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持载(持載)
承载。谓地能承载万物。礼记·中庸:“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幬。”隋书·礼仪志一:“《记》云:‘至敬不坛,扫地而祭。’於其质也,以报覆燾持载之功。” 清 恽敬 《〈姚江学案〉书后》:“然其大则如天地之持载覆幬焉。”
分類:承载万物
《漢語大詞典》:由仪(由儀)
诗·小雅逸篇名。诗·小雅·由仪序:“《由仪》,万物之生,各得其宜也,有其义而亡其辞。”后因以谓万物之生各得其宜。 晋 束晳 《补亡诗》之六:“肃肃君子,由仪率性。”
《漢語大詞典》:贵同(貴同)
谓以同一为贵。 老 庄 泯物我,齐万物,故以和光同尘为贵。《晋书·皇甫谧传》:“达者贵同,何必独异;羣贤可从,何必守意。”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识鉴:“ 何晏 、 邓颺 ,有为而躁,博而寡要,外好利而内无关籥,贵同恶异,多言而妬前,多言多衅,妬前无亲。”
分類:物我万物
《國語辭典》:造物者  拼音:zào wù zhě
创造万物者。指大自然。《庄子。大宗师》:「伟哉!夫造物者,将以予为此拘拘也。」
《漢語大詞典》:养物(養物)
(1).养育万物。国语·周语下:“祚四岳国,命以侯伯,赐姓曰‘姜’,氏曰‘有吕’,谓其能为 禹 股肱心膂,以养物丰民人也。” 晋 葛洪 抱朴子·用刑:“故仁者养物之器,刑者惩非之具。”
(2).指被畜养的动物。 三国 魏 曹植 《求自试表》:“此徒圈牢之养物,非臣之所志也。”
(3).谓受财物的支配,为财物所左右。吕氏春秋·本生:“物也者,所以养性也,非所以性养也。今世之人,惑者多以性养物,则不知轻重也。” 高诱 注:“物者,货贿……夫无为者,不以身役物,有为者,则以物役身,故曰‘惑者多以性养物’也。”
《漢語大詞典》:化儿(化兒)
造化小儿的省称。戏指创造万物之神。 宋 范成大 《病中绝句》之三:“化儿幻我知何用,祇与人间试药方。” 宋 范成大 《立春大雪》诗:“化儿任恶剧,欢伯有奇怀。餘寒会退听,一笑当安排。”
分類:创造万物
《漢語大詞典》:敦牂
古称太岁在午之年为“敦牂”,意为是年万物盛壮。尔雅·释天:“﹝太岁﹞在午曰敦牂。” 郝懿行 义疏:“《占经》引 李巡 云:‘言万物皆茂壮,猗那其枝,故曰敦牂。’”史记·历书:“商横敦牂 后元 元年。” 张守节 正义:“ 孙炎 注尔雅云:敦,盛也。牂,壮也。言万物盛壮也。”
《漢語大詞典》:岁德(歲德)
(1).谓土地一年四季滋生万物的功德。管子·四时:“春嬴育,夏养长,秋聚收,冬闭藏,大寒乃极,国家乃昌,四方乃服,此谓岁德。” 尹知章 注:“言土能成岁之德也。”
(2).岁中德神。 汉 袁康 越绝书·计倪内经:“太阴在阳,岁德在阴,岁美在是,圣人动而应之制。” 清 允禄 等《协纪辨方书·义例一·岁德》:“ 曾门经 曰:‘岁德者,岁中德神也。’”
《漢語大詞典》:元极(元極)
谓万物的本原。亦用以指天。汉书·叙传下:“阐元极,步三光。” 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元,始也。极,至也。” 唐 元结 《引极》诗之一:“天旷莽兮杳泱茫,气浩浩兮色苍苍;上何有兮人不测,积清寥兮成元极。”
分類:万物
《漢語大詞典》:阴化(陰化)
(1).古称妇女的教化。后汉书·皇后纪序:“所以能述宣阴化,修成内则,闺房肃雍,险謁不行也。” 李贤 注:“周礼内宰职曰:‘以阴礼教六宫,以妇职之法教九御。’” 隋 江总 《为陈六宫谢章》:“弼佐王风,克柔阴化。” 宋 秦观 《代贺皇太后生辰表》:“内宣阴化,日嗣徽音。”
(2).谓大地化生万物。大戴礼记·曾子天圆:“吐气者施,而含气者化,是以阳施而阴化也。” 王聘珍 解诂:“施,予也。化,生也。谓化其所施。曰‘天施地生’。”《淮南子·天文训》:“吐气者施,含气者化,是故阳施阴化。”
(3).昏暗。 杨朔 《中国人民的心》:“就是那个阴化天,黄昏时候,慰问团的同志将要到别处去了。”
《漢語大詞典》:大始
(1).指开始形成万物的混沌之气。易·繫辞上:“乾知大始,坤作成物。” 孔颖达 疏:“乾知大始者,以乾是天阳之气,万物皆始在於气,故云知其大始也。” 陆德明 释文:“音泰。”
(2).指元气。 晋 葛洪 抱朴子·畅玄:“胞胎元一,范铸两仪,吐纳大始,鼓冶亿类。”参见“ 太始 ”。
《國語辭典》:太始  拼音:tài shǐ
1.天地成形之始。《列子。天瑞》:「太始者,形之始也。」
2.汉朝武帝的年号(西元前96~前93)。
《漢語大詞典》:生洲
传说中的东海十洲之一,地无寒暑,安养万物。海内十洲记·生洲:“ 生洲 在东海丑寅之间……上有仙家数万,天气安和。”
《漢語大詞典》:镜涵(鏡涵)
像镜子一样映照万物。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薛伟》:“见江潭深浄,秋色可爱,轻涟不动,镜涵远虚。”
《國語辭典》:地舆(地輿)  拼音:dì yú
1.大地。语本《淮南子。原道》:「以地为舆。」唐。熊曜〈琅琊台观日赋〉:「倾地舆而通水府,吸天盖而骇长鲸。」
2.地理。《红楼梦》第一回:「其中家庭闺阁琐事以及閒情诗词倒还全备,或可适趣解闷,然朝代年纪地舆邦国,却反失落无考。」
《漢語大詞典》:运物(運物)
运动万物。庄子·山木:“天地之行也,运物之泄也。” 王先谦 集解:“皆天地之行,而运动万物之所发见也。” 汉 班固 《幽通赋》:“浑元运物,流不处兮;保身遗名,民之表兮。”
分類:运物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