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脱销(脫銷)  拼音:tuō xiāo
大陆地区指商品卖完,一时不能继续供应。
《漢語大詞典》:五分钟热度(五分鐘熱度)
比喻因一时冲动而产生的短暂热情。 梁启超 《第十度的“五七”》:“义和团式的爱国心本质好不好另属一问题,但他的功用之表现,当然是靠‘五分钟热度’。” 鲁迅 《华盖集·补白》:“聪明的批评家,大概快要提出照例的‘五分钟热度’说来了罢。”
《國語辭典》:乌合之众(烏合之眾)  拼音:wū hé zhī zhòng
比喻暂时凑合,无组织、无纪律的一群人。《梁书。卷三九。羊侃传》:「景进不得前,退失巢窟,乌合之众,自然瓦解。」《文明小史》第三回:「这绿营的兵固然没用,然而出来弹压这般童生。与一班乌合之众,尚觉绰绰有馀。」也作「乌合之卒」。
《國語辭典》:套话(套話)  拼音:tào huà
1.普通应酬的习惯语。《醒世姻缘传》第二回:「计氏让他们到家吃茶,众妇人都辞了不肯进去,站定叙了句把街坊家套话。」《红楼梦》第九○回:「宝蟾道:『好说,自家人,二爷何必说这些套话。』」也称为「套头话」。
2.用话设计问出真情。如:「话里套话」。
3.大陆地区指公式化的空话。
《漢語大詞典》:眼前亏(眼前虧)
目前的苦头或损失;一时的挫折。 茅盾 《子夜》十三:“两个人心里明白:莫吃眼前亏,觑一个空儿,他们就溜走了。” 曹禺 《日出》第一幕:“这一帮人不好惹,好汉不吃眼前亏。”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四:“ 苏账房 见他来势很凶,生怕吃了眼前亏,立刻把笆斗往地上一掼,挡住他的去路。”
《漢語大詞典》:眼错不见(眼錯不見)
方言。谓一时没注意到。红楼梦第九四回:“这不是奇事吗?刚纔眼错不见就丢了,再找不着。”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十三段:“白天到树林子里玩,一个眼错不见,他就爬到树上,坐到横枝上。”《花城》文艺专辑1981年第4期:“眼错不见, 王雷 把 皮 徐 两匹坐骑上的四捆柴掀了下来。”亦省作“ 眼不见 ”。红楼梦第三一回:“老太太的一件新大红猩猩氊的斗篷放在那里,谁知眼不见他就披上了。”
《國語辭典》:血气之勇(血氣之勇)  拼音:xuè qì zhī yǒng
只凭一时冲动所激发的勇气。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公孙丑上》:「孟贲血气之勇,丑盖借之以赞孟子不动心之难。」《红楼梦》第三六回:「那武将不过仗血气之勇,疏谋少略,他自己无能,送了性命。」
《漢語大詞典》:一勇性
谓性情卤莽。亦指一时冲动。 元 无名氏 《连环计》第一折:“你如今怕甚么计不成,怕甚么谋难就,便待要一勇性乱举戈矛。” 元 无名氏 《黄鹤楼》第一折:“哎,你箇一勇性的 刘封 不忖量,你做不的些好勾当。”
《漢語大詞典》:一涌性(一湧性)
谓性情鲁莽或一时冲动。 元 关汉卿 《救风尘》第三折:“那婆娘一涌性无思忖,我可也强打入迷魂阵。” 元 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三折:“但愁他一涌性杀了假 宋江 ,连累我 满堂娇 要带前夫孝。”
《漢語大詞典》: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一日縱敵,數世之患)
谓一时放走敌人,将留长期祸患。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吾闻之,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 宋 秦观 《边防策中》:“且时难得而易失,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亦作“一日纵敌,万世之患。”
《國語辭典》:一时之选(一時之選)  拼音:yī shí zhī xuǎn
当世杰出的人才。唐。张说〈赠太州刺史杨公神道碑〉:「年十三调太宗挽郎,寻补潞王典签,大夫门子,执绋桥山,王国词人,曳裾睢苑,皆一时之选也。」《东周列国志》第六一回:「张老笃信有智,祈午临事镇定,臣父丐能识大体,皆一时之选。」也作「一时之秀」。
《漢語大詞典》:一时横流(一時横流)
谓一时祸乱遍起,犹如洪水泛滥。《晋书·孙绰传》:“然 中夏 荡荡,一时横流,百郡千城,曾无完郛者,何哉?”
《漢語大詞典》:一日不识羞,十日不忍饿(一日不識羞,十日不忍餓)
谓只要一时不怕羞耻,就可以多日不忍饥挨饿。 元 无名氏 《刘弘嫁婢》第一折:“便好道大树底下好乘凉,一日不识羞,十日不忍饿。把这羞脸揣在怀里,我还过去。”亦作“ 一日不害羞,三日吃饱饭 ”、“ 一日不识羞,三日不忍饿 ”。 元 无名氏 《桃花女》第一折:“便好道一日不害羞,三日吃饱饭,我们靠手艺的买卖,怎害得许多羞。” 明 高明 《琵琶记·义仓赈济》:“多谢相公,正是一日不识羞,三日不忍饿。”
《國語辭典》:移东就西(移東就西)  拼音:yí dōng jiù xī
挪取一部分,贴补另一部分的不足。唐。陆贽 论裴延龄奸蠹书:「由是蹂躏官属,倾倒货财,移东就西,便为课绩。」也作「移东补西」。
《漢語大詞典》:一朝之忿
一时激发的愤恨。《论语·颜渊》:“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战国策·齐策六》:“今公行一朝之忿,不顾 燕王 之无臣,非忠也。” 清 侯方域 《任源邃传》:“兄 元祥 尝为无赖子所侮,愤曰:‘我即出而仕,寧不能为若所为耶!’ 源邃 目止 元祥 ,既而谓曰:‘一朝之忿,终身之耻,失言矣!’ 元祥 改容谢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