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孙郎蝇
 
曹蝇
 
误笔成蝇
 
点平风

相关人物
曹不兴


《三国志》卷六十三〈吴书·赵达传〉~425~
南朝宋·裴松之注引《吴录》曰:「皇象字休明,广陵江都人。幼工书。时有张子并、陈梁甫能书。甫恨逋,并恨峻,象斟酌其閒,甚得其妙,中国善书者不能及也。严武字子卿,卫尉畯再从子也,围莫与为辈。宋寿占梦,十不失一。曹不兴善画,权使画屏风,误落笔点素,因就以作蝇。既进御,权以为生蝇,举手弹之。孤城郑妪能相人,及范、惇、达八人,世皆称妙,谓之八绝云。」

例句

对景思任父,开图想不兴。 韦庄 渔塘十六韵

典故
相关人物
曹不兴

参考典故
不兴


《三国志》卷六十三〈吴书·赵达〉~425~
南朝宋·裴松之注引《吴录》:「曹不兴善画,权使画屏风,误落笔点素,因就以作蝇。既进御,权以为生蝇,举手弹之。孤城郑妪能相人,及范、惇、达八人,世皆称妙,谓之八绝云。晋阳秋曰:吴有葛衡字思真,明达天官,能为几巧,作浑天,使地居于中,以机动之,天转而地止,以上应晷度。」

例句

屏风误点惑孙郎,团扇草书轻内史。 王维 故人张諲工诗善易卜兼能丹青草隶顷以诗见赠聊获酬之

误点能成物,迷真许一时。 韦应物 咏徐正字画蝇

《漢語大詞典》:不兴(不興)
不喜欢。礼记·学记:“不兴其艺,不能乐学。” 郑玄 注:“兴之言喜也。”
《國語辭典》:不兴(不興)  拼音:bù xīng
1.不起、不发生。《礼记。礼运》:「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宋。苏轼〈赤壁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2.不兴盛、颓败不振。《文选。班昭。东征赋》:「后衰微而遭患兮,遂陵迟而不兴。」
3.不喜。《礼记。学记》:「不兴其艺,不能乐学。」
4.不合时尚、不流行。清。孔尚任《桃花扇》第六出:「俺院中规矩,不兴拜堂,就吃喜酒吧。」
5.不宜、不该。有不允许的意思。如:「小孩子不兴说谎。」、「不兴你讲话。」
6.不能。如:「你上班总是迟到,就不兴早点儿起床吗?」
《漢語大詞典》:有例不兴,无例不灭(有例不興,無例不滅)
谓按照惯例办事。《官场现形记》第四一回:“回师老爷的话,有例不兴,无例不灭。这两句俗语料想师老爷是晓得的……但求师老爷还是按照旧帐移交过去,免得后任挑剔。”
《漢語大詞典》:一蹶不兴(一蹶不興)
见“ 一蹶不振 ”。
《國語辭典》:一蹶不振  拼音:yī jué bù zhèn
跌了一跤就不敢再走路。语本汉。刘向《说苑。卷一六。谈丛》:「一噎之故,绝谷不食;一蹶之故,却足不行。」后比喻遭受挫折或失败后,无法再振作恢复。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四。汉宣帝》:「惮数岁之劳,遽期事之速效,一蹶不振,数十年兵连祸结而不可解。」
《国语辞典》:有例不灭,无例不兴(有例不灭,无例不兴)  拼音:yǒu lì bù miè,wú lì bù xīng
按照以前的成例或规范办事,不需再立新的规范。如:「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还是按照往规,有例不灭,无例不兴,比较保险。」
《分类字锦》:波伏不兴(波伏不兴)
韩愈南海神庙碑云阴解驳日光穿漏波伏不兴
分类:
《漢語大詞典》:水波不兴
没有涟漪的;没有波纹的。例如: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苏轼《前赤壁赋》
分類:涟漪波纹
《漢語大詞典》:不作
方言。不能,情理上不容许。《老残游记》第七回:“和尚家又不作带兵器,所以这拳法专为保护身命的。”
《國語辭典》:不振  拼音:bù zhèn
1.不引起、不引发。如:「食欲不振」。
2.不奋发、不振作。《三国演义》第一一回:「今天下扰乱,王纲不振,公乃汉室宗亲,正宜力扶社稷。」
《漢語大詞典》:无作(無作)
(1).犹不使,不让。书·武成:“惟尔有神,尚克相予,以济兆民,无作神羞。” 孔 传:“神庶几助我渡民危害,无为神羞辱。”
(2).不自作,不卖弄。书·蔡仲之命:“康济小民,率自中,无作聪明乱旧章。” 孔 传:“无敢为小聪明,作异辩,以变乱旧典文章。”
(3).不发生,不兴起。庄子·齐物论:“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是惟无作,作则万窍怒号。”
(4).犹言无为而治。 宋 苏轼 《省试策问》之三:“问:歷观前世,天下初定,民始休息,下既厌乱而思静,上亦虚心而无作,是以公私富溢,刑罚清省。” 宋 苏轼 《神宗皇帝挽词》之二:“典礼从 周 旧,官仪与 汉 隆。谁知本无作,千古自承风。”
(5).佛教语。谓无因缘之造作。央掘魔罗经卷二:“如来性是无作。”百喻经·索无物喻:“第二人言无物者,即是无相、无愿、无作。” 宋 陈善 扪虱新话·荆公〈字说〉多用佛经语:“无土以为穴,则空无相;无工以穴之,则空无作。无相无作,则空名不立。”
《國語辭典》:衰微  拼音:shuāi wéi
衰弱、衰落、不兴旺。三国魏。钟会〈移蜀将吏士民檄〉:「往者汉祚衰微,率士分崩。」《三国演义》第九回:「方今国运衰微,朝政错乱。」
《國語辭典》:雾豹(霧豹)  拼音:wù bào
汉朝陶答子为官三年而富,其妻以「南山有玄豹,雾雨七日而不下食者,欲以泽其毛而成文章」劝其韬光养晦,隐迹全身。典出汉。刘向《列女传。卷二。陶答子妻》。后比喻贤士隐居不仕。唐。白居易 与元九书:「时之不来也,为雾豹,为冥鸿,寂兮寥兮,奉身而退。」宋。苏轼 次韵王震诗:「携文过我治平间,雾豹当时始一斑。」也作「南山隐豹」、「南山雾豹」。
《國語辭典》:误点(誤點)  拼音:wù diǎn
延误规定的时间。如:「火车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