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世上  拼音:shì shàng
社会上、世界上。《战国策。秦策一》:「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红楼梦》第六七回:「世上这些妖言惑众的人,怎么没人治他一下子。」
《国语辞典》: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拼音:shì shàng wú nán shì,zhǐ pà yǒu xīn rén
(谚语)世上没有不能达成的事,只要有决心去做,必能完成。《西游记》第二回:「悟空道:『这个却难!却难!』祖师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悟空闻得此言,叩头礼拜。」也作「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国语辞典》: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  拼音:shān zhōng fāng qī rì,shì shàng yǐ qiān nián
(谚语)形容世事变化快速。《醒世恒言。卷三八。李道人独步云门》:「一路想道:『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果然有这等异事!」
《漢語大詞典》:世上无难事(世上無難事)
谓世间没有不可克服的困难。 元 关汉卿 《绯衣梦》第四折:“常言道:世上无难事,厨中有热人。”《西游记》第二回:“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毛泽东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词:“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明 马佶人 《荷花荡·死生命》:“政是世间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國語辭典》:世界  拼音:shì jiè
1.佛教用语:(1)古印度人的宇宙观,指以须弥山为中心,同一个日、月所照的四天下为一世界。《大正藏。般若部。后秦。鸠摩罗什译。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一○。法称品》:「世尊!般若波罗蜜为大利益如是,于三千大千世界中能作佛事。」(2)指一尊佛所教化的国土。清。钱谦益〈募修开元寺万佛阁疏文〉:「华严世界,涌现于阎浮提,何其盛也。」
2.世上、人间。唐。岑参〈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诗:「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唐。李商隐 北青萝诗:「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
3.地球上的所有地方或国家。如:「世界史」、「世界大战」。
4.自成体系的组织或现象。如:「科学世界」、「儿童世界」。
《國語辭典》:世界观(世界觀)  拼音:shì jiè guān
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
《国语辞典》:天地间(天地间)  拼音:tiān dì jiān
世上。如:「我们要正大光明的活在天地间。」《红楼梦》第三一回:「这叫人怎么好答言!天地间都赋阴阳二气所生,或正或邪,或奇或怪,千变万化,都是阴阳顺逆。」
《國語辭典》:世事  拼音:shì shì
1.士农工商之事。《周礼。地官。大司徒》:「以世事教能,则民不失职。」汉。郑玄。注:「世事,谓士农工商之事。」
2.世间的种种事情。《史记。卷八四。屈原贾生列传。屈原》:「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亦可专指为人处事、应对进退的事务。《红楼梦》第六八回:「我也来的日子浅,也不曾当过家,世事不明白,如何敢作主?」
《國語辭典》:无生(無生)  拼音:wú shēng
佛教用语:(1)大乘佛教中观派认为没有任何现象是真实的,所以一般所谓「生出某东西」的概念,在实际上是不存在的。《中论》卷一:「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2)不再生死轮回。也是阿罗汉的词义之一。《西游记》第九回:「那金山寺长老叫做法明和尚,修真悟道,已得无生妙诀。」
《國語辭典》:世故  拼音:shì gù
1.泛指世间一切的事务。《列子。杨朱》:「卫端木叔者,子贡之世也。藉其先赀,家累万金。不治世故,放意所好。」《文选。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机务缠其心,世故繁虑。」
2.熟习世俗人情习惯,待人处事圆通周到。《官场现形记》第六回:「其实有人孝敬他老人家,他的为人又极世故,一定必须要领人家情。」《文明小史》第三九回:「再者,世故熟悉,做得成事业,讲得来平权,再没有悍妒等类的性情。」
《國語辭典》:世传(世傳)  拼音:shì chuán
世代相传。《后汉书。卷三七。桓荣传》:「郁中子焉,能世传其家学。」
《國語辭典》:在世  拼音:zài shì
生存于世上。明。李贽〈复士龙悲二母吟〉:「若皆为此族孙取去,李节妇一日在世,又复靠谁乎?」
《漢語大詞典》:生世
(1).活在世上。后汉书·儒林传下·周泽:“生世不谐,作太常妻,一岁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斋。” 南朝 宋 鲍照 《拟行路难》诗之六:“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 宋 陆游 《作篱》诗:“生世八十餘,日夜迫衰老。”
(2).犹身世。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 信 生世等於 龙门 ,辞亲同於 河洛 。” 明 李贽 初潭集·夫妇四:“ 蔡文姬 、 王明君 同是上流妇人,生世不幸,皆可悲也。”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杜甫的地主生活》:“ 湘水 流域和 屈原 的生世有密切关联。”
(3).犹言一生一世;一辈子。 宋 周邦彦 《玉团儿》词:“赖得相逢,若还虚过,生世不足。” 明 李贽 《与周友山书》:“故知学出世法真为生世在苦海之中,苦而又苦,苦之极也,自不容不以佛为乘矣。” 吴组缃 《山洪》十三:“我这生世是个孤老命,我也修修来世。”
(4).谓有生民之世。 陈去病 《论戏剧之有益》:“彼其见解其理想,以为吾自祖宗以来,知有 珠申 ,生世以降,即蒙辫髮。”
《國語辭典》:时俗(時俗)  拼音:shí sú
当时流行的习俗。《楚辞。屈原。离骚》:「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文选。曹植。杂诗六首之四》:「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
《國語辭典》:度世  拼音:dù shì
超脱尘世而仙去。《楚辞。屈原。远游》:「欲度世以忘归兮,意恣睢以担挢。」
《國語辭典》:存活  拼音:cún huó
1.生还,仍活在世上。如:「此次战役,异常惨烈,数十万大军得以存活者,寥寥可数。」
2.养活、使活命。《后汉书。卷五八。盖勋传》:「时人饥,相渔食,勋调谷禀之,先出家粮以率众,存活者千馀人。」
3.应付、过活。元。尚仲贤《气英布》第一折:「赤紧的做媳妇先恶了公婆,怎存活?」元。无名氏《赚蒯通》第三折:「白日里叫吖吖信口自嘲歌,到晚来向羊圈里且存活、消磨。」也作「存济」、「存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