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乾 → 乾干”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2235,分149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典故(续上)
刘桢平视
刘桢有气
乾汝唾(又作:唾面自乾 面能乾唾)
戮仆
旄干
镆铘
纆牵长
乾鹊知来
强干
躯干小
倚遍栏杆曲
吸了西江
徐陈
应刘
应徐
典故
刘桢平视
 
甄后出拜

相关人物
刘桢(字公干)


《三国志》卷二十一《魏书·王粲传》附《刘桢传》
「桢以不敬被刑,刑竟署吏。」南朝宋·裴松之注引《典略》:「为诸公子所亲爱。其后太子尝请诸文学,酒酣坐欢,命夫人甄氏出拜。坐中众众人咸伏,而桢独平视。太祖闻之,乃收桢,减死输作。」

例句

甄后出拜,刘桢平视。 李瀚 蒙求

甄后出拜,刘桢平视。 李瀚 蒙求

典故
刘桢有气

相关人物
刘桢(字公干)


《昭明文选》卷三十南朝宋·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八首·刘桢·序》
「卓荦偏人,而文最有气,所得颇经奇。」
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上
魏文学刘桢诗,其源出于古诗,仗气爱奇,动多振绝,真骨淩霜,高风跨俗,但气过其文,雕润恨少,然自陈思以下,桢称独步。

例句

刘桢徒有气,管辂独无年。 张九龄 眉州康司马挽歌词

典故
乾汝唾
  
唾面娄
  
唾面自拭
 
娄公唾
 
师德唾面
 
拭面
 
面能乾唾


《大唐新语》卷七〈容恕〉~08~
初,师德在庙堂,其弟某以资高拜代州都督。将行,谓之曰:「吾少不才,位居宰相。汝今又得州牧,叨据过分,人所嫉也。将何以终之?」弟对曰:「自今虽有唾某面者,亦不敢言,但自拭之,庶不为兄之忧也。」师德曰:「此适为我忧也。夫前人唾者,发于怒也,汝今拭之,是逆前人怒也。唾不拭将自乾,何如笑而受之?」弟曰:「谨受教。」师德与人不竞,皆此类也。
《隋唐嘉话》卷下
李昭德为内史,娄师德为纳言,相随入朝。娄体肥行缓,李屡顾待不即至,乃发怒曰:「叵耐杀人田舍汉!」娄闻之,反徐笑曰:「师德不是田舍汉,更阿谁是?」娄师德弟拜代州刺史,将行,谓之曰:「吾以不才,位居宰相。汝今又得州牧,叨据过分,人所嫉也,将何以全先人发肤?」弟长跪曰:「自今虽有唾某面者,某亦不敢言,但拭之而已。以此自勉,庶免兄忧。」师德曰:「此适所谓为我忧也。夫前人唾者,发于怒 也。汝今拭之,是恶其唾而拭之,是逆前人怒也。唾不拭将自乾,何若笑而受之?」
《能改斋漫录》卷二〈事始·唾面自乾〉~8~
唐娄师德,其弟守代州,辞之官,教之耐事。弟曰:「人有唾面者,洁之乃已。」师德曰:「未也,洁之是违其怒,正使其自乾耳。」盖本尚书大传大战篇,太公曰:「骂汝毋叹,唾汝毋乾。毋叹毋乾,是谓艰难。」
典故
戮仆

相关人物
扬干
 
魏绛


《春秋左传·襄公三年》
「晋侯之弟扬干乱行于曲梁,魏绛戮其仆。」晋·杜预注:「行,陈次。仆,御也。」

例句

放纵是谁之过欤,效尤戮仆愧前史。 韩愈 寄卢仝

典故
旄干


《周礼注疏》卷二十三〈春官宗伯·乐师〉~350~
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凡舞。有帗舞。有羽舞。有皇舞。有旄舞。有干舞。有人舞。
典故
相关人物
干将
 
莫邪


《吴越春秋》卷四《阖闾内传》
请干将铸作名剑二枚。干将者,吴人也,与欧冶子同师,俱能为剑。……莫耶,干将之妻也。干将作剑,来五山之铁精,六合之金英。候天伺地,阴阳同光,百神临观,天气下降,而金铁之精不销沦流,于是干将不知其由。莫耶曰:「子以善为剑闻于王,使子作剑,三月不成,其有意乎?」干将曰:「吾不知其理也。」莫耶曰:「夫神物之化,须人而成,今夫子作剑,得无得其人而后成乎?」干将曰:「昔吾师作冶,金铁之类不销,夫妻俱入冶炉中,然后成物。至今后世,即山作冶,麻绖葌服,然后敢铸金于山。今吾作剑不变化者,其若斯耶?」莫耶曰:「师知烁身以成物,吾何难哉!」于是干将妻乃断发剪爪,投于炉中,使童女童男三百人鼓橐装炭,金铁乃濡。遂以成剑,阳曰干将,阴曰莫耶。

例句

镆铘无人淬,两刃幽壤铁。 元稹 谕宝二首之二

戎装佩镆铘,走马逐轻车。 周繇 送边上从事

下冲割坤轴,竦壁攒镆铘。 杜甫 柴门

袖里镆铘光似水,丈夫不合等闲休。 杨牢 赠舍弟

典故
纆牵长

相关人物
段干越


《战国策》卷二十八《韩策三》
段干越人谓新城君曰:「王良之弟子驾,云取千里马,遇造父之弟子,造父之弟子曰:『马不千里。』王良弟子曰:『马,千里之马也;服,千里之服也。而不能取千里,何也?』曰:『子纆牵长。故纆牵于事,万分之一也,而难千里之行。』今臣虽不肖,于秦亦万分之一也,而相国见臣不释塞者,是纆牵长也。」
《昭明文选》卷十九晋·张茂先(华)《励志诗》
纆牵之长,实累千里。

典故
乾鹊知来


《淮南子》卷十三〈泛论训〉~444~
是故圣人以文交于世,而以实从事于宜,不结于一之涂,凝滞而不化,是故败事少而成事多,号令行于天下而莫之能非矣。猩猩知往而不知来,乾鹄知来而不知往,此脩短之分也。汉·高诱注:「乾鹄,鹊也。」

例句

知来有乾鹊,何不向雕陵。 李商隐 北禽

典故
相关人物
丁恭


《后汉书》卷一上《光武帝纪上》
博士丁恭议曰:「古帝王封诸侯不过百里,故利以建侯,取法于雷,强干弱枝,所以为治也。今封诸侯四县,不合法制。」

例句

由来强干地,未有不臣朝。 杜甫 有感五首之四

典故
躯干小

相关人物
陈安


《晋书》卷一○三《刘曜载记》
安善于抚接,吉凶夷险与众同之,及其死,陇上歌之曰:「陇上壮士有陈安,驱干虽小腹中宽,爱养将士同心肝。䯀骢父马铁瑕鞍,七尺大刀奋如湍,丈八蛇矛左右盘,十荡十决无当前。战始三交失蛇矛,弃我䯀骢窜岩幽,为我外援而悬头。西流之水东流河,一去不还奈子何!」曜闻而嘉伤,命乐府歌之。

例句

子虽躯干小,老气横九州。 杜甫 送韦十六评事充同谷郡防御判官

典故
倚遍栏杆曲
 
十二阑干閒倚遍
 
西洲梦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十九〈杂曲歌辞·西洲曲〉~069~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干头。栏干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典故
吸了西江
 
吸尽西江
 
西江一吸干

相关人物
庞蕴


《大正新脩大藏经》卷五十一〈史传部三〉~263~2~
襄州居士庞蕴者,冲州衡阳县人也。字道玄,世以儒为业,而居士少悟尘劳志求真谛。唐贞元初,谒石头和尚,忘言会旨,复与丹霞禅师为友。一日石头问曰:「子自见老僧已来,日用事作么生?」对曰:「若问日用事,即无开口处。」复呈一偈云:「日用事无别,唯吾自偶谐,头头非取舍,处处勿张乖,朱紫谁为号,丘山绝点埃,神通并妙用,运水及般柴。」石头然之。曰:「子以缁耶?素耶?」居士曰:「愿从所慕。」遂不剃染。后之江西,参问马祖云:「不与万法为侣者是什么人?」祖云:「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
典故 
徐陈丧

相关人物
徐干
 
陈琳


《三国志》卷二十一〈魏书·王粲〉~599~
始文帝为五官将,及平原侯植皆好文学。粲与北海徐干字伟长、广陵陈琳字孔璋、陈留阮瑀字元瑜、汝南应玚字德琏、玚,音徒哽反,一音畅。东平刘桢字公干并见友善。干为司空军谋祭酒掾属,五官将文学。琳前为何进主簿。进欲诛诸宦官,太后不听,进乃召四方猛将,并使引兵向京城,欲以劫恐太后。琳谏进曰:「易称『即鹿无虞』。谚有『掩目捕雀』。夫微物尚不可欺以得志,况国之大事,其可以诈立乎?今将军总皇威,握兵要,龙骧虎步,高下在心;以此行事,无异于鼓洪炉以燎毛发。但当速发雷霆,行权立断,违经合道,天人顺之;而反释其利器,更徵于他。大兵合聚,强者为雄,所谓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祇为乱阶。」进不纳其言,竟以取祸。琳避难冀州,袁绍使典文章。袁氏败,琳归太祖。
《昭明文选》卷四十二〈书中·魏文帝与吴质书〉~896~
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可言邪!

例句

清秋忽高兴,震藻若有神。曜曜趋宫廷,洸洸迈徐陈。 储光羲 敬酬陈掾亲家翁秋夜有赠

徐陈尝并作,枚马亦同时。夫君迈前侣,观国骋奇姿。 张说 酬崔光禄冬日述怀赠答

鲁卫弥尊重,徐陈略丧亡。 杜甫 戏题寄上汉中王三首之三

缘情摛圣藻,并作命徐陈。 虞世南 奉和月夜观星应令

典故 
相关人物
刘桢(字公干)
 
应玚


《昭明文选》卷四十二、三国魏·魏文帝(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
「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可言邪!」唐·李善注引《典略》「初,徐干、刘桢、应玚、阮瑀、陈琳、王粲等与质并见友于太子。二十二年,魏大疫,诸人多死,故太子与质书。」

例句

崔嵬长河北,尚见应刘墓。 孟云卿 邺城怀古

还瞻魏太子,宾客减应刘。 杜甫 重题

魏国应刘后,寂寥文雅空。漳河如旧日,之子继清风。 王维 送熊九赴任安阳

长笑应刘悲显达,每嫌伊霍少诗篇。 罗隐 寄酬邺王罗令公五首

申白宾朋传道义,应刘文彩寄音徽。 罗隐 岐王宅

嵇阮没来无酒客,应刘亡后少诗人。 许浑 哭杨攀处士

许史多暮宿,应陈从夜游。 郑愔 夜游曲

应刘去后苔生阁,稽阮归来雪满头。 韦庄 过樊川旧居

典故
相关人物
徐干
 
应玚

参考典故
应刘


《三国志》卷二十一《魏书·王粲传》
始文帝为五官将,及平原侯植皆好文学。粲与北海徐干字伟长、广陵陈琳字孔璋、陈留阮瑀字元瑜、汝南应玚字德琏、玚,音徒哽反,一音畅。东平刘桢字公干并见友善。

例句

菲才叨侍从,连藻愧应徐。 张说 扈从幸韦嗣立山庄应制

岂惟高卫霍,曾是接应徐。 杜甫 秋日荆南送石首薛明府辞满告别奉寄薛尚书颂德叙怀斐然之作三十韵

自叹平生相识愿,何如今日厕应徐。 钱起 宴曹王宅

将必继管萧,岂惟蹑应徐。 陆长源 酬孟十二新居见寄

兄弟方荀陈,才华冠应徐。 高适 苦雨寄房四昆季

《國語辭典》:唾面  拼音:tuò miàn
吐口水在人脸上,表示极度的鄙弃和侮辱。《新唐书。卷一○八。娄师德传》:「人有唾面絜之乃已。」
《漢語大詞典》:唾面自乾
尚书大传卷三:“駡女毋叹,唾女毋乾。”新唐书·娄师德传:“其弟守 代州 ,辞之官,教之耐事。弟曰:‘人有唾面,絜之乃已。’ 师德 曰:‘未也。絜之,是违其怒,正使自乾耳。’”后以“唾面自乾”形容逆来顺受,受辱而不计较、反抗。镜花缘第三八回:“ 唐敖 道:‘若讲能够忍耐的,莫若本朝去世不久的 娄师德 了:他告诉兄弟,教他唾面自乾。’”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七论“文人相轻”--两伤》:“由这情形,推而广之以至于文坛,真令人有不如逆来顺受,唾面自干之感。”亦省作“ 唾面 ”。 明 归有光 《士立朝以正直忠厚为本论》:“其在於古,若偿金、脱驂、翻羹、唾面之类,皆可以言忠厚也。”
《漢語大詞典》:唾面自乾
尚书大传卷三:“駡女毋叹,唾女毋乾。”新唐书·娄师德传:“其弟守 代州 ,辞之官,教之耐事。弟曰:‘人有唾面,絜之乃已。’ 师德 曰:‘未也。絜之,是违其怒,正使自乾耳。’”后以“唾面自乾”形容逆来顺受,受辱而不计较、反抗。镜花缘第三八回:“ 唐敖 道:‘若讲能够忍耐的,莫若本朝去世不久的 娄师德 了:他告诉兄弟,教他唾面自乾。’”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七论“文人相轻”--两伤》:“由这情形,推而广之以至于文坛,真令人有不如逆来顺受,唾面自干之感。”亦省作“ 唾面 ”。 明 归有光 《士立朝以正直忠厚为本论》:“其在於古,若偿金、脱驂、翻羹、唾面之类,皆可以言忠厚也。”
《漢語大詞典》:镆铘(鏌鋣)
亦作“ 鏌邪 ”。亦作“ 鏌釾 ”。 即莫邪。剑、戟之属。常指利剑。或谓 春秋 吴 莫邪 善铸剑,故称。庄子·大宗师:“今之大冶铸金,金踊跃曰‘我且必为鏌鋣’,大冶必以为不祥之金。” 成玄英 疏:“鏌鋣,古之良剑名也。昔 吴 人 干将 为 吴王 造剑,妻名 鏌鋣 ,因名雄剑曰干将,雌剑曰鏌鋣。” 唐 杨宇 《赠舍弟》诗:“袖里鏌鋣光似水,丈夫不合等閒休。” 碧野 《江汉行·纪南故城》:“这是干将?这是鏌鋣?这宝剑使人想起古代英雄为国征战的忠勇。”
分類:莫邪利剑
《國語辭典》:强干(強幹)  拼音:qiáng gàn
1.主干强壮。比喻事物的根本坚强稳固。《文选。班固。西都赋》:「盖以强干弱枝,隆上都而观万国也。」
2.强壮能干。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涉务》:「军旅之臣,取其断决有谋,强干习事。」
《國語辭典》:强干(強幹)  拼音:qiǎng gàn
不计成败、不怕艰难地硬做。如:「作生意,有时候即使亏本,也要强干下去。」
《國語辭典》:强干弱枝(強幹弱枝)  拼音:qiáng gàn ruò zhī
比喻强化根本主权力量,削弱分歧的势力。参见「彊干弱枝」条。《三国演义》第二十二回:「幕府惟强干弱枝之义,且不登叛人之党,故复援旌擐甲,席卷起征。」
《漢語大詞典》:徐陈(徐陳)
汉 徐干 和 陈琳 的并称。《文选·陆厥〈奉答内兄希叔〉诗》:“离宫收杞梓,华屋富 徐 陈 。” 李善 注:“《魏志》曰:‘ 文帝 为五官郎将, 北海 徐干 , 广陵 陈琳 ,并见友善。’” 唐 张说 《酬崔光禄冬日述怀赠答》诗:“ 徐 陈 尝并作, 枚 马 亦同时。”
分類:徐干陈琳
《漢語大詞典》:应刘(應劉)
汉 末 建安 文人 应瑒 、 刘桢 的并称。二人均为 曹丕 、 曹植 所礼遇。后亦用以泛称宾客才人。 唐 张说 《唐故广州都督甄公碑》:“曰兴曰比,阶 应 刘 之閫奥;或草或真,藏 钟 张 之筋骨。” 宋 范仲淹 《览秀亭》诗:“开樽揖明月,席上皆 应 刘 。” 明 谢榛 《送王侍御按河南》诗:“知君最爱 应 刘 赋,更向 西园 一寄声。”
《漢語大詞典》:应陈(應陳)
汉 末 建安 时文人 应瑒 、 陈琳 的并称。 唐 郑愔 《夜游曲》:“ 汉 室欢娱盛, 魏国 文雅遒。 许史 多暮宿, 应 陈 从夜游。”
《漢語大詞典》:应徐(應徐)
汉 应瑒 、 徐干 的并称。二人以诗文著名,为 曹丕 、 曹植 所礼遇。后亦用以泛称有才华的宾客。 唐 张说 《扈从幸韦嗣立山庄》诗之一:“菲才叨侍从,连藻愧 应 徐 。” 唐 高适 《苦雨寄房四昆季》诗:“兄弟方 荀 陈 ,才华冠 应 徐 。” 明 梁辰鱼 《红线女》第一折:“讌排仙苑,詔待公车,边开 卫 霍 ,舘接 应 徐 。”