子驾,辽鹤令威身。 武元衡 和杨三舍人晚秋与崔二舍人张秘监苖考功同游昊天观时中书寓直不得陪随因追往年曾与旧僚联游此观纪题在壁已有沦亡书事感怀辄以呈寄兼呈东省三给事之作杨君见徵鄙词因以继和

代北鸾骖至,辽西鹤骑旋。 王勃 八仙径(寺南又有昌利观。去寺有数里。岩径窈窕。杖而后进)

化鹤千龄早,元龟六代春。 王勃 出境游山二首

当作辽城鹤,仙歌使尔闻。 王维 送张道士归山

不为碧鸡称使者,唯令白鹤报乡人。 王维 送王尊师归蜀中拜扫(一无拜扫二字)

池中此鹤鹤中稀,恐是辽东老令威。 白居易 池鹤二首

燕归巢已尽,鹤语冢难寻。 卢纶 赋得馆娃宫送王山人游江东

闲行池畔随孤鹤,若问多应道姓丁。 秦系 题洪道士山院

辽鹤虚空语,冥鸿未易亲。 罗隐 期徐道者不至

辽水华亭旧所闻,病中毛羽最怜君。 罗隐 病中题主人庭鹤

如何只见丁家鹤,依旧辽东叹绿芜。 罗隐 自贻

竹映高墙似傍山,邹阳归后令威还。 薛能 和府帅相公

凭人转觉多相误,尽道皤然作令威。 薛能 失鹤二首

华表翘风未可期,变丁投卫两堪疑。 薛能 失鹤二首

刘郎别后无遗履,丁令归来有旧巢。 薛能 许州题观察判官厅

故园华表高高在,可得不如丁令威。 褚载 晓感

鵩上承尘才一日,鹤归华表已千年。 许浑 经故丁补阙郊居

还似当时姓丁鹤,羽毛成后一归来。 赵嘏 送王龟拾遗谢宫后归浐水山居

空留华表千年约,才毕丹炉九转功。 郑璧 和袭美伤顾道士

黄鹤无心下,长应笑令威。 钱起 江行无题一百首

借问飞鸣华表上,何如粉缋彩屏中。 钱起 画鹤篇(省中作)

闲教辨药僮名甲,静识窥巢鹤姓丁。 陆龟蒙 寄怀华阳道士

灵芝非庭草,辽鹤委池鹜。 韦应物 送丘员外还山

桑田变后新舟楫,华表归来旧路岐。 韩偓 余寓汀州沙县病中闻前郑左丞璘随外镇举荐赴洛兼云继有急徵旋见脂辖因作七言四韵戏以赠之或冀其感悟也(已巳年)

未作千年别,犹应七日还。 魏知古 玄元观寻李先生不遇

姓丁黄鹤辽东去,客倩仙翁海上人。 鲍溶 寄卢给事汀吴员外丹

黄鹤亦姓丁,寥寥何处飞。 鲍溶 感兴

垂名入甲成龙去,列姓如丁作鹤来。 黄滔 二月二日宴中贻同年封先辈渭

华表柱头还有鹤,华歆名下别无龙。 黄滔 寄杨赞图学士

典故
白驹催
 
白驹留
 
白驹隙光
    

《礼记注疏》卷五十八〈三年问〉~96~
「将由夫修饰之君子与?则三年之丧,二十五月而毕,若驷马之过隙」东汉·郑玄注:「驷之过隙,喻疾也。」唐·孔颖达疏:「驷谓驷马,隙谓空隙。驷马骏疾,空隙狭小,以骏疾而过狭小,言急速之甚。」
《庄子》外篇·卷七下《知北游》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郤,忽然而已。

例句

已叹漳滨卧,何言驻隙难。 司空曙 哭王注

食场恩未尽,过隙命旋终。 严维 奉和刘祭酒伤白马(此马勒赐宁王)(转赠祭酒)

隙驹不暂驻,日听凉蝉悲。 孟浩然 家园卧疾毕太祝曜见寻

浮生如过隙,先达已吾箴。 张九龄 始兴南山下有林泉尝卜居焉荆州卧病有怀此地

道消黄鹤去,运启白驹留。 张说 喜度岭

隙光非白驹,悬磬我无虞。 李绅 移九江(效何水部。余自九江及今。周一纪矣)

结欢随过隙,怀旧益沾巾。 杜甫 奉赠萧二十使君

星霜玄鸟变,身世白驹催。 杜甫 秋日荆南述怀三十韵

英灵如过隙,宴衎愿投胶。 杜甫 陪诸公上白帝城(一本有头字。一本有楼字。)宴越公堂之作(越公杨素所建)

乡思巢枝鸟,年华过隙驹。 温庭筠 病中书怀呈友人(并序)

谢傅隙过驹,萧娘风过烛。 白居易 和梦游春诗一百韵

人同过隙无留影,石在穷沙尚启行。 窦常 谒诸葛武侯庙

隙驷不我待,路人易相忘。 窦群 奉酬西川武相公晨兴赠友见示之作

自有藏舟处,谁怜隙驷过。 骆宾王 丹阳刺史挽词三首之一


《庄子集释》卷七下〈外篇·知北游〉~746~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注然勃然,莫不出焉;油然漻然,莫不入焉。已化而生,又化而死,生物哀之,人类悲之。解其天韬,堕其天帙,纷乎宛乎,魂魄将往,乃身从之,乃大归乎!不形之形,形之不形,是人之所同知也,非将至之所务也,此众人之所同论也。彼至则不论,论则不至。明见无值,辩不若默。道不可闻,闻不若塞。此之谓大得。唐·成玄英疏:「白驹,骏马也,亦言日也。隙,孔也。夫人处世,俄顷之间,其为迫促,如驰骏驹之过孔隙,欻忽而已,何曾足云也!」唐·陆德明《经典释文》:「《白驹》或云:日也。《过郤》去逆反。本亦作隙。隙,孔也。」
典故 
团扇三秋怨
 
团扇妾
 
团扇怨秋风
 
团扇悲歌
 
团扇悲秋
 
团扇捐
 
团扇诗
 
团扇逐秋风
 
妾扇
 
婕妤团扇
  
婕妤扇
 
宫扇怨秋风
 
怨秋风
 
悲团扇
 
悲婕妤
 
悲秋扇
 
悲素扇
 
感婕妤
 
怜团扇
 
手中扇
 
托意唯团扇
 
捐扇
 
捐箧
 
收团扇
 
泣团扇
 
汉主妃
 
汉姬纨扇
 
汉宫圆扇成咏
 
班女怨
 
班女恨
  
班妾秋扇
  
班姬月
 
班姬泣
 
班姬箧
 
班家扇
    
秋扇留句
 
秋风扇
 
秋风弃扇
  
纨扇曲中秋
 
纨扇题诗
  
裁洁素
 
身世如团扇
 
逢秋扇
 
过秋纨扇
 
题秋扇
 
齐纨怨思
 
齐纨扇
 
班姬题扇

相关人物
班婕妤


《昭明文选》卷二十七〈诗戊·乐府上·怨歌行〉~280~
〈序〉:「昔汉成帝班婕妤失宠,供养于长信宫,乃作赋自伤,并为〈怨诗〉一首。」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风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玉台》此诗有序云:昔汉成帝班婕妤失宠,供养于长信宫,乃作赋自伤,并为怨诗云云。
《汉书》卷九十七下〈外戚列传下·孝成班倢伃〉~3984~
自鸿嘉后,上稍隆于内宠。倢伃进侍者李平,平得幸,立为倢?。上曰:「始卫皇后亦从微起。」乃赐平姓曰卫,所谓卫倢伃其后赵飞燕姊弟亦从自微贱兴,踰越礼制,盛于前。班倢伃及许皇后皆失宠,稀复进见。鸿嘉三年,赵飞燕谮告许皇后、班倢伃挟媚道,祝诅后宫,詈及主上。许皇后坐废。考问班倢伃,倢伃对曰:「妾闻『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修正尚未蒙福,为邪欲以何望?使鬼神有知,不受不臣之愬;如其无知,愬之何益?故不为也。」上善其对,怜悯之,赐黄金百斤。赵氏姊弟骄妒,倢伃恐久见危,求共养太后长信宫,上许焉。倢伃退处东宫,作赋自伤悼。

简释

班女怨:指妇女因失宠而哀怨。唐窦牟《元日喜闻大礼寄上翰林四学士中书六舍人二十韵》:“忽思班女怨,遥听越人吟。”


例句

一从悲画扇,几度泣前鱼。 于武陵 长信宫二首

羞同班女高秋扇,欲照明王乙夜书。 刘庭琦 奉和圣制瑞雪篇

秋风能再热,团扇不辞劳。 刘方平 长信宫

君恩不可见,妾岂如秋扇。秋扇尚有时,妾身永微贱。 刘云 婕妤怨

旧宠悲秋扇,新恩寄早春。 天宝宫人 题洛苑梧叶上

张尹将眉学,班姬取扇俦。 宋之问 望月有怀

色丽班姬箧,光润洛川神。 庾抱 卧痾喜霁开扉望月简官内知友

无金可买长门赋,有恨空吟团扇诗。 张窈窕 寄故人(一作杜羔妻诗)

今夜故山依旧见,班家扇样碧峰东。 徐凝 却归旧山望月有寄

守分辞芳辇,含情泣团扇。 徐贤妃 长门怨

班扇慵裁素,曹衣讵比麻。 李商隐 喜雪

莫道君恩长不休,婕妤团扇苦悲秋。 李嘉祐 古兴

团扇辞恩宠,回文赠苦辛。 李峤 倡妇行

光含班女扇,韵入楚王弦。 李峤 游禁苑陪幸临渭亭遇雪应制

芙蓉老秋霜,团扇羞网尘。 李白 中山孺子妾歌

行将泣团扇,戚戚愁人肠。 李白 惧谗

捐扇破谁执,素纨轻欲裁。 李益 立春日宁州行营因赋朔风吹飞雪

素魄近成班女扇,清光远似庾公楼。 李端 和李舍人直中书对月见寄

晓菊泫寒露,似悲团扇风。 李贺 感讽六首

自怜春色罢,团扇复迎秋。 杜审言 赋得妾薄命

蘼芜山下路,团扇秋风去。 权德舆 杂诗五首

正悦掌中舞,宁哀团扇诗。 武平一 妾薄命

谁分含啼掩秋扇,空悬明月待君王。 王昌龄 西宫秋怨

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裴回。 王昌龄 长信秋词五首

传闻纨扇恩未歇,预想蛾眉上初月。 王谭 后庭怨

阶下败兰犹有气,手中团扇渐无端。 卢殷 悲秋

长为蕣花光晓日,谁知团扇送秋风。 卢汝弼 薄命妾

忽思班女怨,遥听越人吟。 窦牟 元日喜闻大礼寄上翰林四学士中书六舍人二十韵

六宫谁买相如赋,团扇恩情日日疏。 罗隐 閒居早秋

繁华事逐东流水,团扇悲歌万古愁。 翁绶 婕妤怨

莫比班家扇,宁同卓氏琴。 许浑 赠萧链师

簟委班姬扇,蝉悲蔡琰琴。 韦庄 同旧韵

寒尘妒尽秦王女,凉殿恩随汉主妃。 项斯 古扇

合裁班扇思行幸,愿托凉风箧笥嫌。 鲍溶 上阳宫月

欲和古诗成窦锦,倍悲秋扇损齐纨。 鲍溶 赠远

陆生誇妙法,班女恨凉飙。 齐己 谢人惠扇子及茶

典故
不忍过西州
 
哭西州
 
山丘泪
 
思谢傅
  
恸哭西州门
 
恸西州
 
泪下羊昙
 
生存华屋
 
羊昙恨
 
羊昙悲
 
羊昙悲伤
 
羊昙悲感
 
羊昙挥泪
 
羊昙泪
 
羊昙醉
 
羊昙醉后
 
老泪洒西州
 
华屋泪
 
衰泪过西州
 
西州沾裳
    
西门恸
 
西门洒泪
 
长恸过西州

相关人物
羊昙
 
谢安


《晋书》卷七十九《谢安传》
「羊昙者,太山人,知名士也,为安所爱重。安薨后,辍乐弥年,行不由西州路。尝因石头大醉,扶路唱乐,不觉至州门。左右白曰:『此西州门。』昙悲感不已,以马策扣扉,诵曹子建诗曰:『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恸哭而去。」

例句

季子生前别,羊昙醉后悲。 司空曙 哭苗员外呈张参军

满筵旧府笙歌在,独有羊昙最泪流。 杨巨源 酬卢员外

西州城外花千树,尽是羊昙醉后春。 温庭筠 经故翰林袁学士居

功名思马援,歌唱咽羊昙。 陆龟蒙 京口与友生话别

典故
一婚倘毕
 
了婚嫁
 
儿婚女嫁
 
十年婚嫁愿
 
向平事了
 
向平多累
 
向平婚嫁
 
向平约
 
女嫁儿婚
 
女嫁男婚
 
婚娶未毕
 
婚嫁了
 
婚嫁毕
 
婚嫁累
 
嫁娶毕
  
子平婚嫁
 
子平嫁娶
 
子平窥破
 
富不如贫
   
尚平加累
 
尚平婚嫁毕
 
昏嫁了
 
昏嫁向平
 
未终婚嫁
  
毕婚姻
  
追尚子
 
门容向子过

相关人物
向长


《后汉书》卷八十三〈逸民列传·向长〉~2758~
向长字子平,河内朝歌人也。隐居不仕,性尚中和,好通老、易。贫无资食,好事者更馈焉,受之取足而反其馀。王莽大司空王邑辟之,连年乃至,欲荐之于莽,固辞乃止。潜隐于家。读易至损、益卦,喟然叹曰:「吾已知富不如贫,贵不如贱,但未知死何如生耳。」建武中,男女娶嫁既毕,敕断家事勿相关,当如我死也。于是遂肆意,与同好北海禽庆俱游五岳名山,竟不知所终。唐·李贤注引《高士传》:「『向』字作『尚』。」
《昭明文选》卷二十六南朝宋·谢灵运《初去郡》
「毕娶类尚子,薄游似邴生。」唐·李贤注:「嵇康《高士传》曰:尚长,字子平,河内人。隐避不仕,为子嫁娶毕,敕家事断之,勿复相关,当如我死矣。」

简释

子平嫁娶:指儿女婚嫁。唐白居易《将归渭村寄舍弟》:“子平嫁娶贫中毕,元亮田园醉里归。”


例句

久欲追尚子,况兹怀远公。 孟浩然 彭蠡湖中望庐山

伏枕嗟公干,归山羡子平。 孟浩然 李氏园林卧疾

五岳追向子,三湘吊屈平。 孟浩然 经七里滩

陶公自放归,尚平去有依。 孟郊 隐士

尚平今何在,此意谁与论。 岑参 缑山西峰草堂作

尚子不可见,蒋生难再逢。胜惬只自知,佳趣为谁浓。 岑参 自潘陵尖还少室居止秋夕凭眺

待我休官了婚嫁,桃源洞里觅仙兄。 张仲方 赠毛仙翁

尚平方毕娶,疏广念归期。 李德裕 思山居一十首忆种瓜时

毕娶何时竟,消中得自由。 杜甫 西阁二首

庞公竟独往,尚子终罕遇。 杜甫

欲追绵上隐,况近子平村。 林德裕 近于伊川卜山居将命者画图而至欣然有感聊赋此诗兼寄上浙东元相公大夫使求青田胎化鹤

待学尚平婚稼毕,渚烟溪月共忘机。 权德舆 田家即事

岂厌尚平婚嫁早,却嫌陶令去官迟。 王维 早秋山中作

子平一去何时返,仲叔长游遂不来。 王绩 北山

况无婚嫁累,应拍尚平肩。 王毂 赠苍溪王明府有文在手曰长生

万重云树下,数亩子平居。 钱起 东溪杜野人致酒

毕娶愿已果,养恬志宁违。 钱起 酬陶六辞秩归旧居见柬

如今便可尔,何用毕婚嫁。 韩愈 县斋有怀(阳山县斋作。时贞元二十一年顺宗新即位)

典故
僵卧袁安
 
冻卧袁安
 
洛阳高卧
 
穷檐高卧
 
卧袁安
 
袁安僵卧
 
袁安爱晴早
  
袁门闭
 
闭门高卧
 
高卧过冬

相关人物
袁安


《后汉书》卷四十五〈袁张韩周列传·袁安〉~57~
袁安字邵公,汝南汝阳人也。祖父良,习孟氏易,平帝时举明经,为太子舍人;建武初,至成武令。安少传良学。为人严重有威,见敬于州里。初为县功曹,奉檄诣从事,从事因安致书于令。安曰:「公事自有邮驿,私请则非功曹所持。」辞不肯受,从事惧然而止。后举孝廉,除阴平长、任城令,所在吏人畏而爱之。唐·李贤注引《汝南先贤传》曰:「时大雪积地丈馀,洛阳令身出案行,见人家皆除雪出,有乞食者。至袁安门,无有行路。谓安己死,令人除雪入户,见安僵卧。问何以不出。安曰:『大雪人皆饿,不宜干人。』令以为贤,举为孝廉。」
典故
未饭钟
  
碧纱笼诗
 
纱笼相后先
 
纱笼素碧
 
罩碧纱
 
闻钟过斋
 
诗壁无纱
 
护碧纱
 
醉墨纱笼
  
阇黎饭后钟
  
斋后钟
 
斋竟鸣钟


《太平广记》卷一百九十九〈文章二·王播〉~494~
唐王播少孤贫,尝客扬州惠照寺木兰院,随僧斋食。后厌怠,乃斋罢而后击钟。后二纪,播自重位出镇是邦,因访旧游,向之题名皆以碧纱罩其诗。播继以二绝句曰:「三十年前此院游,木兰花发院新修。如今再到经行处,树老无花僧白头。上堂未了各西东,惭愧阇黎饭后钟。三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
《北梦琐言》卷三
唐段相文昌,家寓江陵,少以贫窭修进,常患口食不给,每听曾口寺斋钟动,辄诣谒餐,为寺僧所厌。自此乃斋后扣钟,冀其晚届而不逮食也。后入登台座,连出大镇,拜荆南节度,有诗《题曾口寺》云「曾遇黎饭后钟」,盖为此也。
《青箱杂记》卷六~60~
世传魏野尝从莱公游陕府僧舍,各有留题。后复同游,见莱公之诗已用碧纱笼护,而野诗独否,尘昏满壁。时有从行官妓颇慧黠,即以袂就拂之。野徐曰:「若得常将红袖拂,也应胜似碧纱笼。」莱公大笑。

简释

护碧纱:喻名贵所题,为人重视、赏识。宋孙觌《再至》:“悬知不是唐王播,惭愧高僧护碧纱。”

饭后钟:指因贫穷而遭冷遇。宋苏轼《石塔寺》:“乃知饭后钟,阇黎盖具眼。”

典故
一棹剡溪
  
乘兴棹
 
乘兴王猷
 
乘兴船
 
何必见安道
 
剡中情味
 
剡中舟
 
剡川游
 
剡曲船
 
剡棹
 
剡溪乘兴
 
剡溪寻
 
剡溪棹
 
剡溪游
  
剡溪舟
  
剡溪游
 
剡溪雪
 
剡溪风雪
 
剡舟夜雪
 
向剡溪
 
问安道
 
回舟尽兴
  
回船剡溪
 
回雪访
 
子猷棹船回
 
子猷清兴
 
子猷狂
 
子猷船
 
子猷访
 
子猷访戴
 
寻安道
  
寻戴客
 
寻访剡溪人
 
山阴一叶舟
 
山阴回棹
  
山阴月
 
山阴归船
 
山阴溪船
  
山阴舟
 
山阴船
 
山阴访
 
山阴访戴
  
山阴道回
 
山阴雪
 
山阴雪夜船
 
徽之问寂寥
 
徽之棹
 
思安道
 
忆山阴
  
忆戴船
  
扁舟兴尽归
 
扁舟雪夜
 
泛山阴月
 
泛舟思戴
 
王子雪舟
 
王寻戴
 
王猷船过剡溪
 
短棹乘兴
 
兴比乘舟访
 
兴尽
 
兴尽回酒船
 
兴尽归舟
 
叶棹相寻
 
见安道
 
觅戴逵
 
访安道
  
访戴舟
 
访雪舟
 
越水泛舟
  
阻扁舟
 
雪下船
 
雪中棹
 
雪夜访
 
雪溪小棹
 
雪舟访
 
雪访相访

相关人物
戴逵(字安道)
 
王徽之(字子猷)


《世说新语笺疏》下卷上〈任诞〉~760~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仿偟,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艺文类聚》卷二〈天部下·雪〉~22~
《语林》曰:王子猷居山阴,大雪夜,眠觉,开室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徬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溪,即便夜乘轻就戴。经宿方至,既造门,不前便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简释

访戴:喻指访友或行事洒脱。唐李白《酬坊州王司马与间正字对雪见赠》:“访戴昔未偶,寻嵇此相得。”


例句

兴掩寻安道,词胜命仲宣。 刘禹锡 奉和中书崔舍人八月十五日夜玩月二十韵

兴比乘舟访,恩怀倒屣亲。 司空曙 送高胜重谒曹王

羸病懒寻戴,田园方咏陶。 司空曙 闲园书事招畅当

正遂攀稽愿,翻追访戴欢。 吴融 和诸学士秋夕禁直偶雪

高于剡溪雪,一棹到门回。 吴融 山居喜友人相访

席上招贤急,山阴对雪频。 严维 题鲍行军小阁

其那知音不相见,剡溪乘兴为君来。 姚合 咏雪

已别剡溪逢雪去,雪山修道与师同。 戴叔伦 答崔法曹赋四雪

此时明径无行迹,唯望徽之问寂寥。 方干 叙雪寄喻凫(又)

吟阑馀兴逸,还忆剡溪船。 李咸用 雪十二韵

预约延枚酒,虚乘访戴船。 李商隐 忆雪

乘兴嫌太迟,焚却子猷船。 李白 寄韦南陵水余江上乘兴访之遇寻颜尚书笑有此赠

挂席拾海月,乘风下长川。多洁新丰醁,满载剡溪船。中途不遇人,直到尔门前。 李白 叙旧赠江阳宰陆调

无因见安道,兴尽愁人心。 李白 望月有怀

若教月下乘舟去,何啻风流到剡溪。 李白 东鲁门泛舟二首之二

兴从剡溪起,思绕梁园发。 李白 淮海淮雪赠傅霭

虽然剡溪兴,不异山阴时。 李白 秋山寄卫尉张卿及王徵君

昨夜吴中雪,子猷佳兴发。 李白 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访戴昔未偶,寻嵇此相得。 李白 酬坊州王司马与阎正字对雪见赠

此行殊访戴,自可缓归桡。 李白 陪从祖济南太守泛鹊山湖三首之一

兴来空忆戴,不似剡溪时。 李端 冬夜寄韩弇

独望徽之棹,青山在雪中。 李端 旅舍对雪赠考功王员外

戴家溪北住,雪后去相寻。 李端 云阳观寄袁稠

怀哉梁苑客,思作剡溪游。 李群玉 腊夜雪霁月彩交光开阁临轩竟睡不得命家仆吹笙数曲独引一壶奉寄江陵副使杜中丞

何人山雪夜,相访不相思。 李频 冬夜山中寻友

看著白蘋芽欲吐,雪舟相访胜闲行。 杜牧 湖南正初招李郢秀才

他年雪中棹,阳羡访吾庐。 杜牧 许七侍御弃官东归潇洒江南颇闻自适高秋企望题诗寄赠十韵

未因乘兴去,空有鹿门期。 杜甫 冬日有怀李白

东行万里堪乘兴,须向山阴上小舟。 杜甫 卜居

欲挂留徐剑,犹回忆戴船。 杜甫 哭李尚书

不是尚书期不顾,山阴野雪兴难乘。 杜甫 多病执热奉怀李尚书

暂忆江东鲙,兼怀雪下船。 杜甫 夜二首之一

非寻戴安道,似向习家池。 杜甫 从驿次草堂复至东屯二首之一

不识山阴道,听鸡更忆君。 杜甫 舟中夜雪有怀卢十四侍御弟

乘兴杳然迷出处,对君疑是泛虚舟。 杜甫 题张氏隐居二首之一

应同谷口寻春去,定似山阴带月归。 杨巨源 卢郎中拜陵遇雪蒙见召因寄

却笑山阴乘兴夜,何如今日戴家邻。 武元衡 中春亭雪夜寄西邻韩李二舍人

是菊花开日,当君乘兴秋。 独孤及 九月九日李苏州东楼宵

自然堪访戴,无复四愁诗。 皇甫冉 刘方平西斋对雪

闻有招寻兴,随君访戴船。 皇甫冉 和朝郎中扬子玩雪寄山阴严维

思君一相访,残雪似山阴。 皇甫冉 寻戴处士

或在醉中逢夜雪,怀贤应向剡川游。 章八元 归桐庐旧居寄严长史

还拟山阴一乘兴,雪寒难得渡江船。 罗隐 寄崔庆孙

笑杀山阴雪中客,等閒乘兴又须回。 罗隐 送裴饶归会稽

我思剡溪,杉筱萋萋,寤寝无迷。 萧颖士 江有枫一篇十章之八

相思不相访,烟月剡溪深。 许深 和毕员外雪中见寄

思君一相访,残雪似山阴。 许浑 寻戴处士

剡溪一醉十年事,忽忆棹回天未明。 许浑 对雪

入夜花如雪,回舟忆剡溪。 许浑 泛舟寻郁林寺道玄上人遇雨而返因寄

镜中非访戴,剑外欲依刘。 许浑 送林处士自闽中道越由霅抵两川

花前更谢依刘客,雪后空怀访戴人。 许浑 郊居春日有怀府中诸公并柬王兵曹

因过石城先访戴,欲朝金阙暂依刘。 许浑 酬和杜侍御

乘兴轻舟无近远,白云明月吊湘娥。 贾至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之二

更说东溪好,明朝乘兴寻。 钱起 宿远上人兰若

梦里还乡不相见,天涯忆戴复谁传。 钱起 寄永嘉王十二

雁有归乡羽,人无访戴船。 钱起 寄袁州李嘉祐员外

忆戴差过剡,游仙惯入壶。 钱起 山斋读书寄时校书杜叟

忘机贫负米,忆戴出无车。 钱起 罢官后酬元校书见赠

何当更乘兴,林下已苔生。 钱起 赠李十六

他日东流一乘兴,知君为我扫荆扉。 钱起 送褚大落第东归

那能有馀兴,不作剡溪寻。 韦应物 酬秦徵君徐少春府日见寄

踏雪偶因寻戴客,论文还比聚星人。 韦庄 新正日商南道中作寄李明府

访戴船回郊外泊,故乡何处望天涯。 韩偓 己巳年正月十二日自沙县抵邵武军将谋抚信之行到才一夕为闽相急脚相召却请赴沙县郊外泊船偶成一篇

高人傥有访,兴尽讵须回。 骆宾王 寓居洛滨对雪忆谢二

此地从来可乘兴,留君不住益凄其。 高适 东平别前卫县李寀少府

今朝欲乘兴,随尔食鲈鱼。 高适 送崔功曹赴越

依刘未是咏,访戴宁忘诸。 齐己 荆渚病中因思匡庐遂成三百字寄梁先辈

访戴情弥切,依刘力不胜。 齐己 酬元员外见寄八韵

典故 
京兆马
  
便面章台
 
便面章台马
 
修蛾章台样
 
张敞画眉
 
张郎走马
 
归来便面
 
玉马戏走章台下
   
章台系马
 
章台走画猿
 
章台走马
 
章台路
 
章台马
  
翠眉谁画
  
走马章台路
 
风流京兆
 
马过章台

相关人物
张敞


《汉书》卷七十六〈赵尹韩张两王列传·张敞〉~3222~
京兆典京师,长安中浩穰,于三辅尤为剧。郡国二千石以高弟入守,及为真,久者不过二三年,近者数月一岁,辄毁伤失名,以罪过罢。唯广汉及敞为久任职。敞为京兆,朝廷每有大议,引古今,处便宜,公卿皆服,天子数从之。然敞无威仪,时罢朝会,过走马章台街,使御吏驱,自以便面拊马。又为妇画眉,长安中传张京兆眉怃。有司以奏敞。上问之,对曰:「臣闻闺房之内,夫妇之私,有过于画眉者。」上爱其能,弗备责也。然终不得大位。唐·颜师古注引《孟康》曰:「在长安中。」臣瓒曰:「在章台下街也。」

简释

章台走马:指风流潇洒。唐李白《流夜郎赠辛判官》:“夫子红颜我少年,章台走马著金鞭。”


例句

骑别章台晚,舟行洛水春。 储光羲 秦中送人觐省

京兆归何处,章台空暮尘。 刘禹锡 再伤庞尹

蹀躞朝驰过上苑,䟃𧽼暝走发章台。 乔知之 嬴骏篇

章台折杨柳,春日路傍情。 崔国辅 长乐少年行

驿使前日发章台,传道长安春早来。 崔颢 渭城少年行

章台街里芳菲伴,且问宫腰损几枝。 李商隐 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之一

梅花大庾岭头发,柳絮章台街里飞。 李商隐 对雪二首之一

巴雷隐隐千山外,更作章台走马声。 李商隐

桃绶含情依露井,柳绵相忆隔章台。 李商隐 临发崇让宅紫薇

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 李商隐 赠柳

青云年少子,挟弹章台左。 李白 少年子

夫子红颜我少年,章台走马著金鞭。 李白 流夜郎赠辛判官

近映章台骑,遥分禁苑春。 李观 御沟新柳

空知有善相,不解走章台。 李贺 马诗二十三首之十九

若教得似红儿貌,走马章台任道迟。 罗虬 比红儿诗之七十一

寂寞想章台,始叹云泥隔。 钱起 离居夜雨奉寄李京兆

今朝章台别,杨柳亦依依。 韦应物 赠别河南李功曹

鸣鞭晓出章台路,叶叶春衣杨柳风。 韩翃 少年行

典故
上林书
 
上林书绝
 
上林消息
 
上林过雁
 
上林雁
 
上林鸿雁
 
上苑传书
  
借片鸿
 
传帛
 
传书雁
 
传雁
 
传雁足
 
北海雁书
 
北雁连书
 
南雁传尺素
 
南雁惠佳音
 
吴鸿传信
 
塞雁音书
 
塞鸿传书
 
天涯芳信
 
子卿归信
 
寄南飞翼
 
寄南飞鸿
 
寄情无雁
 
寄书雁来时
 
寄书雁翼
 
寄书鸿雁
 
寄锦书
 
寄双飞燕
  
弋雁问消息
 
微辞寄归雁
 
愁怀逐归鸿
 
凭鸿
 
断鸿书
 
断鸿谁倩
 
断鸿难倩
 
书倩秋鸿
 
书到雁应还
 
书因北雁稀
 
书凭燕翼
 
书托过鸿
 
书归玉塞
 
书无去鸿
 
书无过雁
 
书系双飞翼
 
书雁
 
书鸿
 
朔燕传书
 
望飞燕
 
归鸿书
 
归鸿无信
 
归鸿谁寄
 
漫写羊裙
 
燕去鸿归
 
燕翎寄笺
 
独雁征书
 
秋鸿春燕
  
空回春雁
 
系帛
  
系书翠羽
 
系边书
 
系雁书
 
苏武逢雁
 
裂帛待燕鸿
 
裂帛附双燕
 
见雁思乡信
 
诗凭燕翼
 
认上林欲下
  
赤书凭雁
  
过鸿来燕
 
乡书雁少
 
衔来相思字
 
锦书寄飞翼
  
雁来音信
 
雁传书
      
雁足传书
 
雁鸿附书
 
难觅征鸿
 
云边翼
 
云间一纸书
 
音信绝南鸿
 
音书凭过雁
 
飞燕归信
 
鸿来雁度
 
鸿羽芳信
  
鸿雁北来
 
鸿雁书

相关人物
刘彻(汉武帝)
 
苏武


《汉书》卷五十四〈李广苏建列传·苏武〉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陵恶自赐武,使其妻赐武牛羊数十头。后陵复至北海上,语武:「区脱捕得云中生口,言太守以下吏民皆白服,曰上崩。」武闻之,南乡号哭,欧血,旦夕临。数月,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武等实在。」于是李陵置酒贺武曰:「今足下还归,扬名于匈奴,功显于汉室,虽古竹帛所载,丹青所画,何以过子卿!陵虽驽怯,令汉且贳陵罪,全其老母,使得奋大辱之积志,庶几乎曹柯之盟,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收族陵家,为世大戮,陵尚复何顾乎?已矣!令子卿知吾心耳。异域之人,壹别长绝!」陵起舞,歌曰:「径万里兮度沙幕,为君将兮奋匈奴。路穷绝兮矢刃摧,士众灭兮名已隤。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陵泣下数行,因与武决。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
《开元天宝遗事》卷下〈传书燕〉
长安豪民郭行先,有女子绍兰,适巨商任宗,为贾于湘中,数年不归,复音信不达。绍兰目?堂中有双燕戏于梁间,兰长吁而语于燕曰:「我闻燕子自海东来,往复必经由于湘中。我婿离家不归数岁,蔑有音耗,生死存亡弗可知也,欲凭尔附书授于我婿。」言讫泪下,燕子飞鸣上下,似有所诺。兰复问曰:「尔若相允,当泊我怀中。」燕遂飞于膝上。兰遂吟诗一首云:「我婿去重湖,临窗泣血书。慇勤凭燕翼,寄与薄情夫。」兰遂小书其字,系于足上,燕遂飞鸣而去。任宗时在荆州,忽见一燕飞鸣于厅上,宗讶视之,燕遂泊于肩上,见有一小封书系在足上。宗解而视之,乃妻所寄之诗。宗感而泣下,燕后飞鸣而去。宗次年归,首出诗示兰。后文士张说传其事,而好事者写之。

简释

雁书:喻书信。唐杜甫《秋日荆南送石首薛明诗》:“岁满归凫舄,秋来把雁书。”


例句

当日苏武单于问,道是宾鸿解传信。 刘商 胡笳十八拍

家书欲寄雁飞远,客恨正深秋又来。 刘威 早秋归

对酒不能伤此别,尺书凭雁往来通。 刘沧 留别崔浣秀才昆仲

系帛何须雁,金乌日日飞。 吴融 送僧归日本国

宛转结蚕书,寂寥无雁使。 乔知之 从军行

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 李商隐 离思

鸿雁向西北,飞书报天涯。 李白 千里思

莫惜一雁书,音尘坐胡越。 李白 送友人游梅湖

经时停尺素,望尽云边翼。 李群玉 小弟艎南游近书来

芳草萋萋新燕飞,芷汀南望雁书稀。 李群玉 恼从兄

因书天末心,系此双飞翼。 李群玉 我思何所在

信已凭鸿去,归唯与燕期。 杜牧 偶题二首之二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杜甫 天末怀李白

天上多鸿雁,池中足鲤鱼。相看过半百,不寄一行书。 杜甫 寄高三十五詹事

系书元浪语,愁寂故山薇。 杜甫 归雁二首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沈如筠 闺怨二首之一

鸿雁飞不到,音尘何由达。 独孤及 代书寄上李广州

不惜西津交佩解,还羞北海雁书迟。 王勃 采莲曲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王勃 蜀中九日

不见乡书传雁足,唯看新月吐蛾眉。 王涯 秋思赠远二首

落雁带书惊,啼猿映枝转。 董思恭 咏弓

归牛疑燧落,过雁误书迟。 韦蟾 上元三首之一

雁足应难达,狐踪浪得疑。 韩偓 春闷偶成十二韵

阵去金河冷,书归玉塞寒。 骆宾王 秋雁

莫劳雁足传书信,愿向凌烟阁上看。 鲍溶 赠远

《漢語大詞典》:看竹
晋 王徽之 爱竹,曾过 吴中 ,见一士大夫家有好竹,肩舆径造竹下,讽啸良久,遂欲出门。主人令左右闭门不听出,乃留坐,尽欢而去。事见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简傲。后因以“看竹”为名士不拘礼法的典故。 唐 王维 《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诗:“到门不敢题凡鸟,看竹何须问主人。” 宋 黄庭坚 《寄南阳谢外舅》诗:“看竹辟强宅,閲士 黄公 壚。”
《漢語大詞典》:八砖(八磚)
见“ 八花塼 ”。
《漢語大詞典》:八砖学士(八塼學士,八磚學士)
谓 唐 李程 。新唐书·李程传:“学士入署,常视日影为候, 程 性懒,日过八塼乃至,时号‘八塼学士’。”塼, 宋 王谠 唐语林·容止作“砖”。参见“ 八花塼 ”。
《漢語大詞典》:八花砖(八花塼)
唐德宗 时翰林院厅前有花砖道,学士入值以日影及五砖时为准, 李程 每于日影过八砖始至,人号为“八砖学士”。见 唐 李肇 翰林志。后以“八花塼”为任职翰林院的典实。亦用为晚起的典实。 宋 陆游 《晚起》之一:“欠伸看起东窗日,也似金鑾过八砖。”
《國語辭典》:三献(三獻)  拼音:sān xiàn
古代举行祭典时,初次献酒为初献,再次献酒为亚献,第三次献酒为终献,合称为「三献」。《续汉书志。第二五。百官志二》:「光禄勋,卿一人,中二千石。……郊祀之事掌三献。」《儒林外史》第四○回:「率领众百姓,叫木耐在旁赞礼,升香、奠酒,三献、八拜。」也称为「三享」。
《漢語大詞典》:三献玉(三獻玉)
春秋 楚 人 卞和 得璞玉,献之 厉王 ,王以为诳,刖其左足;复献 武王 ,又刖其右足;后献 文王 ,王理璞,果得玉,名之曰 和氏 璧。事见《韩非子·和氏》。后用为怀才难遇知音的典实。 唐 刘长卿 《落第赠杨侍御赴范阳》诗:“泣连三献玉,疮惧再伤弓。” 唐 贾岛 《古意》诗:“眼中两行泪,曾弔三献玉。” 宋 曾巩 《送程殿丞还朝》诗:“自重肯悲三献玉,不欺常慎四知金。”
分類:卞和璞玉
《國語辭典》:刖足  拼音:yuè zú
一种古代的刑罚。砍掉犯人的脚。为肉刑之一。《三国演义》第九回:「倘得黥首刖足,使续成汉史,以赎其辜,邕之幸也。」
分類:断足肉刑
《國語辭典》:卞和  拼音:biàn hé
人名。春秋楚人。于荆山得璞玉献于楚王,两次见疑,左右足遭刖,后楚王乃使玉人琢之,果得宝玉,遂命名为「和氏璧」。见《韩非子。和氏》。
《漢語大詞典》:卞泣
卞和 之泣。 卞和 得玉璞以献 楚王 , 楚王 以为诈,砍其双脚, 卞和 抱其璞哭于 楚山 之下,三日三夜。后指因蒙受冤屈或不遇知己而痛苦悲伤。 唐 杜甫 《舟出江陵南浦奉寄郑少尹审》诗:“滥窃商歌听,时忧 卞 泣诛。”参见“ 卞和 ”。
《國語辭典》:卞和  拼音:biàn hé
人名。春秋楚人。于荆山得璞玉献于楚王,两次见疑,左右足遭刖,后楚王乃使玉人琢之,果得宝玉,遂命名为「和氏璧」。见《韩非子。和氏》。
《漢語大詞典》:卞璞
指和氏璧。亦泛指美玉。 汉 焦赣 《易林·渐之萃》:“西行求玉,冀得卞璞。”
《漢語大詞典》:和玉
(1). 卞和 之玉。喻稀世之宝。后汉书·刘陶传:“就使当今沙砾化为南金,瓦石变为 和 玉,使百姓渴无所饮,饥无所食……犹不能以保萧墙之内也。” 李贤 注:“ 和 玉, 卞和 之玉也。”
(2). 卞和 之玉。喻不为世重的贤才。 唐 张说 《岳州别姚司马》诗:“ 和 玉悲无已, 长沙 宦不成。”参见“ 和氏璧 ”。
《國語辭典》:和氏璧  拼音:hé shì bì
春秋时楚人卞和自楚国山中得一玉璞,献给楚厉王,经玉工鉴定其为普通的石头,厉王以卞和撒谎欺骗,乃刖其左脚。后武王即位,卞和再献,仍视为石头,卞和又被刖去右足。至文王即位,卞和抱玉石至荆山下大哭三天三夜,文王得知,命玉工加以琢磨,终得一块宝玉,命名为「和氏璧」。见《韩非子。和氏》。也称为「和璧」。
《國語辭典》:和璧  拼音:hé bì
楚人卞和所得的璞玉。参见「和氏璧」条。《文选。曹丕。与钟大理书》:「和璧入秦,相如抗节。」
分類:和璧
《國語辭典》:和氏璧  拼音:hé shì bì
春秋时楚人卞和自楚国山中得一玉璞,献给楚厉王,经玉工鉴定其为普通的石头,厉王以卞和撒谎欺骗,乃刖其左脚。后武王即位,卞和再献,仍视为石头,卞和又被刖去右足。至文王即位,卞和抱玉石至荆山下大哭三天三夜,文王得知,命玉工加以琢磨,终得一块宝玉,命名为「和氏璧」。见《韩非子。和氏》。也称为「和璧」。
《漢語大詞典》:完璞
完好的璞玉。比喻美好的操守。 唐 顾况 《送友失意南归》诗:“衣挥 京洛 尘,完璞伴归人。” 清 罗有高 《邓先生墓表》:“近百年来,高风寥邈矣,而先生独奋发於陈编蠹简之中,成之以勇迈不回之气,佐之以坚苦廉毅之操,内外完璞,挺为伟人。”
《漢語大詞典》:怀玉(懷玉)
(1).谓怀抱仁德。老子:“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南朝 梁 萧统 《〈陶渊明集〉序》:“或怀玉而謁帝,或披裘而负薪。” 唐 骆宾王 《镂鸡子》诗:“谁知怀玉者,含响未吟晨。”
(2).犹怀璧。 明 李东阳 《邯郸贾》诗:“ 长安 寳气横九州,贾儿身贵封为侯;匹夫怀玉尚不可,何怪贪儿死奇货。”参见“ 怀璧 ”。
分類:怀抱仁德
《漢語大詞典》:怀璧(懷璧)
左传·桓公十年:“ 周 谚有之:‘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杜预 注:“人利其璧,以璧为罪。”因以“怀璧”比喻多财招祸或怀才遭忌。三国志·魏志·华歆传:“本无拒诸君之心,而所受遂多,念单车远行,将以怀璧为罪,愿宾客为之计。” 唐 李华 《咏史诗》之四:“得罪因怀璧,防身輒控弦。” 清 姚鼐 《钱舜举〈萧翼赚兰亭图〉》诗:“语卿且勿諫,怀璧不可居。”
分類:招祸怀才
《漢語大詞典》:抱玉
(1).见“ 抱璞 ”。
(2).谓怀抱德才,深藏不露。语本老子:“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三国 魏 嵇康 《古意》诗:“安得反初服,抱玉宝六奇。” 南朝 梁 钟嵘 诗品总论:“抱玉者联肩,握珠者踵武。”
《國語辭典》:抱璞  拼音:bào pú
1.相传战国楚人卞和献玉璞于楚厉王,因玉工视以为石而非玉,故王以为和欺己,乃断其左足。楚武王时,和再献之,又以为石,乃断其右足。及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玉,是为和氏之璧。见《韩非子。和氏》。后比喻怀才不遇。《晋书。卷七○。应詹传》:「而泓抱璞荆山,未剖和璧。若蒙铨召,付以列曹,必能协隆鼎味,缉熙庶绩者也。」
2.战国齐宣王欲任用颜斶,颜斶辞去,曰:「夫玉生于山,制则破焉;非弗宝贵矣,然太璞不完。士生乎鄙野,推选则禄焉;非不尊遂也,然而形神不全。斶愿得归,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见《战国策。齐策四》。后比喻保持本有质朴淡泊的天性,不受爵禄诱惑。汉。蔡邕〈释诲〉:「仆不能参迹于若人,故抱璞而优游。」
《國語辭典》:抱璞  拼音:bào pú
1.相传战国楚人卞和献玉璞于楚厉王,因玉工视以为石而非玉,故王以为和欺己,乃断其左足。楚武王时,和再献之,又以为石,乃断其右足。及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玉,是为和氏之璧。见《韩非子。和氏》。后比喻怀才不遇。《晋书。卷七○。应詹传》:「而泓抱璞荆山,未剖和璧。若蒙铨召,付以列曹,必能协隆鼎味,缉熙庶绩者也。」
2.战国齐宣王欲任用颜斶,颜斶辞去,曰:「夫玉生于山,制则破焉;非弗宝贵矣,然太璞不完。士生乎鄙野,推选则禄焉;非不尊遂也,然而形神不全。斶愿得归,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见《战国策。齐策四》。后比喻保持本有质朴淡泊的天性,不受爵禄诱惑。汉。蔡邕〈释诲〉:「仆不能参迹于若人,故抱璞而优游。」
《漢語大詞典》:楚卞
指 春秋 时 楚 人 卞和 。 唐 吕温 《古兴》诗:“ 越欧 百鍊时, 楚 卞 三泣地。二寳无人识,千龄皆弃置。”参见“ 楚玉 ”。
分類:卞和
《漢語大詞典》:楚玉
指 楚国 宝玉 和氏 璧。亦用以比喻才能、才华。 明 叶宪祖 《鸾鎞记·摧落》:“姓字难教题甲榜,声名甚日满皇都?空怀 楚 玉,浪泣鮫珠。”
《漢語大詞典》:楚璞
指 楚 人 卞和 献给 楚王 的玉璞。比喻珍品或英才。 宋 梅尧臣 《度支苏才翁挽词》诗之二:“盛世虽多士,唯公与众殊。高才飞健鶻,逸句吐明珠。未入 周 官采,争持 楚 璞模。” 明 高启 《感旧酬宋军咨见寄》诗:“知音竟为谁,四海嗟惸惸。 齐 竽不解奏, 楚 璞何由呈?” 章炳麟 《西归留别中东诸君子》诗:“球府集苍蝇,一滴緇 楚 璞。”
《漢語大詞典》:楚璧
即 和氏 璧。 明 何景明 《赠张合之秀才》诗之二:“ 卞生 怀 楚 璧, 郭隗 待 燕 金。”参见“ 和氏璧 ”。
分類:和氏
《國語辭典》:和氏璧  拼音:hé shì bì
春秋时楚人卞和自楚国山中得一玉璞,献给楚厉王,经玉工鉴定其为普通的石头,厉王以卞和撒谎欺骗,乃刖其左脚。后武王即位,卞和再献,仍视为石头,卞和又被刖去右足。至文王即位,卞和抱玉石至荆山下大哭三天三夜,文王得知,命玉工加以琢磨,终得一块宝玉,命名为「和氏璧」。见《韩非子。和氏》。也称为「和璧」。
《漢語大詞典》:泣玉
《韩非子·和氏》:“ 楚 人 和氏 得玉璞 楚山 中,奉而献之 厉王 , 厉王 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 和 为誑而刖其左足。及 厉王 薨, 武王 即位, 和 又奉其璞而献之 武王 。 武王 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 和 为誑而刖其右足。 武王 薨, 文王 即位, 和 乃抱其璞而哭于 楚山 之下,三日三夜,泪尽而继之以血。”后以“泣玉”指因怀才不遇而悲泣。 唐 骆宾王 《畴昔篇》:“穷途行泣玉,愤路未藏金。” 宋 王禹偁 《商州进士张齐说将赴春闱》诗:“明年得意归来日,不见麻衣泣玉斑。”
《漢語大詞典》:献楚(獻楚)
指 春秋 时 卞和 向 楚王 献璞玉反遭刑之事。比喻怀才不遇,投效无门。 唐 骆宾王 《在江南赠宋五之问》诗:“弹冠空被笑,献 楚 自多伤。” 唐 元稹 《献荥阳公主五十韵》:“会将连献 楚 ,深耻谬游 燕 。”参见“ 献玉 ”。
《漢語大詞典》:献玉(獻玉)
春秋 时 楚 人 卞和 得宝玉,先后献给 楚 厉王 、 武王 ,都被认为欺诈,被截去双脚。到 楚文王 即位, 和 抱玉璞哭于 荆山 下, 楚王 使人剖璞加工,果得宝玉。事见韩非子·和氏。后因以“献玉”为典,谓向君主或朝廷献才智。 唐 陆畅 《下第后病中》诗:“献玉频年命未通,穷秋成病悟真金。” 金 元好问 《寄答飞卿》诗:“古来献玉犹难售,此日闻《韶》本不图。”
《漢語大詞典》:献玉(獻玉)
春秋 时 楚 人 卞和 得宝玉,先后献给 楚 厉王 、 武王 ,都被认为欺诈,被截去双脚。到 楚文王 即位, 和 抱玉璞哭于 荆山 下, 楚王 使人剖璞加工,果得宝玉。事见韩非子·和氏。后因以“献玉”为典,谓向君主或朝廷献才智。 唐 陆畅 《下第后病中》诗:“献玉频年命未通,穷秋成病悟真金。” 金 元好问 《寄答飞卿》诗:“古来献玉犹难售,此日闻《韶》本不图。”
《漢語大詞典》:献璞(獻璞)
犹献玉。 唐 韦渠牟 《赠窦五判官》诗:“美玉自矜频献璞,真金难与细披沙。” 元 马臻 《述怀五十韵》:“献璞悲 和 泣,辞金忆 震 贤。” 明 李东阳 《青溪闻体斋古潭之说有诗见嘲次韵以解》:“登龙却恨通家晚,献璞翻为识者羞。”参见“ 献玉 ”、“ 献楚 ”。
分類:献玉
《漢語大詞典》:荆人
(1). 楚 人,南人。春秋·庄公二十三年:“公至自 齐 , 荆 人来聘。”韩非子·初见秦:“ 秦 与 荆 人战,大破 荆 。” 三国 魏 曹植 《魏德论》:“ 荆 人风靡, 交 益 景从。”
(2).对人称己妻的谦词。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局诈:“区区拙技,负此良琴,若得荆人一奏,当有一两声可听者。”《颜氏家藏尺牍》卷二引 清 王士祜 书:“弟去岁以荆人抱病,屏跡半载。”
《漢語大詞典》:荆和
(1).指 春秋 时 楚 人 卞和 。 汉 刘向 《九叹·惜贤》:“ 晋 申生 之离殃兮, 荆 和氏 之泣血。” 晋 葛洪 抱朴子·名实:“故琼瑶俟 荆和 而显连城之价,乌号须 逢门 而著陷坚之功。” 唐 黄滔 《以不贪为宝赋》:“纵饶 秦氏 ,当时曾欺 赵 地;争奈 楚君 ,昔日荐刖 荆和 。” 明 高叔嗣 《古歌》:“ 荆和 当路泣,良璞为谁明?”参见“ 卞和 ”。
(2).指和氏璧。《楚辞·刘向〈九叹·怨思〉》:“筐泽泻以豹鞹兮,破 荆和 以继筑。” 王逸 注:“破 和氏 之璧以继筑杵而舂,败玉宝而失其好也。” 南朝 梁 范缜 《神灭论》:“玉异色而均美,是以 晋棘 、 荆和 ,等价连城。”
《國語辭典》:卞和  拼音:biàn hé
人名。春秋楚人。于荆山得璞玉献于楚王,两次见疑,左右足遭刖,后楚王乃使玉人琢之,果得宝玉,遂命名为「和氏璧」。见《韩非子。和氏》。
《漢語大詞典》:荆宝(荆寶)
即和氏璧。亦用以喻美好资质。《文选·潘岳〈杨仲武诔〉》:“春兰擢茎,方茂其华; 荆 宝挺璞,将剖於 和 。” 李善 注:“言德业之美类於兰玉。” 南朝 宋 刘义恭 《游子移》诗:“ 三河 游荡子,丽颜迈 荆 宝。” 清 林则徐 《杭嘉湖三郡观风告示》:“尔诸生沐浴圣化,景行前修,谅当人握 隋 琛,家怀 荆 宝。”
《漢語大詞典》:荆玉
(1). 荆山 之玉。即和氏璧。 晋 卢谌 《览古》诗:“连城既伪往, 荆 玉亦真还。” 明 何景明 《送石秀才下第还赵州》诗:“ 荆 玉已三献, 冀 群当一空。”
(2).喻美质贤才。艺文类聚卷四七引 晋 孙绰 《贺司空修(循)像赞》:“质与 荆 玉参贞,鉴与南金等照。” 唐 权德舆 《过张监阁老宅对酒奉酬见赠,其年停贡举》诗:“ 荆 玉收难尽, 齐 竽喜暂閒。”
《國語辭典》:荆璞(荊璞)  拼音:jīng pú
楚国荆山的玉璞,即和氏璧。参见「荆山之玉」条。《文选。卢谌。赠刘琨诗》:「承侔卞和,质非荆璞。」后用以比喻资质美好。也称为「荆璧」、「荆玉」。
《漢語大詞典》:荆璧
即和氏璧。亦用以泛指美玉。 汉 荀悦 《汉纪·武帝纪六》:“立 神明 通天 之臺,造甲乙之帐,络以 隋 珠 荆 璧。” 南朝 宋 谢惠连 《鞠歌行》:“南荆璧,万金貲, 卞和 不斲与石离。”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 荆 璧睨柱,受连城而见欺;载书横阶,捧珠盘而不定。”
《漢語大詞典》:令威
即 丁令威 。传说中的神仙名。 晋 陶潜 搜神后记·丁令威:“ 丁令威 ,本 辽东 人,学道于 灵虚山 。后化鹤归 辽 ,集城门华表柱。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 丁令威 ,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垒垒。’遂高上冲天。” 唐 白居易 《池鹤》诗之二:“池中此鹤鹤中稀,恐是 辽东 老 令威 。” 明 高启 《空明道人诗》:“于今定非死,飞游去何许,海上几秋风,谁传 令威 语?” 程善之 《革命后感事和怀霜作即用其韵》:“归去 令威 犹海鹤,朅来斥鷃笑溟鹏。”
《國語辭典》:化鹤(化鶴)  拼音:huà hè
化为仙鹤。晋。陶渊明《搜神后记》卷一:「丁令威,本辽东人,学道于灵虚山,后化鹤归辽,集城门华表柱。」后用来比喻人的去世、死亡。如:「化鹤西归」。也作「鹤化」。
《漢語大詞典》:归鹤(歸鶴)
(1).旧题 晋 陶潜 《搜神后记》卷一载:辽东人 丁令威 学道于 灵虚山 ,后化鹤归 辽 。后以“归鹤”喻不忘故乡的人。 唐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东走穷归鹤,南征尽跕鳶。”
(2).古琴名。 宋 苏轼 有《十二琴铭·归鹤》
《國語辭典》:华表(華表)  拼音:huá biǎo
1.顶端横木相交,有如花形的巨大木柱,用以表示王者纳谏,或路径标示。
2.竖立在宫殿、坟墓、城门前的大柱,有纪功、装饰、标识等作用。《南史。卷一○。陈宣帝本纪》:「大雨,震万安陵华表。」
《漢語大詞典》:华表鹤(華表鶴)
晋 陶潜 搜神后记卷一:“ 丁令威 ,本 辽东 人,学道於 灵虚山 ,后化鹤归 辽 ,集城门华表柱。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 丁令威 ,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纍纍。’遂高上冲天。”后以“华表鹤”指久别之人。 唐 司空图 《长亭》诗:“殷勤华表鹤,羡尔亦曾归。” 明 刘基 《旅兴》诗:“凄凉华表鹤,太息成悲歌。” 清 蒋士铨 《一片石·祭碑》:“剪纸难招华表鹤,煎茶聊献野人芹。”
分類:久别
《國語辭典》:跨鹤(跨鶴)  拼音:kuà hè
传说以跨鹤而升天为成仙。后亦比喻人死为跨鹤。宋。林景熙〈饯盛景则教授〉诗:「空明仙人朝帝所,跨鹤凌虚堕霜羽。」
《漢語大詞典》:丁令威
传说是 汉 辽东 人,学道于 灵虚山 ,后成仙化鹤归来,落城门华表柱上。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 丁令威 ,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纍纍。”见 晋 陶潜 《搜神后记》卷一。 北周 庾信 《和宇文内史春日游山》诗:“道士 封君达 ,仙人 丁令威 ,煮丹於此地,居然未肯归。”后用以比喻人世的变迁。 宋 苏轼 《和移居》诗:“我岂 丁令威 ,千岁復还兹。” 清 卓尔堪 《题脊令图》诗:“君罢招魂君莫悲,莫信真同 丁令威 。鹰鸇罗网何所据,他时或得生人归。” 张恭 《狱中口占》诗之三:“ 北邙 华表如林立,何处重寻 丁令威 。”
《漢語大詞典》:跨鹤扬州(跨鶴揚州)
南朝 梁 殷芸 《小说·吴蜀人》:“有客相从,各言所志,或愿为 扬州 刺史,或愿多貲财,或愿骑鹤上升。其一人曰:‘腰缠十万贯,骑鹤上 扬州 。’欲兼三者。”后以“跨鹤扬州”指豪富冶游繁华之地。 元 汪元亨 《折桂令·归隐》曲:“先世簪缨,旧业箕裘,走马 章臺 ,骑鲸沧海,跨鹤 扬州 ,黄金积子孙难守。” 明 高明 《二郎神·秋怀》套曲:“得成就,真箇胜似腰缠跨鹤 扬州 。”亦作“ 跨鹤维扬 ”、“ 跨鹤缠腰 ”。 清 长白浩歌子 萤窗异草·落花岛:“ 申无疆 ,字 仲锡 ,跨鹤 维扬 ,歷有年所。” 清 杨潮观 《李卫公替龙行雨》:“俺不是 扬州 游客,跨鹤缠腰;俺不是 秦 臺娇客,乘凤吹簫。”亦省作“ 跨鹤 ”。 明 汤显祖 《牡丹亭·淮泊》:“那里有缠十万,顺天风跨鹤閒游!”
《漢語大詞典》:辽城鹤(遼城鶴)
指 辽东 丁令威 得仙化鹤归里事。 唐 王维 《送张道士归山》诗:“当作 辽城 鹤,仙歌使尔闻。” 唐 李贺 《嘲雪》诗:“久别 辽城 鹤,毛衣已应故。” 清 丘逢甲 《秋怀次前韵》之二:“东去 辽城 鹤不归,南来 汾水 雁犹飞。”参见“ 辽东鹤 ”。
《國語辭典》:辽东鹤(遼東鶴)  拼音:liáo dōng hè
指辽东人丁令威离家学道成仙,化鹤返乡,感叹城郭如旧,人事已非。见晋。陶渊明《搜神后记》卷一。后比喻久别重逢,感慨人事已非,或表达对乡土的思念。宋。欧阳修 采桑子。平生为爱西湖好词:「归来恰似辽东鹤,城郭人民。」金。王若虚还家五首〉诗:「伤心何啻辽东鹤,不但人非物亦非。」也可喻人去世。明。黄哲〈过梁昭明太子墓〉诗:「辽东鹤驭远,缑岭鸾笙吟。」
《漢語大詞典》:辽天鹤(遼天鶴)
指 辽东 丁令威 得仙化鹤归里事。 唐 马戴 《送宗密上人》诗:“近放 辽 天鹤,曾为 南岳 人。” 宋 曾原郕 《八声甘州·东阳岩》词:“无限山中风物,今古属潜夫。渺渺 辽 天鹤,应费招呼。”参见“ 辽东鹤 ”。
《國語辭典》:辽东鹤(遼東鶴)  拼音:liáo dōng hè
指辽东人丁令威离家学道成仙,化鹤返乡,感叹城郭如旧,人事已非。见晋。陶渊明《搜神后记》卷一。后比喻久别重逢,感慨人事已非,或表达对乡土的思念。宋。欧阳修 采桑子。平生为爱西湖好词:「归来恰似辽东鹤,城郭人民。」金。王若虚还家五首〉诗:「伤心何啻辽东鹤,不但人非物亦非。」也可喻人去世。明。黄哲〈过梁昭明太子墓〉诗:「辽东鹤驭远,缑岭鸾笙吟。」
《漢語大詞典》:辽东丁(遼東丁)
传说中的得仙化鹤之 丁令威 为 辽东 人,故称。 宋 陆游 《贫歌》:“犹胜 辽东 丁 ,化鹤还故乡。”参见“ 辽东鹤 ”。
《國語辭典》:辽东鹤(遼東鶴)  拼音:liáo dōng hè
指辽东人丁令威离家学道成仙,化鹤返乡,感叹城郭如旧,人事已非。见晋。陶渊明《搜神后记》卷一。后比喻久别重逢,感慨人事已非,或表达对乡土的思念。宋。欧阳修 采桑子。平生为爱西湖好词:「归来恰似辽东鹤,城郭人民。」金。王若虚还家五首〉诗:「伤心何啻辽东鹤,不但人非物亦非。」也可喻人去世。明。黄哲〈过梁昭明太子墓〉诗:「辽东鹤驭远,缑岭鸾笙吟。」
《漢語大詞典》:辽东华表(遼東華表)
晋 陶潜 搜神后记卷一:“ 丁令威 ,本 辽东 人,学道於 灵虚山 。后化鹤归 辽 ,集城门华表柱。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 丁令威 ,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垒垒。’遂高上冲天。”后以“辽东华表”称久别的故乡。
分類:久别故乡
《國語辭典》:辽东鹤(遼東鶴)  拼音:liáo dōng hè
指辽东人丁令威离家学道成仙,化鹤返乡,感叹城郭如旧,人事已非。见晋。陶渊明《搜神后记》卷一。后比喻久别重逢,感慨人事已非,或表达对乡土的思念。宋。欧阳修 采桑子。平生为爱西湖好词:「归来恰似辽东鹤,城郭人民。」金。王若虚还家五首〉诗:「伤心何啻辽东鹤,不但人非物亦非。」也可喻人去世。明。黄哲〈过梁昭明太子墓〉诗:「辽东鹤驭远,缑岭鸾笙吟。」
《漢語大詞典》:辽海鹤(遼海鶴)
指 辽东 丁令威 得仙化鹤归里事。 宋 陆游 《感昔》诗之二:“往事已如 辽 海鹤,餘年空羡 葛天 民。” 元 丁鹤年 《次向士诚韵》:“华衣忽归 辽 海鹤,仙庖频食 武昌 鱼。” 明 瞿佑 《归田诗话·家铉翁持节》:“清唳秋荒 辽 海鹤,古魂春冷 蜀山 鹃。” 清 金渐皋 《秦淮女郎卞云装》诗之二:“ 辽 海鹤归无主墓, 吴江 枫冷未栖鸿。”参见“ 辽东鹤 ”。
《國語辭典》:辽东鹤(遼東鶴)  拼音:liáo dōng hè
指辽东人丁令威离家学道成仙,化鹤返乡,感叹城郭如旧,人事已非。见晋。陶渊明《搜神后记》卷一。后比喻久别重逢,感慨人事已非,或表达对乡土的思念。宋。欧阳修 采桑子。平生为爱西湖好词:「归来恰似辽东鹤,城郭人民。」金。王若虚还家五首〉诗:「伤心何啻辽东鹤,不但人非物亦非。」也可喻人去世。明。黄哲〈过梁昭明太子墓〉诗:「辽东鹤驭远,缑岭鸾笙吟。」
《漢語大詞典》:辽鹤(遼鶴)
(1).指 辽东 丁令威 得仙化鹤归里事。 唐 刘禹锡 《遥和白宾客分司初到洛中戏呈冯尹》:“冥鸿何所慕, 辽 鹤乍飞迴。” 宋 周邦彦 《点绛唇·伤感》词:“ 辽 鹤归来,故乡多少伤心地。” 元 赵孟俯 《东阳八景楼》诗:“羽士曾闻 辽 鹤语,征人又见塞鸿飞。” 宁调元 《壬子感事四章》之一:“不食帝羓终积憾,似闻 辽 鹤有啼痕。”
(2). 辽东 人 丁令威 ,学道后化鹤归 辽 ,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 丁令威 ,去家千年今始归。”事见 晋 陶潜 搜神后记卷一。后以“辽鹤”指代千年。 前蜀 杜光庭 《刁子宗勉太尉谒灵池朱真人洞词》:“伏惟仙君道逸冥鸿,寿逾 辽 鹤。”
《漢語大詞典》:鹤归(鶴歸)
指 丁令威 化鹤归 辽 事。 唐 杜牧 《八月十二日得替后移居霅溪馆因题长句四韵》:“千载鹤归犹有恨,一年人住岂无情。”
《漢語大詞典》:鹤归华表(鶴歸華表)
晋 陶潜 搜神后记卷一:“ 丁令威 ,本 辽东 人,学道于 灵虚山 。后化鹤归 辽 ,集城门华表柱。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 丁令威 ,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垒垒。’遂高上冲天。”后常用“鹤归华表”感叹人世的变迁。 唐 赵嘏 《舒州献李相公》诗:“鹤归华表山河在,气返青云雨露全。” 明 孙蕡 《〈朝云〉诗序》:“鹤归华表添新塚,燕蹴飞花落舞筵。”
《漢語大詞典》:鹤表(鶴表)
晋 陶潜 搜神后记卷一:“ 丁令威 ,本 辽东 人,学道于 灵虚山 。后化鹤归 辽 ,集城门华表柱。”后世华表多以鹤图装饰。因以“鹤表”称华表。 唐 汇征 《上天竺寺经幢记》:“仰窥鹤表以争高,侧视雁层而竞巧。” 宋 陆游 《予十许岁即往来云门诸山今复与诸子来追念凄然》诗:“桥废夕阳空鹤表,碑亡春草没龟趺。” 清 戈载 《湘月》词:“月闭鸳楼,风摧鹤表,剩有閒鸥省。”
分類:华表装饰
《國語辭典》:过隙(過隙)  拼音:guò xì
比喻光阴消逝得非常迅速。唐。骆宾王〈与博昌父老书〉:「过隙不留,藏舟难固。」《六十种曲本。明。徐霖。绣襦记。第一○出》:「流光瞬息驹过隙,莫把青春枉抛掷。」
《國語辭典》:过隙白驹(過隙白駒)  拼音:guò xì bái jū
比喻光阴易逝,时间过得很快。参见「白驹过隙」条。元。马致远《陈抟高卧》第三折:「浮生似争穴聚蚁,光阴似过隙白驹。」
《國語辭典》:隙驹(隙駒)  拼音:xì jū
比喻时光消逝迅速,有如马驹飞越缝隙般。唐。孟浩然〈家园卧疾毕太祝曜见寻〉诗:「隙驹不暂驻,日听凉蝉悲。」宋。朱熹 示四弟诗:「务学脩身要及时,竞辰须念隙驹驰。」也作「白驹过隙」。
《漢語大詞典》:隙驷
1.亦作"?驷"。
2.《礼记。三年问》:"则三年之丧,二十五月而毕,若驷之过?。"郑玄注:"驷之过?,喻疾也。"孔颖达疏:"驷谓驷马,?谓空?。驷马峻疾,空?狭小,以峻疾而过狭小,言急速之甚。"后因以"隙驷"比喻易逝的光阴。
分類:三年之丧
《漢語大詞典》:驻隙(駐隙)
使光阴停留。 唐 司空曙 《哭王注》诗:“已叹 漳 滨卧,何言驻隙难。异才伤促短,诸友哭门阑。”
分類:光阴停留
《國語辭典》:白驹过隙(白駒過隙)  拼音:bái jū guò xì
白驹,骏马。隙,洞孔。白驹过隙指马从洞孔前一下子就跑过去。语出《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后比喻时间过得很快。《汉书。卷三三。魏豹传》:「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三国演义》第一○七回:「人生如白驹过隙,似此迁延岁月,何日恢复中原乎?」也作「过隙白驹」、「隙驹」。
《漢語大詞典》:白驹过郤(白駒過郤)
亦作“ 白驹过隙 ”。谓日影如白色的骏马飞快地驰过缝隙。形容时间过得极快。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郤,忽然而已。” 成玄英 疏:“白驹,骏马也,亦言日也。” 陆德明 释文:“郤,本亦作隙。隙,孔也。”史记·留侯世家:“ 吕后 德 留侯 ,乃彊食之,曰:‘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何至自苦如此乎!’” 明 贾仲名 《昇仙梦》第二折:“众高亲,想人生白驹过隙,遇此节令,休要孤负。” 清 秋瑾 《感怀》诗之二:“炼石无方乞 女媧 ,白驹过隙感韶华。”《文物》1963年第7期:“对这些历史胜地、千年文物来说,三十年仅似白驹过隙。”
《國語辭典》:团扇(團扇)  拼音:tuán shàn
1.圆形有柄的扇子。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之三:「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
2.比喻失欢失宠的人。参见「班姬咏扇」条。唐。李峤〈倡妇行〉:「团扇辞恩宠,回文赠苦辛。」唐。李白〈惧谗〉诗:「行将泣团扇,戚戚愁人肠。」
《漢語大詞典》:团扇歌(團扇歌)
乐府 吴 声歌曲,也称《团扇郎歌》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二·吴声歌曲二 郭茂倩 题解引 南朝 陈 智匠 《古今乐录》:“《团扇郎歌》者, 晋 中书令 王珉 捉白团扇与嫂婢 谢芳姿 有爱,情好甚篤。嫂捶挞婢过苦, 王 东亭闻而止之。 芳姿 素善歌,嫂令歌一曲当赦之。应声歌曰:‘白团扇,辛苦五流连,是郎眼所见。’ 珉 闻,更问之:‘汝歌何遗?’ 芳姿 即改云:‘白团扇,憔悴非昔容,羞与郎相见。’后人因而歌之。”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法云寺:“﹝ 河间王 琛 ﹞有婢 朝云 ,善吹箎,能为《团扇歌》《陇上声》。”
《漢語大詞典》:婕妤怨
乐府 楚 调曲名。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八·班婕妤 宋 郭茂倩 题解:“一曰《婕妤怨》……《乐府解题》曰:‘《婕妤怨》者,为 汉成帝 班婕妤 作也。 婕妤 , 徐令彪 之姑, 况 之女。美而能文,初为 帝 ( 成帝 )所宠爱。后幸 赵飞燕 姊弟,冠於后宫; 婕妤 自知见薄,乃退居东宫,作赋及《紈扇诗》以自伤悼。后人伤之而为《婕妤怨》也。’”又因 班婕妤 失宠后,奉养太后於 长信宫 ,故 唐 人乐府又名《长信怨》。参阅汉书·外戚传下·孝成班倢伃
《漢語大詞典》:班女扇
亦作“ 班姬扇 ”。 汉 成帝 妃 班倢伃 失宠后,作《团扇》诗(亦称《怨歌行》),以秋扇见弃自喻。后以“班女扇”比喻失宠者或废弃之物。 南朝 梁 刘孝绰 《校书秘书省对雪咏怀》:“耻均 班女 扇,羞儷曹人衣。” 前蜀 韦庄 《同旧韵》:“簟委 班姬 扇,蝉悲 蔡琰 琴。”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二:“ 顾况 与 韦夏卿 饮酒时,金气已残, 夏卿 请席徵秋后意,或曰‘寒蝉鸣’,或曰‘ 班姬 扇’。” 清 许光治 《水仙子》曲:“拚不弃 班姬 扇,怕重张 河朔 筵。”又因 班 诗中有“团团似明月”之句,亦以形容圆月。 唐 李端 《贺李舍人直中对月见寄》诗:“素魄近成 班女 扇,清光远似 庾公 楼。”
《漢語大詞典》:班姬扇
见“ 班女扇 ”。
《漢語大詞典》:班女扇
亦作“ 班姬扇 ”。 汉 成帝 妃 班倢伃 失宠后,作《团扇》诗(亦称《怨歌行》),以秋扇见弃自喻。后以“班女扇”比喻失宠者或废弃之物。 南朝 梁 刘孝绰 《校书秘书省对雪咏怀》:“耻均 班女 扇,羞儷曹人衣。” 前蜀 韦庄 《同旧韵》:“簟委 班姬 扇,蝉悲 蔡琰 琴。”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二:“ 顾况 与 韦夏卿 饮酒时,金气已残, 夏卿 请席徵秋后意,或曰‘寒蝉鸣’,或曰‘ 班姬 扇’。” 清 许光治 《水仙子》曲:“拚不弃 班姬 扇,怕重张 河朔 筵。”又因 班 诗中有“团团似明月”之句,亦以形容圆月。 唐 李端 《贺李舍人直中对月见寄》诗:“素魄近成 班女 扇,清光远似 庾公 楼。”
《漢語大詞典》:班扇
即班女扇。比喻失宠或受冷遇之意。文选·谢朓〈和王主簿怨情〉:“相逢咏《蘼芜》,辞宠悲 班扇 。” 刘良 注:“ 班倢伃 失宠,悲怨作《团扇》诗,言秋至则扇见捐也。臣之失位亦然也。” 清 龚自珍 《水龙吟》词:“啸如 鲁 柱,才如 竇 锦,遇如 班 扇。”又因 班倢伃 《团扇》诗中有“新裂 齐 紈素,鲜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之句,故亦用为咏雪之典。 唐 白居易 《春夜喜雪有怀王二十二》诗:“坐罢 楚 弦曲,起吟 班 扇诗。”参见“ 班女扇 ”。
《漢語大詞典》:班女扇
亦作“ 班姬扇 ”。 汉 成帝 妃 班倢伃 失宠后,作《团扇》诗(亦称《怨歌行》),以秋扇见弃自喻。后以“班女扇”比喻失宠者或废弃之物。 南朝 梁 刘孝绰 《校书秘书省对雪咏怀》:“耻均 班女 扇,羞儷曹人衣。” 前蜀 韦庄 《同旧韵》:“簟委 班姬 扇,蝉悲 蔡琰 琴。”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二:“ 顾况 与 韦夏卿 饮酒时,金气已残, 夏卿 请席徵秋后意,或曰‘寒蝉鸣’,或曰‘ 班姬 扇’。” 清 许光治 《水仙子》曲:“拚不弃 班姬 扇,怕重张 河朔 筵。”又因 班 诗中有“团团似明月”之句,亦以形容圆月。 唐 李端 《贺李舍人直中对月见寄》诗:“素魄近成 班女 扇,清光远似 庾公 楼。”
《漢語大詞典》:画扇(畫扇)
(1).在扇上作画。 南朝 齐 谢赫 《古画品录·蘧道愍章继伯》:“竝善寺壁,兼长画扇,人马分数,毫釐不失。”
(2).指有画饰的扇子。 南朝 梁 鲍泉 《落日看还》诗:“雕甍斜落影,画扇拂游尘。” 唐 杜甫 《伤秋》诗:“高秋收画扇,久客掩荆扉。”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二·吴画余绣:“ 康熙 丁未,从同年 徐敬菴 旭龄 处,见 秀水 吴氏 画扇二:一学 李小将军 山水,一《洛神图》,妙入毫髮。”
《國語辭典》:秋扇  拼音:qiū shàn
1.秋天的小圆扇。南朝梁。元帝〈钟山飞流寺碑〉:「月如秋扇,花疑春雪。」唐。刘禹锡〈送韦秀才道冲赴制举〉诗:「秋扇一离手,流尘蔽霜纨。」
2.入秋天凉,遭弃置不用的团扇。文学作品中比喻不再年轻貌美而遭受冷落的女子。参见「秋扇见捐」条。南朝梁。刘孝绰 班婕妤怨诗:「妾身似秋扇,君恩绝履綦。」唐。蒋防《霍小玉传》:「但虑一旦色衰,思移情替。使女萝无托,秋扇见捐。极欢之际,不觉悲至。」后亦用于比喻过时失去效用的事物。金。段克己〈乙巳清明游青阳峡〉诗:「纷纷世无真是非,弃置从渠若秋扇。」元。张宪〈我有〉诗二首之二:「中途偶弃置,竟践秋扇辙。」
《國語辭典》:纨扇(紈扇)  拼音:wán shàn
用细绢制成的团扇。唐。张烜〈婕妤怨〉诗:「贱妾裁纨扇,初摇明月姿。」《儒林外史》第一二回:「此时正值四月中旬,天气清和,各人都换了单夹衣服,手持纨扇。」
分類:纨扇团扇
《漢語大詞典》:素纨(素紈)
白色细绢。可用以制衣、书写等。 晋 成公绥 《隶书体》:“尔乃动纤指,举弱腕,握素紈,染玄翰。” 唐 李益 《立春日宁州行营因赋朔风吹飞雪》诗:“捐扇破谁执,素紈轻欲裁。” 宋 陆游 《风流子》词:“更乘兴,素紈留戏墨,纤玉抚孤桐。” 清 曹寅 《五月十一日夜集西堂限韵》之三:“十年披素紈,相顾半老丑。”
《漢語大詞典》:悲谢傅(悲謝傅)
晋 名士 羊昙 是 谢安 的外甥,很受 谢安 器重。 谢 生病还京时曾过 西州门 。 谢 死后, 羊昙 一年多不举乐,行不过 西州 路。有一天吃醉了酒,沿路唱歌,不觉到了 西州门 。左右提醒他,他悲伤不已,以马鞭敲门,诵 曹植 诗:“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恸哭而去。事见晋书·谢安传。后用“悲谢傅”为悼念已故长者的典故。 唐 罗隐 《所思》诗:“只觉惘然悲 谢傅 ,未知何以报 文翁 。”
《漢語大詞典》:西州泪(西州淚)
指 晋 羊昙 感旧兴悲哭悼舅 谢安 事。 宋 王质 《八声甘州·读谢安石传》词:“ 西州 泪,千年犹溼,回望兴哀。” 宋 张炎 《月下笛·孤游万竹山中闲门落叶愁思黯然因动黍离之感》词:“只愁重洒 西州 泪,问 杜曲 、人家在否?”参见“ 西州路 ”。
《漢語大詞典》:西州路
晋书·谢安传:“ 羊曇 者, 太山 人,知名士也,为 安 所爱重。 安 薨后,輟乐弥年,行不由 西州 路。尝因 石头 大醉,扶路唱乐,不觉至州门。左右白曰:‘此 西州 门。’ 曇 悲感不已,以马策扣扉,诵 曹子建 曰:‘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慟哭而去。”按, 羊昙 , 谢安 的外甥。后遂以“西州路”为典实,表示感旧兴悲、悼亡故人之情。 宋 苏轼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词:“约他年、东还海道,愿 谢公 、雅志莫相违。 西州 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三山用赵丞相韵答帅幕王君》词:“莫説 西州 路,且尽一杯看。” 清 查慎行 《哭王右朝》诗之二:“ 东山 便是 西州 路,欲学 羊曇 计转穷。”
《漢語大詞典》:西州路
晋书·谢安传:“ 羊曇 者, 太山 人,知名士也,为 安 所爱重。 安 薨后,輟乐弥年,行不由 西州 路。尝因 石头 大醉,扶路唱乐,不觉至州门。左右白曰:‘此 西州 门。’ 曇 悲感不已,以马策扣扉,诵 曹子建 曰:‘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慟哭而去。”按, 羊昙 , 谢安 的外甥。后遂以“西州路”为典实,表示感旧兴悲、悼亡故人之情。 宋 苏轼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词:“约他年、东还海道,愿 谢公 、雅志莫相违。 西州 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三山用赵丞相韵答帅幕王君》词:“莫説 西州 路,且尽一杯看。” 清 查慎行 《哭王右朝》诗之二:“ 东山 便是 西州 路,欲学 羊曇 计转穷。”
《漢語大詞典》:西州门(西州門)
晋 西州 之城门。为 羊昙 感旧兴悲,哭舅 谢安 处。后以为典。 宋 黄庭坚 《陪师厚游百花洲槃礴范文正祠下道羊昙哭谢安事为十诗》之二:“ 羊生 但著鞭,勿哭 西州 门。故有不亡者, 南山 相与存。” 清 赵翼 《六哀诗·傅文忠公》:“千载 西州 门, 羊曇 同此情。”参见“ 西州路 ”。
《漢語大詞典》:西州路
晋书·谢安传:“ 羊曇 者, 太山 人,知名士也,为 安 所爱重。 安 薨后,輟乐弥年,行不由 西州 路。尝因 石头 大醉,扶路唱乐,不觉至州门。左右白曰:‘此 西州 门。’ 曇 悲感不已,以马策扣扉,诵 曹子建 曰:‘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慟哭而去。”按, 羊昙 , 谢安 的外甥。后遂以“西州路”为典实,表示感旧兴悲、悼亡故人之情。 宋 苏轼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词:“约他年、东还海道,愿 谢公 、雅志莫相违。 西州 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三山用赵丞相韵答帅幕王君》词:“莫説 西州 路,且尽一杯看。” 清 查慎行 《哭王右朝》诗之二:“ 东山 便是 西州 路,欲学 羊曇 计转穷。”
《國語辭典》:子平  拼音:zǐ píng
1.东汉向长的字。朝歌人。性尚中和,隐居不仕,精通老、易之学。
2.宋朝徐居易的字。相传徐子平精于星象、命算。后人乃以「子平」称呼利用星象、或生辰八字替人算命的方法。《西游记》第四二回:「先生子平精熟,要与我推看五星。」
《漢語大詞典》:尚子
指 东汉 尚长 。《文选·谢灵运〈初去郡〉诗》:“毕娶类 尚子 ,薄游似 邴生 。” 李善 注引 嵇康 《高士传》:“ 尚长 ,字 子平 , 河内 人。隐居不仕。为子嫁娶毕,勑家事断之:勿復相关,当如我死矣。”
《漢語大詞典》:尚平
指 东汉 尚长 。 尚长 字 子平 。为子嫁娶毕,即不复理家事。见 三国 魏 嵇康 《高士传》。后用为不以家事自累的典实。 唐 许浑 《村舍》诗之一:“ 尚平 多累自归难,一日身闲一日安。” 明 张邦伊 《沉嘉则有三楚之游席上得分字》诗:“知尔 尚平 家累浅,逢人胜事好相闻。”参见“ 尚子 ”。
《漢語大詞典》:尚子
指 东汉 尚长 。《文选·谢灵运〈初去郡〉诗》:“毕娶类 尚子 ,薄游似 邴生 。” 李善 注引 嵇康 《高士传》:“ 尚长 ,字 子平 , 河内 人。隐居不仕。为子嫁娶毕,勑家事断之:勿復相关,当如我死矣。”
《漢語大詞典》:毕娶(畢娶)
后汉书·逸民传·向长载: 向长 ( 嵇康 高士传作“ 尚长 ”)隐居不仕,“男女娶嫁既毕,勑断家事勿相关”,于是与同好“俱游五岳名山,竟不知所终”。后遂以“毕娶”为办完子女婚事,避世优游的典故。《文选·谢灵运〈初去郡〉诗》:“毕娶类 尚子 ,薄游似 邴生 。” 吕延济 注:“ 尚子平 男娶女嫁毕,勑断家事,勿復相关。 邴曼容 养志自脩,薄为游官而已。” 唐 杜甫 《西阁》诗之二:“毕娶何时竟?消中得自由。”
《漢語大詞典》:毕婚嫁(畢婚嫁)
犹毕娶。办完子女婚事。谓了却俗务,心无牵挂。 唐 元结 《招陶别驾家阳华作》诗:“无或毕婚嫁,竟为俗务牵。” 唐 韩愈 《县斋有怀》诗:“官租日输纳,村酒时邀迓;閒爱老农愚,归弄小女姹。如今便可尔,何用毕婚嫁。”参见“ 毕娶 ”。
《漢語大詞典》:毕娶(畢娶)
后汉书·逸民传·向长载: 向长 ( 嵇康 高士传作“ 尚长 ”)隐居不仕,“男女娶嫁既毕,勑断家事勿相关”,于是与同好“俱游五岳名山,竟不知所终”。后遂以“毕娶”为办完子女婚事,避世优游的典故。《文选·谢灵运〈初去郡〉诗》:“毕娶类 尚子 ,薄游似 邴生 。” 吕延济 注:“ 尚子平 男娶女嫁毕,勑断家事,勿復相关。 邴曼容 养志自脩,薄为游官而已。” 唐 杜甫 《西阁》诗之二:“毕娶何时竟?消中得自由。”
《漢語大詞典》:袁安高卧
汉 时 袁安 未达时, 洛阳 大雪,人多出乞食, 安 独僵卧不起, 洛阳 令按行至 安 门,见而贤之,举为孝廉,除 阴平 长、 任城 令。见后汉书·袁安传 唐 李贤 注引《汝南先贤传》。后因以“袁安高卧”为典,指身处困穷但仍坚守节操的行为。 元 关汉卿 《裴度还带》第二折:“看路径行人絶跡,我可便听园林冻鸟时啼,这其间 袁安 高卧将门闭。” 柳亚子 《消寒一绝》:“ 袁安 高卧太寒酸, 党尉 羊膏未尽欢。”亦省作“ 袁安卧 ”。 宋 苏舜钦 《答宋太祝见赠》诗:“穷冬三日雪,旅肠迫枯饿。不免 东郭 行,难效 袁安 卧。”《西游记》第十八回:“那里得 东郭 履, 袁安 卧, 孙康 映读;更不见 子猷 舟, 王恭 币, 苏武 餐氊。”或作“袁安睡”。 宋 梅尧臣 《次韵和王景彝十四日冒雪晚归》:“闭门我作 袁安 睡,呵笔君为谢客謡。”
《國語辭典》:碧纱笼(碧紗籠)  拼音:bì shā lóng
唐王播少时孤贫,寄食于扬州惠昭寺木兰院。寺僧憎恶播,常于饭后始鸣钟,待播至,饭已毕,播有感而发,遂题诗于寺壁。后播贵,旧地重游,见昔日所题诗,皆已用碧纱笼罩,因又题:「二十年来尘扑面,而今始得碧纱笼。」典出五代汉。王定保《唐摭言。卷七。起自寒苦》。后比喻因身分地位提高,连带诗文亦受重视。唐。张仁溥 题龙窝洞诗:「他日各为云外客,碧纱笼却又如何?」清。孔尚任《小忽雷》第二出:「留题处尽名登仕途,那讨个碧纱笼句到寒儒。」也作「拂绀纱」、「护碧纱」、「罩碧纱」、「纱碧笼」、「纱笼碧」、「纱笼壁」、「纱为笼」。
分類:灯罩
《漢語大詞典》:钟非饭(鐘非飯)
谓寺钟鸣时斋饭已毕。典出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起自寒苦:“ 王播 少孤贫,尝客 扬州 惠昭寺 木兰院 ,随僧斋飡。诸僧厌怠, 播 至,已饭矣。后二纪, 播 自重位出镇是邦,因访旧游。向之题,已皆碧纱幕其上。 播 继以二絶句曰:‘……上堂已了各西东,慙愧闍黎饭后鐘。二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 宋 苏轼 《石塔寺》诗:“虽知灯是火,不悟鐘非饭。”
分類:斋饭
《國語辭典》:饭后钟(飯後鐘)  拼音:fàn hòu zhōng
唐代王播贵显后,回忆微贱时寄食僧寺,为诸僧所厌弃,闻钟而往,常已过吃饭时的故事。见五代汉。王定保《唐摭言。卷七。起自寒苦》。
《國語辭典》:乘兴(乘興)  拼音:chéng xìng
趁著兴致好的时候。《晋书。卷八○。王羲之传》:「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安道邪!」《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忽闻小童之耳,意思甚快,乘兴离榻,觉得体力轻健,与平日无病时节无异。」
《漢語大詞典》:剡溪兴(剡溪興)
指隐居逸游造访故友的兴致。 唐 李白 《秋山寄卫尉张卿及王徵君》诗:“虽然 剡溪 兴,不异 山阴 时。”参见“ 剡溪船 ”。
《漢語大詞典》:剡溪船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王子猷 居 山阴 ,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仿偟,咏 左思 《招隐诗》。忽忆 戴安道 ,时 戴 在 剡 ,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 戴 ?’”后因以“剡溪船”指隐居逸游,造访故友。 唐 李白 《叙旧赠江阳宰陆调》诗:“多酤 新丰 醁,满载 剡溪 船。” 元 赵孟俯 《次韵王时观》:“欲説旧游浑似梦,何时重上 剡溪 船。”
《漢語大詞典》:剡溪船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王子猷 居 山阴 ,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仿偟,咏 左思 《招隐诗》。忽忆 戴安道 ,时 戴 在 剡 ,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 戴 ?’”后因以“剡溪船”指隐居逸游,造访故友。 唐 李白 《叙旧赠江阳宰陆调》诗:“多酤 新丰 醁,满载 剡溪 船。” 元 赵孟俯 《次韵王时观》:“欲説旧游浑似梦,何时重上 剡溪 船。”
《漢語大詞典》:回舟兴(回舟興)
王子猷 居 山阴 ,夜大雪,忽忆在 剡溪 的 戴安道 ,即乘小船访之。到门口不进而返。人问其故, 王 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 戴 。”事见《世说新语·任诞》。 唐 李白 《赠崔侍御》诗:“不取回舟兴,而来命驾寻。”
《漢語大詞典》:寻戴(尋戴)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王子猷 居 山阴 ,夜大雪……忽忆 戴安道 。时 戴 在 剡 ,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 戴 ?’”后因称访友为“寻戴”。 前蜀 韦庄 《新正日商南道中作寄李明府》诗:“踏雪偶因寻 戴 客,论文还比聚星人。”
分類:访友
《漢語大詞典》:山阴夜雪(山陰夜雪)
犹言山阴乘兴。 唐 李白 《单父东楼秋夜送族弟沈之秦》诗:“卷帘见月清兴来,疑是 山阴 夜中雪。” 宋 范成大 《次韵马少伊郁舜举寄示同游石湖诗卷》之七:“瀟洒 王郎 亦胜流,今年何事阻清游?当家风味今如此,孤负 山阴 夜雪舟。”自注:“ 王必大 独不赴二公同游之约。”参见“ 山阴乘兴 ”。
《漢語大詞典》:山阴乘兴(山陰乘興)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王子猷 ( 王徽之 )居 山阴 ,夜大雪……忽忆 戴安道 ( 戴逵 ),时 戴 在 剡 ,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 王 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 戴 ?’”后因以“山阴乘兴”指访友。 唐 罗隐 《寄崔庆孙》:“交情澹薄应长在,俗态流离且勉旃。还拟 山阴 一乘兴,雪寒难得渡江船。” 宋 张孝祥 《踏莎行》词:“ 山阴 乘兴不须回, 毗耶 问疾难为对。”
分類:访友
《漢語大詞典》:山阴兴(山陰興)
指访友、会友的兴致。 唐 卢纶 《上巳日花楼宴》诗:“徒记 山阴 兴,祓禊乃为荣。” 宋 苏轼 《径山道中次韵答周长官兼赠苏寺丞》:“颇讶 王子猷 ,忽起 山阴 兴。” 宋 黄庭坚 《次韵任道雪中同游东皋之作》:“更有 山阴 兴,能无 秦 復陶。”参见“ 山阴乘兴 ”。
分類:访友兴致
《漢語大詞典》:山阴乘兴(山陰乘興)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王子猷 ( 王徽之 )居 山阴 ,夜大雪……忽忆 戴安道 ( 戴逵 ),时 戴 在 剡 ,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 王 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 戴 ?’”后因以“山阴乘兴”指访友。 唐 罗隐 《寄崔庆孙》:“交情澹薄应长在,俗态流离且勉旃。还拟 山阴 一乘兴,雪寒难得渡江船。” 宋 张孝祥 《踏莎行》词:“ 山阴 乘兴不须回, 毗耶 问疾难为对。”
分類:访友
《漢語大詞典》:山阴道(山陰道)
用 王徽之 访 戴逵 事,以寄托对友人的怀念或惜别之情。 唐 杜甫 《舟中夜雪怀卢十四侍御弟》诗:“烛斜初近见,舟重竟无闻。不识 山阴 道,听鸡更忆君。” 宋 王沂 孙《齐天乐·赠秋厓道人西归》词:“冷烟残水 山阴 道,家家拥门黄叶…… 江 南恨切,问还与何人,共歌新闋?”参见“ 山阴乘兴 ”。
《漢語大詞典》:山阴乘兴(山陰乘興)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王子猷 ( 王徽之 )居 山阴 ,夜大雪……忽忆 戴安道 ( 戴逵 ),时 戴 在 剡 ,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 王 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 戴 ?’”后因以“山阴乘兴”指访友。 唐 罗隐 《寄崔庆孙》:“交情澹薄应长在,俗态流离且勉旃。还拟 山阴 一乘兴,雪寒难得渡江船。” 宋 张孝祥 《踏莎行》词:“ 山阴 乘兴不须回, 毗耶 问疾难为对。”
分類:访友
《漢語大詞典》:忆戴(憶戴)
比喻想念友人。 唐 钱起 《山斋读书寄时校书杜叟》诗:“忆 戴 差过 剡 游仙惯入壶。” 唐 李端 《宿荐福寺东池有怀故园》诗:“繫舟偏忆 戴 ,炊黍愿期 张 。”参见“ 访戴 ”。
分類:想念友人
《國語辭典》:访戴(訪戴)  拼音:fǎng dài
晋王徽之雪夜乘兴坐小船往剡溪访戴逵的胜事。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后为拜访朋友的代称。唐。李白〈酬坊州王司马与阎正字对雪见赠〉诗:「访戴昔未偶,寻稽此相得。」
分類:访友
《漢語大詞典》:扁舟乘兴(扁舟乘興)
晋 王徽之 居 山阴 ,雪夜念及好友 戴逵 ,即乘小船去 剡溪 访之。经宿方至,至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 王 曰:“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见 戴 ?”事见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后因以“扁舟乘兴”为访友的典故。 明 高启 《题朱氏梅雪轩》诗:“雪晴花发须相记,我亦扁舟乘兴来。”参见“ 访戴 ”。
《國語辭典》:访戴(訪戴)  拼音:fǎng dài
晋王徽之雪夜乘兴坐小船往剡溪访戴逵的胜事。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后为拜访朋友的代称。唐。李白〈酬坊州王司马与阎正字对雪见赠〉诗:「访戴昔未偶,寻稽此相得。」
分類:访友
《國語辭典》:访戴(訪戴)  拼音:fǎng dài
晋王徽之雪夜乘兴坐小船往剡溪访戴逵的胜事。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后为拜访朋友的代称。唐。李白〈酬坊州王司马与阎正字对雪见赠〉诗:「访戴昔未偶,寻稽此相得。」
分類:访友
《國語辭典》:返棹  拼音:fǎn zhào
把船开回来。泛指返回。如:「此去经年,不知何时返棹。」
《漢語大詞典》:京兆画眉(京兆畫眉)
汉书·张敞传:“﹝ 敞 ﹞又为妇画眉, 长安 中传 张京兆 眉憮。有司以奏 敞 。上问之,对曰:‘臣闻闺房之内,夫妇之私,有过於画眉者。’上爱其能,弗备责也。”后用为夫妇或男女相爱的典实。 前蜀 毛文锡 《柳含烟》词:“最怜京兆画蛾眉,叶纤时。”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復促生起为掠鬢,生谢不敏。 仲仙 笑曰:‘卿不见京兆画眉乎?’”
《國語辭典》:便面  拼音:biàn miàn
扇子的别称。因不想使他人看见时,便于障面,故称为「便面」。《汉书。卷七六。赵尹韩张两王传。张敞》:「然敞无威仪,时罢朝会,过走马章台街,使御史驱,自以便面拊马。」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三出:「便面小,血心肠一万条;手帕儿包,头绳儿绕,抵过锦字书多少。」
《漢語大詞典》:眉妩(眉嫵)
同“ 眉憮 ”。 宋 周邦彦 《法曲献仙音》词:“縹緲玉京人,想依然京兆眉嫵。” 宋 范成大 《七月五日夜雨快晴》诗:“千山濯濯浄鬟髻,缺月娟娟炯眉嫵。” 清 龚自珍 《台城路·女郎有字翠生者赋此宠之》词:“谁家怨女,有一种工愁,天然眉嫵。”
《國語辭典》:章台(章臺)  拼音:zhāng tái
1.战国时秦王所建的亭台。位于今陕西省长安故城西南。
2.汉代长安内的一条街。
3.妓女聚集的地方。
《漢語大詞典》:章街
章台街 的简称。 宋 柳永 《木兰花·柳枝》词:“ 章街 、 隋岸 欢游地,高拂楼臺低映水。” 宋 张元干 《满庭芳·寿》词:“ 梁苑 春归, 章街 雪霽,柳梢华蕚初萌。”
《國語辭典》:走马章台(走馬章臺)  拼音:zǒu mǎ zhāng tái
章台,汉时长安章台下街名,为歌楼酒馆所在地。走马章台指骑马经过章台。语出《汉书。卷七六。张敞传》:「然敞无威仪,时罢朝会,过走马章台街,使御吏驱,自以便面拊马。」后比喻涉足于风月场所。元。刘庭信〈新水令。将一块望夫石雾锁云霾〉曲:「想俺那多才,柳陌花街,莫不是谢馆秦楼,多应在走马章台。」
《漢語大詞典》:信鸿(信鴻)
传送书信的鸿雁。 宋 李之仪 《采桑子》词:“明朝去路云霄外,欲见无从。满袂仙风,空託双鳧作信鸿。”
《國語辭典》:帛书(帛書)  拼音:bó shū
1.写在布帛上的书信。《汉书。卷五四。李广苏建传。苏建》:「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
2.写在缣帛上的书籍。如:「马王堆帛书内容丰富,包括《周易》、《老子》、《黄帝四经》、《战国纵横家书》等。」
《漢語大詞典》:空中书(空中書)
指从神仙界寄来的书信。 唐 杜甫 《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诗:“罢琴惆悵月照席,几岁寄我空中书?”
《漢語大詞典》:系书(繫書)
见“ 繫帛书 ”。
《漢語大詞典》:系帛书(繫帛書)
谓缚帛书于雁足以传音信。汉书·苏武传:“﹝ 常惠 ﹞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 上林 中,得雁,足有繫帛书,言 武 等在某泽中。”繫,一本作“ 係 ”。 唐 杨炯 《送东海孙尉诗序》:“但当晨看旅鴈,君逢繫帛之书;夕望牵牛,余候乘槎之客。”亦省作“ 繫书 ”。 南朝 梁 江淹 《恨赋》:“裂帛繫书,誓还 汉 恩。”
《國語辭典》:宾鸿(賓鴻)  拼音:bīn hóng
鸿鸟。清。王夫之〈蝶恋花。渺渺扁州天一瞬〉词:「泪竹千竿垂紫晕,宾鸿不寄苍梧信。」《水浒传》第三五回:「行至寨前第三关上,只听得空中数行宾鸿嘹亮。」
分類:鸿雁信使
《漢語大詞典》:宾雁(賓雁)
鸿雁。语本礼记·月令:“﹝季秋之月﹞鸿雁来宾。” 唐 钱起 《见上林春雁翔青云寄杨起居李员外》诗:“ 上林 春更好,宾雁不知归。”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闻繫》:“心惊宾雁双翰,目断孤云一带。” 郭沫若 《蝶恋花》词:“几见熏风摇碧草,南来宾雁知多少。”
分類:鸿雁
《漢語大詞典》:送书雁(送書雁)
汉武帝 时 苏武 出使 匈奴 被扣,徙 北海 牧羊十九年。 昭帝 时 汉 使求释 苏武 , 匈奴 谎称 苏武 已死。使者曰:“天子射 上林 中,得雁,足有係帛书,言 武 等在某泽中。” 苏武 因此获释归 汉 ·事见汉书·苏武传。后因以称雁为“送书雁”。 唐 杜甫 《十二月一日》诗之一:“一声何处送书雁,百丈谁家上瀨船。” 唐 李商隐 《雨》诗:“侵宵送书雁,应为稻粱恩。”
《漢語大詞典》:雁使
送信的使者。 唐 乔知之 《从军行》:“宛转结蚕书,寂寥无雁使。”参见“ 雁足书 ”。
分類:送信使者
《漢語大詞典》:雁足书(雁足書)
系于雁足的书信。语出汉书·苏武传:“ 昭帝 即位。数年, 匈奴 与 汉 和亲。 汉 求武等, 匈奴 诡言 武 死。后 汉 使復至 匈奴 , 常惠 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 汉 使,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 上林 中,得雁,足有係帛书,言 武 等在某泽中。使者大喜,如 惠 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 汉 使曰:‘ 武 等实在。’” 唐 权德舆 《寄李衡州》诗:“主人千骑东方远,唯望 衡阳 雁足书。”相传 元 郝经 亦有雁足传书事。 中统 年间, 郝经 以宣慰副使使 宋 ,被扣于 真州 ,十六年不还。 经 畜一雁,甚驯。一日 经 书诗于尺帛曰:“露冷风高恣所如,归期回首是春初, 上林 天子援弓缴,穷海纍臣有帛书。”系雁足而纵之。雁为猎者所获,献之 元 主, 元 主恻然,遂向南进军,越二年, 宋 亡。见 明 张萱 疑耀卷二。
分類:书信有雁
《國語辭典》:雁字  拼音:yàn zì
雁群飞行天空时,排列如一或人等字形。宋。苏轼〈虚飘飘诗。序〉:「元祐间,山谷作虚飘飘,盖乐府之馀,当时诸公皆有和篇。黄鲁直原作诗云:『虚飘飘,花飞不到地,……蜃楼百尺横沧海,雁字一行书绛霄。』」
《漢語大詞典》:雁封
犹雁书。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书籍·书柬:“ 王瑳 诗:‘雁封归飞断,鲤素还流絶。’按:谓书也。”
《國語辭典》:雁帛  拼音:yàn bó
系帛于雁足以传书。汉苏武等出使匈奴,为匈奴所羁留;其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夜见使者,教他对单于说道,天子射上林中,见帛系雁足,言武等在某泽中,苏武遂得救回国。见《汉书。卷五四。苏建传》。后以比喻书信。《幼学琼林。卷四。文事类》:「雁帛鸾笺通称简札。」也称为「雁书」。
分類:书信
《漢語大詞典》:雁足书(雁足書)
系于雁足的书信。语出汉书·苏武传:“ 昭帝 即位。数年, 匈奴 与 汉 和亲。 汉 求武等, 匈奴 诡言 武 死。后 汉 使復至 匈奴 , 常惠 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 汉 使,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 上林 中,得雁,足有係帛书,言 武 等在某泽中。使者大喜,如 惠 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 汉 使曰:‘ 武 等实在。’” 唐 权德舆 《寄李衡州》诗:“主人千骑东方远,唯望 衡阳 雁足书。”相传 元 郝经 亦有雁足传书事。 中统 年间, 郝经 以宣慰副使使 宋 ,被扣于 真州 ,十六年不还。 经 畜一雁,甚驯。一日 经 书诗于尺帛曰:“露冷风高恣所如,归期回首是春初, 上林 天子援弓缴,穷海纍臣有帛书。”系雁足而纵之。雁为猎者所获,献之 元 主, 元 主恻然,遂向南进军,越二年, 宋 亡。见 明 张萱 疑耀卷二。
分類:书信有雁
《國語辭典》:雁书(雁書)  拼音:yàn shū
比喻书信。参见「雁帛」条。南朝梁。刘孝威〈怨诗〉:「雁书犹未返,角马无归年。」唐。李白 送友人游梅湖诗:「莫惜一雁书,音尘坐胡越。」
分類:书信
《漢語大詞典》:雁足书(雁足書)
系于雁足的书信。语出汉书·苏武传:“ 昭帝 即位。数年, 匈奴 与 汉 和亲。 汉 求武等, 匈奴 诡言 武 死。后 汉 使復至 匈奴 , 常惠 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 汉 使,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 上林 中,得雁,足有係帛书,言 武 等在某泽中。使者大喜,如 惠 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 汉 使曰:‘ 武 等实在。’” 唐 权德舆 《寄李衡州》诗:“主人千骑东方远,唯望 衡阳 雁足书。”相传 元 郝经 亦有雁足传书事。 中统 年间, 郝经 以宣慰副使使 宋 ,被扣于 真州 ,十六年不还。 经 畜一雁,甚驯。一日 经 书诗于尺帛曰:“露冷风高恣所如,归期回首是春初, 上林 天子援弓缴,穷海纍臣有帛书。”系雁足而纵之。雁为猎者所获,献之 元 主, 元 主恻然,遂向南进军,越二年, 宋 亡。见 明 张萱 疑耀卷二。
分類:书信有雁
《國語辭典》:雁足  拼音:yàn zú
比喻书信。参见「雁帛」条。南朝梁。王僧孺〈咏捣衣〉诗:「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唐。杜光廷〈纪道德赋〉:「雁足凄凉兮传恨绪,凤台寂寞兮有遗音。」
分類:书信
《漢語大詞典》:雁足书(雁足書)
系于雁足的书信。语出汉书·苏武传:“ 昭帝 即位。数年, 匈奴 与 汉 和亲。 汉 求武等, 匈奴 诡言 武 死。后 汉 使復至 匈奴 , 常惠 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 汉 使,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 上林 中,得雁,足有係帛书,言 武 等在某泽中。使者大喜,如 惠 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 汉 使曰:‘ 武 等实在。’” 唐 权德舆 《寄李衡州》诗:“主人千骑东方远,唯望 衡阳 雁足书。”相传 元 郝经 亦有雁足传书事。 中统 年间, 郝经 以宣慰副使使 宋 ,被扣于 真州 ,十六年不还。 经 畜一雁,甚驯。一日 经 书诗于尺帛曰:“露冷风高恣所如,归期回首是春初, 上林 天子援弓缴,穷海纍臣有帛书。”系雁足而纵之。雁为猎者所获,献之 元 主, 元 主恻然,遂向南进军,越二年, 宋 亡。见 明 张萱 疑耀卷二。
分類:书信有雁
《國語辭典》:鸿雁(鴻雁)  拼音:hóng yàn
动物名。一种群居水边的候鸟。羽毛呈紫褐色,腹部白色,嘴扁平,腿短,趾间有蹼。食植物种子、虫、鱼以维生。也称为「大雁」。
《國語辭典》:鸿雁(鴻鴈)  拼音:hóng yàn
1.即鸿雁,一种群居水边的候鸟。《孟子。梁惠王上》:「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南朝宋。颜延之〈归鸿〉诗:「万有皆同春,鸿雁独辞归。」俗称为「大雁」。
2.《诗经。小雅》的篇名。共三章。根据〈诗序〉:「鸿雁,美宣王也。」或以为流民喜得安定之所而作之诗。首章二句为:「鸿雁于飞,肃肃其羽。」因以为篇名。
《漢語大詞典》:雁足书(雁足書)
系于雁足的书信。语出汉书·苏武传:“ 昭帝 即位。数年, 匈奴 与 汉 和亲。 汉 求武等, 匈奴 诡言 武 死。后 汉 使復至 匈奴 , 常惠 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 汉 使,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 上林 中,得雁,足有係帛书,言 武 等在某泽中。使者大喜,如 惠 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 汉 使曰:‘ 武 等实在。’” 唐 权德舆 《寄李衡州》诗:“主人千骑东方远,唯望 衡阳 雁足书。”相传 元 郝经 亦有雁足传书事。 中统 年间, 郝经 以宣慰副使使 宋 ,被扣于 真州 ,十六年不还。 经 畜一雁,甚驯。一日 经 书诗于尺帛曰:“露冷风高恣所如,归期回首是春初, 上林 天子援弓缴,穷海纍臣有帛书。”系雁足而纵之。雁为猎者所获,献之 元 主, 元 主恻然,遂向南进军,越二年, 宋 亡。见 明 张萱 疑耀卷二。
分類:书信有雁
《漢語大詞典》:鸿雁行(鴻雁行)
礼记·王制:“父之齿随行,兄之齿鴈行,朋友不相踰。”言兄弟出行,弟在兄后。后因以“鸿雁行”为兄弟之称。 清 蒲松龄 《八月为李大厅复孙俊服启》:“鸿雁行中,伯仲一门皆秀;鸳鸯牒上, 朱 陈 两姓偏多。”
分類:兄弟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